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摇旗认识这条铁鞭,更认识这条铁鞭的主人,袁宗第,擅使一条十二斤的竹节铁鞭。

    “永忠,我欠他一个人情,不能杀他!”

    袁宗第身后,田见秀、刘芳亮、刘体纯等将领都跟了出来,各自带着手下的亲兵,把汪克凡这支小小的队伍围在中间。

    “汪守备的汛地在崇阳,到浏阳来做什么?”田见秀的地位最高,居中发问。

    汪克凡问了他姓名,抱拳道:“原来尊驾就是泽侯,巧了,我这次就是为了泽候而来。”

    “你我素不相识,此话从何说起?”田见秀一愣。

    “我来劝泽候悬崖勒马,万万不可投降满清!”汪克凡话音落地,营门前突然鸦雀无声。

    无论是脱离何腾蛟,还是投降佟养和,都是农民军高层将领正在商讨的秘密,哪怕他们的亲兵也不太清楚,汪克凡突然当众说出来,众人都又惊又怒。

    “你怎么知道?”田见秀沉声发问,叛变投敌可不是一件小事,泄露出去后患无穷,他心里已经动了杀机。

    “武昌府中已经传遍了,你和佟养和使者往来,反复谈判,具体的细节还要我再说吗?”

    是从鞑子那边泄露出去的,田见秀点了点头。

    “汪守备既然知道这个秘密,竟然还敢来浏阳送死,果然好胆色……成全你了!”

    说着话他一挥手,就要命众军乱箭齐发,当场射死这几十个明军,杀人灭口。

    袁宗第连忙劝道:“泽候稍慢,这姓汪的既然敢来,其中必有原因,还是听听他怎么说。”

    “浏阳十万大军,要杀我易如反掌,何必急在一时!”汪克凡哈哈大笑,命人把五花大绑的程九伯推了上来:“我此来绝无恶意,送上一份大礼略表寸心,若是各位满意的话,咱们再接着说话。”

    什么意思,农民军众将都糊涂了,眼前这鞑子官身穿鹌鹑补服,分明只是个八品小官,况且相貌猥琐,模样狼狈,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在田见秀、袁宗第等人疑惑的目光下,汪克凡转身向北,对九宫山的方向郑重行了一礼。

    “此人就是九宫山的程九伯,杀害大顺永昌皇帝的凶手!”

    如同晴天响个霹雳,三军众将都楞在当场,好半晌作声不得,大顺永昌皇帝,就是李自成的尊称!

    李自成被害之后,农民军为了泄愤报仇,在湖广江西大开杀戒,杀光了几个县的团练乡勇,就是没有找到这个程九伯,十几万将士提起此人,都是痛恨无比。

    “去,快去把小鼐子找来!”

    田见秀吩咐一声,几名亲兵这才反应过来,打马扬鞭匆匆而去。时间不长,远处道路上腾起一片烟尘,马蹄声滚滚而来,前面的是一水的年轻小伙,后面还跟着十几个女兵,为首的正是李自成的义子张鼐。

    李自成遇害的时候,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张鼐和二十几名亲兵,张鼐侥幸逃脱,认得程九伯的相貌,他来到跟前飞身下马,滕腾腾冲到程九伯面前,只略略看了一眼就红了眼睛,噌的一声拔出腰刀。

    “我杀了你这恶贼!”

    众人连忙上前劝住,张鼐仍在不停高叫:“就是他,就是他,化成灰我都认得,他就是程九伯那恶贼!”

    程九伯瘫软在地,已经吓得半死,众人却恨极了他,个个瞠目欲裂,年轻的忍不住上前打骂,那些女兵们都痛哭流涕,哀声一片。

    “好,好的很!去请太后,快去请太后!”田见秀也是咬牙切齿,激动异常,喝道:“今天要以这恶贼的鲜血下酒,祭奠先帝在天之灵!”

