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清军都红了眼睛,争先恐后地向城门冲去,城门处的明军慌作一团,为了等隆武帝也不能关门,隆武帝因为开始跑得慢了,所以几乎是最后一个进城,后面的清军已经追到了百步之内,那沉重的城门却还大开着,眼看就来不及关上了。
城门处的明军发声喊,一起扔下城门逃进了城内,清军的骑兵转眼就跨过了吊桥,都尔德一马当先冲进了城门。
没有任何埋伏!
都尔德刚刚冲进城门的时候,心里还闪过一个念头,怕城里有什么埋伏,但转眼间出了城门洞就看得清清楚楚,城门里面一切正常,除了正在逃跑的明军,什么都没有。
“想得太多了。”都尔德在心里暗暗嘲笑自己,明朝的皇帝都只会躲在皇宫里,让所有的军队去保护他,怎么可能跑来充当诱饵。
抬眼看去,隆武帝就在百步之外,金盔金甲,大红披风,在乱军中非常显眼,看他胯下的战马跑得飞快,眼看就要消失,都尔德再不犹豫,催马就追了上去,百忙中还不忘向部将大喊一声。
“巴勒泰,留二百人占领城门。”
这是指挥官的本能反应,都尔德下意识地留下了二百人,带着其他的八旗兵追了下去。
“好快!”都尔德远远看去,隆武帝骑的好像是一匹西域大宛马,四蹄如飞,奔弛似电,竟然把清兵越拉越远,要不是清兵骑术高超,几乎就要被他甩掉了。
“快追!不要让朱聿键跑了!”这汀州城里街道纵横,密密麻麻都是房屋,万一追丢了被隆武帝藏起来,就非常难找。
越跑越快,越跑越急,隆武帝身边的步兵早就跑散了,但始终有二十几个骑兵护卫跟在他身边,清军没有分兵去追击那些明军溃兵,和擒杀隆武帝的功劳比起来,哪怕杀死一千名明军也微不足道。
隆武帝可能不擅长骑马,速度渐渐降低了,都尔德离他越来越近,眼睛里只有那件大红披风,和那身金灿灿的金漆山文甲,没有注意两旁的街道越来越窄,所有的房子都紧紧连成一排,中间连胡同都没有几条。
离隆武帝只有五十步了,八旗兵不用都尔德吩咐,都一手控马,一手摘弓,他们准备先射隆武帝的战马,反正隆武帝身上有盔甲保护,哪怕个别的弓箭射歪了也不会误伤射死他。
活捉隆武帝,是最理想的结果!
前面的道路突然变窄,只接着一条狭窄的胡同,隆武帝等人纵马冲了进去,胡同里啪啪啪突然打开了好几扇窗户,两边的房顶上突然站起来一群明军!
房顶上,窗户里,推下推出十几根大木头,把狭窄的胡同立刻堵死了,然后又推下来一大堆用油浸透的茅草,再扔下来几根火把。
火光熊熊!
周围的房顶上到处都是明军,推下来一团一团的茅草,点燃了更多的火把,又搬起石头砸破了路边的几口大缸,里面装的全都是油,转眼就流的满地都是,火苗一燎立刻点燃,从四面八方向着八旗兵窜了过去!
