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属官各司其责,在行政管理中都有各自的作用,大量缺员会影响衙门的正常运转,樊文钦时间紧,任务重,只好向汪克凡求援。
“既然是你用的人,当然由你做主,回头和刘淑刘总兵商量一下,列个单子报上来就是,没什么大的偏差,我都允了!”汪克凡的夹袋里也没人,干脆大手一挥,把人事权下放。
“启禀军门,我有几位族弟亲友,颇为干练,素有为政之才,只是骤然攫升,恐怕招来非议……”樊文钦喜出望外,他樊家是豪门大户,子弟中不乏读书人,这下都能安排个官职,甚至是五品、六品官,简直是一步登天。
“举贤不避亲嘛,当然没关系,但也不能冷落吉安府的士绅,你和刘淑商量吧。”汪克凡必须扶植樊文钦的势力,以免吉安府本地官员做大。
大明的官员都不会在家乡任职,但井冈山地区这种情况,肯定会有很多本地的士绅出任官员,只好让樊文钦这个外来户平衡一下,免得搞成一个duli王国……
当天晚上,樊文钦又排下宴席,遍请龙泉县里的头面人物,为汪克凡接风洗尘。
国难当头的时候,汪克凡本来不想参加这种迎送活动,但考虑到樊文钦的用意,还是答应了。
很明显,樊文钦有扯虎皮拉大旗的意思,要借汪克凡提督cāo江的身份,为他自己撑场面……这也是一种工作,必须支持樊文钦,让龙泉县的士绅看看樊文钦背后的力量,将来向他们收钱的时候,阻力自然会少一些。
但是汪克凡没有兴趣和士绅们大吃二喝,吩咐樊文钦改变宴席的规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
龙泉县最好的酒楼是乘风楼,这天晚上济济一堂,来了足有三十几位士绅长者,以及商贾大户,围着四张圆桌把一间大厅坐满,等候着汪克凡驾到。
令他们略感奇怪的是,桌子上没有摆任何酒菜,每人面前只有一杯清茶,完全不像要举行盛宴的架势。
“提督cāo江到!”
随着扈从一声吆喝,汪克凡等几位官员走进大厅,士绅们纷纷站起行礼,汪克凡笑容可掬,拱手答礼,来到自己的座位后,伸手向大家虚按了几下,请士绅们坐下。
汪克凡随即开始讲话,从恭义营进入江西说起,到火并张先壁,二打吉安府,汀州救驾,赣州战役……,从军事说到政治,全方位的介绍了自己,介绍了恭义营,也介绍了樊文钦和刘淑。
当然,汪克凡也使用了一些chun秋笔法,隐去了樊文钦僭越使用“镇武伯”称号的经历,在他的口中,樊文钦和刘淑都是大智大勇的抗清英雄,深得隆武帝信任和重用。
对恭义营的介绍更是重中之重,以一连串的赫赫战功,坚定这些士绅的信心,有这样一支jing锐之师与清军对抗,一定能够收复江西全境,保卫吉安府的安全。
在讲话的最后部分,汪克凡恳请士绅商贾支持大明,支持抗清,得到了全场的热烈响应。
“诸位,国家正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等今ri聚会,是为了共襄盛举,协力抗清,可不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所以今天要委屈大家了。”汪克凡说道这里,向后吩咐一声:“来呀,上菜吧,我们吃饭。”
跑堂小二们鱼贯而入,在每张桌子上摆下四菜一汤,一条鱼,一碗肉,一盘豆腐,一盘青菜,再来一盆鱼头汤。碗碟一个比一个大,但里面的菜式实在太简单了。
这哪是酒宴?简直就是普通的一顿饭嘛!在座的都是非富即贵,平常吃饭都比这几个菜要jing细得多,士绅商贾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cāo江大人在唱哪一出。
“诸位,我以茶代酒,略表敬意!”汪克凡举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坐下亲手盛饭,慢慢一大碗再夹些肉菜,然后端起来呼呼啦啦吃了个jing光。
那就吃吧?!士绅们也纷纷装饭夹菜,吃了起来,汪克凡又给几位长者分别盛了一碗汤,然后拱手告辞。
“本镇公务繁忙,请各位慢用。”不顾士绅们的挽留,他转身匆匆离去。
正文 第二十二章选将
汪克凡说走就走,樊文钦和刘淑等人连忙出门相送,只留下一屋子的士绅大户,手捧饭碗面面相觑。
“这位操江大人虽然年轻,却好大的架子!”
“果然是武将,不通人情世故,哪有宴席就吃这个的?”
“哎——,我年纪大了,肠胃不好,吃不得这些硬食。”
“不吃了!咱们喝酒去吧,再叫几个姑娘玩一回抹牌……”
士绅商贾都有各自的小圈子,坐得近的就交头接耳,嘀嘀咕咕,有的人准备回家,有的人商量着去哪里玩乐,几乎全都放下了饭碗,没人愿意再吃一口。
其实这四菜一汤的味道还算不错,但分明是大锅菜和火头饭的架势,只有奴仆下人才这么吃饭,这些士绅商贾哪怕平时不讲究,出来宴客的时候也都食不厌精,众目睽睽之下,吃这种火头饭实在有些丢面子。
“吧唧,吧唧,吧唧……”
主桌上却有个老者在大吃大嚼,他牙齿都没剩几颗,吃饭的时候发出一阵阵令人讨厌的声音,那老者却旁若无人,吃得异常香甜。
“姜老,这饭菜味道怎么样?您还挺喜欢的?”旁边有个员外发问。
“汪军门请我吃饭,是给老朽面子,辞之不恭,当然要吃光。”那姜老笑了笑,又埋头接着吃饭。
“军门已经走了啊,何必再吃!”那员外有些不满,觉得姜老上纲上线。
“嗬!你是多大的面子!要汪军门陪你吃饭不成?要不要让军门再敬你三杯酒?”姜老斜了那员外一眼:“这宴席别开生面,有一股子简朴务实的风气,老朽吃得有滋有味,你们不愿吃随便了,别扰了我的兴致!”
