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国之袁家庶子》
作者:讳岩
内容简介:
穿越汉末成为袁绍庶子,成就霸业不走寻常路。
我的女人谁敢碰?我的江山我做主!
要你成王你则成王,要你为寇你便为寇!
第一卷 河北袁家庶生子
第1章 身份特殊的火头军
耸立的城墙浸染着斑驳的血渍,残破的战旗在城头随风飘摇。
夕阳如血,残霞下,易京城被镀上了一抹薄薄的晕红……
城外袁军阵营,一道道炊烟宛若腾空的游龙,在风的吹拂中飘散……
巨大的黑锅前,一个赤膀子的少年正挥舞着铲子,翻炒锅中的菜肴。
少年体格魁梧,随着挥动铲子,膀子上的腱子肉凝成一团团弧线分明的坟起。
火苗舔舐锅底,散发着燎灼的热力!
二三月的天气还很冷,风儿掠过,体质稍差的人在冷风中还会缩缩脖子。
离炙热的铁锅太近,阵阵热力烘烤着他,少年前胸、后背渗着汗珠,汗水流淌到腰间,把搭挂在腰际的衣衫也浸湿了一片。
翻炒整锅菜肴,是件十分耗费体力的事情!他那稚气未脱却棱角分明的脸上,晶莹的汗珠在夕阳下折射着七彩的光晕。
“公子已是操劳多会,还是换换手吧!”锅中菜肴溢出香气,一个火头兵凑上来提醒了少年一句。
把铲子往锅沿上一靠,少年接过火头兵递上来的麻布,擦抹了脸颊和身上的汗水,随后把挂在腰间的衣衫往肩头一扯。
凝望易京城,袁旭眉宇间流露出一抹复杂。
没人能看出他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这场战争对他来说至为关键!
袁绍与公孙瓒已争斗多年,易京被围也持续了两三年。
充当火头军赶赴易京的袁旭,到这里也有一个多月。
公孙瓒退进易京,里里外外修筑了数道堑壕,每道堑壕后又垒砌起坚固的高墙,袁军攻城数年始终无尺寸之功。
有件事袁旭想了许久都没想明白,即将军校毕业,他为什么会突然来到汉朝末年,而且还穿越到河北袁氏家族,成了袁绍膝下的庶生子。
穿越的莫名其妙,他甚至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来了!
袁绍共有两妻五妾,发妻早逝,留下了袁谭、袁熙兄弟二人,续弦妻刘氏为他生养了袁尚。
至于五妾,则共计为他生了七个儿子!
才从二十一世纪来到这个时代,袁旭甚至曾因他是庶生子而暗暗窃喜。
他记得看过的历史资料中,袁绍是袁逢的庶子,被过继给早逝的袁成。
同是庶子出身,袁绍理应不会对他太差才是。
然而现实却狠狠的撞了一把他的腰,身体中残存的记忆以及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印证了他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袁绍根本不是袁逢的儿子,他只是早年丧父,对嫡子和庶子的态度也是天壤之别。
小妾生的袁旭,在袁家几乎是可以被忽略的存在,别说像袁谭等嫡子一样领兵,就连家仆对他也是阳奉阴违。
原因无他,庶子无权而已!生母张氏嫁给袁绍之前是商贾的女儿,地位虽是卑贱却也通晓事理。
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儿子出人头地,枕席间,张氏恳求袁绍给他们的儿子寻些事做,袁绍不便推辞,于是将袁旭推给了长子袁谭。
袁谭本就没把庶子看做兄弟,父亲安排的事情又不好违拗,袁旭到了军中,很随意的给他安排了个火头军头领。
接过铲子的火头军翻炒着锅中的菜肴,弥漫的香气越发浓郁。
“自打公子筹办伙食,军中吃的要比以往好了许多!”翻炒菜肴的火头军不失时机的拍着袁旭马屁:“除了公子,谁能想到将猪油提炼出来,用以烹炒菜肴!”
袁旭只是微微一笑并没吭声。有着两千年后的认知,了解许多汉末没有的烹制手法,烹煮的饭食当然滋味鲜美许多。
“军中将士多是夸赞过公子,说饭食烹煮的好……”火头军还在喋喋不休的拍着袁旭的马屁。
如潮马屁并不能让他开心起来!
袁军攻破公孙瓒之后不久,官渡之战就会爆发,袁氏在这场传颂千古的战争中是不折不扣的输家!
穿越到汉末,哪怕夺舍到曹操手下小兵身上,充分利用对历史大事的了解,命运或许还不会这么悲催!
偏偏苍天像是在捉弄他,让他穿越到了袁绍庶子的身上。
官渡之后他将因鸡肋的血缘关系,成为被曹军追杀的目标!
背负这个身份半点实惠没有,甚至他还保留穿越前的记忆,清楚明白的知道将来会面临的厄运!
逆天改命,帮助袁家在官渡之战获胜?
还是算了吧!
小透明一样的庶子,说句话瞬间会被袁绍当个屁给放了!
怎么改?
还是想办法多争取些实惠,尽量在官渡之后有些保命的资本吧!
“给某取口小锅!”
“公子要小锅作甚?”
“长公子操劳军务,连日与将士同吃同睡,某要为他做道盖浇饭!”袁旭微微一笑,一脸真挚。
袁谭安排他做了火头军头领,几乎没和他见过几面。
即使见了,也不过是仰脸走过去,根本不会和他多说什么。
庶子就是庶子!在家中没有地位,到了军中,依然不被嫡生的袁谭看在眼中,兄弟情义也是半点没有!
攻破公孙瓒之后不久,袁绍和曹操将要反目,官渡之战也将拉开帷幕。
袁家一旦败了,伤着骨头连着筋,他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此时不做点什么,就只能伸长脖子等着曹军来砍!
