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先羽心中颇为吃惊。
青玉狮子雕像的原身?
它居然等在这里?
秦先羽接连后退,手掌一翻,打出六阳至境神雷。
青玉狮子中了雷霆,浑身冒起白烟,在空中倒翻滚动,摔回藏宝库之内。
秦先羽脸色较为沉重。
即便中了六阳至境神雷,但青玉狮子明显未死。
这头青玉狮子多半就是吕阳天尊坐骑,道行颇高,因为妖兽之流寿元本就高于修道之人,因而吕阳天尊死后数百年,它仍然还未寿尽。只是妖兽灵智愚鲁,没有仙家指点,又无极高传承,哪怕多活了数百年,也没有太大的长进,只是法力更为深厚许多罢了。
时至今日,它虽然仍有许多寿元,但已然老迈,只是余威犹在。
秦先羽要将它击败,恐怕还要耗费许多手段,但适才的动静,只怕已经引起了其余进入洞府的修道人,尤其是那些修为高深之辈,秦先羽也应付不来。
倘如自身费尽气力斩了这头青玉狮子,却被人渔翁得利,那便不美了。
但他一路穿行而来。见宝库在此,若要弃而离去,心中又有不甘。
秦先羽沉思片刻,口中呼出一口气,刹那间幻化,变作一个人来。
这人与自家全无异处。同样的相貌,同样的打扮,同样的气息,眼神平淡,掌心有雷痕闪烁,身上背负一柄仙剑,正是守正剑的模样。
一气化三清。
“便守候在此,寻匿机会罢……”
他寻了一处地方,遮掩住身子。然后盘膝坐下,运转抱婴诀。
而另一个秦先羽,则顺着走廊,去往了另一处地方。
……
修炼的静室,未必会有吕阳天尊修炼的功法典籍,但极有可能会有他在闭关之时,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比如试演法门所留下的痕迹,又比如心灵所致。顺手留下的心得体会。
于是秦先羽先来到了这里。
静室有阵法防护。
但这一类阵法,虽然精妙。但并非多么浩大,也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惊人大阵。
燕地的剑诀,素来以攻伐为主,面对这一类阵法防护,最是简单不过。
秦先羽发出一道洞虚剑光,便即把阵法打破。将静室门锁打成粉碎,余威不止,更是打穿了石门。
静室中确有一些痕迹,秦先羽暂时不去领悟,他只是眼睛扫过一眼。凭借过目不忘的本事,尽数收入眼中。待到日后,再从脑海中的画面里,逐个字逐个字地解析,领悟其中心得,用以补益自身所思。
他原以为静室之中应是空无一物,所以,先前只是想着记下这里的痕迹,然后离开,去往主厅,或者寻到储藏典籍的地方。
然而,正当离开时,心中却有几分悸动。
返身一看,发觉那静坐之处,竟有些许异样动静。
地方平整,并无异常,但秦先羽总觉十分奇异,这是从先天混元祖气的感应中得来的异常之感。
他默然片刻,拔出守正剑来,朝着那地方的青石一削,削薄了一层,未见变化。
然后又是一剑。
青石又被削去一层。
但这一次,却露出一个木盒来。
木盒上面阵法萦绕,敛尽了气息,把所有气息都收拢在木盒之内,被阵法掩盖。如若不是先天混元祖气的特性,却也无法发觉。
“藏得如此隐匿,隐得半分气息不漏,究竟是何宝物?”
秦先羽伸手一摄,把木盒落在手上,仔细看去,发现上面阵法重叠,除非有阵法造诣精深的大家,否则难以破阵。
秦先羽因观虚老道的缘故,加上自身悟性不差,怀有类似于庖丁解牛的眼力,能够看出这阵法的诸般纹路,但觉得极为繁复,若要逐一理清,寻出一条可以正确开出木盒的路径,实是极为费心费力,更不是短时日之间可以办到的。
他有洞虚剑光,固然可以打破阵法,可这阵法与守门的那道阵法不同,内中物事不知何物,万一打破阵法,余威动荡,毁灭了内中物事,岂非可惜?
