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隆基目光落在映天镜镜面之上,听了这话,略微停顿一刻,忽然大笑道:“朕知道。龙门大试之后玉清就会跟那个卓姓少年解除婚约,此时月儿多虑了。”
不得不说,李隆基反应极快,一些大臣听到皇帝陛下说出这番话,暗暗松口气。
月月点点头,目光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慢慢走回座位,脸色更加难看。
皇帝陛下都如此说了,她还能怎样?
秘境里剑气弥漫,步世殊站在一侧,长剑在手,如同挥动一条彩带。
面前这个看起来极为冷静的少年,他自然知道。对于他同姚采薇的婚约,虽然一直不被步世殊重视,但却一直压在心里。
就如同现在面对卓藏锋,可以轻视,可以无视,但依旧改变不了要同他交手的事实。
卓藏锋走近密室时,步世殊已经布置好剑阵。
剑阵中元气鼓荡,浩瀚无垠,卓藏锋没有看出破绽。
按照考试规则,他需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破解剑阵,从而走出秘境。为了节省时间,他没有多想,顺势挥出一剑。
这一剑出自《庄子剑修注解》。
“真者,精诚之至也。”
注解解释为:大凡天下剑势,无不求真求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修剑者需将精神、意念、元气贯通,无拘无束。
所以卓藏锋起手式就是“金石开”。
青锋剑鸣啸一声,向着雄浑的剑阵冲刺而出,剑气出于剑锋,而绝不藏锋,如同地底突然涌出的清泉。
剑气上达与天,上达与九幽,步世殊眼中神情变换,蓦然感觉胸口震颤。
这一剑竟然气势不凡!
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虽然曾经在芙蓉园斩杀刺客之时见识过他的剑法,步世殊绝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很平凡的少年,却发出了绝不平凡的一剑。
万花圣母神情微动,这个叫卓藏锋的少年怎么能发出这般剑意。
不是寻常剑招,元气更是勃勃如春,思来想去,他想象不出这一剑到底是出自哪个宗门。
这一剑堪称神奇,而且就气势,精神上来说,隐隐有一股独立于天地间,傲气凌云之意。
薛断流更是惊讶无比,卓藏锋这一剑,根本不是自己所传授的剑招,甚至于自己剑道宗师背道而驰。
但天下剑法殊途同归,他很快就知道,这一剑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一剑开金石,而万剑不绝。
仿佛滔天之水滚滚而下。
步世殊长剑横切,剑阵中骤然冲出无数道剑影,重重叠叠。
剑意同剑意竟然似乎凝结为实体,就在卓藏锋方才出剑的部位,剑阵在步世殊轻描淡写一式之下更加坚固,变得牢不可破。
如果说卓藏锋的剑是斩向河堤的一剑,那么步世殊就是在加固河堤。
卓藏锋被步世殊剑意反震,胸口一阵翻腾。
相比较而言,步世殊剑术更为神妙,闲庭信步,那剑阵就如同他笔下的画卷,完全掌握在那握剑的手中。
长剑再起,气势不衰,卓藏锋做出一个樵夫挑柴的姿势,长剑横放肩头。
这一招颇为古怪,剑锋上剑气呼啸,剑势却是密密麻麻,浑无头绪。
山中樵夫遇到野狼,取下肩头担子用来当做武器,卓藏锋记住了这个动作,用在剑招中倒也别开生面。
姿势不雅,剑意却是极为强烈。
步世殊不等那道剑意冲击剑阵,长剑竖在面前,伸出食指在剑锋上轻弹。
“叮!”
剑锋上一道火花迸发,剑意如同闪电,嗖一声急速撞在卓藏锋肩头剑锋上。
一道晃眼的火花弹射开来,卓藏锋感觉到这股剑意沉重如山,两腿弯曲提起抵御。
哪儿这道火花看似微小,却凝聚了步世殊浑厚的元气,以及剑阵中充盈的剑意,卓藏锋扛不住,左腿跪在地上,把地面砸出一个深坑。
薛断流微微皱眉,第一剑给人惊喜,怎么这剑却这般拙劣。
卓藏锋长剑在地上支撑,身子冲出地面,同时想道,自己领悟的这招“樵夫担山”,不但不能担山,甚至连步家长子一剑都不能担当。
其实步世殊不但剑术早已高出卓藏锋许多,而且在真元的运用上也是炉火纯青。
如果卓藏锋还有破解剑阵的可能,那最好是用他那身天底下无可抗拒的强大元气。
他也明白这一点,步世殊剑法高深莫测,而且所布剑阵竟似完全没有破绽。就在剑阵之上来看,他的修为境界应该在一品武夫境之上。
“九品之上四神境,陆地天外两飞仙”。
以此来看,卓藏锋料定步世殊应该已经步入“四神境”中的第一境——入神境。
也就是世俗称之为的剑师级修行者。
他虽然入了一品武夫境,但只不过是相对于他的元气数量,以及经脉气海的强化程度而言,若论真正的剑术造诣,和在修行之路上的领悟来看,真正的实力与境界不符。
这个他也曾经深有感触,也是下过一番苦功。
在太学院看似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他无时无刻不在苦心钻研剑术,一有闲暇,就拿起书本,将小时候记载脑中的道典佛经重新研读,回到药山,总要提起长剑对风长舞。
刚开始,薛断流所传授的剑术,都能很好的运用吸收,直到刺杀对方没有成功之后,他抛弃了一代剑侯的剑术理论,转而刻苦学习《庄子剑修注解》。
有了小时候的记忆,通过这次不断地加深领悟,加上神妙幽微的《庄子剑修注解》,在剑道上也算是一日千里。
但是现在秘境中,面对步世殊闲庭信步就牢牢掌控的剑阵,他深深感到,自己的境界跟对方相差很大。
