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德里安那个气啊!直接伸手就去套自己腰间的手枪,隆美尔连忙按住古德里安的手,汉克顶多只算一条疯狗,古德里安可是战术大师,隆美尔今后的左膀右臂,隆美尔万万不会让古德里安为了汉克这条疯狗而栽进去。
“古德里安兄弟,你先去休息下吧!这里我来处理好了。”
隆美尔拉着古德里安就往指挥部外面走,而疯狗汉克对古德里安的行为嗤之以鼻,隆美尔看在眼里,并没有立即发着,只是让他下决心要搞死这条疯狗了,自己和古德里安抗命进攻敦刻尔克的事情,多半就是这条疯狗报告上去,这种人焉能不除。
隆美尔送走古德里安之后,就返回指挥部,坑人的时候,不一定要把自己的愤怒挂在脸上。
“汉克上尉,你不是奉戈培尔的命令来采访的吗?你们有什么就问吧!”
汉克这样有恃无恐,肯定是原因的,其实这次采访是希特勒让戈培尔代为下令的,如果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说错了话,嘿嘿,很可能两个人就是进盖世太保秘密监狱的下场。
汉克没有回答隆美尔的话,他可以不怕古德里安这个中将,因为古德里安不是他的直接上司,而隆美尔就是他的直接上司,这叫县官不如现管。
汉克身后的一名战地记者其实很尴尬的,他只是一名战地记者,想不到无形之中卷入了权力斗争,这名战地记者脸色苍白,他看着隆美尔那严肃的面孔,冷峻锐利的眼神,他根本就问不出一句话来。
隆美尔并不想为难这名小小的战地记者,和蔼可亲地说道:
“小伙子贵姓啊!才初次到前线来采访吧!”
那名记者见隆美尔在问他,结结巴巴地答道:
“报告将军……我……我叫……彼得斯……请多多关照。”
“别紧张……来喝口茶吧!……你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吧!”
隆美尔的和蔼态度,让彼得斯的紧张心情略微放松了,他对隆美尔的印象不错,他已经在心里决定,回去之后尽量把隆美尔将军写得美好一些。
彼得斯毕竟是学新闻采访的,他很快镇静下来,他连忙掏出笔记本问起来,有几个问题是戈培尔特别交代必须要先问的,彼得斯不敢违背戈培尔的命令:
“请问隆美尔将军,这次你带第七装甲师五天时间横扫六百公里,打得英法联军狼奔逐突,现在全世界的报纸都把你的第七装甲师叫成魔鬼之师。
可是,隆美尔将军,你为什么在要冲进敦刻尔克的时候停下来呢?如果当时你不停下来,此时被包围的七八万英法联军已经被歼灭,而现在英法联军正在组织大规模撤退,隆美尔将军你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吗?”
隆美尔听完彼得斯的话,双眼突然放出了寒光,差点没有把彼得斯给吓趴下,还好隆美尔立即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隆美尔立即明白了,汉克就是希特勒间接派来的,希特勒想通过彼得斯的嘴告诉隆美尔,让隆美尔背停止进攻的黑锅。
元首怎么会错呢!错的都是底下的将军,希特勒为什么选择隆美尔来背这个黑锅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希特勒把隆美尔当成了自己的心腹,自己的心腹就会心甘情愿帮他背了黑锅,而且不会到处瞎嚷嚷,毕竟国防军的传统贵族军官团和希特勒不对付,他们肯定不会为希特勒背这个黑锅。
隆美尔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立即笑着回答道:
“让部队停止进攻是我下的,因为我的部队已经连续进攻五天六夜,已经是万分疲惫了,弹药更是消耗矣尽,何况挡在外面部队面前的还有一条运河。
所以我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从当时看,这个命令无疑是正确的,想不到的是英法联军居然有这么大的海运能力,这是我所料未及的,我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
至于补救,第七装甲师和第十九装甲军已经做好了一切进攻准备,最多三天就能拿下敦刻尔克和加来港,把所有没有撤退的英法联军全部歼灭。”
“隆美尔将军,把被包围的英法联军大约有多少人?”
“八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那在过三天之后,英法联军能从海上撤退多少人?”
“大约三十万。”
【兄弟们,推荐票别浪费,统统砸来吧!群,欢迎你的加入。】
……
第70章 总算没有跑完
同年5月24日从凌晨到早上,又有26175名法军官兵撤离敦刻尔克,满载法军的英军“布卡里”号驱逐舰是最后一艘撤离敦刻尔克的船只。十四时二十三分,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十四时四十分,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冲入了敦刻尔克码头,海滩上担负最后的后卫部队约四十多万法军来不及撤离,全数被俘。
撤退从1940年5月17日开始进行,至同年5月24日结束,共历时7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希特勒的巨大失误,让英法联军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英法联军部署法国北部的147个师又两个旅(包括低地三国的部队),总兵力近两百万,从法国战役开始,到敦刻尔克撤退结束,英法联军和低地三国总共被歼灭三十二万人,俘虏一百二十万人,撤退到英国的英法联军三十四万人,其余的人员为失踪,也许是当了逃兵,也许是被炸得尸骨无存。
隆美尔拼死拼活地去努力改变局势,结果呢?
