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庄仿佛随意地问道:“听说勒克德浑要进封郡王了?”

    多尔衮点点头:“是有这个打算,看湖广这一仗的结果了,若是轻易得胜,这件事再压一压,若是战事不利,只好便宜了这小子。”

    这是什么道理?孝庄的眉头一挑,思索片刻才明白过来,笑着说道:“老十四的御下之道果然高明。妾身佩服得紧!”

    勒克德浑是多尔衮一手提拔起来的,如果他打了胜仗,多尔衮派系就更加稳定,朝廷里一切都布置妥当了,等豪格班师回朝后,不动声色的削了他的兵权,然后慢火煮青蛙。不战而屈人之兵,随便怎么收拾他都行。在这种情况下,倒不必急于提拔勒克德浑,压一压才是用人之道,还能减少对济尔哈朗这种中间派的刺激,以利于朝局的稳定。

    如果湖广方面打了败仗,豪格派系很可能趁势反击,甚至和多尔衮派系撕破脸摊牌,这就是你死我活的最后决战了。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政治实力,多尔衮只能正面应战,强势发力,反而要提拔打了败仗的勒克德浑。

    这一切,远在湖广的勒克德浑并不知道。

    ……

    勒克德浑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出咸宁。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蒲圻。他随即派出五千人马突袭崇阳,根据斥候的情报。楚军已经弃守崇阳,那里现在就是一座空城。

    先占崇阳,再打通城,从侧面包抄岳州府,勒克德浑不会再犯博尔辉的错误,一上来先把自己的侧翼保护好。当年博尔辉轻敌突进,被盘踞崇阳的汪克凡堵住了后路,才有后面羊楼洞的惨败,五千人马全军覆没,其中包括一千名八旗精锐。

    分兵之后。他自己带着主力部队杀往羊楼洞,这附近多山多岭,只有这一条官道可供大军通过。所以他表现的很谨慎,每天行军的速度都控制在五十里以内,对于以骑兵为主的八旗兵来说,这个速度相当慢了。与此同时,他又派出大量斥候探马,在前后通路上不断探查,严防再次中了明军的埋伏。

    除了谨慎之外,他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计划,只是不知道汪克凡会不会上钩。他大张旗鼓去攻打岳州府,就是希望把楚军从幕阜山里调出来,然后突然回兵一击,汇通耿仲明、佟养和三路夹攻,把楚军包围消灭,以报博尔辉一箭之仇。

    让他失望的是,直到过了羊楼洞,幕阜山里的楚军仍然毫无动静,反倒是岳州府的汪晟越来越活跃,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在前面阻击拦截,挖陷阱,筑高墙,两三百人守住一个山口,清军斥候尖兵过不去,从后面调来大部队,架起大炮准备进攻,这些楚军就一哄而散,逃进两旁的大山。

    这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过了羊楼洞不久,勒克德浑接到后方送来的情报,荆州府的忠贞营正在渡江撤退,这才反应过来,楚军有放弃岳州府的打算,他们派出小股部队来骚扰,就是为了延缓清军的进兵速度。

    勒克德浑很生气,他打仗一向以凶狠著称,敌人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就往往被击溃了,这次进攻岳州府却一改常态,瞻前顾后,耽误了战机。

    加快速度!

    在勒克德浑的命令下,清军全速向岳州府杀了过去,路上碰到阻击的明军小股部队,都毫不犹豫将其击溃,见墙破墙,见沟填沟,势不可挡,短短三四天之后,勒克德浑轻易占领了临湘县,先头部队也看到了岳州府的城墙。

    临湘县西北的长江岸边,是明军水师的重要据点城陵矶水寨,清军水师从武昌府逆流而上,对这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楚军水师据寨坚守,他们的寨子外面有暗桩阻塞航道,就像是水面下的鹿角阵,清军水师不了解这里的水文情况,连续几次进攻都没能得手,但在临湘失守后的当天晚上,明军水师趁夜偷偷撤离了城陵矶水寨,避开清军水师退进了洞庭湖,留下了一座空空如也的水寨。

    听说占领了城陵矶水寨,勒克德浑非常高兴,没有追究明军水师逃走的责任,拔掉了城陵矶这颗钉子之后,清军就已经控制了岳州府一带的长江水道,可以逆流而上进攻荆州府了。

    他一面派人通知孔有德,调兵走长江水道去包抄忠贞营的后路,一面组织大军向岳州府发起了进攻,把守岳州府的汪晟略作抵抗,在清军合围之前撤离了岳州府,渡过汨罗江进入湘阴。

    战局至此,清军在湖广会战中形势一片大好。

    湖南门户大开,何腾蛟惶惶不可终日。

    荆州腹背受敌,忠贞营正在匆忙撤退。

    幕阜山陷入重围,楚军困在山里不敢冒头。

    勒克德浑扬眉吐气,志得意满,攻打岳州府是他的主意,孔有德开始还不同意,现在事实却证明了一切,攻占岳州府后,湖广会战满盘皆活,消灭楚军和忠贞营指日可待。

正文 第九十章 发牢骚的技巧

    八百里幕阜山莽莽苍苍,楚军在山沟里钻了七八天,终于来到了宁州县城。

    这里是熊立春的根据地,去年宁州义兵起事之后,金声桓的江西绿营一度攻占了县城,把熊立春逼进了大山,但随着恭义营大闹江西,清军的主力很快就被调走,熊立春随即收复了宁州县城,并一直控制着这里。

    宁州的官吏士绅出城来迎接,还组织了很多百姓夹道欢迎,搞得非常隆重,百姓们都盯着汪克凡看个不停,还彼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二十几岁就当上了地方大员,一军统帅,哪怕在乱世中也很少见。

