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外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或“内宫”,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门是连接外朝和内廷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它面阔5间,进深3间,高16米,单檐歇山屋顶,坐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在大清皇朝,它是处理政务的场所,还是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举行之地,其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方便皇帝传诏。
穿过乾清门,进入内廷,对面就是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也是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象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干任何见不得人的事。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菱花隔扇门窗。
宫内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宫内铺墁金砖,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宫内还有康熙大帝和乾隆大帝分别手书“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和“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的对联,并先后两次举办了盛大的千叟宴,彰显了养老敬老之意。
宫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两侧还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放灵枢的地方。即使皇帝死在其它地方,也要先把他的灵枢(也称梓宫)运往乾清宫停放几天,再转至景山内的观德殿,最后正式出殡。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康熙大帝死在畅春园,雍正皇帝死在圆明园,咸丰皇帝死在避暑山庄,他们的灵枢都曾被运回乾清官,停放在这里并按照规定举行祭奠仪式。
同时,这里还发生过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情,有一位皇帝差点被他的妃子们杀死,他就是嘉靖皇帝。嘉靖在位时不理朝政,求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到处搜刮民财,以至于民怨四起,老百姓称他为“家净”皇帝,即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被皇帝搜刮干净了。同时,由于嘉靖荒淫无道,妃子们经常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她们决定以死抗争。按当时的法律规定,犯弑君之罪要被株连九族,凌迟处死。面对这一切,妃子们当然知道,但与其被折磨不如举大义。于是,在一天晚上,她们趁嘉靖熟睡之时,打算用绳子把他勒死,可天不随人愿,在慌忙中她们把绳子打成了死结,没有成功。后来,嘉靖经过太医急救,苏醒过来,但是他被吓破了胆,万万没有想到,那些平时对他百依百顺、文文弱弱的妃子们竟然敢集体造反。因此,嘉靖再不敢住在乾清宫,搬到西苑(中南海)去居住,直到临死前一天才搬回来。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须得一观,年少的康熙大帝就在这里除去了鳌拜。少年玄烨8岁就继承了皇位,年龄尚小,按清世祖顺治皇帝的遗命,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性格强悍的鳌拜逐渐取得了对朝政的控制地位。排除异己,操持朝政,即使到了玄烨该亲政的年龄后,他还是不肯交出实权。在朝堂之上,鳌拜常常顶撞玄烨,还当着少年皇帝的面呵斥大臣。当另一位辅臣大臣苏克萨哈试图支持皇帝掌握实际权力时,立刻就被鳌拜罗织罪名处死。鳌拜已经对康熙帝的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少年康熙决意铲除鳌拜势力,但因其党羽已遍布朝廷,所以玄烨不露声色,暗中调度。他闹闹扬扬地挑选了一批八旗子弟做侍卫,整天在宫内玩布库戏,摔来扭去,鳌拜入宫奏事,看见这样的场面,暗中哂笑:皇上真是个贪玩的孩子,哪里有天子的做派呀。一天,玄烨在南书房临时召见,鳌拜刚踏进殿门,看见玄烨坐在宝座上,就听到一声大喝:“鳌拜带刀行刺!”他还没来得及诧异、发怒,旁边一记重重的勾脚已使他不由自主地向前扑倒,立刻,十来个壮壮实实的少年侍卫死死地压在他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费劲地抬起脸,只看见少年康熙的皂靴已经稳稳地立在了他的眼前。16岁的康熙帝镇定从容,运筹帷幄,周全果断。一举收拾了鳌拜集团,并避免了政治动荡,进一步巩固了皇权。少年康熙帝开始投身靖绥疆土,经营社稷的帝王大业,开创了大清皇朝上盛世局面。
一路上,张若愚和王景元边看边听导游讲解,不禁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而惊叹……
第一二四章 京华博物馆(4)
更新时间2011…11…10 23:32:30 字数:2153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嘉靖年间建,顺治、康熙年间重修,嘉庆二年(大夏历3797年)重建。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也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的地方。大清皇朝时,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均有专门的用途,分别是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之宝、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宝等等,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清世祖鉴于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立、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小于中和殿。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殿顶内正中为八藻井,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栱,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四面明间开门,三交六椀菱花,龙凤裙板隔扇门各4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东次间设铜壶滴漏,西次间设有一座自鸣钟,皇宫里的时间都以此为准。自鸣钟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交泰殿位于内廷,为什么叫殿,不叫宫呢?导游说了两种答案,一是交泰殿主要作用是存放宝玺,而宫则是指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所以为交泰殿而不为交泰宫;二是乾清宫和坤宁宫分别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象征天和地,而交泰殿是天地合的象征(即人间),所以不称宫而叫殿,以示和天地的区别。
再往后就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大清初期改建后,成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东次间开门,双扇板门,直棂吊搭式窗。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装饰考究华丽。
其中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洞房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称作“百子帐”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后三宫的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由于前三殿和后三宫基本上都是按照宫廷生活原状陈列,并没有珍贵的文物,所以张若愚只是跟着人群走,尽情领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凝结出来的奇伟建筑。
走出坤宁宫,穿过坤宁门,就来到了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
接下来,开始浏览东六宫,分别是延禧宫、景仁宫、永和宫、承乾宫、景阳宫和钟粹宫,其中永和宫的铜镜、承乾宫青铜器、景阳宫金银器和钟粹宫的玉器,引起了张若愚的特别关注,不断地根据标签上的数据,推断出文物的年限,对照自己集中精神力“看”到的色彩,最后得出较为精确地结论,就是一个光丝圈是一年,一个光环是十年,光带的颜色深浅不一,浅的是一甲子即六十年,略深的是十甲子即六百年,如黄色光带,浅黄的是一甲子,而米黄的则是十甲子;再如白色光带,白色的是一甲子,而玉白色的则是十甲子……
在永和宫,张若愚看到了一面又一面的铜镜,从大商初年始铸铜鉴,到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秦汉达到空前的鼎盛,历经三国、晋、魏、南北朝的中衰,然后在隋唐时期再次繁荣,最后在五代、十国、宋、金、元时期慢慢走向衰落,伴随了大夏文明的整个发展史。
在承乾宫,他看到了从商汤立国时期开始的各种青铜器,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角、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盉、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而每一器种在每个时代都呈现不同的风采,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的式样也是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区的青铜器也有所差异,犹如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因而使青铜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景阳宫,他看到了从商代始制的各式金银饰品、春秋战国的金银镶嵌,秦汉的金银饰物,从唐代至今大量出现的金银器皿,特别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