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这些英军能不逃命吗?况且这个逃跑的命令还是直布罗陀要塞参谋长下达的,那些英军就更加逃得义无反顾了。
在山顶的德军此时也是瑟瑟发抖啊!周围的空气温度越来越高,脚下的山体晃动越来越剧烈,爆炸也越来越猛烈。
在山上瑟瑟发抖的德军看到拼命掏出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军,也茫然不知所措了,但德军从来都比较呆板和固执,没有命令的情况下,这个团的德军绝对不会撤退。
正当艾迪不知道该如何如理从未预料的危机时,隆美尔军长的最新命令通过无线电传来了:
“立即撤退,不要用直升机撤退,来不及了,你们立即把身上的毯子裹在身上,从西面的斜坡滚下上去,动作要快,艾迪你带头,直布罗陀要塞的弹药就要殉爆了,我命令你滚下山后,立即往东面陆地跑。”
艾迪不敢耽搁了,现在他明白那些英军为什么要拼命逃出要塞了。
“传令兵,快传达军长的命令,所有人把军用毛毯裹在身上,从东面的斜坡滚下山后,立即往东面陆地跑”
几名传令兵一边奔跑一边大喊,在天空的直升机也不断扔出照明弹,帮着艾迪他们指明方向。
德军在有命令的情况下,动作还是非常迅速的,山顶近两千德军一边跟着艾迪往东面山坡跑,一边从肩膀上取下背包,等到了东面斜坡的时候,艾迪带头裹着军用毛毯就往山下滚去。
这斜坡大约四十五度,坡长大约五百多米,斜坡的下面就是海滩,这么长的斜坡,在滚的过程之中肯定有伤亡,造成伤亡的就是斜坡上那突尤的石头,谁能“中奖”,那就看上帝的意志吧!
黑压压的人群裹着绿色的军用毯子开始往山坡下滚,从而形成了一股人流瀑布,这股人流瀑布之中不时传来惨叫声,看来有倒霉蛋撞上了那突尤的石头了。
在如此高和长的陡坡上滚下来,只要中途撞上石头,一般都是死多活少的下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出现如此危机的情况,就连隆美尔也没有预料到。
“上帝之眼”绝对不是万能的,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通过这次事件也可以间接给穿越者隆美尔提个醒
山上的德军在亡命地滚下山,山体内的英军在亡命地逃出来,直布罗陀出现了让隆美尔意想不到的情况,所有的人都在逃跑,不跑不行啊,直布罗陀要塞内几万吨弹药就要殉爆了,如果不跑只能是变成分子的下场。
山脚下的温度并不高,反而是因为大火引发大风,艾迪待所有的滚落下来之后,他连清点人数的时间都没有,他只是让没有受伤的抬着受伤或者死亡的德军同伴四肢就加入英军逃跑的队伍。
此时那里还分什么英军和德军,逃命要紧啊!德军手中有武器的人大约占二分之一,而英军手上有武器的不足五分之一。
很多英军是边跑边扔掉一切阻碍他们逃跑的物件,什么武器啊!水壶啊!手榴弹啊!等等一切负重,全部扔掉。
艾迪他们一边夹杂在英军之中逃跑,一边惊讶地看着这些英军扔武器装备的举动,这在德军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德军的军纪极为严格,如果士兵丢弃自己的武器,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德军一直宣传的是武器是士兵的第二条生命,战场扔武器装备,在德军看来就是可耻的懦夫,那是可耻的逃兵。
就在此时,背着无线电的士兵接到了隆美尔的又一个最新命令:
“我是军长隆美尔,我命令你们立即扔掉一切阻碍你们逃跑的武器弹药,记住是一切武器弹药,所有伤员和阵亡兄弟的遗体,必须带回来,立即执行命令。”
无线电兵立即加快脚步跑到艾迪的身边,把这个命令告诉了艾迪,艾迪刚刚还在鄙视英军扔装备呢,转眼之间军长就让他们也跟着扔武器弹药。
艾迪有两条路选择,他可以接受隆美尔这个命令,也可以拒绝执行隆美尔这个违反作战手册的命令。
隆美尔在第七装甲军里面的威望极高,从将官到士兵,无不对隆美尔配合得五体投地,所以艾迪只能含泪命令自己的手下跟着英军一起扔武器弹药。
好吧!看谁扔得快,看谁逃得快,直布罗陀山下的海滩还是很宽阔的,就算是一万多人逃跑,一路上也不算拥挤。
这主要得益于英军的直布罗陀要塞只有两个出口,一万多英军只能从这辆道门出来,这就无法形成瞬间堵塞沙滩的人流。
“跑,扔掉一切地跑,亡命地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滚滚逃跑的人流身后,是一座“火焰山”,五道冲天的火焰直冲天际,直布罗陀要塞连续不断的爆炸声,让地面传来一阵阵震动,这无疑使逃跑的人更加亡命地跑。
在天空的巡航的德军直升机本来想下去接人,结果看到那滚滚涌动的人流,也不敢降落了,这些直升机很快就接到了隆美尔的返航的命令。
这些直升机实在太珍贵了,根本不容有失。比如接下争夺克里特岛,这些直升机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历史上的德军是完全依靠伞兵夺取克里特岛的,结果伤亡惨重。
克里特岛争夺战,德国伞兵损失惨重,这还不是最为严重的事情,主要是德国高层对伞兵失去了信心,德国至克里特岛之后,就把伞兵当做精锐的步兵在使用了。
隆美尔这些直升机,就是不想历史上的悲剧的重演,德国的伞兵,今后将有无比巨大的作用,不能因为克里特岛的损失,就彻底放弃,要改变这一历史轨迹,只有直升机才能办到,所以隆美尔才把直升机当做宝贝疙瘩。
再说五十多公里之外的隆美尔,直布罗陀要塞因为他的火攻计划,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该如何处理这突发的情况,隆美尔无法和任何人商量,只能他这个军长拿主意,那一个团的步兵必须营救,这关系到军心士气的问题。
……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136章 弹药殉爆
如果隆美尔就这样轻易地放弃那一个步兵团,他的手下会怎么看他?大家都会认为他是一个为了胜利不顾士兵死活的将军。
隆美尔绝对不会去干这样的蠢事,因为这关系士兵对指挥官信任和认同,隆美尔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跟着他肯定会获得一个接着一个胜利,但隆美尔为了胜利罔顾士兵性命的事情,也会成为士兵心中解不开的死结。
而美国的军队是怎么做的呢?只要有一名美军士兵陷落在敌后,美军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派出营救的部队,哪怕为止付出更大的牺牲。
隆美尔自信自己会比美军做得好,不就是营救手下的士兵吗?
