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茂冷笑:“衣服胭脂可以是往日有的,可谁家落魄的还有心思细细打扮?你是近前打量过的,就没看见她的手指?就算她是享福长大的,可陷入困苦后总要自己伸手吧?那是干活的手吗?”
“许是……干活的时日不长,那手还没来得及变粗糙?”于舒忘嗫嚅道。
才茂不意自己说一句,于舒忘便驳一句,顿时气急,向桌上一拍:“嘿,我还当自己足够怜香惜玉了,今日竟碰上了个中魁首!”
于舒忘吓了一跳,缩了缩脖子,还是忍不住大胆道:“这女子哭得可怜,当是真情流露。再说,就算看着有九分假,倘若有一分可能是真的,也不当袖手旁观。岂有因噎废食之理?二十两银子便能救人于水火,我辈读书人,自当仗义相助。”
才茂教这一声“读书人”听得刺耳,怒道:“老子却非读书人。你有割肉饲虎的慈悲,自去赴死,左右不****事!”
于舒忘面上讪讪,心中腹诽,父亲说的果然没错,缁衣卫中多是凶顽无赖之辈,没有道理可讲。
沈栗这时也用完饭,拍了拍才茂,向于舒忘道:“贵府上若要添仆人是向哪里寻?“
于舒忘道:“自然是找牙人。”
“正是。”沈栗道:“买卖仆人,都要找牙人,这是为了保证仆人来源清白,不会有作奸犯科之辈或逃犯、奸细。同理,要卖身做仆人的,通常也愿意去寻个好牙人,也是为了保证自己能寻个正经人家。这姑娘正值妙龄,自己跑来自卖自身,就不怕落到坏人手中?”
才茂冷笑道:“人家未必就想着做仆人领工钱,这是要给自己寻个好主顾呢。”
于舒忘小声道:“大人想的也太不堪了。”
“没什么不堪的!”才茂不屑道:“你刚说这女子父母皆亡,如今她无从依附,又立不得女户。你向官府打听打听去,这样的女子通常便是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她便是去做仆人,出来后不还照样没有依靠?空误青春而已。她又不肯嫁,又要自卖自身,这不明摆着不要为穷人妻,甘为富人妾?”
“她哭得是可怜,看起来令人心生同情。”沈栗微笑道:“然而实在太好看了。舒忘贤弟当知道一个词叫做痛哭流涕?人若是发自肺腑哭出来,都是眼泪鼻涕齐出,不会太美观。这女子哭了半晌,泪如雨下,却只鼻尖微红,越发显得楚楚可怜,也挺不容易的。”
才茂喷笑道:“没错!我家那几个通房在我面前就这样哭,这叫梨花带雨,哈哈。”
于舒忘面色微红。
“贤弟说只打算给钱,不打算收仆人,”沈栗笑问:“您请教过那女子的意思吗?”
“这书生一看就是心慈的,家境又不差,谈吐风雅,相貌堂堂。”才茂冷笑道:“本官可以断定,你前脚给了钱,后脚这女子就赖上来‘报恩’,少不得添一段以身相许红袖添香的佳话。”
“两位大人说的有理。”却是于枕过来,沉着脸看着于舒忘道:“你才见过几个人?两位大人都是朝廷嘉奖过得能臣,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小小书生见识多?好声好气教你,偏要固执己见!”
于舒忘慌忙垂手道:“儿子不敢,如今知错了。”
“还不回去温书!”于枕喝道,又向沈栗二人道:“犬子无状,贻笑大方了。”
沈栗恭敬道:“令公子宅心仁厚,并非坏事。只是如今我等还有要事,这女子看着又蹊跷,不得不小心为上,以免横生枝节。”
第二百六十九章行踪已泄
第二百七十章偏要作死
第二百七十一章此地水深
第二百七十二章古府亲家
第二百七十三章失帕还帕
第二百七十四章乘夜话割肉
第二百七十五章找茬
第二百七十六章意蕴深沉
第二百七十七章挑唆
第二百七十八章巧遇
第二百七十九章渐行渐远
第二百八十章打地铺
第二百八十一章谁更可恨
二百八十二章务求一乱
第二百八十三章障目
第二百八十四章诈唬
第二百八十五章内讧
第二百八十六章苦求无果喟且叹
第二百八十七章各有选择
眼见商人们仍无动静,沈栗找上于枕:“大人须得早作准备。”
于枕不信道:“市舶司有理有据,难不成这些人真敢胡闹?姜大人也由得他们?”
