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书纪元-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天蛇王打了一个寒战,只感到眼前男子的暴戾。

    一直以来,刘秀给他以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感觉,可这一刻却是展现出了暴戾之色,好似一位魔帝,要毁灭众生,要用众生的鲜血,洗涤这个世界的罪恶。

    这大概就是圣人吧!

    天蛇王越发的肯定了,刘秀有着圣人之王的资质。

    “傻秀才,我越来越肯定,只要你不死,未来定然会成为圣人,成为圣人之王?”

    “可能吧!”

    “傻秀才,何为圣人?”天蛇王笑道。

    “不知道!”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因为没有被阉割!”天蛇王笑道:“想要驯化,第一步是阉割。远古时代,野猪狂傲无比,野性难驯,可与猛虎搏杀,可是被割了一刀,被阉割之后,只是肥猪而已,再无搏杀猛虎之能,区区野狗,都能咬死它!”

    “人族,经历了四个时代,人皇时代,大帝时代,圣人时代,近古时代。大帝时代,为了治理民众,一个个大帝制定了礼仪,道德,律法,将苍生百姓阉割,去掉了野性,化为了顺民,不懂反抗****,不懂反击外族,不懂礼仪廉耻。而圣人,是一群没有被阉割掉,还充满着野性的人类。他们是****的反抗者,是反击外族的先驱者,是古老德行的坚守者,是皇权眼中的异端,是历代皇帝眼中钉肉中刺,欲要除之而后快!”

  

 第40章秀才很值钱

  

    “世界上,只有死去的圣人,没有活着的圣人!”

    天蛇王嘲笑道,“傻秀才,你莫要走极端。当年,我有幸听娲圣讲道。娲圣说过,海外岛屿无数,那里尽数是蛮荒之地,蛮荒之中,孕育生机。一旦中土人族没落,被外族入侵,那里便是逃生之地。若是科举落榜,无路可走,可远走海外,在海外开辟新的乐土。”

    “也罢,科举不成,造反不成,远走海外有何尝不是一条路!”刘秀平静的说道。

    科举,是选拔人才的途径,更是制约人才的途径。

    功名,是朝廷对于人才的一种束缚。

    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等,一个个功名,是当官的凭证,

    现实中的平民百姓,想要升官,就必须要考科举,从最低的童生,到秀才,举人,进士。

    而高的官职,必须要翰林才能够当。

    平民百姓如果不通过科举开始,没有获取功名,是永远无法当官的。除非是……造反。

    普通平民考功名,当官员,最多也就是做到宰相,王侯,想要当皇帝,是不可能的,这是朝廷体制所决定的事情。

    可是一旦造反了,所谓的功名束缚,将不复存在。

    刘邦只是一个小混混,若是在治世,没有功名,只是一个小吏而已,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可是一旦到了乱世,一旦造反成功,会成为皇帝,所谓的功名束缚,根本不存在。

    朱重八只是一个和尚,没有功名在身,似乎注定是一个小人物,可是乱世到来,却是一举化龙,成为了帝王,所谓的功名束缚,也是不存在。

    轰轰轰!

    随着感悟到了功名之道,既是通天梯,又是束缚之道。

    刘秀只感到,心中的一个瓶颈,渐渐的破开了,浑身上下的书气凝聚着,变化着,发生着剧烈的蜕变,无形无质的书气,好似发生了质变一般,破开了天道的枷锁,变得凝练了起来。

    咔吧咔吧!

    儒士第三境的修为,向前迈进了半步,成就了半步大儒。

    半步大儒,介于儒士和大儒之间,

    这只是半步,可是对文道修为,却是一大步。

    “不错,不错!”天蛇王笑道,“仅仅是十三岁,就是成就了半步大儒。这等成就,即便是在圣人辈出,文道鼎盛的中古时代,也是少见至极。若是以你这等速度,可能在弱冠之前,成就大儒境界!”

    刘秀却没有一丝欢喜,反倒是露出了浓重的悲哀之色。

    “我隐约之间,感受到了圣人之道是什么?”

    “圣人之道,是一条悲哀之路,是一条绝望之路。越是文道修为强大,我越是感到了圣人的悲哀!圣人之路,就是不断的感悟人道变化,从人道变化中,体悟到了力量。体悟的越是深刻,越是战斗力强大,越是进阶高深!”

    “君王想得是十年计,名臣想得也不过是百年计,唯有圣人想得是千年计。圣人强大,只因为他们领先时代很多;说是悲哀,则是他如果太领先了,那就无法被众人所理解,注定是孤独者!”

    “五百年,方有圣人出世。只因为每过五百年,人族气运就会衰落到了极点,需要圣人出世,教化众生,重新燃起气运之火!圣人之道,以身为烛,照亮浊世,开启苍生智慧;圣人之道,以自身为祭品,祭祀天道,弥补苍天不足。”

    “我愿世界上,永远没有圣人!”

