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而言之,先打福建佟养甲,对郑氏集团最有利。
先打浙江的和托、田雄,郑氏集团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先解决鲁王的问题,郑成功也乐见其成。
唯有先打南京,对郑成功没有半点好处,还得白白出力,只靠一个国公的空爵,远远不能弥补他的损失。
突然之间,郑成功觉得万元吉和杨廷麟的嘴脸都是那么可恶,骨子里的浪人性格上涌,恨不得一刀砍了这两个家伙。隆武帝是一个宽厚的君主,一向以大局为重,多半是受了这些文官的蛊惑和胁迫,才会对武勋如此寡恩……
汪克凡呢?汪克凡会有什么反击手段?
战争时期,军队才是保卫国家的定海神针,如果任由文官们摆布,会断送眼下的大好局面的!
郑成功一直从侧后方看着汪克凡,心里颇为焦虑,如果汪克凡选择退让,大势所趋之下,郑氏集团也只能退让,东征的胜利果实大半会被文官集团窃取,隆武帝和文官们联合,加强了皇权,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吃亏的只是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武勋,将来再有类似的情况,谁还来当这个冤大头?
自从拜祭仪式开始后,汪克凡的神情一直很沉稳,沉稳得让人忘记了他的真实年龄。
宁镇会战取胜后,隆武朝廷的政治形势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切他早有考虑,对于隆武帝采取的各种手段,他多半也有心理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只有重心均匀的陀螺才能一直转着不倒,一旦内部的平衡被打破,比如在陀螺的一边贴上一块橡皮泥,它就肯定转不起来。
江南三省,就是这块橡皮泥。
汪克凡原本是打算做出一定让步的,把这块橡皮泥尽可能均匀地贴在陀螺上,让它继续平稳地转下去,但是很明显,隆武帝更喜欢大明王朝传统的政治模式,不惜把这个陀螺捏扁,变成一个不会转的秤砣,也要坚决地维护皇权。
从具体的政治斗争手段来说,隆武帝的这套组合拳的确很高明,汪克凡忙于军务,有些手段事先也没有想到,比如这篇祝文里大肆鼓吹北伐,就出乎他的意料……开什么玩笑,消灭济尔哈朗后,楚军几乎被打残了,隆武朝廷的家底也被掏空了,江南还有三大坨清军,哪有力量进行北伐?要进行北伐的话,最少也得休整准备一年半载的,因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汪克凡根本就没往这边想,隆武帝却瞪着眼睛唱高调,就是用大义名分来逼迫楚军。
还有南京。
在这篇祝文里,一再强调收复南京的政治意义,点着楚军的名字让他们尽快攻城,为大明收复留都,告慰朱元璋的在天之灵,然后传檄大江南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必然云起响应,楚军随即出兵北伐,就可把满清逐出关外,一举完成复国大业。
真的是这样吗?满清处于开国时期,内部还有很大的活力,不是崇祯的末代王朝,这几年在北方已经站稳了脚跟,手里还有几十万可战的军队,靠一纸檄文推翻清廷的统治,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隆武帝一再强调南京的重要性,只是为了转移视线,用堪称天下第一雄城的南京把楚军牢牢拴住,甚至把郑家水师也拴住,自己去抢占浙江和福建。(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文 第一六二章 血祭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抗清形势最困难的时候,隆武帝和汪克凡结成了政治同盟,但是随着江南三省的收复,这个同盟突然面临破裂的危险,汪克凡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
大家的关注点根本不一样,矛盾迟早要爆发,亡国的危险暂时解除后,隆武帝只要不想当汉献帝,哪怕冒着很大的风险也要打压楚军,尽力维护皇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放手一搏是必然的选择,不动手反而才奇怪了。
汪克凡全面退让的话,大家还能继续做盟友,但是汪克凡不可能全面退让。
他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已经在军阀的路上走得太远,不可能再伪装成忠臣孝子,扪心自问的话,他的确有成为曹操的趋势,几年来对大明这条破船修修补补,只是不想让它立刻沉底,一旦平安靠岸,卸掉船上的货物和旅客后,汪克凡就会把这条破船拆掉,重建一条新船,至于是不是还叫“大明号”,到时候再说。
但是话说回来了,这些都是将来的事情,汪克凡现在还不想和隆武帝决裂,曹操一辈子也没有称帝,汪克凡对南明的控制力还比不上鼎盛时期的曹操,扯旗单干的条件并不成熟……和他一样,隆武帝也只是在打压楚军,并没有彻底撕破脸,盟友是做不成了,但还不想做敌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家还能合作。
对于隆武帝打出的这套政治组合拳,汪克凡必须反击,否则陀螺变成了秤砣,大明又会失去活力,亡国是迟早的事情。为了抗清大业,他可以相忍为国。但是有人想开倒车的话,那也只有挺身而战……
朱聿鐭念完祝文之后,拜祭孝陵的典礼就进入了尾声。这里不是开会的场合,文武要员只要表个态。坚决拥护隆武帝定下的战略基调,有什么事情下来再商量。杨廷麟代表文官首先发言,对隆武帝的祝文进行引申和解说,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南宋的历史教训,一定要抓住眼下的大好形势,挥师北伐,直捣黄龙,打败已经元气大伤的满清。如果只想着偏安江南,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云云。
大义凛然!
慷慨激昂!
支持北伐的就是岳飞,反对北伐的就是秦桧,武将们率领大军北伐,文官们在江南筹措粮饷,大家团结一致,为实现复国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南明的形势和南宋完全不一样,南宋是一个标准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南明名义上虽然是一个国家,楚军、郑家军、金声桓、乃至于云南的西军却都是半独立的势力。杨廷麟偷换概念,借古讽今,背后掩藏着打压异己的目的。武勋集团却有口难辩。
汪克凡、郑成功乃至于金声桓,你们要当岳飞?还是要当秦桧?
