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榆园军的根据地在山东的曹州、濮州一带,远离南明控制区,一直在孤军奋战。去年李化鲸兵败投降的时候,榆园军的精神领袖明朝宗室“忠义王”朱洪基被俘,其他的榆园军变成了一盘散沙,非常需要得到南明朝廷的认可和支持。
终于和南明朝廷联系上了,榆园军又可以重振旗鼓!
那个使者却沉默寡言,似乎不善言辞的样子,蹈东和尚心里有些奇怪,朝廷为什么要派这样一个人来当使者。
“你叫尤天景么?原来是做什么的?”
“我叫由天井,由是理由的由,天是天地的天,井是水井的井。不过在外人面前,就当我叫尤天景好了,不用再起假名。”由天井是楚军情报局的细作。
由是1个笔划头,天是6个笔划头,井是8个笔划头,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由天井的编号是168,在楚军情报局里,编号以1开头的都是高级情报人员,和由人工是一个级别的……
千里之外的嵩县,伏牛山北麓,李来亨和张鼐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跋涉,终于从重重大山里走了出来。
踏上平整的官道,战马发出欢快的嘶鸣,两千名楚军骑兵像一阵风般,直奔北方的洛阳而去,把嵩县县城甩在后边,根本没有理会。
窝寺峪,一冲而过。
沙峪沟,没有任何拦阻。
金沟,如入无人之境。
鹰堡,已经是一座空堡。
寥望峪,几名清军士兵慌慌张张的登上烽火台,楚军大队骑兵就已赶到,把这几名清军士兵全部杀死。
洛阳城,就在北面四十里外,楚军已经摸到了鼻子底下,城中还毫无察觉。
“弟兄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累,马匹也乏了,但是咱们既然出了伏牛山,路上已经被很多人看到,现在肯定就有人去洛阳报信,咱们必须抢在他们的前头!”
李来亨策马从队伍前走过,对众人说道:“咱们没有援兵,没有攻城器械,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只有在天黑之前攻下洛阳才能死中求活,若是不能成功就会全军覆没。奇袭洛阳,胜负在此一举,你们害怕吗?”
“小李将军,我们不怕!”
“快下令吧,奇袭洛阳!”
“打下洛阳,活捉李际遇!”
士兵们七嘴八舌,大声叫着,在大山里钻了这么多天,大家都知道要面对什么,都渴望尽快投入战斗。
“好!果然都是闯营出来的精兵强将,这一仗我们赢定了。大家放心,我已经在洛阳城里安排好内应,咱们大军突然杀到,鞑子吓也吓傻了,必能一战攻下洛阳。”
李来亨用马鞭一指北方:“兵贵神速,传我的将令,全军立刻出发,奇袭洛阳!”
“奇袭洛阳!”
士兵一起举起斩马刀,齐声高呼,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伴着雷鸣般的马蹄声向北方涌去。
口子坳、汜水河、沙郭庄……在向导的指引下,明军巧妙避开了清军的防线,杀散少量的清兵,一路抵达洛阳城前,城门已经遥遥在望。
看到城下突然出现不明身份的大队骑兵,守城门的清军立刻鸣锣报警,摇动千斤闸关闭城门。
楚军骑兵看到城门即将关闭,再次催马加快速度,队伍前面,一面红旗突然扑啦啦展开,楚军士兵齐声大喝,高举斩马刀向城门全速冲锋。
两千名骑兵全速冲锋,声势惊人,战马奔腾带着滚滚烟尘,看起来就像有上万人马一样,城头上,清军士兵无不目瞪口呆。
“这是大明官军?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还愣着干什么?快关城门!”清军把总大声叱骂,指挥士兵推门关闸。洛阳是天下名城,城墙非常坚固,哪怕明军有上万人马,只要关上城门就攻不进来。
随着吱呀呀令人牙酸的声音,沉重的千斤闸渐渐放下,离地面只有一丈多高,瓮城内侧的城门关上了一半,外侧的城门只剩下一条窄缝。这个时候,明军骑兵离护城河还有十来丈的距离,护城河上的吊桥却已经离开地面,缓缓向上收起。
“还好,总算赶在……”那个清军把总刚刚松了一口大气,却听到身后传来惊慌的叫声。他连忙转过身,惊讶地看到城里燃起了好几处冲天大火,有一片喊杀声越来越近。
“怎么回事?”他拔出佩刀,转身来到城墙的马道入口处,探头向下看去,迎面却碰到了一个邋遢老道。
“无尘道长,你怎么来……?”那个把总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无尘道长就突然冲到近前,一柄短刀刺进他的胸口。
一群莲花会的会众顺着马道冲上城墙,人数足足有两百人,每个人都手持利刃,对着清兵一阵砍杀。
千斤闸停止下降,过了片刻,再次缓缓升起。
无尘道长砍断绳缆,吊桥轰的一声落下来,荡起一片尘土,护城河上出现了一条通道。楚军士兵蜂拥过桥,外城的城门被重新推开。
莲花会的会众杀散了清军士兵,瓮城里面的城门也被打开。
两千名楚军骑兵,进入洛阳。(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十章 屠夫之死
楚军突然杀进洛阳,李际遇措不及防之下,连敌人是谁都没有搞清楚,就稀里糊涂地开始厮杀。
他拼命地调兵进行抵抗,但是城中军心已乱,根本不是楚军的对手,被杀得节节败退,天擦黑的时候,大半个洛阳都落到明军手中,眼看身边的兵马越来越少,李际遇不敢恋战,带着几百名亲兵逃出东门。
当天晚上,洛阳全城被楚军占领。
逃到城外的一座军寨,李际遇暂时摆脱危险后,派人联络各个堡寨,四处收拢残兵败将,想要重新夺回洛阳。但是斥候很快送来消息,攻占洛阳是李来亨和张鼐,这支明军当初都是大顺军的兵马,现在是南明楚军的闯营,不是一般的流寇乱兵。
老冤家来了!
