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尸体一一运送到了蓬莱岛上,李宅厚一一埋葬了他们,李宅厚把七顺埋在了第一个位置上,他回头看时,见滚滚的浓烟在大船上升起,李宅厚几步跑到岸边,见大船火势冲天,再难挽救了,万无涯划着一只小舟喊道:“李师弟,快些上船把!”
李宅厚无奈只得上万无涯的小舟,李宅厚道:“你们为什么要烧船?”万无涯道:“若是他们反悔,驾船来追,倒也不好对付,所以才出此下策”李宅厚唏嘘不已。河面上两只小舟离开了蓬莱山,不下数十里就到了中州界。五人找了间客店休息,万无涯等四人换了衣服,往日神采才略恢复些。闲来无事,万无涯问李宅厚这些日的经历,为什么认识囚禁他们的人?”
李宅厚道:“我并不认识他们,至于他们为什么放了我们,我也不明白”
韦凤道:“我看那个那个恶人身边的娘们跟你眉来眼去的,你会不认识他们?”
李宅厚怒道:“你嘴巴放干净些!”
二人每次交谈必要争吵,万无涯总是从中打圆场,后来干脆避开不让李宅厚与韦凤交谈。这一日,五人已到中州腹地,荒郊野外,大地满目疮痍,凄凉之色更重。一个拾荒的老者在一堆长满杂草的乱石头中不知道在捡些什么,万无涯近前问道:“老人家,请问东洲怎么走?”
老人佝偻的身子艰难的回头看了一眼万无涯,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指着远处的荒山道:“不远啦,你们再翻过几座这样的山,也就百多里路程吧,就可以到中州了。不过你们得经过一片废墟,那以前可是古战场啊,晚上非常恐怖,你们要是不着急赶路的话,就绕开哪里,也就多走个几十里路,那就没事了”
老头继续挑拣这物品,万无涯回来说明了意思,韦凤笑道:“山里的老农哪里有什么见识!我们都是飘渺的道爷,就怕没有孤魂野鬼呐!”
万无涯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走近路”
五人走了个把个时辰之后,一片狼藉的废墟出现在眼前,不过此刻这里长满了枯黄的干草,依稀还可辨认出一些人为建筑物的痕迹。几人捡比较好走的路前进,韦凤道:“大师哥,我听师父说过,当年正邪大战之时,曾经鼎盛一时的中州燕家被毁,后来那里就成了废墟了呢,你说这里会不会就是当年中州燕家的故址?”
万无涯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摇了摇头:“我也不好说,刚才那老人家说这里以前是古战场,或许有可能吧”
韦凤不屑的哼了一声道:“我看那中州燕家也没什么了不起,当年只是一个魔宗突袭就受不了了,怎么敢称江湖大派?我看多半也是浪得虚名”
万无涯道:“你年纪小有所不知。当年的突袭是魔宗蓄谋已久的,而且当年燕家的老宗主燕道极正在闭关,所以才导致了那场惨败。当年即使我们飘渺峰,禅音寺,万劫谷等三家联手,还是漏网了许多余孽,何况燕门孤军奋战呢”
韦凤道:“我看就是他们不行,说那么多理由都没用”
韦凤仔细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他好像忽然想到点什么,他的眼神中露出一丝奸诈的神色,他对万无涯说道:“师兄,我听说燕门旧址处有一座万丈深渊,既然我们来了,为何不去看看?”
第三三章 人身一死万事休
创世更新时间:2014…10…13 00:30:00 字数:2077
万无涯问道:“看它做什么!我们还是赶快回飘渺峰要紧!”
韦凤连连给万无涯使眼色,万无涯仍不解其意,韦凤就拉住万无涯的手道:“去看看也耽误不了许多时间!”
一面说着,一面加快脚步搜索着。果然片刻之后,韦凤发现在这片废墟的尽头处有一条蜿蜒向上的曲折山路,这条路满是光秃秃的碎石头及破败的杂草,韦凤笑道:“一定就在这上面!”
万无涯被韦凤拉着,无奈只得跟在他后面。李宅厚心中有事,只是跟在他们后面。五人披荆斩棘走到了山顶,见这山顶平整的有如刀削一般,放眼往下瞧去,黑乎乎的深不可测。人站在顶处,冷风呼呼刮过,发出一声声狼哭鬼号的声音,似乎来自九幽之下的恶鬼们见到了人,而发出一声声充满怨恨的吼叫一般。
韦凤心头一动,他回头叫李宅厚道:“李师哥,你快来看涯下有什么!”
李宅厚来到了涯边。
看着这下面无尽的黑暗,他忽然想起,自己做过几次的噩梦之中,最后的场景,怎么与这里如此相似?!李宅厚开始陷入思索之中,不防备韦凤突然一掌,这掌力量雄厚,实打实的打在了李宅厚的背后,李宅厚一身闷哼,直接栽落下了这寒冷如冰窟的万丈深渊。
万无涯大惊道:“韦凤,你这是干什么!”
韦凤阴笑道:“这一路上我几次想下手都没有机会,是这小子该死,鬼使神差的跟我们到了这里。师兄们,我们在岛上失手被擒的事如何和师父解释?这小子一死,我们大可以说岛上无船,一时之间难以脱身。若师父追问灵雀的事,就说那灵雀已不在山上,师父远在千里之外,片刻不离山中,如何能够知晓?”
