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嘛……,要等打起来再说,看战局的发展了。”事关全盘计划,汪克凡在战前不愿多说。

    “依卑职看,要守长沙,先守常德,恭义营如果守不住岳州府的话,不要和鞑子硬拼,退到湘西一样能支援湖南,请军门三思!”权习这番话憋了好多天,此刻终于说出来,如获重释。

    “好了,军事上的事情我会考虑的,你不用管了。”

    汪克凡还打算从何腾蛟那里要些粮饷,不愿过早露底,岔开话头说道:“如今大敌当前,千头万绪,我打算给你加加担子,怎么样?”

    “请军门吩咐!”权习刚刚交卸了任务,正在考虑下一步干什么。

    “我打算成立一个情报局,除了刺探军情之外,还要清除鞑子的探子,官府和军中有人犯了事,情报局也要负责查案,和锦衣卫其实也差不多。嗯,这个情报局挂在恭义营名下,直接对我负责,在明面上尽量低调,当然,该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也不用藏着掖着。”汪克凡的摊子越铺越大,不能只凭李四那些江湖客搜集情报,要建立自己的情报部门了。

    “行,这是我的老本行了,请军门放心,我一定干好!”权习眼睛一亮,他对军事不擅长,也不喜欢行政工作,还是这个情报局对胃口。(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七章T型人才

    随着孔有德的大军进入湖广,清军方面也越来越活跃,不但主动挑起一些小规模战斗,还派出了大量的细作潜入明军控制的地区,搜集各种情报,散播各种谣言,拉拢策反南明文武官员,为即将到来的湖广会战做准备。

    明清两军虽然还未交锋,间谍战已经打响了。

    满清的间谍工作一向搞得有声有色,在很多重要的战役里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大明只擅长于内斗,锦衣卫早就是个摆设,在间谍战里一向处于下风,几乎毫无作为,任由满清的间谍进行破坏。

    恭义营起步太晚,没有专门的反谍报机构,军队里偶尔抓到清军的奸细,都是一刀砍了脑袋了事,缺乏系统的组织。湖广会战是恭义营第一次正面对抗清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哪怕情报局暂时还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最起码要肃清满清的间谍,最少要把恭义营控制的区域清理干净。

    汪克凡经过慎重考虑,权习是主管情报局的最佳人选,他是锦衣卫出身,与恭义营里的其他将领都没有深交,对情报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运作都是轻车熟路,模仿锦衣卫的运作方式,很快就能把摊子支起来,投入工作。

    当然,情报部门的权力太大,汪克凡不可能真的放手不管,大的方向还是要由他亲自掌握。

    “这个情报局该怎么搞,你这两天拿个章程出来,要多少人,多少经费,在短期内的工作计划,都给我写一份报告。”

    “钱暂时不用太多。有个千把两银子就能干起来,不够了再说,但是人员一定要得力。”权习考虑着说道:“先选五十个人吧,从审案局里挑一些,再从恭义营里挑一些,要和鞑子打交道,还是当过兵的可靠。”

    汪克凡点了点头:“可以,我给你写一份命令,恭义营里哨官以下的军官士兵,不管你看上了谁。都直接调到情报局。”

    “既然有军门这个话,情报局肯定能干好。”权习想了想,又说得:“嗯,把黑鱼给我吧,他是干这个的好材料。”

    “黑鱼?他的那副长相一看就不是善类。适合当细作吗?”汪克凡有些意外,黑鱼不擅长和人交流。又生得面貌丑陋。引人注目,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合适的间谍。

    “不让他去鞑子那边冒险就行了。黑鱼胆大心细,而且眼睛毒,下手狠,肃奸正好用得上。”

    “好,就把他给你。”汪克凡顿了一下。又嘱咐道:“除了肃奸之外,情报局要把湖南当做重点,湖北那边先不要管。”

    权习不由得一愣,犹豫着劝道:“大敌当前。军门在这个时候对付何腾蛟,怕是不妥。”

    “我不是要对付何腾蛟。”汪克凡摇了摇头:“湖北守不住的,湖南才是战场,我怕鞑子一进湖南,就是一溃千里,望风而降……”

    在短期之内,情报局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湖广会战展开,防止通敌叛变,搜集湖南情报,是权习的主要任务,暂时不用理何腾蛟。等到仗打起来之后,清军攻入湖南,恭义营那时可以很自然地向湖南渗透。

    大致理清了情报局的工作思路,还有一件事没有解决,权习既然要去当情报头子,他原来分管的后勤行政这一摊子,还要找一个负责人。

    但是,汪克凡手里缺乏文官,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询问权习,看他这一段工作中是否发现了什么人才。

    “若是堵军门的人,军门愿意用吗?”权习有些犹豫,他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但出自堵胤锡门下,怕汪克凡不愿用。

    “可以。”汪克凡答的非常干脆。

    “那就好办了,我在常德府的时候,有一位堵军门的客卿常来帮忙,此人名叫方正铮,虽然是白身举子,却颇有才干,只是为人古板了些,性子也有些倨傲。”

    “嗬,那我可不敢用!连你都说他古板,这人得有多古板?”汪克凡半开玩笑半认真,权习自己就是个古板执拗的性子,他竟然觉得这个方正铮古板,而且方正铮又是一个举人,汪克凡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严肃的夫子形象,手执戒尺,正襟危坐。

    “哎,我这话说得不准,他也不是太古板,就是太傲。”

    “那更惹不起喽!”汪克凡笑了,那个严肃的夫子已经仰起了脑袋,鼻孔朝天,只用下巴看人。

    “但他真的有本事呀!我当初忙不过来,方正铮喜爱格物(物理)之术,替我主管修械所,把一切都整治得井井有条,工匠们对他又敬佩又服气,都肯卖力干活,搞出了不少东西呢……嗯,你要的那个望远镜,就是他主持做出来的。”

    “噢?要这么说的话,这个人倒真有点意思!”汪克凡微微有些动容。

    听权习的介绍,这个方正铮既懂管理,也懂技术,是标准的t型人才,也是汪克凡急缺的技术性干部,把他搞来负责修械所,的确是最佳人选。

    “他在堵军门那里做什么的,受重用吗?”