    …………

    时间在流逝着,眨眼之间,七月到了。

    科考的时间,渐渐的临近了。

    如今的时代,科考分为六大考,县试、州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其中,县试及格,州试及格,院试及格,三门考试都是及格,才有资格称为秀才。

    秀才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三门中,前两门及格,才有资格称为童生。

    若是一门都没有及格,不配成为读书人。

    而这前三门考试,就是刷掉了一大批人。

    三门考试及格了,才被成为秀才。而秀才,又是分为三个等级,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

    廪生,是优等生,有着生活补助,给予一定的钱粮;

    增生,是中等生,没有生活补助;

    附生,是走后门进来的,多是有背景的二代们,或是富商子弟。

    秀才的地位很高,不要看不起秀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这些特权,看似不起眼,其实重要至极,意味着读书人有着做人的资格。

    平民百姓,说白了,就是朝廷圈养的猪羊,随时准备宰杀。

    正所谓是破门的县令,灭门的令尹。而不说这些有品级的官员,就是一些没有品级的小吏,动用一些特权,在徭役,赋税上,轻易的操作,就是能害死一家人,实现灭门。

    之前,王书吏只是不入流的小吏,可是差点搞得他家婆人亡。

    而成为了秀才,意味从猪羊蜕变为了人,有了做人的资格,

    所谓的县大老爷,可能爱惜百姓,可这种爱惜,更好似农民对牛羊的爱惜,对田地庄稼的爱惜。县太爷也不会与草民讲人权,讲平等,讲道理,就好似******不会与猪,讲道理一般。

    可是变为了秀才,与县太爷处在了同一个阶层,可以讲道理,有着话语权。

    这个世道会欺你,但唯有功名绝不会欺你。只要成为秀才,宗老不敢难你,乡绅不敢难你,小吏不敢难你,衙役不敢难你,就是县太爷也给面子。

    不成秀才,只是草民一个,好似路边的野草,谁都可以上前,踩踏上几脚;可是成为了秀才之后,宗老会给你面子,小吏也不会盘剥你,衙役也不敢随意安插罪名,县太爷也会平等对话。

    简单而言,当了秀才,有着做人的资格,有着话语权;不成秀才,只是牛羊,只是被宰杀的命运。

    有了秀才功名,就有着抗衡官僚的权力。

    官僚,可以压榨百姓;可是很少压榨秀才,欺压读书人。

    县太爷看着某人发财了,会立刻安插某个罪名,关押到了牢内,掠夺民财,叫冤也没有人理会;可是一个秀才发财了,县太爷却不会惦记,或者是惦记付出的成本太大。哪怕是要纳捐,也是上门协商,彼此相互妥协,很少直接上前,一刀砍杀了。

    总之,有了秀才功名,有了做人的资格。

    当然了,秀才的功名,是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似乎说秀才,很是苦逼。

    其实,刘秀看来,秀才还是很幸福。

    身为秀才,却过得不幸福,只能说太废物。

    秀才不足以为官,也就是当不了有品级的官员,却是能当着没有品级的小吏,当着典史、书记等小吏。这些小吏,没有品级,没有在朝廷的官员名册中注册,可是只能上,相当于县长秘书,县公安局副局长等等,也是县城一霸。

    秀才有着各种特权,只要细心会经营产业,又是打好关系,至少能混一个富农阶层,,甚至是升级为地主阶层。

    若是混的太差,混到了中农阶层,贫农阶层,只能说太废物了。

    “我要做秀才!”

    刘秀坚定的对着自己说道。

  

 第41章人皇之道

  

    县试、州试、院试,三门考试及格,才有资格称为秀才。

    而县试,府试,两次考试,连续都过了,才有资格称为童生;而县试过了,府试没有过,重新再考。

    县试,府试,刘秀皆过,而且是第一名。

    而第一名,又叫案首。

    两个案首,刘秀有了神童之名。

    只是接下来的院试,就有些难度了。

    其中碰运气占据多数。

    考试的内容,以经义为主。

    经义,以圣人经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今天的读后感。

    没有填空题,没有选择题,没有判断题,只有作文题。

    作文题材,以命题作文为主,以读后感为主。

    科举成绩,就是看谁的命题作文,读后感,写得更好。

    总之很坑人。

    作文题,很难分出高下,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故而成绩,总是容易上下忽悠着。

    第一次科考,可能中了状元;下一次科考,可能连最后一名也考不上。

    重新考一次,那些中举之人,大约有一半,甚至是更多的落榜。

    而最为坑人的是,科考的经文就这点东西,不过是几万字而已,每年学习,很多考生都可倒背如流。

    每年都要考,很多内容都是被解析的体无完肤。可命题也不能重复啊,考官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出一些新奇的题目,甚至把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或者将几句内容互不关联的话凑在一起,将本来不当连的地方连起来,就像床前明月光,小人长戚戚一样。这种题目叫截搭题,种类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

    其中有一道题目,“君夫人阳货欲”

    总之一点,就是不断的折磨考生,将考生忽悠瘸了,忽悠傻了。

    考中状元的很多,可是考中状元之后,成为国之栋才的,没有一个。简单而言,这样的科考,恶心无比,没有一丝趣味可言,以折磨考生为快乐,以将考生驯化为猫咪为乐趣。可是哪怕恶心的好似臭****,也不得不去忍受。

    朝廷有言,“非科举不能入仕,非翰林不得入阁”。

    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哪怕是才学堪比诸葛亮,照样不得当官;没有翰林的资格,哪怕是有管仲之才,无法进入内阁,成为朝廷核心成员。

    简单而言,没有经过驯化的文人,不得当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