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道士摇动了招魂幡。

  随着幡动处,那两边的符文渐渐发出了诡异的绿光,盈盈而动,如同流水一般,流向握着招魂幡的道士。

  道士待绿光尽数入体后,口中念念有词。

  此时,却听得灵堂中又发出了动静。

  阿食有些不明白,悄悄地问阿衣,“姐姐,我没觉得堂中有方才两次的那种鬼气呀,怎么会还有动静?”

  阿衣指了指坛上的道士,“你仔细看看那道士。”

  阿食抹了抹眼睛看过去,有些明白了,“原来是剥离了一魂一魄进去!这道士为了夺人家业还真是下了血本!”又问道:“哎,那张老汉会不会有事?”

  阿衣摇摇头,“有相公在,自然无事。”

  灵堂中的张老汉还在原地没敢动。经历了两次的诡异之事,他已经认定了那道士有问题,只是孙旭没有授意他求救,只能静候变化。

  突然,那停放着李通判尸体的棺材中发出一道咳嗽的声音。随即棺材嘭地一声,开了一条缝隙,露出了几根惨白的手指来。

  那手指沿着棺材的边缘往上推,一下子就推开了已经定了钉的棺材盖。

  张老汉吓得浑身一抖,赶紧咣浪咣浪地摇起手中的铃铛。

  那坛上的道士听见这声音,瞪大双眼,鼻中发出一道黑气来,裹着桌上的一碗狗血,迅速飞出,穿过灵堂的墙洞打向那叮铃作响的铃铛。

  那铃铛本是宝物,见不得污秽之物,因此沾了狗血后刚要升起的金光立马就暗淡了下去。

  张老汉看着手中铃铛,想起之前孙旭所说,有些绝望。

  外面的阿食知道情况有变,有些心急,轻轻跺着脚想要上去帮忙,可是见到孙旭丝毫不为所动,定是留有后手了,也就不再躁动。

  此时,灵堂内的棺材已经被完全打开,“李通判”浑身僵硬地从棺材中撑了出起,直直地站着,瞪大一双毫无焦点的眼,面无表情地盯着张老汉道:“张管家,李家对你不薄,怎的临终献命都做不到!”

  张老汉看了“李通判”一眼,样子果然是李通判没错,可是声音却是外面那个道士的。不禁疑惑地皱起眉想要回话,却发现嗓子像是被堵住了一般,只能发出“喔喔”的声音。

  那“李通判”见张老汉不说话,阴森森地冷笑一声,前后晃了晃脑袋,却从棺材中又爬出两个怪物来,跟方才那俩化作白烟的怪物一模一样!

  “李通判”自语道:“若是自己动手杀了他,肯定会沾了因果。还是这样稳妥些。”说完,便指挥着二怪去抓张老汉。

  正在此时,却听一声高呼:“住手!”

  张老汉循声抬眼望去,发现凭空出现了三个背影,将自己与那二怪隔开了。

  那三人中,为首的身着红绣袍,左手拿着一个簿子,右手执着一枝秃笔。他身后的两人一个头戴金箍,着金甲绣袍;一个头戴银箍,着银甲蓝袍。

  待为首那人转过身来时候,张老汉才发现,这竟然是自家老爷!可是……老爷不是在对面吗?怎么会又出来一个?

  那人看着张老汉变来变去的表情,笑道:“张管家,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

  张老汉一听,这声音正是自家老爷的声音!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又惊喜又疑惑,哭道:“老爷,您这是……”

  “我因生前做了些善事,死后已被本县的城隍册为属下武判官,专管辖地罚恶之事。”李通判说着又指了指身旁的两个人,“这二人是城隍府的枷锁将军。”

  张老汉闻言满脸兴奋,赶紧拿袖子擦了擦眼眶,很是为自家老爷高兴,“老爷平日里积德行善,却落得英年早逝。此前我还觉得,好人怎会没有好报?如今见老爷死后成神,倒是显得天道昭彰!”

