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已召集三百死士护驾,都是武艺高强之辈,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谭啸和周国栋只带了五百人马入城,翻不起什么浪花。”

    “请陛下下旨,传君子营入城护驾。”

    “此言大为不妥!君子营出于湖广,和楚军颇有渊源,此时不宜入城。”陈子壮越众而出,向隆武帝大声说道:“老臣有一策,可抵数万精兵,让谭啸周国栋自行退出道州城。”

    “噢?”隆武帝眼睛一亮:“请问秋涛先生有何良策教我?需要多少兵马?”

    “不需一兵一卒。”陈子壮冷傲一笑:“老臣愿孤身前去,以大义说之,谭啸、周国栋但凡还有一点廉耻之心,还有一点忠义之念,就不敢阙前犯驾!”

    “这怎么可以?太危险了!”

    “谭啸周国栋乃是无君无父之徒,请秋涛先生三思,不可送羊入虎口啊!”

    一众文武大臣齐声惊呼,陈子壮是内阁阁老,朝廷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如果失陷在楚军手中,局面会变得更加混乱。

    “无妨!老夫奉天

    子旨意行事,大义在手,还有大明历代列祖列宗护佑,三百年国运护身,谭啸、周国栋岂敢害我?退一步说,就算他们两个丧心病狂,加害老夫,老夫便舍此白头就刀斧,也让天下人知道朝廷自有忠义之士,不可轻辱!”

    王坤和马吉祥对视一眼,都是暗暗咂舌,都说六十耳顺,这位老爷子的脾气却越发火爆,明明头发胡子都白了,可是动不动的就要玩命。但是你别说,他还真有一股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无论此行是生是死,“舍此白头就刀斧”的佳话,肯定会传颂士林。

    诸多的文官们,脸上满是敬佩、感动、激动和惭愧……陈子壮不愧是南党的士林领袖之一,危难之时见风骨,他大义凛然的这番话,真有当年杨慎“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此时”的风采,文官们无不热血沸腾。

    “学生愿追随秋涛先生同去!”御史王夫之挺身而出,站了出来。

    “学生也愿同去。”给事中刘湘客站了出来。

    “还有我!”

    “同去,同去!今有不力争者,共击之……”

    一时间群情激愤,足有三四十人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他们大都是五品以下的中级文官,以御史言官居多,王夫之和刘湘客作为领头的两位,众人都以他们两人为首。

    这些文官都已想得明白,读书人的武器不是刀枪,而是笔和嘴,却比刀枪厉害百倍。谭啸和周国栋兴兵犯驾,但是终归没有举旗造反,说明他们还承认隆武帝的地位,承认自己是隆武朝廷的臣子,只要大家抱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态度,和他们坐下来好好的讲道理,其实风险并不大。

    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谭啸周国栋放下刀兵,固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谭啸和周国栋不肯悔改,一定要劫走隆武帝,大家也尽到了臣子的本分,日后还能扬名天下,以至青史留名,冒一点风险也值得。

    王夫之左右看了看,找到了好友蒙正发,用眼神催促他赶快也来请命,如此盛事,适逢其会,可不能错过了。

    “……”去还是不去,蒙正发犹豫不决。

    杨慎当年打的是嘉靖皇帝的脸,嘉靖皇帝遵循道统礼法,文官们闹得再凶,最多也就是廷杖打屁股,谭啸和周国栋却是杀人不眨眼的军头,这些文官没有想明白这一层,跑去他们面前唧唧歪歪,万一惹恼了对方,立刻就会人头落地。

    “微臣愿与秋涛先生一同前往,以壮声势。”

    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个朝廷重臣也站了出来,文安之和汤来贺。

    蒙正发眼睛一亮,当时就要迈步跟上,有这两位大佬同去,形势立刻又为之一变,谭啸和周国栋再是丧心病狂,也不至于对这些威望卓著的几朝老臣大开杀戒,此行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不行,你们两个都不能去。铁庵先生年迈,让你冒如此风险,朕,于心何忍?”听到隆武帝不同意,蒙正发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把脚缩了回来。

    “主辱臣死,老夫也有一颗白头,不甘居于秋涛公之后,还请陛下成全!”文安之和其他慷慨激昂的文官不同,脸上的表情很平静,还随口和陈子壮开了个玩笑,但是语气坚定,心意已决。

    “……既然如此,就辛苦铁庵先生走一趟了。”隆武帝轻轻叹了口气。和性如烈火的陈子壮不同,文安之为人务实低调,在朝廷里不偏不倚,不党不群,和楚勋不是搞得太僵,有他在中间调停劝解,多了几分把握能说服谭啸和周国栋,稳住楚军。

    一定要稳住楚军!

    隆武帝现在已经无计可施,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陈子壮和文安之身上,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拖延几天时间,刘芳亮的勤王军就会赶到。

    有汤来贺和文安之带头,其他的朝廷重臣也纷纷上前,请求和陈子壮同去,就连一开始另有考虑的何吾驺也站了出来,没办法,这个时候如果还缩在后面,会被别人看成胆小懦弱之辈,变成“今有不力争者,共击之”的众矢之的。

    隆武帝考虑再三,同意了何吾驺的要求。

    他非常清楚,不管这些文官们说的如何大义凛然,一副舍生取义的样子,但是本质上,这就是一场和叛军之间的谈判,而且还是兵临城下不对等的谈判。

    说白了,陈子壮就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仗着自己的名望,卖一张老脸和谭啸周国栋谈条件去了,万一对方不给他面子,所有的打算都会落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干脆再加上何吾驺这个分量十足的内阁首辅,让谭啸、周国栋不得不生出顾忌,收起刀枪,坐下来好好讲道理。

    至于帝党领袖汤来贺,则是隆武帝最信任的文官,还需要把他留在身边,主持局面。

    看到“使节团”的阵容越来越强大,其他的文官不再犹豫,一起上前请命,前去帮助几位大佬摇旗呐喊,站脚助威,隆武帝从中挑选了十几个人加入,其中不乏六部九卿这样的高官,蒙正发在几位好友的力荐下,终于搭上了最后一班车。

    这种感觉,真的好爽啊!