剑阵骤然蹦出无数道剑光,步世殊在剑气下的身影忽然间变得模模糊糊。他的人,他的剑,仿佛在一瞬间也化成了凌厉无匹的剑意。
卓藏锋脑海中忽然闪现出《庄子剑修注解》中的一句注解。
“道隐与小成,言隐与荣华。”
按照注解上的意思就是说,华丽的剑招容易迷惑人心,剑道的本义在于朴实,在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他凝神静思,忽然间看到了步世殊剑势运转的方向,看到了那无数道剑影中,最真实的那支剑。
那一支看似惊艳的凌烟剑就藏在剑光最暗淡的地方,就是那剑阵上俗称阵眼所在之地。
第二百六十三章 凡品剑与神品剑
步世殊看似华丽的剑招下,隐藏着极为厉害的后手试。
卓藏锋暴风骤雨般的剑气却如同冷雨落在大海上,瞬间消弭无形。
无数道剑光编制的剑阵,在遇到强大剑气的攻击下,骤然向一起挤压,在肉眼不可见的速度下,迅速将缺口补足。
多次看到那柄惊艳的凌烟剑,就是不能击中,反而数次在剑阵的威力下摇摇欲倒,卓藏锋如同置身于汪洋大海,身体随着剑阵牵引,不断地纵来跳去。
长剑握在步世殊手中,如同握着天地间无尽的清风,而剑锋上的剑意,就像是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深海之水。
卓藏锋就像溺水之人,被团团剑气扰动得头昏脑涨。
破解剑阵只不过刚刚开始,他就陷入了步世殊剑阵漩涡。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自己的剑术造诣与对方相差太大。明明能够看清楚阵眼所在,却偏偏不能触及。
就在这个时候,他竟然好没来由感到一丝恐惧。
他不是害怕被剑风撕碎,而是害怕失去某一个人,或者某些事。
一个人一旦有了牵挂,在紧要关头之际,就很难做到心如止水,无惧无畏。
他迫使自己冷静,努力不想这次破阵的后果,不去计较输赢,只求能随心所欲运剑千里。
心中极为不畅,有受到轻视冷落之后的孤傲不平之气。
“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摇直上万里……”
一定要第一个走出秘境!
化愤怒为力量,将胸中块垒凝在剑上,卓藏锋冷眼望着剑阵中那幽暗的凌烟剑。
凌烟剑原藏在凌烟阁,是卫国公李靖的佩剑,当年得到步家资助,东灭突厥,西坡吐古浑,这柄剑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
卫国公曾经答应把这把剑送给步家,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供奉在凌烟阁内,直到太上皇偶尔翻阅李靖兵书,其中有这项记载,才隆重请出宝剑,依照李将军遗愿,送给步家。
按照龙门大试规则,论剑试官只负责布阵以及守阵,不许向学生攻击。单单只比拼剑品,卓藏锋手中的凡品青锋剑在凌烟剑之前,如同朽木一般。
心中愤懑凝而不发,卓藏锋开始冷静下来。
修行者的剑阵比之冲锋对敌之时的阵法更加玄妙,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就剑阵中所蕴藏的恐怖威力来说,更非军中阵法所能比拟。
一柄剑在无边剑意之下仿若千万支剑,一旦形成完整剑阵,就几乎达到了剑道的精妙境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与之对应的意思就是,一道剑气生成两道,两道生三道,三道生万道。万道就是万象,是剑阵最高级形态。
这个状态就如同滴水化作溪水,溪水融入河流,河流归于大海。
而那破解剑阵之人就如同大海中的船夫,想凭借一己之力搏击大海,除了无所畏惧之气,除了强大的意志,还需要高明的手段。
剑阵之阵眼操控在步世殊手中,就是他细长的五指紧握的凌烟剑。
没错,凌烟剑就是阵眼。
虽然从挑选的对手上来说,卓藏锋是不幸的,但他是剑道谪仙之体,天生能窥破天地元气运转的气息,所以在其他破阵学生,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寻找剑阵阵眼之时,他已经看到了阵眼。
身边剑气如潮,先前怕被剑气所伤,只好顺着剑意调转身法,现在卓藏锋决定换个方法。
在剑阵的漩涡中,他要挣脱出去。
挺剑如虹,高速随剑势运行的身子骤然一顿,卓藏锋深吸一口气,钢牙紧咬。
“嗤嗤嗤嗤!”
一道道到犀利的剑气在身上划过,衣衫片片碎裂,肩膀,双臂,两腿,到处是被剑气割伤的血痕。
薛断流望着站在万丈剑气之下的少年,脸露震惊之色。
万花圣母忍不住说道:“这少年逆剑势而行,宁肯受到伤害也绝不被剑阵牵引,难得!”
姚长驱道:“说不定是歪打正着。”
白云生摇头道:“你看他气息越来越沉稳,绝不像是惊慌失措之下贸然的举措。”
枯木一直凝神关注推己,此时忍不住将神识移动,沉吟一刻,说道:“这个年轻人血气方刚,但他的丹田气海却深沉如渊,贫僧以为若以元气数量来看,步家公子或有不及。”
叶慕风神情专注,微微点头。
李隆基好奇问道:“那么以国师来看,他可有破解剑阵的可能?”
看枯木凝神思索,年轻的帝王自得一笑,“实际上,此次龙门剑阵,朕有意增加考试难度,以往布阵者只出五分气力,这次朕要他们全力以赴。”
枯木默认良久,轻声道:“难怪!铜炉中的香比平时也慢了许多。”
李隆基哈哈笑道:“果然不愧朕的国师!此次计时之香是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