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国王妃后与一应臣民,又俱下拜。悟空望空保拳道:“有劳列位,请各归祠,我让民间祭祀谢谢你们。”

  呼呼淅淅,阴风又起而退。悟空连忙叫城里人家来认领小儿。

  当时声传,城中人家都来各认出笼中之儿,欢欢喜喜,抱出叫哥哥,叫肉儿,跳的跳,笑的笑,都叫:“扯住唐朝爷爷,到我家奉谢救儿之恩!”

  无大无小,若男若女,都不怕他相貌之丑,抬着猪八戒,扛着沙和尚,顶着悟空,撮着金蝉子,牵着马,挑着担,一拥回城,那国王也不能禁止。

  这家也开宴,那家也设席。请不及的,或做僧帽、僧鞋、褊衫、布袜,里里外外,大小衣裳,都来相送。

  如此盘桓将有半月,才得离城。

  又有传下影神,立起牌位,顶礼焚香供养。这才是:阴功高垒恩山重,救活千千万万人。

  话说比丘国君臣黎庶,全部送金蝉子师徒四人出城,送了有二十里之远,还不肯离去。

  金蝉子勉强下辇,乘马辞别而行,比丘国众人目送者直至望不见踪影才方回。

  金蝉子师徒几人又继续西行多时,又过了冬残春尽,看尽了野花山树,景物芳菲,前面又见一座高山峻岭。

  金蝉子心惊,看着悟空问道:“悟空,前面有做高山,有路无路,你去看看,是必小心!”

  悟空却摆摆手笑道:“师父说这话,却不象个走长路的,倒像个公子王孙,坐井观天之类的。自古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何以言有路无路?”

  金蝉子点点头,同意了悟空的看法,又问道:“虽然是山不碍路,但是恐怕险峻之间生得怪物,密林深处出妖精。”

  八戒嘿嘿道:“放心,放心!这里一路走过来相安无事,只管继续前行,保证太平无事!”

  师徒几人正说间,不知不觉的到了山脚下。

  悟空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叫道:“师父,此间乃是转山的路儿,很好走,快来快来!”

  金蝉子听得此言,无奈只得放怀策马。

  沙僧却叫道:“二师兄,你帮忙把担子挑一肩吧。”

  咦,你看,那八戒真见接了担子挑上。沙僧拢着缰绳,金蝉子稳坐雕鞍,随行者都奔山崖上大路。

  只见那山:云雾笼峰顶,潺涌涧中。百花香满路,万树密丛丛。梅青李白,柳绿桃红。杜鹃啼处春将暮,紫燕呢喃社已终。

  峨峨石,翠盖松。崎岖岭道,突兀玲珑。削壁悬崖峻,藤萝草木。千岩竞秀如排戟,万壑争流远浪洪。

  金蝉子骑在马,悠闲的观看山景,忽然听得啼鸟之声,又起思乡之念。

  兜马叫道:“悟空!我自天朝传唐朝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甫能龙虎风云会,却又师徒拗马军。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悟空安慰道:“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像个出家人。放心先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金蝉子看着悟空,沉声道:“悟空,虽然说得有理,但不知西天路还在那里!”

  八戒却笑道:“师父,我佛如来舍不得那三藏经,知道我们要取去,想是搬了;不然,如何只走不到?”

  沙僧喝道:“莫胡说八道!只管跟着大师兄走,用天大的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头之日。”

  师徒几人正各自闲叙,又见一派黑松大林。

  金蝉子又大惊小怪道:“悟空,我们才过了那崎岖山路,怎么又遇这个深黑松林?务必小心。”

  悟空笑道:“怕他怎的!”

