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不掌兵,我如果纵容王进才他们,就是对湖广数百万百姓不负责,对几万楚军将士不负责,对于他们个人可以进行补偿,但部队必须改编!”汪克凡觉得这里面没什么好商量的。口气非常坚决。

    “不妥!”吕仁青却非常固执,仍然劝道:“仁义之师方可纵横天下,此举难免狡兔死走狗烹之嫌,对军门的威信不利!”

    “无所谓的,每个月能省下十几万的粮饷。我就做个恶人好了,我的威信已经很高了,损失一点也没关系。”

    “那怎么行!”吕仁青和滕双林一起叫了起来,对汪克凡说出这种话感到非常惊讶。

    “如今天下大乱,楚军坐拥雄兵十万,虎踞湘赣两省,治下百姓数以百万计,荣辱生死都系于军门一身,无数将士慷慨赴死,血染沙场,愿为军门的大业赴汤蹈火,万众瞩目之下,军门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谨慎对待,决不能让威信受损!”滕双林难得的有些激动,郑重说道:“若真要做恶人,也不能由军门来做,末将愿以身代之,总能让王进才自己离开楚军!”

    “双林兄说得对,我愿助滕将军一臂之力!”吕仁青也挺身而出,清秀的面庞配上毅然决然的表情,竟然显得有些狰狞。

    “荒谬!”见他们两个突然又转到了另一个极端,汪克凡皱起了眉头,厉声斥责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阴谋诡计,只能得逞于一时,早晚都会败露,你们两个对王进才下手,和我自己下手有什么分别?此事决不能再提,连想都不能再想!”

    被汪克凡骂了一顿,滕双林和吕仁青不敢再劝,讪讪告退。

    出了中军帐,吕仁青埋怨道:“本来说好的,要劝汪军门厚待王进才,你怎么突然转了口风?”

    “你不是也变了吗?”

    “话赶话说到那里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被汪军门那么一讲,我也觉得不能太纵容王进才他们。”吕仁青掰着指头数道:“王进才、牛忠孝、曹志建、马进忠,甚至还有郝摇旗和陈友龙,杂七杂八快十万人了,再加上忠贞营的一大坨,总不能白养着他们。”

    “是啊,关键还是咱们的兵马太少了……”

    两个人议论着,渐渐走远。

    在湖南军阀里,还有马进忠和陈友龙两股比较大的势力。

    在衡阳之战打响之前,陈友龙被郝摇旗偷袭,丢了宝庆府的地盘,走投无路投靠了楚军,所部编为镇筸营,经过两三个月的整编,部队已经基本成型,是楚军里的新成员。

    马进忠和堵胤锡走得比较近,当初孔有德侵入湖南的时候,马进忠退到贵州东部,粮饷一直由堵胤锡接济,明军发起反攻后,在攻占常德府的战斗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现在相对独立,同时受汪克凡、章旷、堵胤锡三个人的指挥,情况有些复杂。

    但最重要的,还是忠贞营的二十万人马何去何从。

    忠贞营的将领都是农民军出身,过往经历和一般的明军将领不同,性格上便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忠贞营的圈子较为独立,没有沾染明军的种种恶习,很多高级将领也保留着一丝淳朴,一腔意气。

    听说汪克凡提出的条件后,有些不愿受拘束的,像刘芳亮、党守素、贺兰等将领就打算离开湖广,另寻出路。刘芳亮要回陕北老家,党守素和贺兰想去川东,和贺珍汇合。

    党守素原来也是农民军的大将,被李自成委派镇守兰州,在大顺军里独当一面,后来阿济格攻入陕北,党守素跟随李过南撤,一路来到湖广,部队保存的基本还算完整,在李过麾下实力较强。

    他和贺兰关系不错,和驻守汉中的贺珍更是莫逆之交,贺珍一年前在汉中反正归明,被豪格击败退到川东,党守素和贺兰就想去找他一起混。

    乱世里,有实力才有选择的权利,刘芳亮、党守素和贺兰都有一定的实力,所以才要扯旗单干,他们几个加起来有六七万人马,披甲战兵超过两万人,只要不碰到清军的主力,走到哪儿都能打下一片天地,不想加入楚军也很正常。

    他们愿意去抗清前线,甚至是清军控制区的后方,对满清肯定有牵制作用,汪克凡没有刻意挽留,而是尽量提供帮助,不但给了一批粮饷物资,还为刘芳亮、党守素和贺兰请封了爵位官职,提高他们的影响力。

    忠贞营各部尊李过为首,其实却是个松散的联盟,大家在一起抱团取暖罢了,除了刘芳亮和党守素几个,还有大大小小十来支部队——李过、高一功、张鼐、吴汝义、田见秀、袁宗第、刘体纯等等,其中以李过、高一功和刘体纯的实力最强。

    田见秀、袁宗第和张鼐当初都是大顺军的大将,现在却没有多少人马,所以没有自己单干的资本,都同意加入楚军,李过和高一功更不用说了,唯一有些犹豫的就是刘体纯。

    刘体纯和他的弟弟刘体统,手下一共有四万多人,披甲战兵超过一万五千人,实力仅次于李过,和高一功不相上下,他们如果要走,可能比刘芳亮、党守素混得更好。

    但是,刘体纯兄弟不愿离开忠贞营,大家兄弟一场,多年来互相照应,跟着李过和高一功,心里更踏实。

    李过也想留下这支部队,就带着刘体纯一起,再次找到汪克凡商量,能不能适当扩大编制,把这四万人留下来。

    汪克凡反复考虑,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把刘体纯的人马编成楚军的地方部队。

    “去湖北怎么样?二虎可以加入楚军,但编制上另成一营,主要靠你们自己筹措粮饷,从鞑子手里抢地盘。”

