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家已经叫塘沽天道观招募信天道的水手了。”
  塘沽市现在是北方大港,往来的水手很多,其中不乏笃信天道之人——此时的水手本来就比常人迷信,更加上天道教在陈德兴的指示下,传授了不少航海知识给水手信徒们,因此笃信天道的水手和海商是很有一些的。
  “还要招募一些肯远行的道人……最好是没有家室拖累的。”陈德兴接着吩咐,“明洲、西域、南番、漠北草原都要派人去传教。”
  “奴家晓得了,只是这道人有些难招……”
  天道教的道人要求可不低,不仅要识文断字,能说会道,还要粗通武艺。符合这些条件的人,都可以直接考个小官吏了。在中国人眼中,当官肯定比“出家人”有苗头。所以这段时间,天道教的道人有点供不应求了。
  “放低些要求吧,”陈德兴挥挥手,“只要肯去远方传教布道就行了。”
  “奴家知道了。”
  墨影娘回答的时候,马车已经开动了,飞奔着就往燕京而去了。这马车的避震有点差,车厢里面震动得厉害,墨影娘的身子一个不稳,就滑到了陈德兴怀中,随后一条坚实有力的臂膀不由分说就将她紧紧搂住。女神棍嘤咛了一声,就软软地伏在了陈德兴怀中。
  ……
  开封城外,忽必烈的金顶大帐里最近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默,这位大元皇帝兼蒙古大汗仿佛真的带头过起和老祖宗一样的日子了。不仅搬出了开封城内的皇宫,还将身边一堆莺莺燕燕的艳色,也打发了大半,除了几个极喜欢的女子跟他一块儿出城。剩下的都赏赐给了身边没有女人跟随的千户、百户——现在驻扎中原的蒙古大军的家眷,还远在河套大草原,忽必烈并没有让他们跟着来中原安家。
  而那些被忽必烈留在身边的女人,现在也都察觉出了不对劲儿。原本性格还算开朗,脾气也不算暴躁的忽必烈,最近沉默的有些吓人,和群臣众将相处的时候,还努力装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大声谈笑。可是一回自己的寝帐,顿时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很少说话,只是一杯接着一杯喝闷酒,而且一喝醉就异常暴躁,动不动就揍人。害得他身边的女人,都成天提心吊胆,就怕被打起人来没有轻重的忽必烈给揍死!这样的事情,可不是没有发生过!
  不过今天,蒙古大汗的金帐当中,却难得传出了大声的欢笑,是忽必烈的笑声!而且不是喝醉酒时的那些癫狂大笑,而是开怀的笑。
  这时,忽必烈盘腿坐在一张胡床上面,面前放了张案几,上面摆了烤肉、奶酪和马奶子酒,都是蒙古风味的食物。忽必烈最爱的汉人侍妾刘媛媛在一旁给他斟酒,脸上也难得没有恐惧的表情。因为大汗今天不是一个人在饮酒,而是和他最信任的汉人谋士刘孝元、姚枢二人共饮。
  “那个王文统已经到开封了?”忽必烈放下酒杯,笑着问刘孝元。
  “已经到了,他是和臣一起从太原过来的,还携带了给李彦国的旨意。”刘孝元笑答道。
  现在唐国的土地被分于两地,交通联络都要假道大明。但是这一次王文统的任务非同小可,还随身携带着让赵王李彦国向大明开战的诏书——这要是落到陈德兴手中,唐国可立马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王文统等人就乔装改扮成商人,和刘孝元一同前来开封,顺便还要和忽必烈见面,敲定双方合作的最后条件。
  “大汗,这一次李璮也不是无条件和咱们合作的。”刘孝元看着心情愉快的忽必烈,斟酌着用词,“李璮的意思是……万一咱们和大明交战不利,要退出中原的话,关中、河南之地,要尽可能交给唐国占领……”
  原来这个条件不是忽必烈提出的,而是刘孝元擅自许给李璮的。
  “哦,”忽必烈点了点头,并没有丝毫怀疑,“这样啊……”
  “大汗,臣觉得,这个条件对咱们是有好处的。”刘孝元缓缓地道,“若是咱们要退出中原,那个陈德兴多半会一路追杀的……他和李璮、南朝不一样,他是有骑兵的。臣在太原听人说,陈德兴的八旗兵已经扩充到了八万人,而且人人都配了钢甲!”
  八万当然是没有的,不过人人配了钢甲到是真的。不过八旗兵的钢甲和士爵步兵们的钢甲不一样,是轻薄型的。只头盔、胸甲是钢的,其余部分都是皮甲。
  忽必烈嗯了一声,朝刘孝元笑了笑,“你说的有道理……咱们要想安然北退,是得有人帮着殿后。”
  刘孝元试探着又道:“李璮要的可不是一片白地……”
  刘孝元擅自这个条件的目的原来是怕忽必烈在开战前到处屠杀,把河南、关中也毁成一片白地。
  忽必烈皱眉思索了一下,“李璮是什么意思?他到底要朕如何?”
  “他请大汗不要抄掠屠戮河南、关中。”刘孝元停顿了一下,苦笑道,“就如大汗在河北时那样……”
  忽必烈嘿嘿一笑,摆摆手道:“朕答应就是……此战若胜了,黄河以南都是朕的地盘,朕安忍将之毁成白地?”
  “如此,王文统那边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刘孝元说着话心里却想,“这次你要是败了,逃命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功夫抄掠屠戮?”
  忽必烈拍了拍巴掌,大笑道:“既然如此,明日朕就在此和王文统会面,约定出兵开战的日期吧!”
