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运,人望。得之,百姓景从。
这气运没什么大用,但是沈石还是收下了。一般来说,他是不收这样的气的。因为修炼本就是越精纯越好。
不过这怎么说也是他们一番好意,沈石根本不可能打散他们。就这么收着了。
处理好了他们,沈石他们确实可以离开了。
至于赏花会,孔雪笠可以去。沈石却不行。他不仅要护着包拯他们返回金华,更要把战马赶回金华。
一百匹完好的战马,几十匹受伤的战马。这在大宋同样是军功。既然是军功,说好的一人一半,自然要赶回一半回金华了。
“大人,在此分别了。”
到了金华地界,沈石与包拯分别。
“沈石,你真的只要伤马?”
到了金华,包拯还是怀疑道。
战马是大宋君臣永远的伤痕,由于缺少战马,大宋的步卒不得不背着几十公斤的甲胄,把自己武装成拥有硬壳的乌龟,同样的,他们的速度也像是乌龟一样缓慢,成为别人嘴里的美餐猎物……
要想驰骋疆场,就离不开优秀的战马。
沈石身为将门之后,竟然不要好马,只要伤马。包拯实在理解不了。
“我确实只要伤马,大人放心。”沈石再三保证道。
“这……多谢沈郎君了!”包拯大礼拜下,“有了这批马,本县就可以建立弓马社了。”
哈?
沈石呆了一下。包拯真的是好大的气魄。不过……
然并卵。
就大宋上下对战马的渴望。那些完好的战马怎么留的住。
如果他像沈石学,要伤马,大概还可以留下,可完好的,完全不可能。
当然,伤残的马也不是那么好留。在这个时代,士兵受了伤,都是九死一生,就更不用说畜口了。
也就是沈石不惜耗费真元,又花费金钱买药,这才把它们救了回来。
不是沈石,他们一多半都要死掉。不是死于流血过多,便是死于伤口感染。
也正是这样,才没人跟沈石抢这些伤马。
与包拯告辞。沈石翻身上马,身后是几十匹马跟着。有的完好,有的跛着腿,有的更是直接少了一条腿……
但是畜生也是有灵的,它们每一个都跟在沈石的身后,是那样的井然有序。就好像它们如道沈石是它们的救命恩人一样。
包拯看着沈石离开,心中感慨良多,久久不语。直到群马消失在金华城的城墙后,包拯才下令道:“走!咱们回城。”
“是,大人!”王朝他们心性高昂。
也难怪。去了趟郭北,军功、骏马全都有了,心性能不高吗?
他们甚至想着组建弓马社,纵马杀敌。
……
东京,使节团。
被打退的宫分军返回了使节团。
“废物废物,都是一帮废物,已经安排好的军粮,你们都拿不到,你们还有何用?”
一个青年得到消息后,气得面红耳赤,看向手下一干将官的目光十分不善。
“王爷,是咱们小看宋人,怎么也没想到浙江竟然有沈庆之的后人在,咱们的人这才吃了大亏!”
辽人的情报很迅速,直接便道出了“真相”。
“唉!中华之地将才何其多!”
正文 第66章、一家人
“废物!废物!都是废物!”
听到下面的人夸敌人,耶律乙更是生气。
他身为辽国皇子,这次出使是有内在原因的。
他们父皇由于对弟弟耶律重元当初告发萧耨斤废立之事感激在心,对耶律重元倍加信赖、恩宠无比。先封他为皇太弟,又赐他金券誓书,并委以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帅府事等重任。在一次酒席宴上,竟微带醉意地许诺,待“千秋万岁”之后就将皇位传给弟弟重元。
这一下可是气坏了皇帝的儿子们,这才有了这次的带领军队出使,为的便是收刮大宋的钱粮,招兵买马。
辽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部落联盟了,受汉人的影响。皇帝的儿子们早把皇位视为自家的东西,哪怕是叔叔也不行。
可是他这边还没动手,王叔的人却先动手了。不是这支宫分军被宋人打败,或许这批军粮就要没了。
耶律乙的咆哮,只是做给其他人看的,因为他不知道使团中有多少王叔的耳目。
他大骂了许久,终于有了主意。
“传本王的命令,让那帮和尚把钱粮送到东京来。他们不是说他们认识一个辛胡法师吗?让他也来。如果真有本事,本王不吝法师封赏!”
“好了,就这样了。”
耶律乙这次出使,是奔着钱粮来的。至于死掉的宫分军,当他们是王叔的人,死了反而才是好的宫分军。
甚至可以说耶律乙还要感谢沈石。
当然,沈石也不需要他的感谢也就是了。
至于沈石……
“石儿。”
路边歇脚的亭子,坐着一家人,其中一名端庄的妇人从人群中叫着沈石的名字。
沈石转头一看,正是他这具身体的母亲。
母子相见的日子还是到来了。
“母亲!”
沈石鼓起勇气走了过来。第一次见面,不免有点儿担心,毕竟是父母,万一认出来自己是假的,怎么办?
