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统御全球-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隆美尔给苏联埋下的一颗炸弹。

    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之间的德军也很快部署到位,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的十五万德军也到达指定位置,这两个重兵防御城市之外,还各有几十万德军虎视眈眈,只要这两个重兵防御城市的苏军敢出来,他们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一百八十万欧盟军队和六十万德军组成的联军,在五千辆坦克,四千多辆装甲车,两万门大炮,数千架飞机的掩护下,对莫斯科的防御圈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战。

    德军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打在苏军阵地上,炮击之后就是坦克加装甲车突击。苏军的抵抗也是空前顽强的,他们用手中的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德军在阵地上浴血厮杀。

    德军的豹式坦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车体前面挂着履带,冲在最前面,豹式坦克除了美国支援的一百毫米反坦克炮可以正面在八百米击毁豹式坦克之外,苏军其余的火炮几乎无能为力。

    只要德军的坦克突击群冲入苏军阵地,跟随进攻的装甲车就立即放下步兵,与阵地上的苏军面对面地厮杀起来,德国有坦克支援,苏军没有,但苏军还有巴祖卡,混战之中,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损失就在所难免了。

    德军是一如既往地突破了苏军的防御阵地,但苏军并没有崩溃,因为他们的阵地纵横交错,突破几处并不能彻底包围突破口的苏军。

    被包围或者没有被包围的苏军,很多都选择死战到底,德军一般会给这些苏军留下一点时间,苏联列宁时代的元帅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就会很快前来招降,如果苏军投降就自不用说了,如果不投降,德军就立即发动猛攻予以全部歼灭。

    说实话,投降的苏军不太多,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这的确大大出乎叶戈罗夫和布柳赫尔的意外,隆美尔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

    德军在莫斯科防御圈艰难地推进,双方的炮火每时每刻都会把天空打成火红一片,当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穿插到莫斯科背后,莫斯科方面的炮火反击弱了下来。

    不是苏军没有炮弹了,反之是苏军在莫斯科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和各种物资,朱可夫是在节约弹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坚守莫斯科的主意。

    朱可夫不是没有想过派兵去击退那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他是真不敢从莫斯科防御圈里面抽调一百多万部队出去进攻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

 第499章 朱可夫不是吃素的

    因为德军在莫斯科正面的进攻实在太猛烈了,坦克和装甲车如潮水一般涌来,飞机也是漫天飞舞,德国地面部队可以得到空中支援,而苏联没有。

    所以苏联的损失很大,苏军的阵地也在不断地被突破,当然德军的伤亡肯定也不小。

    ……

    弗拉索夫是俄罗斯解放军的总司令,他带着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向莫斯科后面穿插,穿插的前半截还是非常顺利的,可后半截穿插就不那么顺利了。

    朱可夫虽然不愿意从莫斯科防御圈抽调部队去阻击弗拉索夫的穿插,但斯大林却不这样认为:

    斯大林认为,绝对不能让德国包围莫斯科,一定要想方设法确保莫斯科对外交通的畅通。

    斯大林的认识也不算错,如果德国真的完全包围莫斯科,整个莫斯科包围圈里面就有的七八百万苏联人,每天的粮食消耗都是十分惊人的。

    虽说莫斯科储存得有近半年的粮食,可谁敢保证苏联有能力在半年之类解除莫斯科的包围,没有人敢做这样的保证,就连朱可夫也不敢。

    指望英美发起渡海作战吗?斯大林已经知道英国派了两万士兵渡海作战的事情,在斯大林看来,那不是反攻,那只是表明英国的一种态度。

    要想夹击德国,至少需要派遣两百万士兵登陆法国,才有可能实现所谓的两面夹击,应英国只派了两人去送死,所以斯大林并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英美。最新最快更新

    斯大林虽然独%裁,他的认识和政治智慧是相当的高,英美的确不会为了苏联留一滴血,他们什么时候出兵,完全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确定。

    朱可夫也不是笨蛋,但斯大林让他出兵阻击穿插的俄罗斯解放军的时候,他们就明白斯大林的最终战略意图——尽全力守卫苏联莫斯科,如果实在坚守不住,那就撤退。

    这是战略选择的问题,不存在对错,只是看那种战略最适合己方而已。

    既然决定出击,朱可夫精打细算地从莫斯科防御圈抽调了八十万军队出来,这些部队全部是趁着漆黑的夜晚出莫斯科城,然后赶赴召集修建好的防御工事。

    为了打击俄罗斯解放军的嚣张气焰,朱可夫又悄悄地集中起三百辆喀秋莎火箭炮,然后趁着无月的漆黑夜晚,把这三百辆喀秋莎火箭炮部署到了俄罗斯解放军前进道路边。

    俄罗斯解放军一个由缴获的苏联坦克装备的装甲师,毫无戒备地闯入了朱可夫布置的喀秋莎预设范围。

    刹那之间整个天空被喀秋莎映红,无数火箭弹“嚯嚯”地呼啸着飞山天空,然后砸落在俄罗斯解放军装甲师的坦克突击队列中,整个俄罗斯解放军的坦克突击群完全被苏军喀秋莎所淹没。

    打完火箭弹的苏军喀秋莎火箭炮发射车,立即在空军的掩护下撤退回莫斯科防御圈。

    弗拉索夫的坦克师完蛋了,一百多辆坦克,只剩下不到三十辆,其余坦克全部被摧毁。

    弗拉索夫得知消息后,心疼得直掉泪,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开始让修理营的士兵全力修复那些可以修复的坦克,至于损失掉的坦克,这个不用担心,德国应该会把损失的坦克补上,毕竟哈尔科夫坦克厂已经在生产t34了。