现下市舶司秉承上意,真正怕事情闹大不可收拾的,该是姜寒才对。
“尊卑颠倒,必生其乱。”沈栗淡然道:“只怕如今姜大人已经失去对海商的控制力。他原是这些人的靠山,但同时也约束着他们。如今姜大人反受胁迫,会使海商们愈加失去敬畏之心,在趋利的本性下,天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
于枕叹道:“姜大人原也堪称能臣……可惜了。”
廖乐言冷笑:“咎由自取而已。杂家原在运转司多年,也没收什么孝敬啊。”
沈栗轻声道:“公公清廉。”
廖乐言做运转使时确有些无能,对付不来海商,但其对朝廷的忠心是可取的,为了坚持上书向朝廷禀告海贸事,他可谓付出了惨痛代价。偏那份折子在内阁转了一圈,没人看重,竟被默默打了回来!满龄州都看笑话,因他是个内监,这份轻视又带了些鄙夷之意。郁郁多年,如今沈栗这一句简单夸赞,霎时教廖乐言热泪盈眶。
见沈栗和廖乐言相处得好,于枕心下就有些不舒服,咳了一声,转言道:“若商人执意抗命,当如何应付?”
沈栗笑道:“大人带来的匣子可打开了。”
于枕叹道:“只恐打击过度,使龄州商市衰退。”
沈栗道:“倒也不是坏事。如麻高义之流,往日就有劣迹,他不肯闹,要收拾他还要费些心力,如今却可趁机除去。”
市舶司兴海贸事,需要扶植的是听话的商人,麻高义等人内里藏奸,又在龄州搅风搅雨,沈栗自是容不得他们。
于枕净了手,领着沈栗与廖乐言拜了复拜,亲自将匣子打开,捧出匣中朱谕。看了眼廖乐言,向沈栗道:“本官须得留在衙中坐镇,廖公公身份特殊,难以取信于人,此事还需谦礼辛苦一趟。”
沈栗看廖乐言气得脸色发白,暗觉于枕过分,微微迟疑:便是不能尽信廖乐言,何苦捉人痛脚?
廖乐言勉强道:“杂家确实有些不便之处,正事要紧,谦礼跑一趟吧。”
市舶司暗地筹谋,海商们也磨刀霍霍。
作为地位低微的商人,麻高义对“官”的敬畏是刻在骨子里的,便是发迹后找上姜寒做靠山,麻高义也一直是恭恭敬敬地伺候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在姜寒面前取得优势的经历仿若为麻高义打开了新世界,原来所谓朝廷大员,牧守一省的布政使,只要找对了方法,也照样能让其乖乖听话。
布政使尚且如此,市舶司那几个又有什么难对付的?廖乐言不是已经被姜寒、乌庆等人设计过一次吗?这一次姜寒出师不利,便由自己带领海商们亲自出手吧!
十日之期已过,海商们只当市舶司不存在,连原先登门的几个也不见踪影了。
于枕按规矩找上布政使司,要求姜寒派人协助市舶司缉拿海商,并查封海商资产,结果得到姜寒病重的消息。于枕原以为他是装病,还找上门去探望,未料姜寒果真病卧在床,气息奄奄。
这老大人在市舶司与海商的双重压力下,终于支撑不住。
姜氏连忙同丈夫一起回门探望父亲。见姜寒陡然衰老样子,姜氏哭道:“父亲为官多年,威风凛凛,眼下小小风波何至于此!”