对自己的演技,沈石可没多大的信心。
然而沈石还没有走过去,一个老妇人先抱住沈石道:“孙儿苦了你了,怎么吃个肉也坐牢。”
这老妇人是沈石的奶奶。
其实沈石一坐牢,沈家人就知道了。怎么说也是一个大族,多有照应。也就是说原沈石读书读傻了,才不知道怎么自救。
至于他们为什么现在才回来,这就是古代的限制了。古代就这样,一来一回,一两个月过去了,很正常。
“快让爹看看,伤得怎么样了?”奶奶刚抱住,便有一个男人抱住,是沈石的爹。
虽然一家人都没认出自己是换了灵魂,这很好。但是突然被一个男人抱住了,还要扒衣服,沈石就接受不了了,连忙挣扎,“我没事,并没有挨打。”
“你这小子还知道害羞了。你现在知道爹为你好了吧!在大宋还是要考科举……”
原沈石学习不好,自然就没少挨当父母的说。没有发现儿子换了个人,沈良滔滔不绝地说起了大宋文人的好。
怎么说,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过的,说起外面文人的好,还是很有听头的。
听的沈石一时兴起道:“是的,爹,我中了。”
“嘎……”
沈良有如被卡住了喉咙一样,滔滔不绝的话再也说不出来,呆呆道:“你……你中了?几名?”
“头名。”
嘶……我去年买了个表!
沈良的脸一下子滚烫了起来。因为今年他又没中。
“石儿,你中了头名?”沈夫人惊喜起来。
“是的,母亲。”见他们关注自己中了,沈石放心一些。能让他们开心,也算是弥补了原沈石的遗憾。
“不过是童生罢了。”沈良小声道。嗯,这儿还有一个羡慕嫉妒恨的。
“童生怎么了?也没见你中!”沈良的话一下子让两个女人不开森了,一个是沈夫人不满丈夫说自己儿子,一个是沈老夫人不满儿子说孙子。而这两个女人,沈良一个也惹不起。
“来来,快跟奶奶说说,你是怎么中的?”
不过毕竟是自己儿子,老太太也没有太责备。
但是这儿子中了,老子没中,本身便是打击了吧?
“也没什么。童生考本身便是考记忆的……”沈石老老实实回答。
但是这话对沈良更是暴击。他真的希望可以跟儿子掉个个儿。
可惜,他没可能。
“好,好!我孙子中了。这是喜事,要摆席的。”
摆席是要花银子的,老太太摸摸身上,已经没什么钱的她,不得不摸出了她的嫁妆,一副银镯子,对儿子说:“良儿,你把娘的镯子当了。再请人办上几桌。”
“娘!孩儿不孝!”沈良一下子就跪下了,以头捣地。
身为家中的顶梁柱,不仅养不了家,还要当老娘的嫁妆,他也是有羞耻心的。但是大宋不重武人,考不上文人,做买卖他又不会,他能怎么办?
他自己跪还不算,更是让儿子也跪。
“跪什么跪?孙儿这是中了,大喜事!”老太太当然要拦。
老人疼孙子,自古如此。
于是,父子两个。父亲跪,儿子站着。
沈石赶紧说:“奶奶,我已经请过了。”
“请过了?”所有人一呆。
老太太说:“你这孩子,打小便孝顺。不妨事,这镯子奶奶也戴不上了。留着也没什么用,还占地方。”
老太太说的非常感人,沈良却一下子瞢逼了。
这臭小子打小孝顺?
我怎么不知道?印象中,打架闯祸有他一份。
说他孝顺?这是我儿子?
但是怀疑是没用的,特别是沈石表现越来越好的时候。
“奶奶,我说的是真的。咱家的窖烧出了大器,皇宫都用上了。”
赌来的钱,只会证明沈石的纨绔。好在沈石烧了马桶,本来只是自己用,现在倒是个正当的理由。烧瓷赚的钱,可比赌,正当的多。
“什么?你会烧瓷?”
自己儿子会烧瓷?为什么我不知道?
跪在地上的沈良脱口而出。
“这事,奶奶、父亲、母亲,咱们还是回家说。”
亭子附近已经聚上了不少人,对着这边指指点点。
“对对,回家说,回家说。良儿,快起来,一直跪着像个什么样子。”老太太也发现儿子老跪着,不是个事儿,同意了孙子的建议,赶紧让儿子起来。
正文 第67章、回家
“好喂,好喂。回家喽!”
两个十几岁的小家伙突然欢呼起来。这两个小家伙便是沈家少数的下人之二了。
一个丫环,负责服饰夫人与老夫人。一个书童,是老爹沈良的。还有一个管家,一个三十岁的下人,负责他们的行礼。
这就是现在沈家。在这一刻,人数便齐了。
一行人行了一阵,便来到了载新的家。一处颇有气势的府邸前,大门两侧,立着两只威风凛凛的大狮子。
“石儿,咱们家……”
半年没有回家,他们不敢相信破旧的家,为什么会变成载新的样子。
“奶奶,家里我找人修整了一下。”
家变美了,沈石免不了得意。
吱……
话音没停,门便打开。走出了一个俊俏的书童……辛十四娘。
“十四……你回来了?”
沈石没想到开门的会是辛十四娘,她不是回家去了吗?
“是的,少爷,我回来了。”辛十四娘眨了下眼睛。
辛十四娘本来不会这么快回来,但是她实在是受不了她的姐妹们,一个个恨不能把沈石抽筋扒骨了,得了个空,她急忙赶了回来。
“好,好!回来就好。”沈石点了点头。
对十四娘回来,沈石是欢迎的。
“石儿,他是?”
半年左右没回家,一回家,家变了,还多出一个人,沈母问道。
“母亲,这是孩儿的书童。”沈石介绍道。
“对对,我孙儿中了,是应该有个书童。”老太太拍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