火势太大,浓烟滚滚,八旗兵的战马虽然训练有素,也被惊得连连嘶鸣。
“中计了!”都尔德抬头看去,房顶上的那些明军正在烧房子,整条街的房子都开始冒出火光……
街道尽头,明军推着几十辆鸡公车堵住了路口,鸡公车上装满了用油浸透的木头,用火把一点,立刻形成了一道火墙。
火墙后面,明军开始铺设鹿角路障。
旁边的几条小胡同里,一辆辆鸡公车被推出来,被点燃,堵住了所有的出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夸功于天下
明朝没有钢筋水泥,建筑都是土木结构,失火之后……不,纵火之后火势非常凶猛。
埋伏的地点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离北城门比较近,从大路上拐两个弯就到了,清军追到这里就是一口气的事情,还来不及反应犹豫。第二,这里的地形非常狭窄,一旦遭到火攻逃无可逃。
土木结构的建筑还有一个好处,扒房子非常简单,只要在柱子和房梁上用绳子一套,十几个成年人一起使劲,很轻松就能把房子扒倒。
在包围圈的外围,明军事先扒倒一片房子,做出了一道好几丈宽的防火隔离带,拆下来的柱子、房梁,棚架、门窗、茅草……全都成了继续纵火的燃料,当火烧得足够大以后,那些泛潮沾水的木头和家具杂物成了明军的最爱,扔到熊熊的火堆里,立刻泛起一股股浓郁的黑烟,俨然是明朝的生化武器。
“上风口!注意上风口!烟太大了!”吴德操一边咳嗽,一边大喊大叫,在第一线指挥纵火。
他身为汀州知府,建设城市不行,搞拆迁搞破坏却是一把好手,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忙个不停,带着手下的土兵衙役如狼似虎,把百姓赶出自己的家,然后扒房拆屋,帮着恭义营设好了埋伏圈。
当大火着起来之后,几百名汀州兵和三班衙役一起上阵,再加上一千多名临时招募的青壮,在包围圈外面不停地运送各种木料杂物,把火烧得越来越旺。
在包围圈的外面,帖兆荣带着一千多名骑兵担任警戒,防止清军从火阵中突围。接到紧急救援汀州的命令后,他的骑兵发挥高速机动的优势,连夜赶路,在凌晨时分到达汀州城,参加了这场战斗。
“当!当!”
远处的钟鼓楼上,传来了告警的钟声,帖兆荣举起手里的望远镜,向着钟鼓楼上看了片刻,然后大声下令。
“南边,鞑子要从南边突围!”
他带着三百名骑兵向南边跑去,吴德操听见他的喊声,也带着一百多人向南边跑去。
“快,快,加木头,那一大堆家具也用上……”
南边早有土兵青壮在点火,而且备好了很多木料,大家一起动手,火势立刻变大了,帖兆荣的骑兵也列好了队形,随时准备迎击突围的清兵。
滚滚浓烟,熊熊火光,一阵马嘶传来,火阵里隐隐有清军的骑兵出现,但转眼又被灼热的大火逼了回去……
隆武帝金盔金甲,威风凛凛,登上钟鼓楼,发现汪克凡正举着个什么物事,似乎在向远处看,嘴里还不时下着命令,几名亲兵敲钟挥旗,指挥着整个战斗。
“恭喜陛下,都尔德已经被困住了,伤亡惨重。”汪克凡把望远镜递给隆武帝,隆武帝接过来试了试,远处的清军立刻变得清清楚楚,连脸上惊慌失措的表情都能看到。
“好东西!”隆武帝摆弄了两下望远镜,又举到眼前向战场看去。
汀州北门附近,留守的二百名清军试图去支援都尔德,却被恭义营挡住了去路,史无伤和汪猛,以及帖兆荣的一部分骑兵,加起来有一千兵力,正在耐心和二百名清军周旋。
和八旗骑兵比起来,恭义营的骑兵明显要弱一些,但在步兵长枪阵的配合下,也打得有板有眼,清军骑兵的几次冲锋都被打退,想要绕开长枪阵,恭义营的骑兵却又缠了上来,始终无法脱身。
火阵中,清军剩下的只有五百多人,他们刚才拆掉了两座房子,抬着房梁和柱子撞开了一小片空地,但已经有一百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几次尝试想要冲出去,却被更猛烈的大火堵了回来。
所有的清军都已经下马,趴在地上躲避浓烟和高温,他们的视野被火焰和浓烟遮挡,找不到突围的方向,绝望地等待死亡。
“可惜这些好马了。”汪克凡淡淡说了一句,大火中最可怕的不是高温,而是火焰中产生的浓烟,那些清军死死趴在地上,还能再坚持一会,他们的战马却已经不行了,大多被熏得倒在地上,有的马挣扎着想要逃跑,甚至一头冲进火海,很快就被烧死了。
这一仗虽然还没结束,但胜败已定!
