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艳玲听着大惊。
这是怎么了,他醒了么?不,,,还在熟睡。莫非他在梦里梦到了我?想到这里,冷艳玲的脸上更红了,仿佛红得能滴出水来。
他会想我么?
不!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玲玲的人也是他会关注的。别人不知道,她冷艳玲可是知道的,这个人就是廖翠玲。虽然,廖翠玲还是个小丫头,哪怕是小小丫头,但是这个小小丫头在陆秋原的心里的地位可是根深蒂固的。虽然这个小丫头已经走了,但,,,冷艳玲已经不敢想了。
熟睡中的陆秋原自然能够探测到冷艳玲忽冷忽热的脸颊,这把他弄得好不明白。陆秋原不明白为什么冷艳玲猛然一听自己喊玲玲羞涩得厉害,怎么突然间又转白了,白得厉害。
人的内心世界真的有够复杂,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能够搞得懂的;管她想得是啥呢,笨丫头有笨丫头的好处,想到这里陆秋原也就渐渐得也就放下了心思。
接下来,冷艳玲不再有别的举动,只是拉过一把椅子,静静地坐在床前看着熟睡的陆秋原,静等时光一分一秒地飞逝过去。
随着房间内阳光的充盈,陆秋原适时地醒了过来,冲着坐在床头的大美女,展露了一个甜甜的微笑。
第一百七十七章 家中琐事
“你醒了?”冷艳玲一看陆秋原醒来,面现振奋之色。
“嗯!”陆秋原淡淡答道。
随后一切那么自然,冷艳玲拿起放在椅子上的衣物,帮助陆秋原穿上,就如当年一样。在陆秋原起身之后,引导陆秋原去卫生间洗漱,又把床铺一一收拾妥帖。
陆秋原一进卫生间之后,发现牙膏都已经被挤在牙刷上放好了,但旁边打好的刷牙水已经有些冷了。陆秋原微笑着从新蓄水,三友厂的新品热水器十分好用。
感受了这一切的陆秋原仍然只能说出一句话,那就是:这个贴身秘书,要得。
洗净后下楼,来到了厨房,发现米粥咸菜都已经在一个小桌子上摆放好了,这应该是“秘书”上楼前的杰作。
陆家两位老人是习惯早睡早起的,已经早早吃过了早饭,剩下陆秋原这个大懒虫,只好单独开伙了;不过陆奶奶给孙子准备的早餐,甚至比老两口自己吃的还多上一份。
陆秋原来到桌子前,对冷艳玲招招手,说了句:“一起来吧。”冷艳玲也不客气,在给陆秋原重新盛了热粥后,自己也盛了小半碗坐在了对面,小口吃了起来。这也是从前的习惯。
陆秋原则三下五除二吃了个痛快。这两日里,陆奶奶已经习惯了孙子陆秋原这个大胃王,做饭做菜总是多留出一大份,可以让陆秋原吃得爽。待到陆秋原停下筷子,冷艳玲也正好吃完,两人所用时间相同,所吃下的东东却天差地别。
在冷艳玲收拾东西的同时,陆秋原发现,这个本女孩子似乎对爷爷家里超乎寻常地熟悉…即便是小物件地摆放,也能放得丝毫不差,就如在自己家里一般。
看到这里,陆秋原禁不住开口问道:“你经常来这里?”
冷艳玲一边涮碗一边答道:“是呀!这是曹总和谭总安排的,我的任务就是照顾陆爷爷和陆奶奶。两位老总说了,让我代替他们在这里干活,,,好在现在爷爷奶奶也很喜欢我。”
哼,这两个贤内助倒是想得有够周到,连保姆都给派过来了。不过这两个人竟然没有听自己的话,这让陆秋原比较上火。
于是陆秋原有些不开心地说道:“我不是让你去学习么,你怎么混在这里了?”
冷艳玲答道:“我有学习呀,而且我已经学得很好了。我一直是跟着翠玲儿一起学习的,,,只是后来翠玲儿走了,我只好一个人学了。”
看来自己交待的,这丫头还真就照着做了,听她这么一说,陆秋原大感满意。至于廖翠玲的走,陆秋原是知道的。这事儿,翠玲儿已经早早写信告诉过他;海外的叔公带走了她和她的全家,说是去继承一笔厚实的家产。因此,廖家已经彻底地搬离了静水。
看到了冷艳玲的热情,陆秋原也不好打消,于是摆出了陆指导的架势,开始询问了几句:“交代给你们办的事情,你们办得如何呢?”
“我已经读完初中课程了,中考卷子我也做了,得了四百多分呢,现在在自学高中课程,不过没有翠玲在,好多我都学不会。真的,我没有骗你,我已经在很认真地学了!”冷艳玲楞楞地说道,二十来岁的人,还像几岁十几岁孩子一般天真。
听到冷艳玲的表述,陆秋原知道这丫头很是紧张,怕他埋怨没有做好自己交代的功课。不过,这丫头进步还真不小,属实值得表扬。
陆秋原甚至没有想到,这只是跟着廖翠玲旁听就取得这样的成绩,了不得。曾经的小文盲不见了,变成一个有可能考上大学的高中生。陆秋原更是知道,文盲这个词汇在未来二十年将变得衰弱不堪,未来的文盲是不懂电脑的那种新文盲。
有没有可能把这丫头打造成一个未来的网络工程师呢?虽然年龄大了点,,,但如今,不是才二十一岁么?也不算大。何况冷艳玲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还真就不错。
陆秋原有些心动。
“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学计算机?”陆秋原问出了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不去念高中了,直接和我一起到春大学计算机?”
陆秋原也知道数学基础不好,学习计算机知识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过,有秋原哥在,咱没有麻烦!