  一旁占据了凡人躯壳的道士见了这般情景,不屑地哼了一声,“哪有什么城隍阴司,敢在道爷面前装神弄鬼?去拿了他们!”说着指挥二怪上来要拿几人。

  二怪得了命令,绿色的眼中立马精光四射,身形突然暴涨,由两尺高变作约一丈高,面目狰狞地冲着李判官他们而来去。

  而此刻,那李判官身后的两位将军眼睛一瞪,口中噗的吐出一道气来。

  二怪见了这道气,眼中的精光立马烟消云散,身形也渐渐缩了回去,瞬息间竟然变作黄豆大小的两个虫子。

  这番变故直看得道士心惊肉跳,尸体一抽动,想要收了法术,将剥离的魂魄回归躯壳。

  却见李判官左手的簿子猛地一展,道士哪里还能动弹?

  “不修德行,贯会害人,岂能容你!”

  李判官执起右手中的判官笔,对着那占了他躯壳的道人魂魄一点,随即躯壳倒地,堂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嚎叫。

  院中还在跪地膜拜道士的众人听到他惨叫,忙抬头一看,却见道士此时衣衫凌乱,披头散发的,如同鬼魅,哪里还有方才的仙风道骨?

  与此同时,枷锁将军怒哼一声,灵堂被锁的整个大门轰然倒地。

  众人又是被一吓,往灵堂里一看,却看到堂中竟然平白无故地多出了几个人。几个胆大的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查看,发现其中一个判官模样的人居然是自家老爷。

  可是另一边,自家老爷的尸身却还躺在地上。


第110章 判官神火

  余下的人见前去观看的人一个个瞪大眼睛愣在门口,也都好奇地走了过去。

  可待他们看到这诡异景象时全场皆惊,有胆小的直接高呼:“闹鬼啦!”纷纷往后退去。

  却听张老汉举起手臂制止道:“众人勿惊,这个是咱家老爷!咱家老爷因生前积善,死后被册为了本县城隍的判官!”

  众人听了,虽然不信,可是见张管家就站在那人的身边一点都不害怕,也略微安了安心,聚在了两步开外处。

  李判官却没有跟生前熟悉的这些人叙旧,径直对着仍在坛上暗自调息的道士怒斥:“你这妖道,还不伏诛?”说着命身后枷锁将军上前。

  两位枷锁将军手中忽的各自冒出了一条厚重的铁索来,上前两步甩动铁索,打向道士。

  道士见状大惊,顾不得受伤,强自运起真元,催动招魂幡。

  只见那幡上的符文突然一闪,化作了两道黑蛟,急速扭动身形张着嘴冲向铁索。

  那打出的铁索还未及坛边时就被两只黑蛟一下咬断,哗啦一声落到了地上。

  枷锁将军见状,提着剩下的半截铁索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李判官。

  道士见一击得中,大喜之下,一脸狞笑,继续催动黑蛟攻向李判官。

  李判官却是冷笑一声,将判官笔夹在簿子中,腾出右手在嘴边捏了个诀,口中道:“今有人间妖道,炼法易形、图财贪色,我奉城隍法旨,惩恶诛邪,决斩如律令!”

