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所和国宝团队正在研发的保健品,准确来说是保健品中的极品,人类梦寐以求的延寿液。
WLHC是公司的聚宝盆,医学部、基因学部和生物学部都有专门的团队为它提供高端保健品,公司第一代研究员到现在仍能保持相当强的研发能力,跟保健品有关。这些保健品不便宜,很多研究员奋斗的动力就是获得更多的配额,以满足自己长生的愿望,避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威州的一切如此美好,舍不得丢下。
人类的寿命到底有多长?这是绝大部分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根据世界长寿记录和高龄人群分析,在自然条件下,活100岁不是问题,实际多少,理论众多。
大牛亚里斯多德认为,“动物中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他这句话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几乎没有破绽,但很含糊,不能成为指导研发的理论,因此对技术人员来说跟废话无异。
生物学家布丰给出了大概范围,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五到七倍,这就是布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约20到25年,按照布丰系数计算,人的自然寿命为100到175年。
代谢率和个体大小跟寿命也有些关系,个体大的哺乳动物比个体小的代谢率低而寿命长。此外还有理论认为,脑部发育与寿命相关,头盖骨系数愈大,寿命愈长,比如人类的头盖骨系数为0。7,所以寿命可达百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涌现出众多的理论,常见的学说如细胞论认为,人体自然寿命与体外培养细胞的分裂周期呈正相关。人体细胞自胚胎开始分裂,平均每次分裂周期为2。4年。一般人的细胞可分裂50次,因此推测人的自然寿命应该在120岁左右。成熟期论则认为哺乳动物的最高寿命为性成熟的8到10倍,人在14到15岁左右性成熟,因此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12到150岁。
总之,对于人类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这一问题,虽然不同学者解答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结论基本一致,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没有经过证实的野史中,有活过156岁的人,近年来有据可查的记录中最高寿为128岁,百岁老人很常见。
公司没有专门的机构研究人类寿命,但有一个孙国宝和别斯梅尔特内领导的延寿项目组,约五百人的团队。这个项目组自基因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存在,但科学家们的观点有分歧,因此没法统一方向。
扎伊采夫根据基因学部的研究水平来推测,“我们可以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活1200岁”。
孙国宝的原话是,“我不想活太久,200岁足够,太多了不好控制,容易变成怪物,我只想顺利地老死,而不是被干掉,那很丢面子,生不如死。”
别斯梅尔特内的期望值稍大,“按照公司系统医学的水平,我活220岁应该没问题,离谱的手段我接受不了,比如变成生化兽。”
辛普森听到项目组两位主管的发言曾表示不屑,“我们人类本来就是生化兽,人体改造虽然超难,但我相信活到500岁不成问题。如果你们不愿意尝试,我来,就算变成怪物被打死,也好过放弃机会。”
哈里斯是顶级的外科医生,生物仆人项目组成员很多都是他的学生,而生化兽研发团队的主力是辛普森的弟子群,风格完全不一样。哈里斯虽然神经兮兮,但在人体改造上非常谨慎,向来都是从医学角度考虑问题,“我觉得还是自然点好,我们这代人估计没法活得太久,我家里老死的普遍长寿,按照公司的医疗条件,我再活五十年很轻松,所以短期内我不会接受人体改造”。
安吉洛。施纳克的观点与哈里斯类似,他甚至觉得将人类改造成生化兽违反伦理,不过让他看着可以活更久而无动于衷,那是不可能的。这家伙有些滑头,说不定跟辛普森持同样的观点。
威州高龄人口的相对数量很小,掩盖了绝对数量不小的事实,很多老人都近百岁,过110岁的老人上千。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进展,市面上陆续出现了延寿类的保健品,真正的延寿品,不是广告上的忽悠,效果还凑合,只是副作用大,陆续被迫停止销售。
公司顶级研究员的父母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威州环境好,医疗条件极佳,食品质量一流,不顺心的事情没有别的地方多,长寿很正常,媒体偶尔会怀疑公司在研发延寿液,但找不到证据。
延寿是个综合课题,并不简单。生物仆人属于生物机器人,快速复制技术和混合芯片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寿命。考虑到产品的目的,这类机器人没有经过强化处理,与生化机器人不同,与战斗生化兽差别更大。对这些产品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系统医学水平,残酷的人体试验能测算出人体的真正极限及对寿命的影响。
延寿项目组仔细研究了所有长寿动物的特点,包括乌龟和长寿象,自然界的生物有记载的最长寿命为203岁,这是个让人类羡慕的数字。人类很少有超长寿的,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饮食习惯、生存环境、心态、性格和医疗条件等等,不能一概而论。
人类是动物,扎堆活着的高级动物,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有些人几乎什么都吃。病从口入,贪嘴导致的病例非常多,大部分人做不到有规律的生活,受生活压迫,甚至因为战争和意外事故早早死去,只有少数人能满足理想长寿的全部要素。
公司从世界各地采集优质基因,分析比对细微差别,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模型,延寿项目组的目标非常明确,即“符合系统医学标准的轻微人体改造”,而不是像有些势力那样把人变成怪物。
七月初,李庄在办公室忙,离他宣称的退休时间仅有两年,所以事情特别多,突然电话响起,他一看号码就知道是国宝的。
“我下周生日,不要忘了送礼物,带双威他们过来吧,人多热闹,你一定要过来,”那边说完又强调了一句,“我有好消息跟你说,不来准后悔。”
李庄有些纳闷,国宝很少办生日宴席,哪怕六十周岁都没有办,原来说过八十岁大寿才办的,怎么提前了?“熊猫”到现在还是细皮嫩肉,不像要满七十岁的人。
想着想着,“机器人”突然自嘲,“一晃我也七十了,真不知道下半辈子怎么过,也许会忙碌死,也许会憋死,活得太久不是好事,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有些生物会自杀。”
五十多年的朋友自然不可能不给面子,李庄回到家,跟老婆说起,丽莎立刻表示会根据主人的爱好挑选好礼物,让他不要担心。
……
参加国宝生日的人很多,亲戚、朋友、同事、学生,林林总总上千人,占据了酒店的一层楼。国宝兴致很高,挨桌敬酒,满面红光,似乎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李庄对这厮颇为了解,知道他肯定有高兴的事,所以才想到借宴席庆祝。
“说吧,什么好消息?”宴罢两人在附近公园散步,李庄直奔主题。
附近没人,但国宝回答的声音很小,“符合医学标准的延寿液研制成功,昨天通过了人体试验,高兴不?”