    “就是一个普通的客卿罢了,他沉迷格物之术,为堵军门所不喜……”

    这时门外传来打鼓般的脚步声,黑鱼推门走了进来,仍然板着他那一张丑脸,眼神散乱,好像没有焦点。

    “军门,俺想回亲兵队。”黑鱼行了个礼,说话还是一贯的风格,言简意赅。他不喜欢宋江,在水师干得并不开心。

    “不行,你以后跟着权千总做事。”汪克凡拒绝。

    亲兵队现在的队长是李玉石,和黑鱼一拨的几名亲兵都放了出去,京良是中军官,花小弟是旗牌官,随着恭义营的扩编,他们还要提拔升职,黑鱼也是汪克凡的心腹,放在情报局这个要害部门正合适。

    “俺想回亲兵队。”黑鱼仍在坚持,语气却没有那么坚决了。

    汪克凡走到他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我让你跟权千总做事,是因为这件事很难,只有你能做好……鞑子的细作在咱们的地盘捣乱,你能把他们抓出来吗?”(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八章楚军的框架搭起来了

    汪克凡给了情报局一千两银子的经费,五十个人的编制,由于湖广的形势非常紧张,权习把人凑够了以后,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就投入到细致而琐碎的工作中。

    从隆武二年的年底,到隆武三年的年初,情报局突然冒了出来,乃至于日后没人能说清,这个在帝国的权力中枢里举足轻重的部门,而且毫无疑问是最神秘,最有威慑力的那个部门,到底是哪一天,甚至是哪一年成立的。

    这一点也不奇怪,隆武三年的新年前后,恭义营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情报局的成立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人注意这个新的部门,不知道情报局具体是干什么的,包括权习自己也没想到,他因为担任情报局第一任局长,将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汪克凡离开湖广的时候只是一员参将,再回来已经是提督操江,封疆大吏,恭义营也迎来了一个爆炸性发展的新阶段。

    水涨船高,随着汪克凡地位的提高,他部下的将领也早已升官进职。

    汪晟被提升为总兵,周国栋等人被提升为副将,史无伤等人被提拔为参将,就连年纪轻轻的京良都被提升为游击将军,张家玉则以文职代领东莞营的坐营官,汪克凡又上书隆武帝,保举王鼎为副将,顾宗福为参将,估计很快就能得到批准……

    整个武将系统已经比较完备,为全军改编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隆武二年的年末,汪克凡对全军进行了大规模扩编,从七千多人扩充到两万六千多人,部队达到这个规模后,原有的编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汪晟等部都独立成营,这支大军也不便再称为“恭义营”,汪克凡和众将商量之后,把这支部队改名为“楚军”。

    汪克凡的籍贯在湖北,楚军起家在湖北,现在的驻地也在湖北,又属于朝廷中的楚勋集团,用“楚军”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清晰表明了这支部队的归属,和汪克凡不容置疑的领导地位。

    楚军下辖八个步兵营。两个骑兵营,一支火器部队,一支水师,以及其他部队。

    八个步兵营是楚军的主力,汪晟所部编为崇阳营。周国栋所部编为通山营,谭啸所部编为岳州营。滕双林所部编为通城营。吕仁青所部编为大冶营,张家玉所部编为东莞营,王鼎和顾宗福所部编为吉安营……而恭义营的名字仍然保留,作为汪克凡的直属部队。

    每个步兵营平均有一千七百名战兵,七百名辅兵,再加上亲兵斥候等等。总兵力在两千五百人到两千六百人之间,这个编制大小适中,既能保证独立的作战能力,又不会过于臃肿。失去灵活性。

    编制的精确化和固定化,在军事管理上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制定作战方案的时候,可以把每个步兵营当做一个独立单位,对其战斗力有一个大致的估算,又比如在后勤保障上,固定的编制可以实行精确的量化管理,方便统计各种物资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两个骑兵营一大一小,大的是帖兆荣的西凉骑兵,有两千人马,称为西骑营,小的是汪猛的骑兵部队,总共有一千多人马,称为江骑营。

    骑兵的机动性很强,就像一只随时可以打出去的铁拳,对于楚军来说,只有帖兆荣这一个拳头还不够,还需要再铸一只铁拳。由于马匹有限,汪猛手下的骑兵本来只有几百人,独立成营显得兵力不足,汪克凡为此亲自做帖兆荣的工作,又调给江骑营五百多西凉骑兵。

    帖兆荣刚刚投靠汪克凡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挂四品武官衔,不到一年内却连升两级,成了正二品的副将,还在广州隆武帝御前多次接受召见,荣耀无双,前途似锦,早就打定主意要跟着汪克凡卖命,对汪克凡的决定没有表示任何不满。

    当然,他虽然没有任何表示,心里多少也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又自己想通了。

    他的骑兵在楚军中非常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