    大顺军的女眷家属自成一营,也就是俗称的老营,除了妇孺老弱之外,还有孩儿兵和女兵,如今大顺朝虽然覆灭,高氏和义子张鼐还是住在老营……

    当高氏终于赶到后,祭奠李自成的仪式已经准备好,三军将士齐齐戴孝,请出李自成的灵位,高氏率众将郑重行礼拜祭,又刺出程九伯心头的热血调成血酒,先在灵位前洒了一碗,然后分给众人共饮……

    “汪将军大恩大德,老身感激涕零,小鼐子,快来替为娘磕头!”

    高氏眼中还有泪光闪动,心情激荡之下,颤巍巍地向汪克凡福了一福,张鼐过来痛痛快快磕了三个响头,汪克凡要扶,高氏却拦住了他。

    “这个礼决不能缺,缺了老身就要羞愧而死,死了也无颜去见先帝。”她又叫过郝摇旗说道:“汪将军是我李家的大恩人,就算以前有什么过节,也请看在老身的面子上,不要难为他。”

    “哎——,我郝摇旗也不是小肚鸡肠,他既然抓来了程九伯,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嗯,我再敬他三碗酒,算给他赔罪就是了!”

    众将哈哈大笑,化干戈为玉帛。

    ……

    当天晚上,汪克凡成了农民军的座上客。

    “汪兄弟,你今日劝我悬崖勒马,是个什么道理?”田见秀的称呼也变了。

    汪克凡盯着他的眼睛,好半天才郑重的劝告。

    “天下人皆可投降满清,独有泽候却不能降!”

    ……

    ps:在真实的历史上,田见秀投降满清后又反正,反正后又投降,随即被杀害……但是这个并不重要,底下才是重点。求推荐!求收藏!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何必马革裹尸还

    田见秀一愣,在投降满清这件事上,他的确比较纠结,但是……

    “洪承畴封疆大吏,吴三桂一方诸侯,钱谦益士林领袖,左梦庚世受国恩,牛金星更是我大顺朝的丞相,他们都能投降满清,为何独我田见秀不能降?”这些都是大人物,有文有武,他们都投降了,我田见秀为什么不能投降。

    汪克凡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笑了笑,突然反问。

    “请问泽候,你是真心投降满清,还是诈降?”

    “这个嘛……,不管真降还是诈降,田某都不会真的替鞑子卖命,投降后便解甲归田,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保全性命于乱世……”事关机密,又与汪克凡交浅言深,田见秀不愿说得太多,回答不尽不实。

    “只怕到时身不由己!”汪克凡摇了摇头:“弄假也会成真,泽候只要到了满清军中,必然为其驱使,为鞑子冲锋陷阵,难免和以前的老兄弟兵戎相见,泽候下得去手吗?”

    田见秀默默皱起了眉头,如今的农民军并不是铁板一块,他虽然有意投降,李过、袁宗第、郝摇旗等人却不愿投降,将来免不了各为其主,互相残杀。

    汪克凡又说道:“满清视汉人为猪狗,动辄屠城灭郡,若为鞑子卖命,就要大肆屠杀我汉人百姓,以泽候的菩萨心肠,到时该如何自处?”

    因为古代的攻城战难度太大,成本太高,满清制定了一条残酷的政策——汉人只有“跪迎王师”才能免死,如果敢关上城门进行抵抗,城破后必须屠城,否则会严厉追究领兵将领的责任。

    这条政策虽然血腥残酷,但实际效果的确不错,清军所到之处往往不战而胜,哪怕有的明军将领誓死抵抗,也会有贪生怕死的部下临阵反水,发动叛乱献城投降。

    人性总是自私的,人性也总是矛盾的,田见秀虽然是领兵大将,却偏偏笃信佛教,性格仁厚,对普通穷苦百姓非常同情,汪克凡的这番话明显打动了他,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

    他非常清楚,一旦投降后身不由己,这些事情早晚都会发生,想到自己要亲手屠杀百姓妇孺,屠杀大顺军的老兄弟,他的心里异常烦躁,声音也高了起来。

    “王朝兴替,天意难违,顺者昌而逆者亡!汪兄弟也说了,天下人皆可投降满清,又何必与我苦苦为难?”