位卑言轻的隆美尔依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虽然隆美尔利用“上帝之眼”的特异功能,比历史上多包围了四十多万英法联军,结果因为希特勒的错误决定,让英法联军如同历史上一样撤退了三十四万人。
最悲哀的是希特勒居然让隆美尔来背黑锅,而且隆美尔还必须装出一副心甘情愿背黑锅的模样儿,而且还要在媒体面前亲自承认是自己的失误,这真是让人无奈又蛋疼的事情。
……
德国柏林的所有报纸对法国战役的报道铺天盖地,戈培尔在宣传方面极为有天赋,德国民众的战争激情被调动起来了,特别是对隆美尔和第七装甲师的报道,更连篇累赘。
隆美尔指挥的第七装甲师五天六夜横扫法国腹地如无人之境,光是第七装甲师俘虏的英法联军就有十九万五千四百多人,缴获坦克和装甲车四百五十八辆,击毁坦克三百五十多辆,缴获其他车辆五千多辆,缴获武器弹药堆积如山。
第七装甲师被敌人称为令人恐怖的“魔鬼之师”,隆美尔被英法的媒体称为“纳粹之刃”,“纳粹纵火犯”,德国媒体称隆美尔为“帝国之鹰”。
但是有一篇报道,就有点让人不爽了,这篇报道是德国官方的喉舌报纸——《柏林日报》,这篇导报写的是隆美尔向伟大的元首建议:
“所有参展部队已经连续进攻几天了,士兵嫉妒疲劳,弹药所剩无几,补给也无法按时送到前线,所以隆美尔向伟大的元首建议所有部队暂时进攻两天。”
伟大的元首非常体谅前线士兵的艰辛,同意了隆美尔将军的建议,让所有参战部队修整两天,伟大的元首同时下令后勤部队把弹药和补给及时送到前线去。
本来建议希特勒暂时停止进攻的龙德施泰特和布伦堡好不好,三个大佬的错误决定,结果被完美无缺地按在了隆美尔这个小小的少将头上。
这样的结局当然是三位大佬的颜面保住了,隆美尔也获得了战术巨人,战略矮子的评价,德国从上到下,都没有人要求去处罚隆美尔,就算是隆美尔建议暂时进攻的,因为当时前线的士兵的确极度疲劳,弹药也很缺乏,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就算是隆美尔建议暂停进攻的,他也不用去担负什么刑事责任,大家最多嘲笑下隆美尔是一个战略矮子而已。
但隆美尔带着第七装甲师的赫赫战功却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他这个战术巨人名号那绝对是名至实归。至于战略矮子称号,隆美尔今后会用赫赫战功告诉他们,自己到底是不是战略矮子。
德国三巨头的颜面保住了,黑锅隆美尔帮着背了,他们的内心当然觉得应该给隆美尔补偿,特别是希特勒,本来希特勒就打算把隆美尔当着心腹爱将才培养,现在隆美尔既然这么知情识趣,那希特勒当然更加不会吝啬赏赐和提拔重用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隆美尔既然帮希特勒几人背了黑锅,那就不会在去纠结别人怎么看自己,什么战术巨人,战略矮子都无关紧要,等下一场战役开始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不是战略矮子了。
法国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此时德军兵力达137个师之多,其a、b两个集团军迅速改组完毕。博克的b集团军(辖6个装甲师)为右翼,向索姆河正面实施突破;伦德施泰特a集团军(辖4个装甲师)为左翼,向埃纳河作正面突击。
隆美尔被编在了博克的b集团军群,他的任务就是顺着法国的海岸进攻,断绝一切向从海上撤退的道路,隆美尔和历史得到的命令几乎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
隆美尔是5月25日下午接到命令的,命令要求隆美尔在27日早上赶到索姆河边,必须在两天之内突破索姆河的防御,然后沿着海岸挺进。
此时第七装甲师还可在敦刻尔克修整了一天,隆美尔哪能再白白浪费一天的时间,要知道法国人已经在组建魏刚防线了。
且不说法国的防线布置完毕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突破,就说法国腹地河流上的桥梁被法军炸毁的话,就会大大延迟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
隆美尔决定不多修整那一天,立即连夜出发奔袭一百二十公里外的索姆河,明天凌晨五点就可以发动让敌人意想不到的进攻。隆美尔发动突袭的主要目的就是索姆河上的两座桥梁。(一座公路桥,一座铁路桥。)
隆美尔为了更方便地指挥部队,他的指挥坦克跟着师拳头部队出发了,这个拳头部队也是第七装甲师的进攻主力,它由第二十五装甲团为主体,加上一百辆装甲车,另外还有一个步兵团与炮兵团。
……
第71章 乔装打扮
第七装甲师的拳头部队是全机械化的,就连步兵也是乘车,没有一名步兵是步行的,这支部队的机动能力不是一般的强,而是非常强,每小时的机动距离最少就有三十公里。
第七装甲师装甲部队一路风摩电驰,对着索姆河上的两座桥梁而去,隆美尔清楚地记得,法军为了反攻的需要,他们并没有炸毁索姆河上的两座桥梁。
只要隆美尔拿下索姆河上的两座桥梁,他的第七装甲师又是第一个突破索姆河,法军刚刚才组建的第十集团军将被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拦腰切断。
晚上行军,难度肯定有一点,何况战争期间,道路或多或少有一些损坏,隆美尔从晚上八点出发,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才刚到距离索姆河十公里处。
隆美尔让整个装甲部队停了下来,然后隆美尔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