    这样子当然有些失礼,熊立春眉头一皱,吩咐士兵去维持秩序,又来到汪克凡的马前赔罪。

    汪克凡上次来宁州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参将,现在却是堂堂的提督操江,熊立春在他面前总是非常恭敬,礼节上从不肯有半点疏忽,以满足汪克凡少年得志的虚荣心,但是经过几次接触后,他发现这一招并不太灵。

    一进宁州县城,熊立春就摆出地主的姿态,要在当晚设宴款待楚军众将,为汪克凡接风洗尘,汪克凡却轻描淡写地拒绝了。

    “大军远来疲惫,将士们急需休整,大家都有一堆事情要忙,今晚就不要饮宴了。”汪克凡呵呵一笑:“不过老熊在宁州独当一面,和大家这么长时间不见面,也该亲近一下,这样吧,明天晚上都到我营中来,我请诸位喝酒。”

    “军门远来是客……哈哈。那好吧,我明晚定要叨扰,多喝军门几杯酒!”熊立春还想争着做东道,其他的楚军将领却已经轰然答应,他哈哈一笑,也爽快地同意了。

    楚军众将各自回营忙碌,在山沟里钻了好几天。楚军将士连草鞋都磨烂了两三双,好容易到了一座县城,当然要抓紧时间修整,补充军需物资。但宁州是个山区小县,安置三万大军非常吃力,楚军大部分都在城外扎营。

    虽然如此,城里也突然变得很拥挤,汪克凡带着恭义营进了县城,其他各营的提调官也带着很多士兵进城采买。这还是汪克凡特意下过命令,不许各营士卒休沐进城玩乐,否则城里肯定会堵死的。

    程问作为楚军的总提调官,负责整个后勤部的领导工作,当然更为忙碌,步兵的粮秣军需还可以由各营自己解决。但是骑兵营和火器营的消耗更大,需要的东西也相对特殊,还有些粗笨的家伙物事在山路行军中损坏。都要后勤部解决。

    他把手下人全撒了出去,又亲自在宁州县城里跑了半天,还有很多东西找不齐,只好去求熊立春。熊立春当时满口答应,然后叫来宁州义兵的提调官,带着程问去找需要的物资,不料那提调官却暗中索贿,还百般刁难程问,程问怒冲冲找到熊立春,两个人吵了一架。最后不欢而散。

    回到军营,程问直奔中军帐。

    “启禀军门,那熊立春好生狡诈!”

    他愤愤不平地向汪克凡告状:“我找他讨要些物事。他却不肯真心帮忙,只让手下的提调官应付推诿,那个提调官更是无礼,竟敢口出不逊,说楚军进了幕阜山,吃的是宁州的,喝的是宁州的,吃饱喝足还要再拿着走,不给宁州兵留一条活路……哼,他们难道都忘了么,没有军门提携,宁州兵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程问能担任汪克凡的幕僚,还被委以总提调官的重任,可不是那种不通世事的书呆子,他在宁州义兵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后,就明白这都出自熊立春的指使,否则借那个宁州兵提调官一个胆子,也不敢当着程问发这种牢骚。

    熊立春是在借口传话,真正想发牢骚的是他,而且想让汪克凡听到。山区相对物产不足,无法长期供养大军,楚军进入幕阜山一带后,几万人要吃要喝,带来的后勤压力非常大,熊立春虽然早有准备,也有些吃不消了。

    汪克凡点了点头:“那依着程问先生的意思,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这件事是我办差了!”程问拿出一份单子,说道:“军中急需这些物事,一点都不能少,还请军门出面讨要,只要熊立春愿意给,我去给他赔罪就是,哪怕军门要使苦肉计,我也愿意吃军棍!”

    他今天火气上头,在熊立春面前大发脾气,这会儿有些后悔,换个方式就能解决的问题,硬碰硬的反而搞砸了。

    “乱弹琴!为了哄老熊高兴,却要打我的总提调官,那跟打我的脸有什么两样?”汪克凡笑道:“你回去等着吧,估计最多今天晚上,老熊就会把你要的东西都送来,一样也少不了。”

    程问一愣:“他会把东西送来?”

    汪克凡点点头:“他牢骚发过了,我也听到了,这件事已经到此结束,难道老熊真的吃了雄心豹子胆,等着我去求他?”

    不出汪克凡所料,熊立春当天晚上就亲自登门,把楚军需要的物资全部送来,还再三求见汪克凡,说是要谢礼赔罪,汪克凡却抻了他一回,命令亲兵直接挡驾,根本没有见他。

    “石哥,天色尚早,军门怎么还没有回来?”熊立春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和李玉石称兄道弟的。

    “军门今晚微服出访,查看宁州民情,恐怕很晚才能回来,熊将军先请回吧。”李玉石没有说假话,汪克凡真的出门了。

    熊立春悻悻地离开楚军军营,心里暗暗腹诽,什么微服出访,查看民情,保不齐是出去玩乐了,汪克凡到底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在山沟里钻了几天就吃不得苦,这会不知道跑到哪家窑子喝花酒去了,当然很晚才能回来。

    汪克凡的确出去放松了,但没有去逛窑子,而是和李润娘一起随意散步。他前世就有这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要出去走走,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

    宁州县城不大,走走停停,吃了两样小吃,不到一个时辰就走遍了县城,县城里干净整洁,商铺人家的门前都井井有条,一看就治理得不错。

    “宁州县令是个人才,他叫什么名字?”他问李润娘。

    “叫樊员祥啊,今天刚刚见过的。”李润娘答道。

    “噢,原来是樊家的人。”汪克凡点了点头:“这个人放在宁州可惜了,过两个月把他调到湖广去。”

    第二天下午,汪克凡召见了樊员祥,两个人进行了一番长谈。

    樊员祥是樊文钦的同族子侄,在樊家的第二代中颇为优秀,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