    “洪承畴、吴三桂可降,是因为当时满清弱于大明,要用他们充当鹰犬,钱谦益、左梦庚和牛金星可降,是为了安抚军心和民心,但说到底,他们对满清鞑子的威胁都不大,泽候却和他们不一样。”

    汪克凡终于要亮出杀手锏了。

    “什么意思?”田见秀莫名其妙。

    “这几个人投降后都保住了性命,甚至得到满清的重用,但请问泽候,权将军为何被满清处死?”

    刘宗敏,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大顺权将军。他在武昌之战中身负重伤,到了九江躺在老营里养伤,被阿济格的清军活捉,随即处死。

    “这个,想必是权将军宁死不降,才惨遭杀害……”田见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到有些心虚,他自己也知道这个理由太过牵强,站不住脚。

    哪怕刘宗敏誓死不降,阿济格也可以把他带回北京,甚至仿效洪承畴的旧例,用水磨功夫慢慢劝降,就这么干净利落一刀杀了,说明满清根本没打算留下他的性命。

    “错!满清杀害权将军,是因为怕他!”

    汪克凡毫不客气地打破他的幻想:“权将军威望卓著,勇猛善战,满期鞑子为绝后患,才立刻杀了他……如今大顺军群龙无首,以泽候的官职声望最高,该何去何从,请泽候三思!”

    对满清统治可能造成威胁的人,从多尔衮到康熙乾隆,满清统治者从来毫不手软,比如崇祯的三太子朱慈焕,一直隐姓埋名活到康熙四十七年,被清廷抓住时已经是个老头子,还反复辩解自己是顺民,绝没有造反的打算,但是康熙毫不犹豫把他处死了。

    满清入关之后,为了稳定汉族士绅地主阶层,对明朝的文武官员拉拢招降,却把农民起义军看成生死大敌,除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牛金星,对大顺军始终采取赶尽杀绝的态度。如今李自成死了,刘宗敏死了,你田见秀就是老大,就是满清的心腹大患,你敢投降就死定了!

    “这个……”田见秀悚然而惊,后背的汗水涔涔而下。

    他的确没有想得这么深,这么远!

    如今大顺军各自为政,他空顶着个提督诸营权将军的名号,手里却只有几千人马,如果投降满清,既不能拥兵自重以求自保,又树大招风很难得到鞑子的信任,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害了他的性命!

    他站起来在屋子转了两圈,突然又停了下来。

    “汪兄弟,你是读书人见识多,你说说看,大明还有中兴的希望么?”

    以农民军现在的情况,自己单干肯定没戏,既然不能投降满清,那就只能投靠南明,但是,苟延残喘的南明看着更加不靠谱。

    “我不知道。”

    汪克凡顿了一下,郑重说道:“异族入侵,奴役我汉人百姓,欺凌我父老乡亲,我等既然投身军伍,就该拼死抗敌,捐躯沙场,不求马革裹尸,只求埋骨青山。”

    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无论如何,这个基本的大道理都要点明。

    田见秀脸上一红,和袁宗第那些耿直的武将比起来,他考虑的问题就多了些,瞻前顾后之余,反而缺了点军人的操守气概。

    “汪兄弟,依你看,大明还能撑几年?”他终于打消了投降满清的念头,但又担心明军撑不了多长时间,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王朝兴替都有迹可循,当年魏蜀吴三国相争,用了六七十年才三分归晋,南宋偏安江南,更支撑了整整一百五十年,满清虽然气势汹汹,离平定天下还早得很呢!”

    汪克凡为了安抚田见秀,专门挑了两个对他有利的例子,三国和南宋时期都有相关的评书演义,在民间脍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