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皇大帝恭谨应道:“据顺风耳、千里眼回报,金蝉子以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日动身,而今已行了五日的路程,预计两三年能至灵山。”
灵宝天尊点头,问道:“佛门被金蝉子算计,诸佛众菩萨皆中剧毒,闻得日前释迦牟尼寻得克制之法,却也只能暂缓一二,效用不大,还需等金蝉子到灵山,才能解佛门危厄。陛下怎么看金蝉子西行?如今佛门受难,佛道相争日久,陛下又作何打算?”
闻得灵宝天尊问出此语,合目的太上老君也睁眼看去。
佛道相争十分激烈,此时对佛门下手,是最好时机,说不定能彻底铲除佛门。
玉皇大帝抬起头说道:“佛门应救不应灭。”
“哦。”灵宝天尊轻轻哦了一声,示意玉皇大帝继续说下去。
玉皇大帝着眼前的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目光坚定,缓缓道:“三界大劫将至,仅道门的力量,恐难以抗衡,地仙之中以佛门最强,可借来一用。”
太上老君闻言,丝毫不觉诧异,哈哈一笑,对灵宝天尊道:“怎么样?我就说,陛下必然知晓此事。”
灵宝天尊脸色冰寒,厉声道:“陛下既然知道三界大劫,如何不与我等禀报,而私藏心底。”
玉皇大帝惶恐,连忙躬身道:“非是我私藏不报,此事我也刚刚得知,尚不足一日之久,我正预备要禀告,便接到考核之令,速速赶将过来,寻思在考核之后,将此事禀明,垂听圣示。”
太上老君颇感意外,眉头蹙起,:“不足一日之久?此话怎讲?”
“今日,我得到地府线报,金蝉子在地府之中,与观世音菩萨言及,他为佛门解毒的条件,是走通通天之路。我觉得此事怪异,命人详查,赶往地府的时候金蝉子已经轮回,他不敢耽搁,追上人间界,在金山寺见到金蝉子时,金蝉子已经十八岁。”
灵宝天尊与太上老君对望了一眼,未说话。
玉皇大帝继续说道:“那人将此事告知我后,一直跟随在金蝉子身边,详查此事,本以为此事是佛门所为,希望金蝉子早一点西行灵山,好解佛难。然而,在大唐之时,却发现佛门观世音菩萨处处阻扰西行之路,似乎很恐惧通天之路的通畅,却又害怕错失解毒的最佳时机,处在纠结之中……”
灵宝天尊不耐烦地道:“直接说,谁篡改了大唐国的时间,让时间形成漩涡,在短短时间内,让金蝉子经历是十八年的成长。”
玉皇大帝称是,不敢再多说,连忙道:“诛天之人。”
灵宝天尊合目少许,继而睁开眼睛,眼观过去未来,凡关于此人的一切,都是一片迷蒙,看不清楚,转而看向一侧的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看不清诛天之人的所在,唯一能捕捉的蛛丝马迹也是在大唐国内,不过只出现了一夜,随后消失得无隐无踪,见灵宝天尊看来,微微摇头。
灵宝天尊邹了邹眉头道:“那人帮助金蝉子的意义何在?”
“我尚未查明,不过斗胆猜测,乃是为了通天之路。那人刚刚回天宫之时,说了一句话,‘最早的诛天之人,或许来自另一个世界,而非三界。”
玉皇大帝话音刚落,殿中陷入一片死寂,二人看向玉皇大帝,平日威风凛凛的玉皇大帝瞬间大汗淋漓。
良久,太上老君才开口道:“此事,你从何得知?”
玉皇大帝抬手连忙道:“你所说之人是从金蝉子那里听来的。”
“又是金蝉子,此子一千年前横空出世,闹出五灵根之事,佛道奔波劳碌一场空。五百年之前,又闹出长生之迷,致使佛门剧毒缠身。而今,又牵扯出另一个空间,此子屡屡这般,是何居心?”灵宝天尊言语之中颇多不悦。
太上老君不接话,对金蝉子道:“这五百年来,你在所作所为,我皆看在眼里,虽无大功,却也无过错,三界上下,打理得也算安稳,你安排在人界的灭佛之事,虽显张扬,但也杀了佛门锐气,而今三界劫难当头,你能重新接纳佛门,倒也有几分气度,便是如此,你先退下吧。”
玉皇大帝诧异,这次上报竟然这般轻松?心中虽然疑问重重,却也未多问,当下躬身退出。
玉皇大帝走后,灵宝天尊道:“这玉帝,越来越不容易控制了,是否早早镇压下去,重新换个玉帝?以免横生意外。”
太上老君摇摇头,笑道:“此事,等师兄回来再说,且再看看,只要不太过分,还是莫要轻易换帝的好,尤其在三界大劫之前。”
灵宝天尊不耐烦说道:“师兄已经去了另一个空间五百余年,不知吉凶如何,原本预计三百年回转的,而今却晚了两百余年。”
太上老君敛起道袍:“比起原始师兄,我更担心的是诛天之人。当年鸿钧老祖来此处开坛教诲,就曾说过我们之外还有另一个空间,乃是“混坤”大神之所掌,而他的两个弟子阿弥托,和菩提,都已来到此处,怎还会有第四人”
灵宝天尊合目无言,良久,缓缓道:“这第四个……会不会是金蝉子?!”