汪克凡说:我当然要当岳飞。
“楚军将士日夜盼望收复故土,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夙愿,若陛下誓师北伐,臣汪克凡以下十万虎狼之师甘为前驱,马革裹尸而无悔……”汪克凡一开始是唱高调,说着说着动了真感情,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满清二百多年的统治是多么的黑暗和腐朽,抗清对他来说不是唱高调。而是真正的奋斗目标,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哪怕为之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朱聿鐭深受感动。
杨廷麟深受感动的样子。
汤来贺静静聆听。
金声桓连连点头。
郑成功面无表情。
张煌言作为观礼嘉宾站在侧后不起眼的位置,神色若有所思。
钱谦益神态和善,脸上似乎挂着一丝微笑,仔细看又没有笑,既没有在庄重肃穆的典礼上失礼,又不停向他人释放着善意,表情神态拿捏到如此分寸,果然不愧是久经宦海沉浮的得道高人,他对汪克凡不是太熟悉,汪克凡说话的时候,他一直上下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楚军统帅,两人目光偶尔一碰,他轻轻地眨一下眼睛,用眼神告诉汪克凡:你的演讲很精彩,我很喜欢听,也都听明白了。
万元吉也很喜欢听,隆武帝这篇祝文定下了将来的调子,汪克凡当众表示拥护,就敲钉转脚没了退路,只能选择退让,这场文官和武勋的战争,眼看胜利在望。
“看来还是陛下对他最为了解,汪克凡此人虽然桀骜不驯,但在大礼上还知道进退分寸,只要他肯放弃苏杭和福建,就把浙江西部的两座州府给他吧。”万元吉在心里暗暗盘算着,对汪克凡这种实力派军阀也不能太过逼迫,打一巴掌还得给个枣,浙江西边的严州府、衢州府已经被楚军通城营占领,就把这块地盘划给他算了,这当然会伤害杨廷麟的利益,但是为了顾全大局,杨廷麟应该做出一定的让步……至于福建嘛,则是庙小菩萨大,水浅王八多,万元吉是名正言顺的闽赣总督,却要和鲁王朱以海、郑成功、广东苏观生争地盘,肯定不能再让别人插一脚。
这几股势力中,鲁王朱以海,早晚都要被干掉的,不足为虑。
广东苏观生,只是跟着打秋风罢了,捞一把便宜就会走人。
真正讨厌的,还是郑成功这个家伙。
“朱成功仗着陛下恩宠,这几年拼命网罗羽翼,若是任由其坐大,早晚必成朝廷心腹大患,本部堂身为闽赣总督,绝不能再让福建冒出来第二个汪克凡。”
想到这里,万元吉挺身而出,向郑成功叫板。
“梁国公一心报国,赤胆忠心,日月可鉴,楚军早晚必能攻克南京,挥师北伐。但是在江南用兵离不开水师,还要靠漳国公鼎力相助,依老夫看来,大木应当尽快攻占崇明岛,再夺取南京江心洲……”汪克凡已经表态了,郑成功你也赶快表个态吧,郑家水师先在南京城下打上一年两年。再配合楚军发起北伐,最好放弃厦门岛,把大本营搬到崇明岛去。福建这边就交给我万元吉吧,你不用操心了。
“嗬!只要圣上誓师北伐。我自然会出兵,不需万督抚费心了!”郑成功是个暴躁刚烈的脾气,不善掩藏自己的情绪,脸上明显带着怒色,任谁都看得出来。
万元吉碰了个结结实实的硬钉子,又羞又恼之下,就要出言斥骂,旁边的汤来贺却用力一拉他的胳膊。用目光示意他打住,再前面的杨廷麟也拉下了脸,对万元吉这个猪队友很是不满……今天的任务就是造势定调子,只要汪克凡肯低头,何必横生枝节去刺激郑成功。
汪克凡仿佛没有看见这一切,接着说道:“北伐成败事关重大,一定要谋定而后动,之前还要扫平江南清虏残部,以绝后患,这其中的种种计画安排。都需仔细斟酌,本镇这几年用兵略有一些心得,愿与诸君共飨……”
听到他的口风突然一转。杨廷麟、汤来贺都连忙转头看了过去,汪克凡果然不甘心退让,在这里等着呢!好吧,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样来,哪怕你真的说出一朵花,我们也坚决说那是一坨屎,绝不能改变先打南京,紧接着渡江北伐的战略。
听到汪克凡要讲兵法,场中的武将都竖起了耳朵。楚军这几年的战绩有目共睹,汪克凡是公认的隆武朝第一善战之将。能亲耳听他解说兵法,是每个武将都难以抗拒的诱惑。
汪克凡却突然停了下来。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向享殿外提声喝道:“把祭品呈上来吧!”
一队全副披挂的楚军士兵踏入享殿,前面十余人手举托盘,托盘上是一颗颗用石灰腌制的首级,后面十余人押着三个五花大绑的清将,进殿后在膝盖窝里狠狠踹上一脚,三个清将扑通通跪倒在地,随即被楚军士兵死死按住,他们的嘴里都塞着布团,虽然吱吱呜呜地叫着,却无法喊出声来。
在众人愕然惊惧的目光下,汪克凡对唐王朱聿鐭行礼说道:“这些首级,分别是虏酋济尔哈朗、傅勒赫、何洛会等人,这三个被俘的清将么,一个是固山贝子固尔玛浑,一个是假虏旗主佟图赖,一个是有巴图鲁称号的褚库,今日将他们的首级献于太祖高皇帝灵前,以明我等抗清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