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英国在非洲和希腊的臭棋,在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二战的局势,德国看似在希腊战役中大获全胜,实则为自己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但有一种方法可以破解这个败亡的伏笔,那就是希特勒放弃进攻苏联,把兵力转向中东,然后直接打到印度去,那时候德国那里还缺资源啊!
可希特勒对进攻苏联情有独钟,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希特勒的决定,这就是独裁者的害处,独裁者的决定一旦出现错误,根本无法纠正。
现在德军即将登陆非洲,何况赫赫威名的隆美尔将军,非洲的英军又无法在几天之内,消灭三十多万意大利军队。
丘吉尔不愧是一个枭雄,他立即给尼罗河集团军的司令韦维尔,让韦维尔带着北非的英军撤退到梅尔沙隘口。(尼罗河集团军是第八集团军的前身)
梅尔沙隘口在古代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它的左边苏比特湾,右边的怪石嶙峋的山区,车辆根本无法在这些山区里面通行,山区之外就是沙漠。
只要英军守住了这里,德军根本无法进入利比亚,只是这个古代的隘口能不能挡住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英军在这里布置一个师加一个装甲旅。
话说隆美尔在拿下马耳他岛之后,他就接到了希特勒回柏林述职的命令,如此要命的时候,希特勒居然让他去柏林述职,而且还不能不去。
隆美尔简直无语至极,他只好让自己的几个兄弟组织兵力登陆******,而他则乘飞机去柏林觐见希特勒。
希特勒亲自接见了隆美尔,给他补发了橡叶铁十字勋章,同时晋升隆美尔为装甲兵上将。
这比历史上提前了四个月,隆美尔终于是上将了,虽然装甲兵上将比陆军上将要低半级军衔,但好歹是上将不是。
这次述职,隆美尔先是讲了自己的非洲的战略,可希特勒根本就对非洲战场不重视,他根本就没有听完隆美尔的述职,就说道:
“隆美尔将军,你是帝国之鹰,把你放到非洲那鸟不下蛋的地方,全都是墨索里尼的要求,其实东线才是你施展战争天赋的地方。”
……
第176章 推心置腹
隆美尔知道希特勒已经下定决心要进攻苏联了,他以前已经劝过希特勒了,可没有任何作用,希特勒对进攻苏联情有独钟,至死不渝。
既然劝解无效,隆美尔也不会继续自找没趣,但有必要提醒下希特勒一些事情:
“伟大的元首,你已经决定要进攻苏联了吗?”
“是的,《巴巴罗萨计划》已经制定好了,进攻时间定在六月22日。”
希特勒对隆美尔还是非常的信任,他并没有隐瞒进攻苏联的计划。
“伟大的元首,我有一点个人的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希特勒在面对隆美尔的时候,很少发表长篇大论,说话也很理智。
“谢谢伟大的元首,我认为进攻苏联,应该从三月底或者四月初开始,在苏联冰雪融化之后,就立即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苏联的冬天一般在十月底三月初,这样咱们就有差不多八九个月的作战时间。”
“隆美尔将军,我估计咱们击败苏联只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再说武器弹药和部队的调动,最快也要等到五月份才能完成,再说希腊还有近十万的英军没有歼灭呢!所以我才决定把进攻时间定在六月。”
德国进攻苏联,集结了三百五十万军队,加上仆从国的两百多万军队,德国进攻苏联的总兵力达到了五百五十万左右。
如此庞大的军队数量,必须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可能准备完毕,只是这样一来,希特勒又走上了历史的老路,如何改变希特勒的决定,隆美尔飞速地思考应对之策。
“伟大的元首,不如这样,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苏联一定会休假,咱们不放利用这个节假日,发动突然袭击。
我听闻苏联的军官都有在节假日外出游玩的习惯,如果咱们在5。1劳动节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绝对可以打苏联一个措手不及,这会让咱们少付出很多的代价。”
希特勒看着隆美尔,沉思片刻后说道:
“那岂不是要把攻击计划提前一个多月?那咱们后勤部门的压力可就大了。”
“是的,伟大的元首……法国副总督施佩尔有一套加快铁路运输的计划,这套计划可以使德国的运输效率提升一倍,德国的铁路系统如果按照施佩尔的计划执行,绝对可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希特勒不可置信地看着隆美尔,惊讶地问道:
“施佩尔真有这样的整改计划?”