  ……
  陈德兴和墨影娘二人,这个时候已经回到了燕京这座北地名都了。明王殿下在这里仿佛也非常受欢迎,通往昭明宫的沿途,都是自发前来迎接的百姓。
  和塘沽市的人口在过去一年中迅速增长不同,燕京城的居民在过去一年中却减少了八成,从五十多万减少到了十万出头。几乎所有的难民都已经得到了妥善安置,不是去了辽东、辽西,就是安排在了燕云本地。人人都分配了土地,家里有人愿意当兵的则多分些地,不愿意当兵的就少分些土地然后去租种士爵田庄。
  因为人口稀少,因此北方土地的租金是极便宜的,平均每亩每年不过十几斤麦子,一个三百亩的庄子一年也就三四千麦子,差不多三十石,磨成面粉就是二十几石,在燕京市面上不过就是五十贯钱罢了。
  而且北明境内所有的士爵田庄都在免税期内,租户也不必承担什么赋税,如果家里面还自有二三十亩土地的话,这些半自耕农半佃户的农民,日子也都能过得很舒服。
  至于留在燕京城内的小老百姓,不是手艺人就是商人,他们也都是陈德兴统治的受益者。不说别的,但是实行贵族民主制的北明地方官吏,就比蒙古人用的汉奸和色目走狗文明和廉洁多了。北明的士爵兵、八旗兵也都是纪律森然的军队,不会像蒙古人那样在大街上胡作非为。所以燕京的居民,很快就喜欢上大明这个新兴国家的官员和军人了,而且都打心眼里希望陈德兴这个明君能当上天下共主!
  中国小老百姓是最实在不过的,他们现在都能切身感受到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当然也就从内心深处拥护陈德兴了。
  现在听说陈德兴南征凯旋,不用人动员,就自发的上街来迎接明君英主了。
  人少、田多、政治清明、军事强大,一个中国式王朝在初兴之时拥有的全部有利条件,北明现在算是全部拥有了!


第562章 李翠仙的对策
  “明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车在钢甲骑兵的簇拥之下,在沿街百姓的山呼万岁声中,缓缓驶向昭明宫。
  陈德兴透过打开的车窗往外看着,街道两边的戒备很严,手持着长枪的钢甲武士一路从城门口排列到昭明宫,他们用长枪将百姓隔离在街边上。沿街所有的房屋窗口都紧闭着不许打开,各处制高点上还有持着枪弩的士兵。
  不过这种如临大敌般的警戒,却丝毫没有降低燕京百姓的热情,宽阔的燕京御街两边,都是人山人海,欢呼之声震天动地,似乎也是出自内心的——反正陈德兴没有听说过燕京府有出钱雇人上街喊万岁的。
  “大王,百姓们很拥护您啊!”墨影娘的俏脸儿凑了过来,欣喜地说。这样的场面,她在临安可没有见过!
  “田多、税轻、吏治清明、军力又强,足以抵御鞑虏,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百姓如何会不拥护?”
  陈德兴的语气平静,没有多少喜悦,只是淡淡地道:“历朝历代开国初兴的时候,大多如此……一轮乱世征伐,把人杀得差不多了,人少相对就是田多,田多自然就饿不着了。而且国朝初兴,君王功臣都是经历过乱世,有些还是起于微末,知道江山来之不易,要小心维护,捞起钱来都是有所顾忌。至于军队,更是百战而得的雄师,而且还有田地可以赏赐将士,自然不怕鞑虏了。
  做到这现在这个程度,其实是很容易的,凡是一统天下的开国之君,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是孤王想要做的……更多!”
  中国历史上,除了西汉初年因为人口损失太大而匈奴又太强,只能用和亲换平安之外,初兴王朝一般都是国泰民安,军事强大的。哦,大宋也是个例外,它是国泰民安,军力弱小。当然,那是大宋皇帝自己要削弱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宋朝初年盘子,赵大、赵二只要肯保留宋初将门的武锐,再辅以府兵制度。上有将门,下有府兵,妥妥就是盛唐初年的局面。有二十年休养生息,怎么都能把契丹打得满地找牙了……
  而现在陈德兴手上同样有一副好牌,北地人少地多,南方工商繁盛,又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军事小贵族和商人士绅作为基础。军事上根本不用操心,一代士爵、二代士爵的武力肯定不会弱——士爵的根子是军事地富阶级,也不是太有钱,就是个中小地主和大号富农。
  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社会来临之前,都是农民比市民能打,地富比贫下中农勇武。如果国家有意引导地富尚武,是很容易发展出一个军事地富阶级的。什么骑士、武士、希帕依、容克、哥萨克等等的,都是这号人,有点钱,有点地,能负担得起子弟习文习武的费用,然后长子守家,其他儿子出去当兵打仗或者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做学问。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盛行科举的中国、越南、朝鲜这三国,国家几百年如一日引导地主富农文弱化,不习武只读书。然后用文官掌握雇佣兵或农奴兵,时间一长雇佣兵又出现世袭化和城市化,都成了居家过日子的小市民,就完全腐朽不能战了。农奴兵则完全破产无力服役。最后就是有国无防,随便来个鞑子或帝国主义就能如入无人之境。
  而陈德兴现在不仅拨乱反正,重新扶植起了一个军事地富阶级,而且还将未来的资产阶级,现在的商人阶级,也引入到了统治阶级的队伍当中,实行的是士爵、士绅共治,还从后世万恶的民主国家抄了个贵族民主。
  其实成功的民主国家大多都是走贵族民主——精英民主———普遍民主的路线,一开场就普遍民主,搞一人一票,那是多半要坏事儿的。
  此外,陈德兴还折腾出了一个天道教,给自己的政权加上了一些神圣的色彩。而且还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预备建立一大批海外华夏国家,对华夏本土构成竞争和压力,免得华夏本土在没有什么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再次走上关起门来腐朽的老路……
  可以说,陈明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