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大唐做神仙-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陛下安!”

  长孙无忌第一个痛呼一声,抓起一把麦菽扔进了火盆之中。

  那些大臣们也立马反应过来,也是一个个跟着长孙无忌一起,开始向着火盆里扔麦菽。

  麦菽其实就是秸秆,只不过是一小段一小段的,这东西烧起来有一缕缕轻烟。

  人们认为这股轻烟会一直飘进九天上神仙的宫邸,然后将自己祈福的话,给带给神仙。

  这个习俗一直到后世还存在,只不过人们更喜欢给上仙烧纸钱。

  一场声势浩大的祭天活动,就在这种群情激昂的氛围下结束。那些围观的百姓,一直等到看不到李二的马车,才开始离去。

  秦泽身边的程怀亮,也是满脸的眼泪,看着李二消失的地方,十分坚定地说道:“丈夫身当死,皆为圣明君。”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恨不得冲到边塞,为李二打下了一片江山。

  这股子坚毅,就连一边的秦泽也是连连称赞。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未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尤其是对于程怀亮这样将门出身的人,一辈子想的就是回到那个给予家族荣耀的地方,用鲜血和生命再次捍卫战场的尊严。

  从一方面来说程怀亮是幸运的,有一个有权有势的老爹,足够他在长安做一辈子纨绔。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从一开始他的梦想,就有可能永远是一个梦想。

  不论怎么说这一次的祭天非常成功,尤其是在第二天,李二就让御史大人杜淹去各府巡视,并带上大量的金银,将老百姓卖掉的子女,统统给赎回送回家中。

  而且对于那些受灾严重的地方长官,还亲**问。尤其是刺史陈君宾,李二非但没有追究他辖下百姓围赌府衙的责任,反而赞赏他说:“是以日昃忘食,未明求衣,晓夜孜孜,惟以安养为虑。”

  一时之间那些原本因为蝗灾而惶恐不安的大臣们,都是松了一口气。既然陛下都这么宽容自己,自己也要为陛下分忧。

  一个个都鼓足了劲安抚辖下百姓,在听到朝廷愿意用一升米换十斤蝗虫的时候,更是日夜不睡,想着怎么抓蝗虫。

  百姓们也因为李二吞食蝗虫的事情,而变得大无畏起来,现在谁要是还拜蝗虫爷爷蝗虫奶奶,保管要被笑掉大牙。

  一时之间原先立在自家田头的蝗虫小庙,也被一个个拆除。现在的百姓,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得抓蝗虫。

  不仅是在偏远的乡村,就连长安都有人在抓蝗虫。尤其是那些半大的孩子,以前都是被困在家里不让出来,生怕被蝗虫爷爷蝗虫奶奶勾去了魂。

  现在大人小孩一起抓蝗虫,满大街的乱跑。

  而且渐渐地他们也发现了这东西的美味,他们才不会管那么多。一个个抓了一大包的蝗虫,用细树枝穿起来就烤着吃。

  老百姓都是十分容易满足的,你要是对他不好,他怎么也要让你睡不安宁。可你要是对他好,他就会千方百计地想着报答你。

  所以原本定下的是十斤蝗虫一升米,可是却有很多人根本就不要米,只是抓了一大包蝗虫,送到府衙,然后转头就跑。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短短三天,万岁县和长安县府衙里面,就已经堆了一仓的蝗虫。

  说来也可笑,原本用来放粮食的仓库,现在放着的全都是蝗虫。

  而随着蝗虫的越来越多,朝廷也坐不住了,所以秦泽的任务就来了。

  户部的考牒也在第三天的时候下来了,就是一个小册子,写着生平介绍。

  倒是还有一个小印掌,不过也只在随军的时候有用。

  既然考牒下来了,秦泽就没有办法推辞了。而且秦泽也需要去右武卫找一些人,他可是答应了培养二虎为刺客。

  这些天虽然跟他讲了一些刺客的知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装备。

  这东西你是不可能在民间找到的,寻常铁匠打把菜刀,都要再三确认,你要是敢让他给你打把剑,他就敢把你绑了。

  所以也只能到右武卫去,找专门负责打造兵器的,看看能不能让他们给打几件兵器。


第四十九章 厨子的尊严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秦泽这个散官,却是一把火都烧不起来。

  因为他的权力只限于那个小院,还只限于两个伙夫长。

  这两个伙夫长都是程老妖派过来的,听说来的时候都签了生死状,绝对不会泄露半句机密。

  和秦泽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他看来身为伙夫长,手下统领着军队的厨房,肯定都是生的肥肥胖胖的。

  可是刚真的看到的时候,却发现他们非但不胖,反而是一身的精瘦。

  一个个子廋高,皮肤黝黑像极了个农夫。一脸的严肃,看到秦泽也只是不冷不热地行礼,也只有在说起自己名字的时候,才会露出一脸的自豪。

  没错,他的名字叫王大义,按他的话说可是县里唯一的士子起的。

  一个个子中等,皮肤却也是黝黑,但是却是一脸的笑意。看起来也没有王大义那么严肃,只不过一说起自己的名字,就抓耳搔腮,最后才支支吾吾地说自己叫王大牛。

  他们两个是亲兄弟,当初他爹生下他们的时候,家里的钱只够让人家起一个名字。显然王大牛就是那个倒霉的孩子。

  “参军大人,大将军说了让我配合你。有什么事情你就尽管吩咐。”王大牛熟络的和秦泽说起话来,那边的王大义却还是一言不发。

  “放心,以后跟着我,别的不说,起码在厨子界里,保管万人敬仰。”