“绝对。”
“那你立即让施佩尔把这个计划报到统帅部试行,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样,我原则上同意把《巴巴罗萨计划》定在5。1劳动节。”
“预祝伟大的元首取得德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胜利。”
希特勒切切实实地夸奖了隆美尔一番,因为希特勒要密切关注《巴巴罗萨计划》,所以他把德意非洲军团的一切事物交给隆美尔全权处理。
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权力了,希特勒自从二战爆发来,还是第一次给予一个将军如此大的权力,不是希特勒的心腹爱将,根本不可能。
本来隆美尔还想提醒希特勒准备防冻油和防寒服的问题,可隆美尔看到希特勒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就闭口不说了。
为言胜,先言败,那是中国人的传统,希特勒绝对不希望听到德国打不过苏联的言论,如果隆美尔说了,那真是自找没趣。
防冻油隆美尔早就出钱在研发了,并且有了重大进展,最多两个月就可以出样品,到今年冬季来临前,德国绝对可以生产出足够数量的防冻油。
防寒服这个就更好办了,隆美尔可以在法国大量生产,法国维西政府可以垫付一部分钱,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可以垫付一些,法国的一些资本家也可以帮着囤积一些,等德国需要的时候,自会来购买,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隆美尔回到在柏林的公寓之后,打算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就乘飞机去非洲。因为军情紧急,隆美尔根本没有时间去关心哪些捐助研发的项目。
可德国企业家都比较守信用,隆美尔的捐款定于那个项目,哪些接受隆美尔捐款的企业,就不会随意挪用隆美尔的捐款。
隆美尔虽然没有去邀请哪些企业,可还有几家企业给隆美尔送来一些研发进度报告,当然其中也有请求隆美尔继续捐款的。
隆美尔此时可没有抢劫到财富,哪些艺术品拍卖得也不是很顺利,因为隆美尔从波兰和法国抢劫的艺术品太多,所以价格自然就不太高了。
这些钱必须为老兵基金留着,不能在捐出去了,对于那些要求追加捐款的企业,隆美尔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最让隆美尔高兴的消息是man公司和戴姆勒共同研制的五号坦克已经完成,准备进行试产。
五号坦克的研制,始于德国在量产四号坦克之后的38年,因为德国的扩军计划,导致对五号坦克研发投入的不足,从而使五号坦克的研发进度缓慢。
自从这两家公司得到隆美尔的捐款之后,就立即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德国的工程师在这几年的坦克研发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
有这几年来的研发成果作保障,所以五号坦克才能在41年初完成研发,隆美尔仔细地看了试验车的相关设计。(历史上德国是42年2月完成豹式的研发,提前一年。)
五号坦克装备的是一门75l71炮,时速每小时55公里,前车体装甲倾斜45度、厚80毫米(相当于140毫米垂直装甲),炮塔前装甲厚100毫米,侧面装甲45。
隆美尔对豹式坦克的火力、机动、装甲都非常的满意,可有两点让隆美尔非常的不满意。
第一就是豹式坦克的悬挂系统,复杂的重叠路轮,这虽然是当时纳粹德国最先进的悬挂系统,这使它能高速通过崎岖的地形。
但这种重叠路轮维修十分的麻烦,而且造价昂贵,这种悬挂系统在实战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就是太娇贵,太精密。
这种悬挂系统必须要改,改成德国已经拥有的扭杆悬挂系统,扭杆悬挂简单实用,造价低廉,坏处就是坦克有点颠簸。
德国人想把坦克造得如同轿车一般舒适,这个思路就错了。武器装备,首先要考虑的是适用性,然后才是舒适****!
【豹子,一出场必须是完美无缺的,不服来战,6。1爆发6更,请所有兄弟一定一定把保底月票投来,感激涕零啊!落叶是业余写作,除了每天坚持英国更新的两章,还要多存6章稿子,差点累吐血啊!】
……
第177章 登陆非洲
第177章 登陆非洲
第二个缺点,就是豹式还是使用的700马力的汽油机,德国一直都缺柴油,虽然德国有迈巴赫hl230p30柴油发动机,可这款柴油机的产量极少,根本没有形成规模。
这款迈巴赫的700马力的柴油机,一时半刻还无法大规模生产。
一战之后,德国军工研制受到限制,但是法国没有啊!法国落后德国的是战术思想,而不是科技和工业。
法国就也有几款大功率的柴油机,就算法国想仿制德国马巴赫700马力柴油也不是什么难事。
德国在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在法国生产大功率的柴油,因为德国没有柴油来源,就算他制造出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豹式坦克,也没有办法大规模装备。
关于石油的问题,隆美尔已经在着手解决了,非洲沿地中海国家,全都是产油国,比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那个国家的石油储量不是几百亿吨。
隆美尔在当法国总督期间,就一直在收集和制造石油钻探设备,现在隆美尔已经手中有三十多套石油钻探设备。
只要隆美尔拿下北非,并且牢牢地守住它,那德国的石油危机将从此不复存在。
二战德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石油,缺乏石油的德国,就像没牙齿的老虎。
针对豹式这两个缺陷,隆美尔给来送资料的人员说了自己的一点意见:
“请把我的意见转达给五号坦克的项目负责人,第一请把五号坦克的悬挂系统改为扭杆悬挂。
第二请把豹式使用的迈巴赫汽油机改为柴油机,如果德国大功率柴油机的产量不足,可以向法国的发动机公司订购,或者合作生产。
第三,我保证德国在一年之后,就有足够的石油来源,请他别为柴油的问题有任何的顾虑。”
前来送资料的人连忙把隆美尔的话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告辞而去。
隆美尔的这套公寓是政府提供的,佣人和家具什么的都很齐全,所有的开销都是由政府负责,只是这间公寓缺少一个女主人。
第二天一早,隆美尔就立即乘飞机赶往突泥斯,军情紧急,那是一刻也耽误不得,英国佬正在拼命往非洲增援呢!隆美尔可不想在非洲打成相持不下的消耗战。
必须尽快地击败英军,时间拖得越久,对德军越不利。德国太需要石油了,希特勒既然已经决定进攻苏联,那德国前期缴获的石油,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