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闯王李自成既然不在了,农民军也就闯不动了,归顺南明是唯一的出路。

    “你找的……谁的门路?”马进忠更加疑惑。

    “就是当今皇上!”汪克凡的回答出人意料。

    “你认得皇上?”南明当今天子,是在福建的隆武皇帝,汪克凡一个湖广的小小守备,怎么可能认得他。

    “不认得。”果然,汪克凡摇了摇头,却又加了一句:“但是有人认得。”

    “是谁?”

    “湖北巡抚堵胤锡!”

    堵胤锡此时已经升任湖北巡抚,驻节常德。

    这也是何腾蛟明升暗降的杰作,堵胤锡因此被踢出了湖南官场,给何腾蛟的心腹班底腾路。而湖北大部分地区都控制在满清手中,堵胤锡名义上是湖北巡抚,政令却不出常德一府之地,挂着巡抚的招牌,干着知府的差事。

    但有一弊必有一利,堵胤锡虽然名不副实,却也迈进了封疆大吏的行列,可以跨过何腾蛟,直接向隆武皇帝保举李过、田见秀等人,招抚这支农民军。

    “我起草了一份奏章,念给众位兄长听听,要是没什么问题,就呈送给堵胤锡堵军门,请他转呈当今圣上。”

    (军门,本来是对总督的尊称,但官场上一向流行拔高敬称,到了明朝末年,巡抚也通称军门,也就是说,对巡抚和总督都可以称为军门。)

    汪克凡取出一份文稿,请田见秀等人传看,这文稿通篇都是书面文言,田见秀虽然粗通文墨,也看不懂多少,袁宗第和马进忠更是如观天书,汪克凡就为他们逐句解说。

    “有贼将李过、田见秀、袁宗第、高一功、刘芳亮等,倾慕英主,悔罪投诚,转战千里,杀虏逾万,能已见矣……”

    汪克凡向田见秀点了点头,表示歉意:“几位兄长都是义军出身,官场套话都要称作贼寇,不要介意啊。”

    “没关系,我们本来就是做贼的,得给皇上留个面子。”田见秀和袁宗第一起摆了摆手,并不在乎。

    何腾蛟重用郝摇旗,提拔他担任督标营总兵,却一直没有安排田见秀等人的官职,所以他们现在还是贼寇的身份,至于李过、高一功更不用说,既然要请降归顺,姿态就该放低些。

    “及微臣单骑入营,貔虎之士不下二十万,吴楚秦晋直欲以气吞之,此百战雄狮,竭半楚之力未必能克,天留之以资陛下也……”

    我到他们军中看过了,有整整二十万虎狼之师,湖广现在只剩下一半地盘,哪怕竭尽全力也无法剿灭他们,更不要去试图剿灭他们,这支大军如此强悍,就是老天专门留下来帮助皇上的。

    “好,说得好!”田见秀等人纷纷拊掌称赞,就连马进忠也翘起了大拇指:“汪将军,你这篇奏章是谁写的,好文章呀!皇上听了肯定要重用老田他们……”

    汪克凡只笑了笑,又接着往下念。

    “伏乞皇上念事功难成,机会不再,大破庸常之见,速下诏抚之,出空爵而得二十万精兵……”

    请皇上抓住机会,打破对“贼寇”的偏见,赶快下诏书招安这支人马,只要封几个官,一纸诏书就能换来二十万精兵……

正文 第二十六章 送你一个义子

    洋洋洒洒千余字,一篇奏章念完,田见秀等人都是交口称赞。

    文采好不好他们听不出来,但经过汪克凡的一番解释,都觉得这篇奏章有理有据,充满了说服力,既充分体现了农民军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当前局势的紧迫性,只要隆武帝不是昏君,肯定会同意招安农民军,重用各位将领。

    汪克凡微笑谦虚了几句,心中也是踌躇满志,这篇奏章是他呕心沥血之作,除了帮助农民军之外,还要借此机会走进隆武帝的视野。

    他穿越已经一年多了,虽然赤手空拳打出了一片天地,但发展的速度还是太慢,到如今只是个小小的守备,兵不足三千,地不过两县,格局太小,难有作为,急需在朝廷里找一个强硬的后台。

    皇帝,就是天下最硬的后台。

    当然,只凭一篇奏章不可能一步登天,最多是简在帝心,有所留意,想要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还要等待合适的机缘……

    “几位兄长,这篇奏章写得再好,分量还是不够,为了这二十几万将士的将来,你们还得再做两件事。”

    汪克凡能帮到的就这么多,田见秀等人既然归顺大明,自己也必须有所表示。

    “应该的,你说说看,是哪两件事?”田见秀表示理解,落草为寇还要个投名状呢。

    “第一,归还大明玉玺!”汪克凡口中的玉玺,就是崇祯皇帝的玉玺,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落入农民军手中,后来成了大顺朝的玉玺,归还玉玺,可以充分表示农民军归顺的诚意。

    “这个,要和太后商量一下。”田见秀沉吟道:“不过她老人家一向通情达理,应该问题不大……第二件事是什么?”

    “第二,归顺之后,要尽快和鞑子打一仗,趁着清军兵力空虚,收复湖北失地!”