而若是阵法勾连内中物事,一旦阵法有所变动,内中物事损毁,心中纵然有想法,也成了空想。
“此物想必不凡,且先收了。”
秦先羽翻了一下木盒,便要放入玉牌之中,然而却忽然见到,木盒背面有字。
唯本座传承可启之。
“只有吕阳天尊的传承,方才能够开启?”
秦先羽心中略有恍然,然后把木盒收起,离开静室。
……
安阁栏至今未见身影,那些极有可能存放宝物的地方,也没有他去过的痕迹。
要么他不识天尊洞府的路径,不认得各个庭院楼阁宫殿的位置及用处,要么他另有算计,寻找其余的机缘。
秦先羽心中更为倾向后者。
安阁栏应是早知吕阳天尊洞府之中的布置,也知晓一些宝物或是传承的所在,于是去寻他所想要的东西,或许也是最好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另外藏匿于隐秘之地,不在主厅,不在静室,也不在藏宝库。
秦先羽沉思之间,朝着主厅走去。
途中经过一处小园。
秦先羽蓦然停住脚步。
小园中满是土丘,各自插上一块木碑。
“这是那些依然留在楼阁之中的弟子或是道童?”
“数百年过去,修炼未成,便已寿尽而亡?”
秦先羽不知怎地,心头蓦然沉重了许多。
那些灵禽异兽,大多长寿,哪怕修为粗浅,也大多寿元绵长。而其中原本就较为长寿的物种,比如龟蛇之类,就算只是练气级数,都能有数百年寿元,堪比神兽寿数。并且,那些灵禽异兽,凡是相似种类者,亦可互相配对,便能诞生后裔血脉,繁衍生息。
然而这些不知是吕阳天尊弟子还是道童的前人,毕竟只是修道之人,若无法成仙得道,必然寿尽而亡。就算能够成仙得道,初成地仙后,也仅是五百寿数,此后至少是每百年一次推转金丹,才能保持寿元不减,但许多地仙,往往是百多年都难以把金丹推转,无法继续延长寿元,于是渐渐老迈,逐渐逝去……
秦先羽叹息了声。
他走出这座小园。
隔壁处,角落的荒草之中,有一道身影倚在墙角。
那是一具白色的枯骨。
“是他葬了那些同伴,然后连他也走到了生命尽头,寿尽至此,然而却再也无人将他埋葬了。”
秦先羽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幕一幕的场景。
吕阳天尊门下的修道人,或是自愿留下,或是受困于此,经过数十上百年之后,修道未成者先行逝去,有同伴埋葬。然后数百年过去,连得道成仙的人物,都抵御不住数百年岁月的流逝,也在岁月中死去。
有一人,从壮年时,到暮年时,默默埋葬着同伴。
直到有一天,与他相依为伴的最后一人,也死在岁月之中,只剩他孤身一人。
当他怀着悲凉的心情,埋葬了最后一名同伴之后,从此孤孤单单地在洞府之内生活。
这里景色优美,但却看了数百年,这里有无数灵禽异兽,却无一个同类相伴,这里只有他一人。
直到某一日,他看望了死去的所有同伴,来到隔壁院落,他默默坐到墙角,等到寿元耗尽的一日,默默死去,渐成枯骨。
然后无人埋葬。
残花杂草,开始掩盖这一切。
五百六十六章藏宝库
秦先羽越过这座院落。
另一处院子中,风景极好,假山流水,池塘荷藕,锦鲤跳跃。
然而在池塘之中,有一具尸首,在池水中沉浮不定。
附近没有半点烟火气息,也无斗法迹象。
但那尸首刚死不久。
“这人修为不高,应是顺着我和安阁栏来时的方向,寻到阵法薄弱之处,才踏入这里。”
秦先羽也未想到,这么快就已有人寻到了阵法薄弱之处。
这么说来,吕阳天尊洞府之内,来人越发多了。
至于这具尸体,自是被安阁栏所杀。
只有安阁栏这等全无杀气之人,看似和善之人,才能让人没有半分戒备,然后从暗处顺手袭来,纵然有再大本事,也难以逃过死劫。
“看来安阁栏是来到这里了……”
秦先羽暗自猜测,不知这附近是否有另类的宝物?