“老子这次连那一万多名英军都一起营救,并且老子还要把住一万名英军交给西班牙。”
隆美尔为什么打算把英军交给西班牙,他肯定有坑西班牙的计划,西班牙因为处理英军的俘虏一事上,而不得不加入轴心国,这且是后话。
隆美尔想明白了其中道理,立即问身边的副官瓦尔德:
“瓦尔德,直布罗陀要塞的怎么样了,那边可有汇报?”
瓦尔德打开自己手上的文件夹子,看了一下后就回答道:
“报告将军,刚才直升机领队报告,我们的步兵团已经从直布罗陀山顶逃下来了,但从直布罗陀要塞逃出来的英军极多,所以他们搅和在了一起。”
其实隆美尔早就用自己的“上帝之眼”看到了这些情况,但他还是要装模作样地问一问,免得让人觉得他的命令是那么的唐突。
“命令所有的汽车立即出发,去接咱们的士兵,那些逃出来的英军也一起接走吧!”
“将军,那岂不是要派出第七装甲师的八百多辆卡车?”
“全部派出去吧!直布罗陀要塞里面储存的弹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你让所有卡车都用最快的速度行驶。”
“好的,我立即给各运输部队传达命令。”
第七装甲师的所有卡车很快就轰鸣着从各驻地冲了出来。第七装甲师号称是汽车轮子上的部队,绝不是一句空口号,全师的卡车就有八百多辆,这些卡车在隆美尔的命令之下,源源不断地向直布罗陀要塞驶去。
当隆美尔把卡车派出去以后,其实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从这里到直布罗陀可有五十多公里,就算这些卡车以最快的速度跑,那也是半小时之后,而直布罗陀储存的弹药到底什么时候殉爆,谁也不知道啊!
万一这些弹药是在卡车刚刚到达的时候爆炸,那这些卡车岂不是全部要葬送掉,一次性损失八百辆卡车,这损失可谓是惨重了,但隆美尔为了拯救自己手下的士兵,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其实隆美尔也不用担心,那些从直布罗陀要塞逃跑的士兵,半小时的时间最少也可以跑十几公里,十几公里的奔跑距离,对于士兵来说,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隆美尔因为一直在用“上帝之眼”关注直布罗陀战役,所以他已经十分疲惫了,但这么紧要的关头,隆美尔只能咬牙坚持着。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隆美尔的“上帝之眼”一直在观察车队和那股逃跑的人流。
十分钟过去了。
二十分钟过去了。
三十分钟过去了。
直布罗陀要塞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殉爆,卡车已经在开始接逃跑来的德英两国的士兵了,装满亿辆卡车立即返回一辆,每辆卡车最少都挤了七八十个人。
直布罗陀的弹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殉爆,其实与它的设计有关,直布罗陀要塞的弹药总库房在最底层,为了保证弹药库的安全,英军设置了数到坚固的铁门。
这些铁门非常的紧密,用密不透风来形容也不为过,汽油根本就流不到弹药库里面去,唯一能引爆弹药的只有很高的温度。
要把密闭的弹药库内的温度升到六百度,这个过程起码一个小时,所以直布罗陀要塞的弹药到现在都没有殉爆。
一小时之逃出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军已经全部进了第七装甲师的战俘营,包括直布罗陀要塞司令查尔斯和他的参谋长。
一个半小时之后,直布罗陀要塞方向才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然后是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漆黑的夜空突然被巨大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照得如同白昼,这光亮实在太刺眼,所有人在看了这一闪一闪的超强亮光之后,眼睛就如同针扎一般的疼痛。
隆美尔根本就没有想到,一个弹药殉爆能达到核弹爆炸的效果,因为他的眼睛特别的敏锐,所以那种刺痛更加强烈。
这次隆美尔进攻直布罗陀,连续发生两次意料之外的事情,一是隆美尔没有预料到对直布罗陀要塞放火会引起那么大的连锁反应,二就是这直布罗陀弹药的殉爆,简直可以和核爆炸媲美了。
隆美尔和其他的人一样,连忙捂住自己的眼睛,可这疼痛并不是你捂着眼睛就能减轻的,就在所有捂住眼睛的这一刹那,突然地面传来一阵剧烈的抖动,人根本站立不住,所有人纷纷摔倒。
隆美尔稍微要好点,与他在一起的几名副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