“啥?我能行么?”显然,这丫头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只要你想,那就行!”陆秋原给她打气。
“我当然想,带我走吧!”冷艳玲在说完之后,脸蛋儿瞬间红了起来。她还是第一次这样有勇气地说话。
两个人吃完饭不久,在外面遛弯的陆奶奶回到了家里。
陆奶奶这两年家境大好,心情也跟着大好。由于营养能够跟得上,身体也比前世好得多。看到宝贝孙子已经起床,十分开心,拉着问长问短。
一番闲聊过后,陆秋原有意把“锻炼”大业引入正题。
“奶奶,您知道么,玄鸿子师傅发明了一种气功,有利于健康长寿,您愿意实验一下么?”这修行大计,陆秋原觉得先从奶奶这儿打开缺口更合适。
可陆奶奶却深不以为然,笑骂着说道:“奶奶哪里会什么气功,还是你们年轻人练吧,奶奶身体挺好的。”
不配合,吃果果的不配合。不过陆秋原拿自己奶奶也真没辙,不能像老爸老妈那样摆事实讲道理。但两位老人家在修炼大业上,才是真正的时间紧任务重呀。
“您看,我刚刚练过一些,这东西能治病,腰酸腿疼的,一练就好!”陆秋原借机用灵力在奶奶身上转悠、检查,顺便为奶奶治疗一些身体上的顽疾。
老人家年龄大了,早年吃过辛苦,身上老病不少,不过在陆秋原的灵力走过之后,就如整体地被系统地清理过一番,自然更加的大好。那些个腰酸腿疼的毛病,自然清理得干净利索。
陆奶奶在陆秋原“发功”过后,的确感觉到了身轻体健。
“哎!!别说,,,小原呀,你这气功还真管用。”陆奶奶大为心动,毕竟陆秋原的治疗那是立竿见影呀。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陆秋原的一番举动还真的让陆奶奶动了心。
“这样的气功,我老太太也能学么?”
“当然能学,,,不过,要等过些日子,老道发明出更适合老年人修炼的功夫,才更适合奶奶练,到时候,我让他亲自过来教您。”
“别老道,老道的,要叫人家师傅,哪有你这般不尊重师傅的?”陆奶奶呵斥自己的宝贝孙子,老人家实在得很,但也知道尊师重教。
陆秋原听着,只好哼哈答应。不过说服了奶奶跟着道士练功,这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陆秋原还是大为满意的。陆秋原要在陆家开创一个全家练功的新时代。
不过玄鸿子的功法陆秋原并不十分放心,在奶奶修炼之前,应该先找个人试试才行。
找谁合适呢?陆秋原也有些犯难。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妥帖的消息和不妥帖的人
马上新年就要到来,静水充满了洋洋喜气,外出的人在春节的时候,也是都要归家过年的。在这个春节里,陆秋原也能见到更多的老熟人。
陆秋原在静水奶奶家里住得十分舒服,临近年关的时候,两个老婆终于放下工作,回到静水家里。两女的存在已经在陆家老爷子这里得到了确认,两女自然也就大大方方地直接住进了陆家。…即便是这样出格的事情,很奇怪,在静水竟然没有人多说什么。一则是陆家在静水的威望的确有够高;二则是陆秋原在许多熟悉人的眼里,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
神自然有神的生活方式,肯定要和凡人有所不同。
陆秋原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三友集团的经营状况,这天却收到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三友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乔定华决定与公司分家,一块要求分家的还有,三友集团驻粤城总经理徐怀钰。这让陆秋原十分意外,他想不出这两个人为什么提出分家。
不过三友集团走到今天,已经十分庞大。在陆秋原创办三友铸造厂的时候,就为这家庞大的企业留下了隐患。因为按早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来讲,这家企业的确存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在使用资金上的确是陆秋原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当然,陆秋原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事前有过相关约定。
现在看来三友集团的确出了问题。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曹媛媛与谭翠翠能够解决明白的事情了,因此两人把问题递给了陆秋原。
最初陆秋原创办三友铸造厂的原因,就是想要带领伙伴们一块儿致富。三友集团的股份制进行得还算比较彻底,应该说三友厂工作的老员工基本上都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不论怎样说还是最初的五个人所占比例份额最大。这五个人分别是:陆秋原,胡小军,王四群,乔定华,以及曹媛媛。
五个人占有的比例都是百分之十二,合起来达到了总股本的百分之六十,这也是历次扩股始终没有放弃的绝对控股权。陆秋原怎么也不会想象到,从小一起发家起身的乔定华这里会出现问题。当然,有可能是企业发展的速度快了,所拥有的资金股本大了,谁也不想屈居人下了,于是产生了不同的心思,这也是人之常情。
现在摆在陆秋原面前的问题是,产生这样想法的难道仅仅是乔定华么?王四群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胡小军呢?陆秋原几乎不敢想下去了。而现在的几个大股东当中谁可靠,谁不可靠,他已经难以判断了。
现在的几个大股东,早都已经成为一方诸侯了。
刨去曹媛媛之外,如果这三个人同时提出分家,那么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他将失去对三友集团的控制权,更包括还有像徐怀钰这样的重量级股东的参与。就是说成三友易主,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消息,陆秋原心情大坏。虽然陆秋原已经不需要三友为他带来的更大的财富了,但这样的分崩离析还是让他很不舒服。毕竟,这些人都是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那个徐怀钰,更是他一手拯救于水火之中的露珠儿。
钱是钱的问题,情感是情感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陆秋原已经对赚钱失去了欲望,甚至先知先觉的他,都没有趁着苏俄解体去谋求更多的财富,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异数。但陆秋原绝不愿意自己人在金钱上看得太重。
反过来说,如果陆秋原能够一直参与企业管理,或者为企业发展提供蓬勃的动力,很可能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陆秋原除了最初阶段,对企业发展有过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