“呵呵,不错不错,终于赶上时代了。”李庄很兴奋,多年的夙愿终于被满足。
这里是公园,不能详聊,国宝喝得有点多,不久便支持不住,走路有些摇晃,两人就此分开。
这种绝密研究知道阶段性成果的人极少,从不上网络,也不能通过电话聊天,所以第二天李庄去了延寿项目组了解详情。国宝没有说酒话,延寿液很成功,这是一个里程碑,堪称生物学领域的巅峰成就之一。
延寿项目组成员都很兴奋,按照公司的体制,他们可以优先获得分配,前途和钱途一片光明,可以肯定未来会大卖。
这帮研究员天天闷头搞研究,人情世故差了点,连他们的领头人国宝和米哈伊尔人际交往能力也不太灵光。
李庄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保密,我不希望看到有人因为这个横死。”
老大的话很煞风景,一位研究员不解,“老板,为什么?我们应该早点宣布研制成功,这样可以占得先机。”
李庄反问:“如果别人先给你戴顶高帽子,然后让你把资料贡献出来,以道德的名义,你愿意吗?这种产品,专利是靠不住的。”
发问的研究员语塞,抓了抓脑袋,左顾右盼,希望能找到支援,发现周围的人都有些茫然。他不是傻瓜,延寿液前后研发了三十多年,耗费数千万黄金券,要是技术资料被人窃走,公司要大败亏输。延寿液属于商品,按照商业原则,没有好处的事情不能做,公益支出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李庄缓缓继续,“延寿项目组的安全等级是绝密,知道意思吗?你读过公司安保条例,所有列入绝密等级的项目组都非常敏感。如果你们嘴巴不严,很有可能会被人灭口,不是公司,而是其他势力,公司这方面的事务根据‘弗林斯事件’的判例处理。”
话刚落音,很多研究员的脸色立刻变了,比尔。弗林斯能力极强,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样还完巨额的债务。公司这些年势力日盛,安全委员会的实力较成立初期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过去十年叛逃的员工没有一个能逃脱惩罚。
李庄说:“公司做事很公道,你们应该能体会到,所以请多替公司想想,有业务部和市场部的人处理这些杂务,你们的荣誉跑不了,不用担心。”
研究员们顿时大喜,高级别奖项无需奢望,毕竟架构是两位老大完成的。他们看中的是公司标有“杰出贡献”的特殊合金奖章,分成十等,可以享受普通员工没有的福利。这些奖章本身也值钱,只是没人愿意出售,威州吃穿住不愁。
国宝和米哈伊尔在边上笑眯眯地聊着,很享受成功的感觉。他们是公司的老人,熟悉规矩,今天借李庄的手敲打一下这帮自命不凡的家伙,免得他们捅娄子。
晚上家里又没人,空空荡荡的,李庄走进深层地下室,一反常态没有进维姬家族所在的楼层,反而跑到喇叭家族的地盘里坐在椅子上发呆。
“大喇叭啊大喇叭,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庄脸上阴晴不定,气质有些变化,少了些诡异,多了些颓废,如果熟人看到,会大吃一惊,这是坚强的“机器人”吗?
生与死是个艰难的选择,但有些人不能如愿。
第一章 鱼和驴
更新时间2011…10…86:37:46字数:4600
精英云集的威森科技计算机领域出名的人不少,但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达到巅峰的可只有查尔斯。艾默生。
查尔斯。艾默生的全名很长,像艾默生这样的大姓,重名难免,所以中间名很重要。西方的姓虽然数量惊人,但常用名由于历史的原因就那么多,威森科技调整后,人工智能研究院内部有了一个同名的,师兄弟便都叫他的绰号“两栖鱼”。与此相对应的是,同名的小家伙被称为“大鱼”,只因为那家伙是个大块头。
人工智能研究院内部绰号叫“鱼”的很多,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也许是大家都认为不正常的何修文,也许是有喜欢给别人取绰号毛病的孙国宝,也许是悠哉游哉的副院长托马斯。有嫌疑的人太多,因此大家都没有深究,转而饶有兴趣地研究起绰号来。
“两栖鱼”有来历,人工智能研究院这么多条“鱼”估计是从“两栖鱼”的对话中来的。历史比较久远,据艾默生提供的版本,来自于“魔鬼”辛普森。
某天,老艾默生邀请好友辛普森到家里作客。宴罢闲聊,辛普森说,“查理,你是你老师钓到的一条大鱼。”艾默生则反驳,“我不是他钓到的,是我自己爬上钩的。我在水里呆腻了,原本就准备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