  秦泽拍拍王大牛的肩膀,也不想废话。

  脑子里回想了一些军粮的知识,好像最常见的就压缩饼干以及脱水蔬菜,但是这些在这里好像都有些不切合实际。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只好让王大牛和王大义给自己做和军粮看看。

  这个年代水稻还没有普及,还只是在岭南被种植。像黄河以北的地区,种植面积第一的还是粟,也就是小米。

  而且这东西产量也还算可以,以一百亩农田来算,每年可以产约八千斤,虽然和现在是不想相比,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经十分可以了。

  而且小米可保存9年,而大米只能5年。保存的时间长,也让这东西被当做战略物资给囤积起来。

  像普通士兵一天的口粮就是两升小米,和半合盐。大约也就是三斤小米和一勺盐。

  三斤小米看起来很多,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吃到肉的,所有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小米。又没有油水,三斤小米也顶多吃八分饱。

  至于一勺盐就更加不用说了,估计扔进锅里连一点味都没有。虽然在长安食盐很便宜,但是军队可是一张大口,再多的食盐扔进去也泛不起一丝涟漪。

  所以在部队里面士兵,大多都会带上一条醋布。这东西是用醋和食盐煮过的,吃饭的时候剪一小块扔进锅里,这样不仅有盐还有味。

  虽然秦泽已经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但是在看到王大牛和王大义做的军粮的时候,还是感到自己高估了他们。

  炒菜就不要想了,宋朝以前,社会生产力极低,但凡有一点铁,都用来做农具和兵器了,是不可能拿来做铁锅的。所以上一次秦泽的铁锅,才废了那么多铜钱。

  他们的炊具就是陶器,所谓的军粮就是煮小米粥,加点盐加点青菜,也就做好了。有时候也会加一些野果或者豆类,至于肉的话,不打胜仗,基本上是吃不到的。

  就这种做饭的方法,不是秦泽看不上,实在是这根本就不需要一点技术。唯一的技术要求就是饭要熟,还有就是要保证筷子插进去不能倒。

  “你们不要告诉我,你们也就只会这个?”秦泽没好气地看着两人做好的军粮,真有种把这东西塞到他们嘴里的冲动。

  王大牛挠挠头,不明白秦泽这是什么意思,用勺子盛了一勺,递给秦泽准备让他尝尝。

  “参军大人,你尝尝,很好吃的。”

  秦泽盯了他很久,发现对方真的不像在开玩笑。这才犹豫地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怎么说呢,什么味道都没用,就是一碗白米粥,外加一点点咸味。

  实在是吃不进去,秦泽一把将碗塞了回去,没好气地说道:“这东西还需要专门的人去做?我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做的比这好。”

  不过秦泽也知道,行军的时候,大多都是为了赶路,有的吃就不错了。

  但是这也实在是太差了。

  秦泽这么说王大牛只是笑笑,但是一边的王大义却是鼻孔一抬,对着秦泽就说道:“参军大人未上战场,又怎知战场之险恶,岂能细品慢啄。”

  这就是读书人的清高,虽然王大义没读过书,但是人家名字是老爹用二十文换来的。按照老爹的意思,那就是算半个读书人了。

  说起话来也是文绉绉的,不过听起来总是怪怪的。

  一旁的王大牛却只是嘿嘿傻笑,抓耳挠腮的不知道怎么劝劝自己的兄弟。

  秦泽当然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吃饭问题很多时候只求快速。但是再快也不能快成这个样子呀。

  “参军大人,其实我们还会别的。”王大牛看秦泽脸色不善,连忙就上前打哈哈说道。

  “你们还会别的?”秦泽一愣,随即笑问道:“这煮粥也有别的花样?”

  要想让两个人打心眼里听自己的,就要让他们从心里服气自己,而在这之前激起对方傲气,然后在一棍子打死,是非常有必要的。

  “会呀,我们还会出征宴。”王大牛拍拍自己的胸膛,言语中充满了骄傲。

  他父亲曾经给大户人家做过厨子,所以从来他们哥两个,也学会了不少菜品。这也是能够成为伙夫长的原因。

  一般大军出征会有一顿大餐,就叫做出征宴。而且必有羊肉和酒。

  酒酣拔剑起舞,鸣笳抵伐鼓呼。

  但是像丝竹之类的乐器是不可以使用的,那会让士兵锐气沮丧。

  而王大牛所说的出征宴包括,一人2升酒,2斤羊肉,5合白米,2张薄饼,馒头1枚,蒸饼1枚。散子一枚,食羹三合,菜5两,还有羊的头肉和蹄子,酱羊肝,酱猪肝,盐三分之一合,酱半合,姜1两,葱3两,醋一合。

  说起来虽然品种挺多,但其实也就那几样,而且想必也奢侈不到哪里去。

  如果不是现在长安万年县里蝗虫快要放不下,否则秦泽是不会这么心急的。

  虽然秦泽已经让人把这东西先晒干磨成粉,但是整个大唐还是在源源不断地向长安运送蝗虫。

  现在蝗灾李二不愁了,他愁的是这么一些蝗虫怎么办。

  扔?

  那是不可能了,现在百姓们认定朝廷收蝗虫是有用的,是伟大的李二陛下想出了什么奇策。要是千辛万苦的运到长安,再给扔了,估计又要出乱子。

  囤起来?

  整个长安两个县的仓库里面已经快要堆不下了,而且这东西虽然磨成了粉,体积减少了很多,但还是有万斤之多。

  现在全天下百姓可是抓蝗虫上瘾,这个要是寒了他们的心,那不是打自己脸吗?

  李二不可能打自己的脸,所以就来打秦泽的脸。

  他今天一大早就是被程老妖给拽来的,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