    俄罗斯解放军被迫停了下来,等待另外的德军装甲师来做前卫,隆美尔在得知俄罗斯解放军的遭遇之后,就立即命令跟谁在俄罗斯解放军后面的一个党卫军装甲师到前面担任先锋的角色。

    克罗夫特就是这个党卫军装甲师的师长,他街道命令后就立即带着队伍加速往前赶,可是克罗夫特刚刚出发不久,前敌总指挥部就下了命令,命令克罗夫特原地休息两个小时,等空军的掩护部队到了之后,再到俄罗斯解放军前面去担任先锋的角色。

    隆美尔为了防备朱可夫狗急跳墙,大白天都把“喀秋莎”拉出来拼命,那隆美尔的装甲突击群就危险了,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出现,隆美尔让党卫军航空军的哈特曼把飞机分成三班倒,连续不断地在党卫军装甲突击群和苏军的上空巡航。

    只要发现有点可以的目标,哈特曼就授权自己的飞机可以自由攻击,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呼叫总部派遣更多飞机支援。在开展的这两天,苏军损失了四千多架飞机,而德国只损失了两千多架。

    苏德双方的空军实力差距就立即显现出来了,德国此时还剩余有一万一千架飞机,而苏联就只剩余三千多架飞机去了。其实德国已经在莫斯科周围取得了局部的空中优势,所以隆美尔才敢让空军全程掩护装甲突击群。

    苏军在莫斯科周围修建有无数的防御工事,有的地方虽然没有驻守多少人,但坚固的工事却不少,但朱可夫派出的八十万人趁着夜色进入这些防御阵地后,苏军的几道防线立即成型。

    苏军阻止俄罗斯解放军的穿插能力增强了,但莫斯科防御圈的兵力也随之减少,防御能力也随之下降,这就是有失必有得了。

    德军的飞机飞临苏军阵地上空,喀秋莎火箭炮早就跑得没有影子了,苏军第一线的防御阵地这下可是惨了,没有喀秋莎火箭炮的德军飞机开始轰炸苏军防御阵地。

    无数的航空炸弹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来,钢筋水泥工事反而成了苏军的坟墓,那些在躲在简易战壕的苏军反而没有事,至于苏军的大炮和防空火炮,永远都是党卫军空军优先攻击目标。

    但是任凭党卫军的空军怎么寻找,都很少发现苏军的炮兵群,就连苏联的防空火炮也好像凭空消失了,反常即为妖,也不知道朱可夫又在搞什么飞机。

    这些情况反映到隆美尔那里,这更加让隆美尔确定朱可夫绝对还有杀手锏,至于朱可夫什么时候下套,什么时候使用杀手锏,这个还真不好判断。

    隆美尔既然想不明白,当然也不会去苦苦思索,但隆美尔可以肯定的是,朱可夫这样的名将,一般情况下不会干十分愚蠢的事情。

    在德国拥有制空优势的情况下,朱可夫的杀手锏不可能放到白天来进行,不然朱可夫的杀手锏“喀秋莎”只能使用一次就要被党卫军的空军全部摧毁,朱可夫这样的聪明人不会这样干。

    好吧!你朱可夫是聪明人,打算晚上对我用杀手锏,那我晚上不进攻,并且还后退一段距离,只在占领的阵地上留点警戒兵力,朱可夫你的“喀秋莎”不是可以打8。5公里吗?

    我晚上悄悄地从前沿阵地后退十五公里或者十公里,然后我在前沿阵地只留点警戒兵力,你朱可夫是用大炮轰击也好,用喀秋莎轰炸也好,你随便,然后咱们白天见真章。

    ……

    不离不弃的兄弟们,有什么随便给点吧!

 500。第500章 神来之笔

    我白天进攻五六十公里,晚上我后退十公里又如何,我布置在距离前沿阵地的炮群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有哪些警戒兵力能准确指示目标,我看你朱可夫怎么隐藏使用自己的秘密武器。

    要知道弗拉索夫的一百多万俄罗斯解放军和二十万德军有差不多两千门大口径的火炮,朱可夫如果以为乘着晚上就可以夺回失去的阵地,先问问这两千门的大炮吧。

    ……

    莫斯科苏军总指挥部,朱可夫与崔可夫两人也是焦头烂额,主要是现在德国拥有很大优势的制空权,如果苏军在和德军拼飞机,那要不了几天,苏联空军就得完蛋。

    所以朱可夫在今年避免派出空军拼消耗,苏军剩余的三千多架飞机,真拼不了几次了,现在异常空战,双方出动的飞机最少都有几百架,彼此能回来的都不太多。

    德军飞机与苏军飞机的战损对比大约是1;1。8,本来苏军飞机就明显少于德军,如此战损之下,朱可夫让空军避战到后方机场去,也是无奈之举啊!

    朱可夫也不是让苏联空军去后方无所事事,他把苏联仅剩的空军派到了乌拉尔工业区去了,这样做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

    苏军在乌拉尔工业区有了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隆美尔派出的两股大型穿插部队只能为德军修建一些野战机场,所以德国的穿插部队在进攻乌拉尔工业区的时候,只能得到一些德国空军援助。

    朱可夫这招真是神来之笔,德军在莫斯科周围形成了绝对的空中优势,而苏联在乌拉尔工业区也形成了绝对的空中优势,苏联空军还逃脱了全军覆灭的下场。

    朱可夫部署在俄罗斯解放军前的部队中,有六个炮兵师,两个火箭炮师,一个反坦克炮兵师,三个防空高炮师,坦克朱可夫就没有派出来,因为没有空军掩护,派出来也是送死,不如放在莫斯科城内,等着和德军打巷战。

    苏联一直都是大炮兵主义,苏军炮兵师分为三类,一是野战炮兵师,装备有76毫米野战炮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