  金蝉子摇摇头喝道:“说那里话!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我也与你走过好几处松林,不似这林深远。”

  你看:东西密摆,南北成行。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密查荆棘周围结,蓼却缠枝上下盘。藤来缠葛,葛去缠藤。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

  这林中,住半年,那分日月;行数里,不见斗星。你看那背阴之处千般景,向阳之所万丛花。又有那千年槐,万载桧,耐寒松,山桃果、野芍药,旱芙蓉,一攒攒密砌重堆,乱纷纷神仙难画。

  又听得百鸟声:鹦鹉哨,杜鹃啼,喜鹊穿枝,乌鸦反哺,黄鹂飞舞,百舌调音,鹧鸪鸣,紫燕语,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又见那大虫摆尾,老虎磕牙,多年狐妆娘子,日久苍狼吼振林。就是托塔天王来到此,纵会降妖也失魂!”

  悟空当然不惧,拿着金箍棒就上前张开双臂开大路,引金蝉子径入深林,逍逍遥遥,行经半日,未见出林之路。

  此时金蝉子有些饥饿,又叫道:“悟空,一向西来,无数的山林崎险,幸得此间清雅,一路太平。这林中奇花异卉,其实可人情意!我要在此坐坐:一则歇马,二则腹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来我吃。”

  悟空无奈道:“师父请下马,老孙化斋去。”

  金蝉子缓缓下了马,八戒将马拴在树上,沙僧歇下行李,取了钵盂,递与悟空。

  悟空道:“师父坐好,不要惊怕,我去了去就回。”


第四百章:《救不救》

  却说比丘国君臣黎庶,送唐僧四众出城,有二十里之远,还不肯舍。三藏勉强下辇,乘马辞别而行。目送者直至望不见踪影方回。四众行彀多时,又过了冬残春尽,看不了野花山树,景物芳菲。前面又见一座高山峻岭。三藏心惊,问道:“徒弟,前面高山有路无路?是必小心!”行者笑道:“师父这话,也不象个走长路的,却似个公子王孙,坐井观天之类。自古道:山不碍路,路自通山。何以言有路无路?”三藏道:“虽然是山不碍路,但恐险峻之间生怪物,密查深处出妖精。”八戒道:“放心,放心!这里来相近极乐不远,管取太平无事!”

  师徒正说,不觉的到了山脚下。行者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叫道:“师父,此间乃转山的路儿,忒好步。快来,快来!”长老只得放杯策马。沙僧教:“二哥,你把担子挑一肩儿。”真个八戒接了担子挑上。沙僧拢着缰绳,老师父稳坐雕鞍,随行者都奔山崖上大路。但见那山:

  云雾笼峰顶,潺湲涌涧中。百花香满路,万树密丛丛。梅青李白,柳绿桃红。杜鹃啼处春将暮,紫燕呢喃社已终。嵯峨石,翠盖松。崎岖岭道,突兀玲珑。削壁悬崖峻,薜萝草木秾。千岸竞秀如排戟,万壑争流远浪洪。

  老师父缓观山景,忽闻啼鸟之声,又起思乡之念。兜马叫道:“徒弟:

  我自天牌传旨意,锦屏风下领关文。

  观灯十五离东土,才与唐王天地分。

  甫能龙虎风云会,却又师徒拗马军。

  行尽巫山峰十二,何时对子见当今?

  行者道:“师父,你常以思乡为念,全不似个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忧。古人云,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三藏道:“徒弟,虽然说得有理,但不知西天路还在那里哩!”八戒道:“师父,我佛如来舍不得那三藏经,知我们要取去,想是搬了;不然,如何只管不到?”沙僧道:“莫胡谈!只管跟着大哥走。只把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之之日。”

  师徒正自闲叙,又见一派黑松大林。唐僧害怕,又叫道:“悟空,我们才过了那崎岖山路,怎又遇这个深黑松林?是必在意。”行者道:“怕他怎的!”三藏道:“说那里话!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我也与你走过好几处松林,不似这林深远。”你看:

