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感情也太丰富了,都要哭鼻子了。

“阎少匠。天宁,监内近些时候一切可好?我都快一年未到这儿来了,!”李业诩看着眼前两人,又看看边上的工作环境,“这一年来,各方面可有进展?”

“大匠,我和阎少匠一道,把火药的配方又改进了,加入一些其他东西,新制的手雷威力也更大了,我和阎少匠一道已经在试制其他类型的炸药,!”陈天宁抢着说,待看到阎立德脸上有些不自然的神色,才想到如今中间还有阎立德这个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些事儿要由他来说才合适,讪讪地退到一边。

“正是,大匠,我们已经试验了一些新方法,也有一些成就出来,火药的威力大了许多,我们还按您的意思,研究那种黄火药,只是还没有成果出来,!”阎立德接过陈天宁的话说道,“还有大匠所说那个能以炮发射出去的炸药,弹药有初步试制出来,但炮管却还没试制成功,不过也得到了很多经验,我们还在继续研究中!”

阎立德到军器监也快一年了。也知道陈天宁这个小伙子的脾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虽然陈天宁在平日里时常有不尊规矩,或者对他这个上司也口出狂言的时候,但同样脾性的阎立德,对这些事儿也不介意,倒也是很喜欢陈天宁,两人相处的倒挺不错。

“好,你们要抓紧时间制作,这些是我所画几种火炮的图样,你们琢磨一下,待过些日子,我们再好好讨论一下,!”李业诩掏出一些这些日子画出来的图纸,交给阎立德,“还有一点,无论何时,要注意安全,绝对不能出现事故!”

弹药的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出点事情,什么都玩完了!

“下官明白,!”阎立德一副我办事你放心的样子,“我们已经依照大匠的吩咐。在附近山上挖了多个山洞存放制作完成的各种手雷和弹药,每个山洞间隔距离都远!”

军器监生产和存放的坊都依着山而建,大部都在山洞里,其他一些在房间里的,墙壁也是用非常厚的条石所彻,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事故而引起连锁反应,其他制作甲弩的作坊则又隔着一个山头,距离很远。

李业诩又问了一些其他东西的制作,看了看军器监制作的作坊,即往情报院而去。

情报院内,却只有吴朋一位主要的官员在。其他几位都出去执行任务了。

在得到报告知道李业诩来后,吴朋飞跑着出来迎接李业诩。

“将军,末将正有事要报告与您!”吴朋看到李业诩,凝重的神色下,也有些兴奋。

“什么事?”李业诩见吴朋说得如此慎重,忙问道。

“前些天收到的消息,吐蕃赞普弃宗弄赞率残部已经回到逻些城,而禄东赞并未回到逻些,!”吴朋把手中刚刚译好的情报交给李业诩,“从伏俟城传来的消息,禄东赞正率一个使团往长安而来!”

“什么?!”李业诩大惊,吐蕃刚刚战败才几个月,禄东赞竟然可以组织起一个使团到长安来,这速度可是惊人的,“前面的情报为何没有报告?”

李业诩回京后,收到过吴朋私下传给他的情报,关于吐蕃的情报里面只是报告了得到前方战败的消息,逻些城一片混乱,其国内的一些部落趁机反叛,羊同也陈兵与吐蕃交界地带,伺机准备攻击逻些城。

“将军,前面那些消息都是几个月前传来的,后来天气转寒了,再没有情报传来,我们不清楚逻些城的最新情况,也发不出指令,这是发自伏俟城的情报,吐蕃使团已经抵达伏俟城了!”吴朋问道。

“天,如此严寒天气,禄东赞已经到了伏俟城,我们却没有事先发现!” 李业诩心内的震撼无以言表,禄东赞想要做什么?难道是到长安来称臣请罪的吗?不然不会冒着高原上如此严酷的环境和气候,在冬日里到长安来的。要知道,这样的时候在高原上行进,生存的机率是很小的。

不过也是可以理解,遭此大败的情况下,吐蕃这两位最有势力的人。也是怕唐军趁机进入高原作战,一举灭了他们,而不顾将到来的严寒,就派出使团到长安来,以求提到李世民的宽恕。

跟随着出征的那些情报人员在松州之战结束后,大部也已经按战前的安排,集结回归了,没有及时传回吐蕃残部的消息。

这就是通讯手段落后,无法实时联系的后果,不然可以在半路上结果了禄东赞,不让其到长安来,但已经进入青海境内了,并且向青海都护府表明了使团的身份,已经在李大亮部的监管下,不能再下手了。

“将军…我们要采取什么对策!”

“随我进宫见皇上!”李业诩命令道,这样的事,应该由李世民处理了。

――――――――――――

“李爱卿,又有什么事儿发生了…”两仪殿内,正烤着火看着奏折的李世民惊奇地看着进来的李业诩。

“陛下,刚刚接到来自伏俟城的情报,禄东赞率一个使团抵达青海境内,!”李业诩把译好的情报交给李世民,“如今天气严寒,青海之境都是大雪堆积,战后我们的情报人员除少数一部分追着弃宗弄赞的残部去了逻些,其他都归队了,没有及时探听到吐蕃人的情报,且有情报在寒冬里也无法及时送达!”

“这个朕知道,朕不怪你们!”李世民是领兵打过仗的人,自是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传递情报的这种小鸟基本无法长距离放飞,只是又皱眉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报?为何没有青海的奏报送来?”

吐蕃派使团再来长安,并未出乎李世民的意外,但如此大事,没有青海来的军报,让他意外。

李业诩示意边上的吴朋作答,吴月说道:“陛下,这是五天前发自青海的消息,军报按正常速度应该还要几天才能到!”