想要活下去,他必须有所作为!
袁旭不是没有想过逃离袁家,然而能逃到哪去?
找处酒楼做厨子?
别闹!
这个时代找工作可不像后世去人才市场那么简单!
更何况乱世已起,即便寻到了容身之处,兵荒马乱又怎能保证不被乱军杀死?
在军校倒是得过几次搏击冠军,然而乱世之中,他那两下子根本不足一提。
尤其他还是袁绍的儿子,贸然跑去投效曹操、刘备等人,恐怕不仅不会得到重用,反倒会被当成探子砍了!
来到这个时代已不少日子,袁家对庶子管控森严,以往他并没机会有所动作,唯一能做的,只是锻炼体魄,为将来活下去多做些准备!
第2章 公孙瓒要出城
袁军征战顺风顺水,庶子身份决定了袁旭根本没有插嘴的资格!
攻破易京是他表现的最后机会!
官渡之战以后袁谭会投靠曹操,后来反目才被杀死!
在那之前,他还持掌过青州。
身为庶子人微言轻,袁旭不可能说服袁绍改变官渡战略,要是能取信袁谭,或许还有转机!
将来跟随袁谭前往青州,面朝大海南北通达,他的选择会更多,最不济也能投靠曹操保住小命!
官渡之战还没开始就想到了退路,袁旭也觉得有些没性格,可人微言轻他也没有办法。
亲生老子不待见庶子,根本没机会接触,更不用说上前进言!
他很清楚,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取得袁谭的信任!
然而这件事并不容易!
黄澄澄的粟米饭摆在一旁,袁旭翻炒着锅内的菜肴。
炒锅是他特意让人打造,军中以往的锅,或是光秃秃的没有抠手,或是两侧各有一个耳子,只是适宜烹煮,并不适合翻炒。
雪白的笋片和着粉嘟嘟的肉片,不仅香气扑鼻,色泽也很是光鲜。
“紧急军报,速速让行!”一阵马蹄声和人的呼喊传进了袁旭的耳中。
扭头望去,他看见的是一匹疾速冲进军营的快马。
传令兵直入军营,袁旭顿时明白,一定有大事将要发生!
果然,没过多会,从袁谭营帐跑来了个亲兵。
亲兵才到近前就高声喊了起来:“长公子召集诸将议事,速速送饭入帐!”
“显歆公子已吩咐备妥饭食,我等这便送去!”
一个火头军随口应了。亲兵点了下头,转身就走!
“何事如此紧要?”他刚迈出脚,袁旭就追问了一句。
庶子虽没地位依然是袁绍的儿子,既是开口发问,亲兵也不敢太过怠慢!
朝袁旭拱了拱手,亲兵说道:“回显歆公子,大将军着人传报,张燕与公孙续领军来援,公孙瓒今日晚间或会出城!”
在军校学过不少经典案例,袁旭虽没见过真正的战争,对战场也是有一些见解,更清楚充分的战前分析决定着战事成败。
驻扎在易京城外的这些日子,他几乎每天都会趁着闲暇观察环境,附近的地形、地貌、甚至一些不起眼的小路,都被他打探完全!
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他,早知道公孙瓒会有出城的一天。
他只是不清楚这场战斗具体的细节而已!
无数次分析可行战术,在他的战场预判中,甚至每一条小路都有可利用的价值!
根据袁军部署,他几乎可以确定公孙瓒会选择城东突破,而袁谭率军围堵的正是东门!
袁绍的中军兵马众多且猛将如云,尤其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等人,都跟随在他身旁。
麾下无可用之将,公孙瓒向中军发起猛攻,显然是不理智的举动。
城南、城北的袁尚、袁熙所部,兵马虽少,依托地形却十分有利。
公孙军出城,袁军只须扼守必经之路拖延战机,公孙瓒根本没有突围的可能!
最重要的是,黑山贼出身的张燕盘踞太行一带,自城西向袁绍主力发起进攻的可能非常大。
如果袁旭是公孙瓒,他一定会想到袁军在临近城西的城南、城北做好了部署,而相对较远的城东则会疏忽大意!
选择城东突围,几乎已是必然!或许袁谭也想到了公孙瓒可能会做的选择!
即使没有想到,分拨到他麾下的郭图、辛毗等人也不是无能之辈!
然而袁旭还是认为他有必要去说些什么。
至少让袁谭知道他想到了这一层,并非是个完全没有长处的无能庶子!
一个火头军上前要端起袁旭炒的盖浇饭,被他抬手拦住:“某亲自送去!”
火头军头领在军中地位虽然低下,送饭这种事却不是由他来做。
可他既然说了要亲自去送,其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带着数名送饭的火头军,袁旭远远看见军中将领与幕僚纷纷进入帅帐。
到了帐外,他清楚的听到里面传出袁谭的声音:“诸公,父亲着人传来讯报。
公孙瓒与公孙续、张燕合谋,今日晚间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夹击我军。
父亲自会令中军点燃火把引公孙瓒出城!
张燕、公孙续已由颜良、文丑二位将军迎战,我等须静待战机!”
一字一句听的清清楚楚,袁旭明白总攻的日子终于来了!
他只是不知道,通过送饭这样的机会,有没有机会阐述他的观点,又会不会被袁谭留下,参与到战前谋划!
事已临头,顾不了那许多,先进入帐内再说!“传令送上饭食!”
正筹划如何留在帐内,里面传出了袁谭的声音。
帐外的亲兵侧身立于一旁,比划了个手势。
朝亲兵点了下头,袁旭掀开帐帘走了进去。
帐内已是坐满了将领和幕僚。
端坐在上首身穿银亮铠甲,下巴蓄着一撮短须,眉宇间流露出精明的正是袁谭!
发现送饭的是袁旭,袁谭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