他仔细看了片刻,然后往前行去。
忽然一阵狂风席卷。
风中卷起了许多飞禽走兽,刹那化作齑粉,血雾朦胧。
从血雾中走出一人,气血鼎盛,宛如烘炉般炽热。
不朽真身者!
“还有一个?”
那人貌如中年,尽管罩着一层外衣,仍然显得极为壮硕。他面色冷漠,说道:“隐匿气息的手段不错,若非扫杀这些小蝼蚁,倒还发现不了你……”
秦先羽略感凝重。
“你应当是最先踏入天尊洞府的几人之一。”
这人沉吟道:“交出你身上所有物事,本座饶你不死。”
秦先羽拔出剑来,说道:“若有本事,但请来取。”
“好。”
此人往前一踏,土地寸寸迸裂,土石翻飞。围墙倒塌,纵是在天尊洞府之内,都让他毁去了一座院落。
秦先羽手放六阳至境神雷,拔守正剑,打出一道洞虚剑光,随后返身就走。
蝉翼步飘然如烟。迅疾如风,刹那远去。
那人纵然修为奇高,然而六阳至境神雷与洞虚剑光,都是专于攻伐的手段,一个乃是刚强霸道之天威,一个是锋芒锐利之极致。
于是他身上受创,雷芒在他身上闪烁,造成全身各处伤势,纵有法力护持。也只能暂缓。而洞虚剑光则直接在他肩处打穿了过去,余下剑芒未消,竟然在伤口中蔓延,使得伤势恶化。
他脸色难看,法力汇聚,把右手并作剑指,探入左肩伤处,挖出一圈满是剑芒流溢的血肉。
“区区四转地仙。居然能够伤我?”
他脸色阴沉到了极致。
“六阳至境神雷?洞虚剑光?”
“一个是绝顶雷法,一个是燕地剑法。属不同派别,怎么会有人同时修行?”
“他是燕地弟子,还是雷法高徒?”
这人心中颇为疑惑,但却能够知晓,那年轻道士必然是出身不凡,“就凭适才这两手。同等修为的四转地仙之中,绝大多数都无法抵御,只得瞬息而亡,只有少数不凡之流,才能抵御得住。”
他眉宇微皱。但动作不慢,思索之间,已然追寻出去。
“本座堂堂一方霸主,骨阴七十二大山共尊为主,在这蛮荒大地之上,历经无数争斗,浴血而生,同等境界之间都未见得会败,如今竟然在你一个四转地仙手里吃了亏。”
“不管你来历多大,本座今日不取你性命,枉为骨阴山之主。”
……
秦先羽兜兜转转,哪怕有蝉翼步,也甩脱不去背后那人,甚至被他渐渐逼近。
好在秦先羽看得明晰透彻,怀有有类似于庖丁解牛的天赋,勉强避过了一些可以看得出来的阵法纹路。而身后那人则偶尔会触动阵法,只仗着道行高深,强行抵挡。
一路上也遇上了两个从外界而来的修道人,以及许多灵禽异兽。
秦先羽绕过了他们,可骨阴山主从来便不是善类,他不屑于动手,只是冲撞过去,便把这些道行远不如自身的人物,尽数撞成齑粉,纵有诸般神通妙法,也尽作空谈。
“看来甩不脱他……”
秦先羽咬牙道:“此人修为极高,体魄强悍,尚未显露不朽真身,本体已经如此惊人,恐怕是六劫不朽之辈。”
当初他跟神宗长老交过手,尽管看似占了上风,但最后却耗尽了手段,并且重伤。而那神宗长老虽也狼狈受创,却还未死。
六劫不朽之辈,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能吹出狂风暴雨,瞬息杀人。
就算身后这人不如神宗长老的传承,但能够修成六劫不朽,也不容小觑。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