按照一般的风气。在野士绅中只有当过京官的,或者地方官做到三品以上大员的,才有资格和现任封疆大吏交际往来,这些人虽然是龙泉县里的头面人物,但都够不上这个标准,汪克凡露个脸,就算给大家面子了。
士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仔细琢磨姜老的话,才觉得这四菜一汤大有深意。管中窥豹,汪克凡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细思极恐,汪克凡短短一刻钟的亮相里,表现得和其他的官员截然不同——坦荡,务实。不拘常理,柔中有刚。分寸拿捏得也刚刚好。此人虽然年轻,却不愧是封疆大吏的气度,令人印象深刻。
吃吧,这顿饭必须要吃!
士绅商贾们纷纷又拿起筷子,风卷残云,把桌子上的四菜一汤消灭得干干净净……
……
酒楼门外。樊文钦向汪克凡行礼称谢,汪克凡今天来捧场,就是支持他的工作,当然要感谢。
汪克凡勉励了他几句。又提醒他不能过于苛刻,明年只要搞来五万两银子的军饷就足够,不要搞歪门邪道。
樊文钦提拔得太快,从政经验不足,在做事的时候往往靠拍脑袋,有些不靠谱,但培养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也需要过程,汪克凡可以给他一段适应期。
“樊知府,你先回去陪客人,我和刘总兵说些吉安营的事情。”汪克凡叫走刘淑,要讨论军事方面的问题。
樊文钦看了刘淑一眼,犹豫一下说道:“启禀军门,下官有一表亲兄弟,名叫熊心,武艺过人,堪称悍将,手下有部曲一百余人,愿加入吉安营为一偏将。”
“这个嘛,刘总兵以为如何?”汪克凡也转头看着刘淑,吉安营肯定要以吉安义兵为主,刘淑的意见很重要。
“可以,我见过那个熊心,可以做个哨官的。”刘淑并不排斥。
“好吧,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汪克凡组建吉安营,是要利用江西的兵源粮饷,樊文钦愿意贡献力量,只要刘淑不反对,他当然表示欢迎。
樊文钦告退,转回酒楼,汪克凡和刘淑并肩策马,一边走着,一边讨论组建吉安营的细节。
吉安义兵有几千人,恭义营火并张先壁之后,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装备物资,吉安义兵鸟枪换炮,有了统一的铠甲武器,后来这几个月又一直练兵,由恭义营的伤兵担任教官,完全仿照恭义营的训练科目,战斗力涨了不止一个档次,和一般的官军比起来只强不弱。
汪克凡计划挑选两千精锐,成立吉安营带到湖广,给井冈山地区还要留下两千多人,这既是保卫井冈山的需要,也是为了节省粮饷。
在明军的编制中,小营有几百人到一千多人,大营有几千人,恭义营长期保持近万人的规模,属于极为罕见的超级大营,这主要是汪克凡官职太低,部队的编制有限,所以才造成这种奇怪的现象。
当然,大顺军出身的忠贞营更不受待见,二十万人挂着一个营的名号,何腾蛟很早就不给他们发军饷了,部队的编制不顺,管理上就容易出问题,战斗力无影中受到了影响。
随着汪克凡出任提督操江,这些问题都有了解决的可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编手下的军队,老恭义营将是他的直属部队,而汪晟、周国栋、谭啸等将领的部队都独立成营,再加上张家玉的东莞营,刘淑的吉安营,组成一支完整的正规军。
军队的编制无论怎么改变,其目的都是为战争服务,追求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这里面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协同指挥,兵种配合,后勤供给,独立作战能力等等,在汪克凡的预想中,吉安营和其他部队是平等的,既不会受到歧视,也不会受到照顾。
从某种意义这对吉安营有些不公平,汪晟等人的部队有很多老兵,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而吉安营却是一支新军,实力明显要差一大截,承担同样的任务就会很吃力。
但是汪克凡这里不是幼儿园,汪晟等人的部队最开始也是一群新兵,比吉安义兵强不到哪去,经过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才成长起来,吉安营也必须经过这个过程,如果他们不能通过实战考验,就只能被淘汰。
步兵相对廉价,容易量产化,汪克凡不准备在练兵上投入太大的成本,只要核心部队不被打垮,大可和满清昂贵的骑兵、炮兵拼消耗。
当然,汪克凡对吉安营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这支部队和恭义营渊源很深,基本上是汪克凡一手扶植起来的,如果能够成长起来,也可以成为他手下的核心部队。
对于吉安营进入湖广作战,刘淑也非常支持,她甚至有亲自担任吉安营坐营官的打算,但是汪克凡只略作考虑,就拒绝了这个建议,原因很简单,井冈山地区离不开刘淑。
虽然江西的清军采取守势,但井冈山地区还和清军接壤,汪克凡又要带走两千吉安义兵,必须让刘淑在这里坐镇,以保证井冈山地区的安全。
除此之外,在汪克凡的理念中,女人可以当兵,甚至可以当将军,在后方负责管理工作,但不宜担任一支前线部队的主将……女人的思维方式和男人不同,不适合残酷的战争。
这就是带来了一个问题,由谁来担任吉安营的主将?
刘淑提出,由汪克凡派来一名坐营官,吉安营保证服从管理,汪克凡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一来他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不符合兵为将有的原则,在将来的管理上会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