    蒙正发迈出这一步后,所有的担忧顾虑都抛到脑后,只觉得豪情壮志满心间,难怪东林党的前辈那么喜欢被皇帝廷杖打屁股,原来这种不畏强暴挑战强权的感觉,才是圣贤子弟的道之所在,突然之间,蒙正发感觉自己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全身充满了的力量。

    “谭啸,周国栋,你们两个乱臣逆子等着吧,某蒙正发来了!”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隆武帝干脆做到极致,又命人请来白发苍苍的周王,自己的同胞兄弟唐王,给使节团再添上两个重重的筹码,这样一帮大佬找上门去,谭啸和周国栋打不得、骂不得,肯定被搞得焦头烂额。

    一切安排妥当,周王、唐王和何吾驺等人离去,隆武帝又命人秘密召来堵胤锡,亲手把年幼的太子交到他的手里。

    “朕若陨于乱军之中,卿当护送太子潜往南京,托孤于汪克凡。”

第二卷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四零章 狡辩

    太子朱琳源只有四岁,满是稚气的小脸上表情很严肃,走路的步子也尽量迈得稳稳当当,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突然离开父母,他明显有些害怕,眼睛里水汪汪的闪亮亮,嘴角却一直绷得紧紧的,强忍着不肯哭出来。

    如果是别家的孩子,堵胤锡肯定会把他抱在怀里,像个慈祥的老爷爷一样好好哄一哄,但是朱琳源是未来的皇帝,现在的东宫太子,堵胤锡身为臣子不宜太过亵近,只能默默看着年幼的朱琳源独自承受这一切。

    “没想到啊没想到,天子竟然如此信任父亲,这是托孤啊!”堵世明是堵胤锡的长子,得知朱琳源的身份后非常兴奋,甚至还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

    “这个时候把太子送来,可是一个烫手山芋。”堵正明是堵胤锡的族侄,也是君子营的坐营官,远比堵世明更加精明干练,深知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一旦走漏消息,堵胤锡和君子营立刻就会陷入旋涡,甚至被撕得粉碎。

    “再烫手也得接着,陛下无事便好,若真有个闪失,天下虽大,再没有太子的容身之处,送去南京也许就是最好的结果,到时我们才能卸下这副担子。”堵胤锡传令全军,进入最高等级的戒备状态,所有知"qingren"严禁走漏消息,否则连坐处斩,不许出现任何一丁点的纰漏,以确保太子安全。

    ……

    “朝廷诸公要和咱们谈谈?扯淡,谁有工夫理他们!”周国栋抖了抖何吾驺写来的亲笔信,对谭啸笑着说道:“咱们当初在全州的时候,朝廷诸公一个个鼻孔朝天,找上门去都不肯正眼看咱们一眼,现在把他们打服了,就变得通情达理,想跟咱们坐下好好谈谈了。”

    “谈还是要谈的,咱们就这么过去见驾,不合朝廷礼仪。”谭啸随手一指,对前来送信的王夫之说道:“时间嘛,定在一刻钟以后,地点嘛,就在前面两百步之外。”

    你们都率军打进城里来了,还说狗屁的朝廷礼仪!王夫之在心里腹诽一句,转身向远处看去,那里霍然是道州城最大的一个十字街口,想来平日里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但是此时看不到一个行人,城里的百姓害怕打仗,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就在那里吗?”王夫之犹自不敢确信,以为自己理解错了:“怎么能在大街上商谈国事?”

    “大街上最好,透气,敞亮,谁也别想暗中使坏!”周国栋黑着一张脸:“你又不能做主,还在这里磨蹭什么?快点回去报信吧,记住,你们只有一刻钟时间,过时不候啊!”

    这两个家伙,真是难搞啊!

    王夫之临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设,不论遇到何种羞辱,也要忍辱负重,想方设法让谭啸和周国栋坐到谈判桌前,如果他们两个不肯和朝廷谈判,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君臣大义和大局为重的理

    由说服他们,如果他们两个恼羞成怒,就要不卑不亢,荣辱不惊,让天下人看看我王船山的风骨,哪怕对方以死惧之,也要含笑面对屠刀,决不能露出半点惧色,沦为士林笑柄……

    出乎意料的是,谭啸和周国栋很好说话,直接答应谈判,一点没有为难他,但是这种谈判方式,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啊!谭啸和周国栋说话行事之间,把他这个在士林中享有鼎鼎大名的王船山视若无物,偏偏他还不好发作,也不敢发作。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王夫之非常确信,自己绝不是胆怯害怕,只是不愿节外生枝,破坏谈判,就让他们两个尽管嚣张去吧,等到隆武帝重振朝纲,早晚有他们悔之莫及的一天。

    他急匆匆的赶了回去,向周王、唐王和何吾驺等人报告,自己幸不辱命,已经说服谭啸和周国栋和朝廷谈判,只是他们两人桀骜不驯,言语中对朝廷很是无礼,竟然一定要在大街上谈判……

    周王、唐王和何吾驺等人在前,一众勋贵大臣跟在后面,“使节团”的阵容超过五十人,再加上特意调来的五百名御林军,三百名武艺高强、忠诚可靠的死士,近千人浩浩荡荡护卫着使节团,跟着王夫之来到谈判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