“朕明白了,!” 李世民看着吴朋点了下头,又似自语道,“如此严冬,禄东赞这么急来做什么?”

“陛下,我们要采取如何对策?”李业诩再问道。

“禄东赞既已经入我境,那朕就让他到长安来,朕倒要看看,他来做什么!”李世民寒着脸说道。

其实李世民和李业诩都知道,禄东赞冒着如此严寒天气来到长安,要做的事无非就是许多战败国一样会做的,不外乎割地、赔钱、称臣、纳贡、内附之类的!

“陛下,臣明白!”李世民如此说,李业诩也只得应承…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恪回京

离除夕只有三天了。长安又下起了大雪。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许多亭台楼阁都隐在风雪中,不见了踪影,天地也都失去了界线。

长安城外,灞桥尽头,长亭边,有一大群人骑着马站着,里面一些着官服的朝廷官员,后边还有许多身着铠甲的军士。

如此天气,除这些官员与军士外,灞河边不见其他行人。

“业…哦,李将军,你说吴王殿下怎么挑个这样的日子回京啊!?”一个长得五大三粗,满是络腮胡子的青年将领拂去身上的雪花,上前一步,对在最前边的一位骑在青色骏马上的青年将军道。

“我说,处默兄,你若觉得这天气差,呆不住,你可以先回去,我保证不会与皇上禀告!”这名青年将军侧转头说道。也顺势抖了一下落在披风外面的积雪。

“唉,你别这样,我不是这个意思!嘿嘿!只是说吴王为何不早几天进京,前几天天气都挺好的…”

“一会你自己问他就行了!”

说话的正是李业诩和程处默。

李业诩奉李世民之命,率领一群官员的军士出长安城迎接凯旋而归的李恪,却没想到是如此恶劣的天气,一大早起床就发现天在下大雪,这李恪回京挑得还真不是时候。

李业诩已经清楚李恪在这一年内所做的事了,这位好战的皇子率数万大军,还有诸多的将领,转战南方千余里,以快速的攻击和铁血手腕,俘虏、消灭了十数万獠人,使得整个南方为之震动,一些心怀不轨的部落,闻风而降。

战事进展的很是顺利,经过几个月的奔袭战斗,九月初,平叛的战役即告结束。李恪当即奏报朝廷,建议大量移民往这些原本獠人占多数的地方,并将这些反叛的獠人押解到其他地方,进行苦役劳作。此议得到李世民的认可,朝廷的诏令下发后,各地的官府即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同时,李世民宣诏李恪和原龚州道行军总管张士贵一道进京述职。

上年初李恪离开长安,至今已经快两年了。这段时间两都各自忙着事儿,也只有可数的几封书信来往,李业诩也很是想念这位无赖王爷。

这次李世民让李业诩作为朝廷的特使,到长安城外迎接凯旋后带着战功进京的李恪和张士贵,天气虽然是如此之差,但李业诩还是很兴奋。

李恪是十月初从桂州出发的,一路行来,速度也颇快,历经快两个月的行程,将抵长安。这段时间长安附近连续遭遇几场风雪,也使得李恪等人行程缓慢,但为了过年前抵达长安,如此恶劣的天气,李恪一行也顶着风雪往前赶了,终于赶在年前到达长安,却已经是只离除夕三天了。

几位以前一道玩的纨绔,也都要跟着李业诩来迎接,李业诩在挑选迎接人员时也把带有军职的他们拉了进来,一道来迎接的还有一些礼部和兵部的官员。

李业诩作为守兵部尚书,正三品的特卫大将军,是此次迎接凯旋将士的主使。不过那些礼节什么的,只有礼部的官员会去安排。

李业诩低声地和边上的程处默聊了几句,即不说话,盯着前方被风雪遮掩的道路。

这时,隐隐地传来马蹄声,接着风雪中冲出来几骑,跑到李业诩面前,跳下马,单膝屈礼,“报告李大将军,吴王殿下和张大将军一行已经离此一里外,马上到达!”

这些是李业诩所派出打探情况的人员。

“明白了!”李业诩还了一礼道。

接着李业诩传令身边一道来迎接的苏定芳、程处默等人,还有诸位官员及其他军士,“所有人员听令,下马,跟着本将迎接吴王殿下和张大将军!”

随着李业诩的命令,众人都下马,排成列,仪仗的鼓乐也奏了起来。

很快,白茫茫的天地间,隐隐出冒出来几骑,接着骑者越来越多,李业诩带着众官员迎了上去。

风雪中看不清是哪些人,待行的近了,才看清,骑在最前面的正是李恪。虽然有披风遮盖着头,但那张英俊的脸,李业诩还是一下子认了出来。

“参见吴王殿下,见过张将军。奉陛下之令,末将在此迎接吴王殿下和张大将军,!”李业诩上前行了礼,身后的诸位将领和官员也都上前行礼。

鼓乐声更加响亮,在风雪声中都传得老远。

“业诩兄,是你!”李恪被风雪迷住了的眼一下子没看到前面来迎接的是谁,待听了李业诩的话仔细看了后才看清楚,很是惊喜地喊道,飞快地跳下马,冲上来拥抱着李业诩。

李恪一行是不知道朝廷派谁来迎接他们的。

也是长久未见李业诩,如此场面下,李恪表现的有些失态了。

“正是末将,末将奉陛下之命,率众官员在此迎接吴王殿下,!”李业诩也紧紧地拥抱了一下李恪,再退后一步,重复了一遍迎接的话,也想借机提醒,这不是私下来迎接,他是代表皇帝来迎接凯旋而回京的将士的。

“哦,本王感谢李将军冒如此风雪来此迎接,!”李恪也马上反应过来,也还了一礼。

在边上有些惊异的张士贵这才上前还了礼。

接着李业诩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