    “行啊,去哪都是打鞑子,襄阳和荆州都是好地方。”刘体纯答应的很痛快,江北是大顺军的老根据地,唯一的缺点就是距离武昌府太近,孔有德不会任由湖北后方被明军占领,免不了一场恶战。

    只要能顶住孔有德的进攻,在江北站稳脚跟,将来的前途应该很不错。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三三制

    打败孔有德和勒克德浑之后,在隆武四年的秋天,楚军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不但招募的新兵成倍增加,还收编了忠贞营和湖南官军中的精锐,兵力从三万多人迅速扩充到八万多人,并稳步向十万大关前进。

    随着楚军的不断壮大,原有的编制已经无法适应需要,经过大家讨论,楚军从上到下开始调整组织架构。

    江南作战,没有水师不行,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师也是汪克凡等人长期的愿望,如今条件成熟,就立刻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在衡阳建起了一座船厂,一座水师营。

    船厂的初期规模不算太大,杂役工匠共计七百余人,主要来自广东等地,除了向朝廷讨要来的,核心的技术骨干大多自行招募。

    造船是一项技术活,楚勋集团通过各种渠道招募合格的工匠,几乎把沿海地区经验丰富的工匠都过了一遍,反复搜罗之下才请来了三百多人,除了实在不愿来湖广的,能请来的都请来了。

    有了工匠,还得有场地、工具和原料才能造船,场地对楚军来说不是问题,工具和原料也可以通过银子解决,汪克凡一次性投入了五万两白银,并且随时追加后续资金,唯一的要求就是船厂的生产要有计划性,在节约成本的同时,确保水师的需要。

    五万两银子只用作基础建设和第一批原料,相对来说很宽裕了,衡阳船厂立刻成为内陆地区最大的船厂,除了广东福建几家底蕴深厚的老字号,在整个南明都数得上号。楚军将领路过衡阳的时候,都会兴致勃勃地前去参观,可是到了船厂一看,才发现他们生产的都是些“小家伙”,没有那种威风凛凛的千料大船。

    船厂生产的。都是广东快蟹和长舟,以及更小的舢板。

    广东快蟹,长六丈,宽一丈。全船定员四十六人,装载火炮两门,总造价大约五百多两银子,是楚军水师的主力舰船。长舟只有快蟹的一半大小,乘员二十四人,造价大约三百多两银子,舢板的造价则不到二百两银子。

    内河水战和海战完全不同,高大的楼船战舰未必有利,广东船操控灵活,特有的长唇宽舷结构。保证战船开炮的时候几乎不受后座力的影响,对上清军的老式福船有明显的优势,而它低廉的造价,相对简单的制造过程,又可以保证水师迅速形成规模。

    汪克凡和叶靖海、施琅等人经过商讨。决定一次性造出二百艘战船,以数量取胜,让水师立刻形成战斗力,由于造价较低,船厂还可以继续生产备用的战船,为水师随时提供补充。

    在造船的同时,水师营大力招募新兵。加上原有的老兵,总数达到八千多人,每天严格训练,施琅在这个时候充分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训练计划安排的井井有条,新兵们几乎是三天一提高。五天一变样,让叶靖海、宋江和黑鱼等人都佩服不已。

    “这还差得远呢!”施琅洋洋得意:“这些新兵也就是刚刚入门罢了,比葫芦画瓢就会那么两下子,要是碰上了鞑子的福建水师,肯定不是对手。不过你们放心。给我半年时间,再让儿郎们真刀真枪打上两仗,肯定就是一支精兵。”

    “施帅果然大才!不过凡事就怕万一,万一半年内就去江西打仗,真碰上福建水师怎么办?”宋江看不惯施琅的嚣张模样,一边笑眯眯地拍着马屁,一边不着痕迹的撩拨着。

    施琅果然一撺掇就上,说话的口气更加狂傲:“那也没关系,只要由我亲自指挥,也能和福建水师掰掰腕子!”

    黑鱼斜着眼睛看看他,又斜着眼睛看看叶靖海。

    叶靖海不以为杵地笑了笑,说道:“这倒是真有可能,汪军门年前必定出兵江西,去救援金声桓和王得仁,咱们水师也该露露脸了。”

    施琅想了想,建议道:“水师如果去江西打仗,肯定要绕路走长江,光有战船可不行,还得要些民船货船运载辎重,万一汪军门让水师押运粮草,两百艘战船也少了些。”

    叶靖海点头说道:“是啊,肯定还得要些运输船,再配上足够的水手,都要尽快着手准备,不过船厂现在忙得很,光长舟快蟹就造不过来,怕是没时间再造运输船。”

    宋江出了个主意:“那就花钱去买好了,湖南这么大地方,又不是只有咱们一家船厂,只要肯花银子,造些货船肯定没问题。”

    叶靖海微微皱起眉头,沉吟道:“我试着去找汪军门说说吧,唉,筹建水师已经花了一大笔钱,以后每个月还得要粮饷开销,船厂那边也是个无底洞,不知道军门能给多少银子。”

    江南水乡,航运发达,找别的船厂再造些普通的运输船,甚至直接征集现有的民船,以及招募新的水手等等,都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归根结底,需要的就是银子。

    施琅一摆手,说道:“银子不够好说,出去抢就是了,等咱们水师成军,就拉到武昌府前边和鞑子打一仗,先弄些花用回来。”

    ……

    水师的建设是一个大头,步兵营的改编则更加重要。

    湖广会战虽然战果辉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楚军的编制不合理,基层编制是四四制,高层编制是一对多,中层却有些脱节。楚军营下直接设哨,小营有七八个哨,像恭义营这样的大营竟然有十九个哨,互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