齐九真拍手称赞,万无涯道:“那也不用下这样的毒手,他毕竟救了我们”
韦凤怒道:“你这是妇人之仁!这小子历来和我们不睦,若他回到山中把这件事传扬开,日后我们还怎么立足?此事已经坐定,以后该怎么说师兄你自己拿主意把”
万无涯无话可说,只得默认,五人寻路回缥缈峰报告冯亦才不提。
道业渺渺实难寻,古今成仙有几人?未得志,身却死,雄心壮志付流水。可怜天下痴迷人,求道不知道在心
李宅厚昏昏沉沉,只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刻,他才渐渐的恢复了意识。眼前一片灰蒙蒙的,他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这感觉空虚异常,他环顾周围的环境,这里不大,往头顶看一片黑暗,他尝试着动了一下,没有任何反应,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年轻人,你是谁?”
李宅厚吃惊的回头一看,一团雾气蒙蒙的人影在自己的身后,他的脸是模糊的,但是李宅厚知道他是在开口问自己。李宅厚自己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个模糊的人影,忽然说道:“我见过你!”
那老者显然也很惊奇,他说:“你在哪里见过我?”
李宅厚道:“在梦里,一个奇怪的梦里”
那老者道:“那你就说说在你的梦里我是什么人?”
李宅厚想了想道:“那是个灾难。所有人都在杀人,有人呼喊,有人逃命。天上飞着各种颜色的光芒,有黑的,有白的,有红的,有青的,光线交织在一起让人看不清。你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冲上了上面的崖顶,最后跌落了下来,我说的对吗?”
那老者哈哈一笑,这声音空洞至极,但李宅厚感觉到了它的力量,李宅厚轻飘飘的身体竟然往后挪了一段距离。老者道:“不错,当年大概就是这个情况吧”
“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难道这都是真实的吗,现在是不是一个梦?”
老者笑道:“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是真实的,我也是真实的。你之所以会做这个奇怪的梦,是因为你身上的一个东西”
李宅厚道:“是什么?”
老者道:“是戏龙石”
“可是我身上只有一块破石头,没有戏龙石”
老者又是一阵狂笑,片刻后他继续说:“那块破石头就是戏龙石”
老者模糊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李宅厚能感觉出老者此刻的情绪应该是有些波动的。老者的思绪陷入了回忆之中,他自言自语的说着:“当年魔宗若不为了这戏龙石,怎么会大举入侵我中州燕家。我若不是竭力保住这戏龙石,又怎么能落到今天这般下场!”
他随即义正言辞,他的语调闶强有力,与方才大不一样,他说:“小兄弟,我看你年纪不大,你如何得到这戏龙石的?”
李宅厚想了一下,他说:“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戏龙石,一次在后山的竹林之中偶然发现的,那天正赶上我的八师伯遇害,所以后来就没人再提及这件事了”
老者沉思了片刻,他问李宅厚:“你是什么门派?你的把师伯又是哪位?”
“我是飘渺峰藕栅峰主吴亦农的小徒弟,我叫李宅厚,我的八师伯是神剑峰峰主楚亦萍”
老者哦了一声,他模糊的脸呆呆的出起神来,李宅厚没有打扰他,老者长叹了口气道:“天意,一切都是天意”
李宅厚奇怪,他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就问:“前辈,你指的什么?”
老者转过身来,他说:“这件事一会再说。小兄弟,你是如何来到这谷底的,你知道你现在的情况吗?”
听老者一提此事,李宅厚顿时愤恨起来,他攥起轻飘飘的拳头,面目怒意的说:“我念在同门之宜好心营救了那四个贼子,不料却被暗算,以至于跌落下这万丈深渊。前辈,我现在只觉得周身轻飘飘的,好似没有了身体一般”
老者若有所思的看着他,老者说道:“你我都已经死了”
李宅厚大惊道:“既然死了怎么还能说话?”
老者叹道:“现在是我们的魂魄在说话”
说完,他指了一下一把镶嵌在石缝之中的红色长剑道:“这把赤炎剑,是我中州燕家的振门至宝,若不是它,我的魂魄早就消散多时了”老者话及此处,不由得悲伤不已。
第三四章 往事犹如在昨日
创世更新时间:2014…10…13 03:30:00 字数:2463
李宅厚哦了一声,他随即问:“那我也是靠这把剑才留住魂魄的吗?”
老者道:“你是靠戏龙石”
李宅厚道:“原来戏龙石也有护人魂魄的本事”
老者道:“天下所有的灵气,只要到达一定的程度,都会与主人产生联系。若主人出现意外,这贴身的灵器就会设法护住主人的几成魂魄,这就要看灵气本身的灵力如何了。戏龙石是天下至杰至圣的灵物,它护住一个魂魄还是绰绰有余的。而我”他指了一下那把插在石缝之中的赤炎剑道:“我和这把神剑在一起几百年,我们已经浑然一体,所以今日才能与你相见”
李宅厚也是哀叹不已,李宅厚盯着赤炎剑一会,老者问:“你想到了什么?”
李宅厚道:“我在梦中似乎没有看到您使用这把宝剑”
老者仰天狂笑了起来,两行热泪顺着脸颊轻轻的流淌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人不伤心不落泪。李宅厚不明所以,他问:“前辈,你为什么哭?”
老者道:“若是当年有此剑在手,恐怕我也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李宅厚更加惊奇了,他说:“您不是说此剑与您从不分离,怎么当时大战之际却不使用?”
老者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那个夜晚。他缓缓的讲述了当年的一些往事:“当时中州燕家鼎盛一时,而南州冥海之内的圣宗也是人才辈出。当时,天下五洲加上冥海,五大修真大派分割天下,势力几乎相同。数百年来,魔宗宗主永少年雄心壮志,他认为,天下间所有的修真门派的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而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这样各自修炼,严重阻碍的修道进程。如果大家坦诚相见,各自拿出自己的看家秘技以及修炼方法,大家放在一起讨论其中精要之处,那样对于修道大业可谓是大有好处的。
永少年数次派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