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阴祁氏就不说了,山阴朱氏的朱赓是万历年间的内阁大佬,吏部尚书,山阴吴氏的吴兑当过刑部尚书,白洋朱氏的朱兆宪当过云贵总督,至今仍然健在,和这些人的子孙家族做对,就算拿到一些证据,只要没办成死案铁案。对方漫天的银子和人情使出来,转眼就是翻云覆雨。

    “多谢王兄提醒,我理会得。”陆求可表面上老实了。心里却另有打算。开玩笑,富贵当然要险中求。只要能拿到真凭实据,不怕扳不倒祁家,你们不愿意干,我自己干……

    姚启圣回到客栈,立刻结算房钱,出城雇了匹健驴,赶往浙江西部的衢州府。他要亲眼去看一看,看看明军到底是什么样子。否则以后别想能睡个安稳觉。

    早两年的时候,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投靠满清,一步步出人头地。但奇怪的是,南明眼看着不行了,这两年在战场上却连连得胜,难道说大明真的气数未尽,满清终归无法一统神州?

    到底在哪边下注,是关乎一生命运的大事,姚启圣谁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兵危战凶的所在,姚启圣却毫不在意。

    ……

    五百里外。衢州府。

    这一带清军的兵力极为空虚,陈邦傅几乎兵不血刃,就攻占了江山县,意气洋洋。

    赵印选和胡一清的进兵速度更快,他们从江西上饶斜插向南,已经攻占了江油山,仙霞古道就在眼前。

    在北面,陈友龙的镇筸营攻克衢州府的常山县,保护着陈邦傅和赵印选的侧后方。

    明军三路人马。呈一个不规则的品字形向仙霞岭挺进,但是清军一时摸不清明军的进攻意图。各个州府一起向上告急。

    喊得最响的,首先要数遭到攻击的衢州府。其次是分割开的江西广信府(上饶地区),其他几个邻近的州府也风声鹤唳,告急的文书雪片般向上飞去,仿佛已经遭到了进攻。

    满清的闽浙总督佟养甲身在福州,暂时还没有命令传来,浙江方面最高的军政长官是巡抚萧起元,但是此人能力有限,实际的最高领导就是浙江提督田雄。

    田雄听说衢州府遭到进攻,非常意外。

    浙江南部都是丘陵山区,比江西富不了多少,明军不去攻打富庶的南直隶和浙江北部,不去攻打位置突出的福建,偏偏选择这里下手,实在没想到。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一下正好打在清军防线最薄弱的环节,江山县和常山县甚至没有像样的抵抗,就被明军占领了。

    “铜头铁股麻杆腰,现在还真像一只狼,被南贼打到腰眼上了。”田雄对着地图看了半天,突然发现,从南直隶到福建这一带清军占领区,还真像一只躺着的狼,肚皮已经被明军戳破。

    他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立刻就猜到了明军的用意,十有七八,明军是冲着仙霞关来的。猜到是猜到,却不敢肯定,再说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支援仙霞关,这么大的一个浙江省,只凭他手里的几千兵马防守,处处捉襟见肘,哪还顾得上别人。

    当务之急,是迅速向衢州府一带增兵,防止明军向浙江腹地深入。田雄非常清楚,如果明军再打下几个州县,必然声势大振,其他的地方州府很可能接连不战而降,出现雪崩式的崩溃,局面那时候就无法收拾了。

    好在除了他手下的几千人马外,杭州城里还有一支驻防八旗,因为东南地区战事不断,杭州的驻防八旗兵力比较多,虽然被谭泰调走了一些,城里还剩下三千八旗兵。

    杭州城的防务,就交给八旗兵了,田雄亲自率领六千绿营兵,兵分三路,前往衢州府、处州府和严州府。

    ……

    与此同时,福建的战事已经打响,广东的明军从潮州府出发,对福建南部发起进攻,江西的明军从瑞金、建昌出发,兵分两路,对福建的西部发起进攻。福建的邵武府、汀州府、漳州府接连丢了几座州县,纷纷告急。

    香港方面,张家宝率领三千屯兵,悄悄登上罗明受的海船,沿着海岸线向福建泉州府驶去。

    到了这个时候,楚军还在饶州府按兵不动,冷眼看着驻扎在鄱阳湖口和安庆府的三万多清军。

    以静制动!

    楚军一直不动,就像拳击比赛一直藏在后面的重拳,越是没有打出来,对清军的威慑就越大。谭泰、马国柱、田雄和佟养甲,谁都不敢放松警惕,比如田雄明明知道仙霞关有危险,却不敢派兵去救,而是对衢州府等地增兵。

    谭泰这些日子不断增兵,在安庆府一带摆下了三万多人马,就等着明军发起进攻后,切断后面的补给线,来个关门打狗。楚军却若即若离,几万大军一直蹲在饶州府,就像站在门槛上回头来问:“你猜猜,我下一步要进来?还是要出去?”