李际遇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木呆呆地楞了半天,下令连夜撤退。
惹不起!
他当年和李自成打过仗,在大顺军手底下吃了一个大亏,仗着自己是地头蛇,才没有被对方吃掉。从那以后,他再没有和大顺军硬碰硬的作对,私底下还帮着李自成对付朝廷的官军……大顺军既然来到洛阳(不管他们是怎么来的),惹不起只好躲得起了。
考虑到明军都是行动快捷的骑兵,李际遇不敢等到天亮,连夜就带着残兵败将逃向登封。登封是他的老巢,还有一万人马驻守在那里,几十座堡寨连成一片,自保应该没问题。
李际遇的兵马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虽然连夜赶路,速度却非常快,一路向着东南方向仓皇逃窜,天亮的时候就到了登封。和他一起逃到这里的,还是洛阳知府宋天爵。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我等丧城失地,朝廷追究下来必定难逃一死!”宋天爵面如死灰。滴溜溜地转着圈子,搞得李际遇头晕脑胀。
“怕什么?怕什么?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打个败仗有什么稀奇!”李际遇色厉内荏,嘴上在呵斥宋天爵,心里也乱糟糟的,非常焦虑。
按常理来说,他的部队属于野战军,和“守土有责”的洛阳知府不同,丢了洛阳也没有太大的责任,但他还是觉得非常担心。
这两年来。从汉中贺珍到江西金声桓,再到大同姜瓖,起兵反清的前明降将越来越多,哪怕在鲁西豫东造反的榆园军,也和刘泽清有莫大的关系,清廷对前明降将越来越不信任……李际遇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总觉得清廷要对自己下手,现在又莫名其妙的丢了洛阳,如果较真追究责任的话,掉脑袋都是轻的。搞不好还会连累家人。
宋天爵被他一喝,终于冷静下来,端起茶杯咕咚咚喝光。然后把顶戴摘下来,前后扑拉着脑袋,皱眉思索对策。
“当下之计,只有请李帅尽快收复洛阳,再去朝中想法子打点门路,只要大把的银子撒出去,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首先要收复失地,才能将功折罪,然后再用银弹开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收复洛阳?开玩笑吧你,这比生个孩儿还难……”李际遇咬着牙说道:“李来亨和张鼐都是李闯余孽。打起仗来凶得很,我手下的兵马根本不是个儿。除非他们自己离开洛阳,别想打回去。”
“说不定,他们真的会自己离开洛阳。”宋天爵眼珠一转,说道:“李闯余孽都是流寇出身,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待,我等何不修书一封,送上金珠粮秣,请他们尽快离开?”
嗯?这倒是个办法!
李际遇眼中一亮,越琢磨越觉得靠谱,突然一拍桌案说道:“好,这件事就按府尊大人的意思办……”
两人仔细商量一番,给李来亨写了一封信,李际遇又传下命令,收拢洛阳周围的堡寨驻军,给明军让出离开的道路。宋天爵负责解决文官这边的问题,避免洛阳失守的消息扩散,两个人又凑了一笔银子,派人去京城打点门路。
宋天爵是投降的前明文官,在朝廷里有一定的人脉,很快列出了一个行贿的名单,非常自信地递给李际遇。
李际遇接过来扫了一眼,随手甩到一旁。
“你找的这些人都没用,分量不够。本镇和豫亲王殿下有旧,只要豫亲王愿意帮咱们说句话,天大的事儿都不算事儿。”
豫亲王就是多铎,李际遇投降满清的时候,曾经给多铎当过带路的马前卒,是他最大的靠山。
宋天爵连连称是,多铎是多尔衮的左膀右臂,他如果愿意帮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多铎愿不愿意管这件麻烦事。
怀着忐忑的心情,两人选派心腹手下,带着一笔金银珠宝,快马赶往北京。
从河南到北京一路上都是平坦的大道,使者风餐露宿,两天后就赶到保定,眼看北京城遥遥在望,却意外听到多铎去世的消息……
多铎,满清开国诸王中最能打仗的一个,一生战功赫赫,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他自幼深得努尔哈赤宠爱,六岁的时候就被立为正黄旗旗主贝勒,和阿济格、多尔衮是一个亲妈生的亲兄弟。1626年,努尔哈赤突然挂掉了,皇太极当上了后金国主,但他觉得多尔衮这兄弟三个威胁太大,他们的生母大妃乌喇那拉氏尤其是个厉害角色,就强逼乌喇那拉氏为努尔哈赤殉葬,从此和多尔衮三兄弟结成死仇。
乌喇那拉氏也不是傻子,她担心自己死后,皇太极再对多尔衮三兄弟不利,自尽殉葬前逼迫皇太极当众允诺要“恩养”他们。皇太极为了达到目的,答应了她的要求,所以多尔衮三兄弟后来仍然能够获得重用。
多铎这个时候只有十二岁(十一周岁),一夜之间失去了父母,老妈还是被同父异母的哥哥逼死的,多铎受的的刺激太大。变成了一个心理扭曲的变态。二十年后,他面对扬州数十万百姓,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一口气连着杀了十天……
多铎一生行事狂放不羁,是有名的荒唐王爷。以好色闻名。他第一喜欢良家熟女,硬是抢走了当朝首辅范文程的老婆,第二喜欢*,打仗的时候军中都带着妓女,在正史里他死于天花,但在野史里还有另一种说法,他其实死于花柳病。
多铎经常和皇太极作对,但他的确很能打仗。满清开国前后重大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