    加入明军只是新的开始,以后能不能得到重用,还得看李过、田见秀等人自己的表现,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农民军如果能打上一个大胜仗,可以充分展现部队的实力,让所有的偏见和怀疑统统闭嘴。

    从当前湖广、乃至全国的形势来说,打这一仗也非常必要。

    清军入关之后,先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整肃京畿、山东地区,站稳脚跟的同时进行准备和动员,在崇祯十七年底发起大规模进攻,一举占领了山西、陕西、河南、南直隶、以及江西和湖广部分地区,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其战争资源也消耗一空,只得停止攻势,暂作休整。

    现在的清军,正处于休整巩固阶段,随着剃发令一下,北方各省的抗清运动风起云涌,陕西、河南、安徽、江浙一带都出现了大量的抗清义师,满清急于巩固后方,前线的兵力相对薄弱,暂时处于守势。

    (阿济格得胜班师之后,多铎也随之撤兵,清军驻守南京的兵力并不多。)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明军此时应该主动出击,在长江沿线发动全面反攻,如果各方能够协调一致,很可能收复江南失地,哪怕不能长期占领,也要破坏当地的战争资源,不能任由富庶的江南为清军提供粮饷。

    但遗憾的是,南明朝廷文恬武嬉,除了江浙的鲁王出兵杭州之外,兵饷最足的郑芝龙和何腾蛟都按兵不动。

    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横行东海的大海盗,他完全可以凭借水师的优势,从入海口沿长江逆流而上,直接攻打南京。这一招非常厉害,十几年后,郑成功就是这么做的,差一点就成功了。

    何腾蛟招抚了郝摇旗、王进才十万人马,又收编了湖南的几支大小军阀,再加上他自己的督标营等直属部队,手下有二十万以上的兵力,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北出岳州,收复武昌,哪怕将来守不住,起码有了更大的防御纵深。

    由于南明的不作为,清军可以腾出手来,以少量部队驻守南京、武昌等重镇,集中力量扑灭各地的抗清斗争。以湖广为例,清军中以黄州总兵徐勇的实力最强,但他正在全力征剿大别山区的抗清义师,武昌府、荆州府和黄州府都只有数千清军驻守。

    这对农民军来说是个难得的战机,他们如果能够收复一到两个州府,不但可以巩固在南明政权中的地位,还可以占据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并打破清军战无不胜的神话,提振全国各地抗清斗争的士气。

    这一仗有必要打,有条件打,有把握打,势在必行!

    ……

    商议完毕,汪克凡向众人告辞,准备前往承德府,为农民军向堵胤锡请命。

    袁宗第把他送到岔路口,挥手叫过来手下的一名亲兵将佐。

    “汪兄弟,还记得崇阳城下那五十石粮食么?我袁宗第欠你个人情,现在还越欠越大,再不还就还不起了!”

    “还说这个干什么?”汪克凡开玩笑地说道:“你要是真过意不去,给我一百两银子。”

    “嗨,我现在还真是个穷光蛋,一百两银子也拿不出来。”袁宗第也开起了玩笑:“这样吧,我送你一个人,咱俩两清!”

    拿大活人当礼物?汪克凡有些不适应。

    “他是我手下的亲兵哨官,跟在我身边七八年了,马术弓箭都过得去,上阵杀敌不敢说以一当百,起码不弱了鞑子的白甲兵!”袁宗第笑道:“让他以后跟着你吧,帮着你操练士卒,呵呵,你那长枪阵还看得过去,弓箭马术却乱七八糟的,都什么玩意么……”

    汪克凡喜出望外,对袁宗第的取笑毫不介意,他手下的士兵都是普通农民,最缺的就是武将,尤其是战场上厮杀打滚出来的,武艺高强,实战经验丰富的武将。

    “这位兄弟怎么称呼?”他一点也没有推辞。

    “还兄弟什么?”袁宗第插话:“他是我的义子,名叫袁猛,既然跟了你,就改名叫汪猛吧,以后就是你的义子!”

    义子?汪克凡看着面前这个高大的小伙子,怎么也得二十多岁了,说不定比自己还大一点,要是让他一口一个义父的天天称呼着,非得折寿早死不可。

    “不,不,不行!咱们还是兄弟相称,这样吧,我代我娘收个义子,汪猛兄弟就是我的亲兄弟了。”

    义子义父可以不要,但姓名必须得改,从袁猛改成汪猛,就代表着他再也不是袁宗第的人,效忠对象改成了汪克凡。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再送你一个干娘

    随着大顺朝和弘光朝廷相继覆灭,异族侵略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农民军和南明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抵抗强大的满清。

    农民军残部既然要归顺南明,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阶级主张,向士绅地主阶层表示臣服。但是大多数南明官员缺乏远见和气度,仍然把他们当成敌人,甚至当成比满清更可怕的生死大敌,如果有谁对农民军抱着同情的态度,就会遭到整个官场士林的孤立。

    但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最终还是促成了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联合,这其中,堵胤锡和隆武帝功不可没。

    通过汪克凡的引荐,堵胤锡亲身赶赴荆州农民军驻地,以子侄礼拜见李自成的遗孀高氏,并和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人酾酒为誓,达成共同抗清的协议,自李过以下大小将领几十员都表示愿奉节度,听命归附。

    堵胤锡随即上疏隆武帝,为李过等人请爵加封,并附上汪克凡的奏章。

    使者赶到福建之后,在文武大臣中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赞同者少,反对者多。关键时刻,隆武帝力排众议,决定招抚农民军,并加封李过为兴国候,赐名李赤心,田见秀等其他诸将为伯,所部二十万将士号“忠贞营”,受堵胤锡节制……

    忠贞营的成立,对抗清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南明朝廷的基本方针发生了改变,从“联虏平寇”转为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

    在这个过程中,佟养和曾多次招降李过、田见秀等人,甚至包括岳州的马进忠,但是最后全部破产。南明骤然而得二十万精兵,湖广的形势为之一变,稍具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明军即将发起反攻!

    经过堵胤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