    谭泰不能动,乘船顺着鄱阳湖南下,固然可以杀到江西中部的抚州府一带,但是楚军回过头来,立刻就把他灭了。

    谭泰又不能不动,福建和浙江都遭到进攻,他手里还有十万大军,总不能干看着。(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周亮工

    谭泰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明军现在变得团结了,最起码在隆武朝廷内部比较团结,湖广、江西和广东的各路兵马,竟然做出非常明显的战略配合,哪怕在崇祯朝时期,这种情况都非常少见。

    汪克凡一直钉在饶州府,其他各路明军却趁机放手进攻,再这么下去,福建和浙江都要糟糕。无可奈何之下,谭泰被迫改变战术,在九江留下一部分守军,自己带着一支援军进兵安庆府,他本人在彭泽县的小孤山坐镇,又拼凑了四万多援兵乘船分头赶往浙江和福建,去支援田雄和佟养甲。

    火烧眉毛顾眼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分兵防守,节节抵抗,等于是被动挨打,把主动权拱手交给了敌人,谭泰也是迫不得已才做出这个决定……明军现在的攻势是全线开花,除了楚军主力没动之外,其他各部都在大举进攻,清军几千里防线上处处告急,谭泰的应对虽然谈不上高明,但在当前形势下已是最佳的选择。

    调兵遣将之余,他又派人紧急通知福州的佟养甲,尽快抽调精兵良将增援仙霞岭,确保福建和浙江两省之间交通的安全……仙霞古道的战略意义太重要,明军如果占领这里,福建的清军有可能被包饺子,但是谭泰离得太远,干着急帮不上忙,浙江的田雄兵力太少,也指望不上,只能依靠福建方面派出援兵。

    江南战局突然恶化,谭泰把最新战况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派八百里快马分别送交北京的顺治和山西前线的多尔衮,十万火急,紧急求援。除此之外,他和孔有德也加强了联系。书信往来不断。一个征南大将军,一个平南大将军,两个人之间本来是较着劲的。有些王不见王的意思,但在巨大的压力下。谭泰只能向孔有德低头,主动示好求援。

    相对来说,孔有德的压力小一些,虽然在几个月前的湖广会战中损失惨重,但他只守着半个湖北,也不是明军的主攻方向,自保没有问题。谭泰因此向他借兵,想调个一两万人马到江西救急。孔有德却婉言谢绝,只派来一支水师助战。

    孔有德自有他的难处,湖北方面只是压力小一些,不等于没有压力,最麻烦的还是消失在伏牛山里的那两千明军骑兵,河南比江南地区还要空虚,这两千明军骑兵如鲠在喉,让他非常难受和担心。好在他手下还有些八旗骑兵,从中抽调两千精锐,再加上五千步兵。拼凑了一支人马正准备赶回河南,所以没有余力增援江西。

    但是作为大清恭顺王,孔有德还是非常顾全大局的。没有足够的步兵,就派一支水师支援谭泰好了。反正以他现在的实力,也不想冒险过江去攻打湖南,还留着那么多水师战船干什么?

    孔有德想的很长远,江南一旦出现大面积溃败,清廷肯定会调动他的部队参战,如果直接去江南还罢了,就怕搞什么围魏救赵,让他出兵进攻湖南。他手下的部队刚刚经过一场惨败。大半年了也没有补充足够的兵员,过江容易。再想回湖北可就难了,况且闯营和堵胤锡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被他们趁虚而入,再攻占湖北几座州府,到时候算谭泰的,还是算他孔有德的?

    把水师支走好了,没有船我怎么过江?

    他把湖北水师一分为二,较小的一支留下,较大的一支派往江西,算是尽到了自己的义务。谭泰倒是没想那么多,他现在急于向南直隶、浙江和福建运兵,正需要大量的水师战船,对孔有德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非常感激。

    有了这支水师,谭泰又向浙江派去了一万援兵,由固山额真朱马喇率领,计划在十天之内赶到严州府,对衢州府的明军陈邦傅、赵印选和陈子龙所部发起进攻。

    刚刚把朱马喇打发走,手下人禀报,福建佟养甲派来的信使到了。

    谭泰连忙召见,询问福建最新战况,才知道汀州府的府城已经丢了,漳州府的府城也被明军包围,岌岌可危,但是也有一个好消息,邵武府那边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明军万元吉所部进攻邵武府的府城,半路上中了清军的埋伏,又退回福建和江西的交界地带。

    “不错!打得不错!邵武府守将是谁?本大将军上疏为他请功!”

    “回征南大将军的话,福建以北邵武府、建宁府一带的兵事,都由福建按察使周亮工总揽。”

    “周亮工……,可是南明弘光降人?他是个文官,也会打仗么?”

    谭泰微微一皱眉头,周亮工的名字他听说过,据说此人是个能吏,在满清官场上很有点名气,却没想到也会打仗。

    文官带兵,是从明朝留下来的习惯,满清本来不喜欢这么做,但是在江南地方上用的都是投降的汉人,这种情况就比较常见。谭泰听说文官会打仗,立刻就想到了被他生擒的洪承畴:汉人书生就是花花肠子多,当年要不是太宗皇帝用计,还擒不住洪承畴那厮……

    “听我家佟军门说,周亮工可比三国周瑜,是一员难得的儒将。”那使者磕个头,说道:“接到征南大将军的书信后,我家军门立刻调周亮工率五千兵马北上,支援仙霞关,并命卑职转告大将军,仙霞关必定固若金汤!”

    “好吧,既然是佟养甲选中的人,应该错不了。来人呀,赏他二十两银子,带下去歇息。”

    谭泰把使者打发下去,又命人把黄澍找来。

    “周亮工是个什么人,你知道么?”

    “酷吏,此人乃酷吏也。”黄澍原来担任过福建的地方官,对周亮工很熟悉,所以张口就答,毫不犹豫。

    “酷吏,怎么个酷法?”谭泰多了几分兴趣,继续追问。

    “此人归顺大清后,连着办了几个案子,朝廷早有明示应对江南士绅怀柔优待,周亮工却专对士子书生下手,滥杀无辜,人头滚滚。他还领兵破了几家土寨,所到之处生灵涂炭,鸡犬不留,福建人都把他叫做周屠夫……”(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周亮工(续)

    满清眼看就要一统天下,汉奸这一行的竞争非常激烈。黄澍自己就是个汉奸,但对周亮工充满了羡慕妒忌恨,提起他的时候大义凛然,极为不齿。

    周亮工是崇祯十三年的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