  说罢,眼睛一闭一睁,双目中腾地生出两道火来,直直烧向那道士。

  道士见状,脸色一白,赶忙晃动招魂幡去抵挡那火。他这法宝可不是凡物,能挡水火。

  可没想到的是,那幡遇了判官的火,竟然一点就着,一下子就烧到了幡把上,吓得道士赶紧弃了幡往旁边趔趄了两步。

  那判官的神火将招魂幡瞬间烧成了灰,却没有停下,又直朝道士而去。道士连心疼自己的法宝都顾不上,赶紧捏水诀,借了附近的井水来。

  不料井水泼上去,火不但没有变小,反倒助长了火势,直冲着他烧到身上。

  此刻,坛上火光阵起,发出了骇人的惨叫。周围的人看着这场面,听着阵阵惨叫声,都是有些惧怕。

  不多时,惨叫声渐渐止住,火光也消了,那道士便化作了一堆烟尘,连魂魄都被打散了。

  李判官的几个姬妾这才回过神来,急切地走到他身边,一个个都是眼眶微红,七嘴八舌地跟他说着话,言语间多是感伤。

  “既然当真有还魂之说,你既有灵,为何不施法复生?”李判官的正妻问道。

  “我已经接了神职,已是天数注定,哪能违背?”李判官无奈地摇手道。

  姬妾们听了,知道李判官是没法还阳了,便都号啕大哭。

  李判官赶忙安慰她们,“我如今在县城隍府做了判官,也没什么苦处。只是你们青春正茂,岂能一世守寡?今日来瞧瞧你们,以做永别,你们若是想改嫁,都可自便。”

  说完,又对张管家吩咐道:“你去准备些酒菜来。”

  张管家闻言,有些纳闷,“老爷,做了鬼神还需要吃饭吗?”

  “非是我用,招待贵客而已。”

  众人都不解李判官说的贵客是谁,却见他对着远处的孙旭三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孙旭则一点头,毫不推辞,叫上阿食阿衣,顺着李判官的手势信步走向一间厢房。

  随后,李判官又招呼下人收拾院中的狼藉,自己则带着枷锁将军跟在孙旭后面,亦步亦趋。

  因为这些天要招待那道士,李府中诸物齐备,所以张老汉很快便摆了一桌珍馐。只是两旁的下人看着李判官几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李判官自然知道他们是畏惧自己,便大手一挥,命令众人下去,只有张老汉没走。

  没了一旁的下人,屋中的气氛好了些,一时间李判官饮酒欢笑,推杯换盏,宛如生前。看得一旁的张老汉很是欣慰。

  席间,孙旭很是好奇地问道:“李判官,你可知那道人为何害你?”

  李判官叹了口气,没答话,扭头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张老汉。

  张老汉见此,有些不解,难道是自己害了老爷吗?赶紧竖起耳朵。却听老爷说道:“此事倒是跟张管家的侄子有关。”

  张老汉心头猛地一跳,心里一盘算。

  想到自己的侄子还祸在旦夕呢,而老爷已是判官,便上前求道:“老爷,我那侄子才二十出头,却是邪祟缠身,万望您大发慈悲,救他一救!”

  李判官却摇了摇头道:“此事虽然善恶分明,可是你侄子应了人家的事情,却没有做到,也是不该。”

  张老汉听了,眼中闪烁泪光,一下子就跪了下去,“老爷,我侄子中了举人,有锦绣的前程,您救他一次吧!”

  李判官很是为难,偷偷看了看一旁的孙旭,扶起张老汉,“你侄子能救,但你却不应该找我。”

  说着用眼神悄悄看向孙旭,张老汉恍然大悟。赶紧又朝着孙旭请求道:“公子今日已救我两次,老汉本不该厚颜劳动公子大驾,可我那侄子真的不应该此时绝命,还请公子再施援手。”

  说着,又跪了下去,对着孙旭咚咚地磕了好几个头。

  孙旭轻叹一声,扶起他道:“守正辟邪,本就是我辈职责。你不用担心,若是我能救,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老丈,你先去准备,明日我便跟你去瞧瞧,如何?”

  李判官也道:“不错。你先回去,正好我还有几句话跟贵客说。”

  张老汉还想再求一求,听老爷这样说,便点了点头,心事重重地退下了。

  待张老汉走后,李判官才向孙旭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此前,张老汉的侄子张竟曾来到自己督室县家中做客,不知怎么回事,遇到了一个老翁。

  那老翁须眉古朴,文采风雅,与张竟吟诗作画,倒是做了对忘年交。

  不几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