  东西密摆,南北成行。东西密摆彻云霄,南北成行侵碧汉。密查荆棘周围结,蓼却缠枝上下盘。藤来缠葛,葛去缠藤。藤来缠葛,东西客旅难行;葛去缠藤,南北经商怎进。这林中,住半年,那分日月;行数里,不见斗星。你看那背阴之处千般景,向阳之所万丛花。又有那千年槐,万载桧,耐寒松,山桃果,野芍药,旱芙蓉,一攒攒密砌重堆,乱纷纷神仙难画。又听得百鸟声:鹦鹉哨,杜鹃啼;喜鹊穿枝,鸟鸦反哺;黄鹂飞舞,百舌调音;鹧鸪鸣,紫燕语;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郎也会看经。又见那大虫摆尾,老虎磕牙;多年狐狢妆娘子,日久苍狼吼振林。就是托塔天王来到此,纵会降娇也失魂!

  孙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上前劈开大路,引唐僧径入深林,逍逍遥遥,行经半日,未见出林之路。唐僧叫道:“徒弟,一向西来,无数的山林崎险,幸得此间清雅,一路太平。这林中奇花异卉,其实可人情意!我要在此坐坐,一则歇马,二则腹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来我吃。”行者道:“师父请下马,老孙化斋去来。”那长老果然下了马。八戒将马拴在树上,沙僧歇下行李,取了钵盂递与行者。行者道:“师父稳坐,莫要惊怕。我去了就来。”三藏端坐松阴之下,八戒、沙僧却去寻花觅果闲耍。

  却说大圣纵筋斗,到了半空,伫定云光,回头观看,只见松林中祥云缥缈,瑞霭氤氲。他忽失声叫道:“好啊,好啊!”你道他叫好做甚?原来夸奖唐僧,说他是金蝉长老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此祥瑞罩头。“若我老孙,方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之时,云游海角,放荡天涯,聚群精自称齐天大圣,降龙伏虎,消了死籍。头戴着三额金寇,身穿着黄金铠甲,手执着金箍棒,足踏着步云履,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都称我做大圣爷爷,着实为人。如今脱却天灾,做小伏低,与你做了徒弟,想师父头顶上有祥云瑞霭罩定,径回东土,必定有些好处,老孙也必定得个正果。”

  正自家这等夸念中间,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行者大惊道:“那黑气里必定有邪了,我那八戒、沙僧却不会放甚黑气。”那大圣在半空中,详察不定。

  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三藏大惊道:“善哉,善哉!这等深林里,有甚么人叫?想是狼虫虎豹唬倒的,待我看看。”那长老起身挪步,穿过千年柏,隔起万年松,附葛攀藤,近前视之,只见那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上半截使葛滕绑在树上,下半截埋在土里。长老立定脚,问他一句道:“女菩萨,你有甚事,绑在此间?”咦!分明这厮是个妖怪,长老肉眼凡胎,却不能认得。那怪见他来问,泪如泉涌。你看他桃腮垂泪,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悲,有闭月羞花之貌。长老实不敢近前,又开口问道:“女菩萨,你端的有何罪过?说与贫僧,却好救你。”那妖精巧语花言,虑情假意,忙忙的答应道:“师父,我家住在贫婆国,离此有二百余里。父母在堂,十分好善,一生的和亲爱友。时遇清明,邀请诸亲及本家老小拜扫先茔,一行轿马,都到了荒效野外。至茔前,摆开祭礼,刚烧化纸马,只闻得锣鸣鼓响,跑出一伙强人,持刀弄杖,喊杀前来,慌得我们魂飞魄散。父母诸亲,得马得轿的,各自逃了性命。奴奴年幼,跑不动,唬倒在地,被众强人拐来山内,大大王要做夫人。二大王要做妻室,第三第四个都爱我美色。七八十家一齐争吵,大家都不忿气,所以把奴奴绑在林间,众强人散盘而去。今已五日五夜,看看命尽,不久身亡!不知是那世里祖宗积德,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