当周国栋和吕仁青带着步兵赶到的时候,这一仗最后的悬念也没有了。城门处的二百名清军被全部消灭,终于给恭义营贡献了一百多匹战马,还有铠甲和武器。
四千明军簇拥着隆武帝,等待着包围圈的大火最终熄灭,吴德操带着青壮浇水铺土,在火焰余烬中开出了一条道路,汪克凡一声令下,帖兆荣带着西凉骑兵冲了进去。
都尔德还没有死,大概一百多名八旗兵还能勉强爬起来,他们举起虎牙刀想要抵抗,却被马蹄无情地踏翻,明军的斩马刀和马剑不断挥下,骁勇无敌的八旗兵纷纷倒在血泊中,来回几个冲杀,就把清军杀的干干净净,只留下都尔德一个人。
都尔德身负几处重伤,想要自尽却被明军硬救了下来,五花大绑带到隆武帝面前。
“噗通!”
都尔德的膝盖窝里重重挨了一脚,不由自主跪倒在地,他却奋力仰着身子,一脸狰狞地瞪着隆武帝,破口大骂。
“朱聿键!你用阴谋诡计,不算好汉!”
他越骂,隆武帝脸上的笑容却越盛,几名恭义营的士兵上前要制止都尔德,隆武帝却阻止了他们。
“让他骂吧,他马上就要死了,骂两声有什么关系,朕听着开心得很……”
喜悦充满了隆武帝的心头,一遍遍打量着都尔德,从南平到汀州逃亡的路上,他几次听到都尔德的名字,每次都是心惊肉跳,没想到今天竟然能让敌将俯首,就活生生跪在他的脚下。
胜利的滋味,原来是这么美妙!
“巴牙喇纛章京,官很大吧?”他问郭维经。
八旗兵的编制有些复杂,各种章京一大堆,反正都是打不过,隆武帝以前有些搞不清。
“很大的,整个满清就八个,不比总兵差了!”明清两军编制不同,没有可比性,郭维经却煞有介事,说得跟真的一样。
“请陛下立斩敌将,以夸功于天下!”汪克凡提出建议,隆武帝今天以身诱敌,对一个从没打过仗的皇帝来说很难得了,这是他应得的荣誉,也可以提高他个人的威信。
“请陛下立斩敌将,夸功于天下!”郭维经等人也纷纷赞同,隆武帝从福州逃亡,天下人心惶惶,好好宣传一下这场胜利,会提振各路明军的士气,提高朝廷的威信。
“好!朕今日就手刃虏将,告慰烈皇帝在天之灵!”隆武帝自己也明白,这场表演秀非常重要。他从福州一路狼狈逃亡,突然扭转乾坤打了个大胜仗,而且亲手斩首敌将,可以威慑各地的封疆大吏,对南明政局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噌”的一声,隆武帝拔出乌兹宝刀,略略比划一下,只见雪亮的刀光一闪,锋利的钢刀从都尔德的脖颈处劈了进去,虽然没有一刀砍下都尔德的脑袋,但也立刻要了他的性命。
都尔德的尸体随刀而倒,周围的明军纷纷举起手中的刀枪,一起高呼。
“陛下威武!”
“陛下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喊声,让隆武帝醺醺然欲醉,追想当年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的不世功业,心中更升起了一股豪气。
“我能做刘秀吗?好像差了一点……”隆武帝心里闪过了一个念头,历朝历代的皇帝里论起中兴之帝,当然要首推东汉的刘秀。不过刘秀可是真正的将帅之才,隆武帝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论领兵打仗的本事,自己比刘秀差的不是一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