太上老君闻言,犹如雷劈。
如果第四个是金蝉子,那么,一切似乎都说得过去了。
“或许不是他,难道是他。”
第一百八十五章:《破了五指山天命》
话说那声音就像是晴天里突然一个霹雳,把个惊弓之鸟的唐僧法吓得差点一跤跌倒,金蝉子幸好两手抓紧了刘太保的衣服。
“长老不要怕,这叫的是山脚下石匣里的一只神猴。”刘太保扶住金蝉子,安慰道。
“什么老猴子?”金蝉子惊魂未定故作不知。
“这两界山共有五座山峰,形状就人的五根手指一般,笔直插上天空。以前叫做五行山。到了本朝时,因为我大唐皇帝征西定国,才改名为两界山。相传王莽篡汉的时候,这座山从天而降,落地时,山下就压着一只神猴。那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有土地山神监押,喂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五百多年来,神猴冻饿不死。现在这叫唤的,必然就是他。”
”饥餐铁丸,渴饮铜汁?“金蝉子听说此语些许意外,暗自沉吟。
金蝉子牵了马跟在刘太保身后,往那叫喊声传来的地方走去。
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我等得好苦!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金蝉子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这神猴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
这憔悴落魄,邋遢无比的猴子,正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五百年的牢狱,把他关成了这般模样。
金蝉子自然识得孙悟空,孙悟空当年被压之时,还特地来瞧过。
让金蝉子意外的是,孙悟空并非被直接压在五指山下,而是被困在一个石匣之中,五百年前,并无此石匣,在联想饥餐铁丸,渴饮铜汁之语,心中有了脉络。
刘伯钦见金蝉子不上前,低头沉思,只当不识得孙悟空,走上前来,与孙悟空拔去了鬓边草,颔下绿莎,问道:“你有甚么话说?”
孙悟空连忙笑道:“我没话说,教那个师父上来,我问他一问。”
”噢“金蝉子向前一步问道:“你问我甚么?”
孙悟空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看着唐僧大叫道:“你可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吗?”
“我正是!你又怎么知道的?”
“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孙悟空昔年见过金蝉子数面,只是金蝉子九世轮回面目非昨,相见不识。
金蝉子闻言,暗自思虑“你既然发了善心,入了佛门,又蒙观音菩萨教诲,但我没有斧子,也没有凿子,要如何才能救你出来?”金蝉子又伸出右手,给孙悟空拔去了头上脸边的杂草泥沙,出声问道。
孙悟空看着金蝉子给自己拂拭尘埃,心头一股暖气升起。
他是从石头里崩出来的,无父无母,从来就没有人疼爱,也没有人教养,所以养成了无法无天、不服拘束的性格。
越是没有得到过关怀疼爱的人,就越是承受不了关怀疼爱,除了那两三个人。
孙悟空又是激动,又是欢喜,看着金蝉子有些颤抖的手,以从未有过的轻柔语气说道:“师父!你不要担心,不要斧凿的,只要你真心肯救我,我就可以自己出来的。”
“我是想救你,但不凿开山石,你怎么出得来?”
“这山是如来佛祖弄的,用斧凿是凿不开的。山顶上有佛祖的金字压帖,你只要上山去把帖儿揭起了,我就出来了。”
金蝉子晓得那是释迦牟尼的六字真言贴,抬头往上望去,山很高,又是几百年的原始老林,假装一个人不敢上去,回头请求刘太保道:“太保啊,请你再辛苦辛苦,陪我上山一趟!”
刘伯钦看着山上问道:“不知真假何如!”
孙悟空连忙大叫道:“是真!决不敢虚谬!”
刘伯钦只得呼唤家僮,牵了马匹。
他与金蝉子,复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极巅之处,果然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块四四方方的大青石,青石四周寸草不生,石上贴着一封皮,是“、嘛、呢、叭、咪、”六个金字。
金蝉子站定,面朝石头,看着金字:“是你自己走,还是小僧赶你走?”
刘伯钦见他此话说得怪异,不解其意。
六个金字并无异动。
金蝉子合十冷声道:“既然如此,小僧冒犯了。”
金蝉子走上前去,刚要揭六个金字。
只闻得一阵香风,劈手把压帖儿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难满,吾等回见如来,缴此封皮去也。”
刘伯钦瞧见,倒似是怕了一般,逃也似的跑了。
金蝉子微笑而立,并不说话,那刘伯钦也不见跪拜。
二人径下高山,又往山下走,来到山脚石匣边,对孙悟空道:“我已揭了压帖了,你可以出来了!”
孙悟空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以免动静太大,吓着了你。”
刘伯钦听说,领着金蝉子,一行人回东即走。
想不到这猴子,还懂得关心人呀?
金蝉子忙与刘太保二人往来时路方向远远的走了开去。一直走了六七里远,才停下来往回去望,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
金蝉子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
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金蝉子的马前,回头一看,只见一只浑身长毛的猴子赤地飞奔而来!
“师父,我出来也!”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