姜寒苦笑,与其说他是惧于他人逼迫,倒不如说他是在如今的形势中看出末日将近,陷于绝望才一病不起。
望向古逸节,姜寒温言道:“我如今已无退路,只好跟着麻高义等人一路到底,只我预料此次胜算不大。你既掺和的不深,就不要再理会了。待事情过来,若我无恙更好。倘若姜家倒了,你要好生相待我的女儿……”
古逸节原还担忧岳父再有吩咐该如何推脱,不想姜寒反劝他收手,忙应道:“您放心,若果事有不虞,小婿顾好妻子乃是应有之意,还要照顾好岳母并内弟。”
姜寒真要倒台,大约只有女眷并幼子能逃过一劫。
姜寒欣慰道:“好。”
姜氏听姜寒竟有嘱咐后事之意,不禁大哭:“郎君恁地心狠,不思相救父亲,竟想冷眼旁观!”
古逸节霎时满脸通红。
姜寒斥道:“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又向古逸节道:“她任性惯了随口乱说,不要介怀。”
古逸节窘迫道:“小婿知道。”
姜氏仍瞪着丈夫,颇有依依不饶之意。
姜寒叹息道:“不成体统!贤婿出去稍待,今日老夫要好好教教她为人妻子的规矩。”
古逸节猜想姜寒必是有话嘱咐妻子,连忙应是。
见女婿离开,姜寒道:“若为父倒台,你便失去依仗,日后不可再慢待女婿。”
姜氏抽泣道:“冷心冷肺的东西,还能指望他什么?”
“他又不姓姜,”姜寒淡然道:“因觉他无能,为父原待他也不算亲善,如今也不期望更多。日后若家族倾覆,家里便靠着你了。”
“不会的,咱们家一定能度过难关!”姜氏哭道:“父亲再想想法子。”
“尽力而已。”姜寒道:“你还记年少时为父常带你去曲沅溪边玩的那片树丛吗?那里有你爱吃的果子。”
姜氏含泪点头:“出嫁后女儿也去的。”
“市集上买来的好果子不吃,偏爱那一口。”姜寒笑道,随即低声嘱咐:“为父在那里埋下些体己,若为父失事,这便是咱们家再起的本钱……不可教女婿知道。”
姜氏咬牙应道:“父亲放心,真有那么一天,女儿一定护着弟弟平安长大,将这笔资财交到他手中。”
“你们平分吧。”姜寒道:“原也有你的份儿。”
姜氏哭了半晌,忽想起道:“父亲,前些日子女儿见着三妹了。”
“什么?”姜寒惊得坐起:“她还活着?”
姜氏遂将如何与胡三娘相见之事慢慢叙来:“妹妹可怜,如今生活辛苦,又不敢自承身份。”
姜寒默然,半晌道:“三女……早就死了。”
“父亲!”姜氏惊道。未想三娘所料不差,父亲果然不肯认下她。
“若咱们家平安,布政使门下,不能有个被拐卖的女儿。”姜寒疲乏道:“若咱们家倒了,日子艰难,更不能有个坏了名节的女儿来雪上加霜。”
“可是父亲,”姜氏含泪道:“她也是您的骨肉啊!”
“为父知道你一直在为往事耿耿于怀,当年为父也气过你。”姜寒叹道:“但三女确实不能认回来……何况多年过去,不同的经历足以改变一个人。你也说三女变化颇大,可见她已经不是当年的姜三娘了。如今贸贸然找上门来,谁知其意善恶?”
“父亲!”姜氏嗫嚅道:“您怎能如此揣度三娘?”
姜寒不为所动:“不怪为父多疑。眼看龄州乱起,她忽然冒出来,又不肯轻易见人,只偷偷摸摸与你来往。口中虽称不敢回家,然而她难道不了解你的性子吗——你是决计忍不住要告诉我的。眼下你连着咱们姜家,市舶司沈栗也与你同在一个府上……你这妹妹着实来的可疑!”
姜寒越说越确定。
“父亲……”姜氏失落道。
“至少现在不行!”姜寒打断道:“如今形势紧张,你且远着她些!若她果是无辜,待事情了结,再行补偿就是。不能认回来,为父可分她些家产。这么多年她都等下来,还差这段时间吗?”
姜氏被父亲说的心慌,只好唯唯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