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玩了一个月‘镇之以静’的把戏之后,王莽王大司马在未央宫的早朝上,当着文武群臣的面,请求汉成帝下旨毁弃全国大部分的宗庙!
原来,自殷商时代开始,皇帝驾崩之后,都要设立专门的神庙以供后人祭拜,这个“光荣”的传统到了汉朝的时候,已经被发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几乎每一个已故皇帝,诸侯国王爷,甚至皇后,废太子,宠妃们都有一座属于他的庙宇。建成之后,自然不能摆在那里让白蚁蛀食,要祭祀。
祭祀又分日祭,月祭,岁祭,每一次都要耗费大量的金钱。祭品也不能小气,要符合庙宇主人的等级。
这些都要大量的金钱,全国几千所宗庙加起来,数字更是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给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偌大的未央宫中,当着数百文武大臣的面,王莽王大司马慷慨激扬,大声说道:“……朝廷每年花费了那么多金钱祭祀先祖,却导致皇上、太后和后宫的诸位嫔妃,因为国库空虚,而不得不节衣缩食,底下的人民更是食不果腹,易子而食,继而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占山为王,乱我大汉天下!万岁,为天下社稷计,请下旨毁弃天下宗庙吧!”
刘歆作为卫尉也是有资格上朝的,越众而出,应喝道:“万岁,臣也请旨毁弃天下宗庙!”
“臣等附议!”
属于王莽心腹一党的官员,十数人同时出列应声附和,倒也是壮观,但更多的官员却是面面相窥,被王大司马的第一把火给烧到了,这不仅是朝政大事,还事关鬼神,谁没有死的时候,可马虎不得啊。
能有资格上早朝的文武大臣都是成精了的老油条,知道这时候站出来,肯定给王大司马给当成鸡杀给猴看,全都眼观鼻,鼻观心的木在那里,不支持不反对,对他们来说不支持就是反对。
汉成帝却没看出这层意思,坐在龙椅上,拉了拉新做的衮龙服,被王莽说的有点不好意思,挺直了腰板做出一副‘有道明君’的样子。
他心里也对三天两头就搞那套繁琐的祭祀仪式,影响跟赵氏姐妹,还有那些妖烧可爱的后宫嫔妃们嬉戏,有心同意,却害怕被天下人指责不孝,而有所犹豫。
汉成帝满心纠结,干咳了一声道:“王大司马啊,这宗庙确实是太多了些,有时候都搞得朕腰酸背痛的,嗯,都没工夫治理朝政,可如果全部毁弃的话也不太妥当吧?”
“自然是要有所区别。”
第十七回 凡人封神之路
王莽成竹在胸,侃侃而谈道:“高祖皇帝起兵抗暴秦,战霸王,而有天下,是天命之主,自然要永世祭奠。高祖之后的文帝景帝,与民休息,开创盛世。武帝击四夷,正我天朝声威,都应该设立专庙宇祭祀。之后的帝王则应该并入祖庙,一起祭奠。”
汉成帝异想天开道:“真要是全都聚在一个庙里,父皇,祖皇帝,武皇帝,文皇帝,高祖皇帝不就可以互相说话解闷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王莽楞了一下,却不得不佩服汉成帝思维活泛,虽是歪理,好歹也占了一个理字,拱手道:“万岁圣明!”
其他文武大臣一听,得!连人家的子孙都同意拆毁祖宗的庙宇,搬到一起去团聚,咱们这些外人还跟着参合个什么劲?同意吧,齐声道:
“陛下圣明!”
汉成帝见群臣认可,顿时更加得意洋洋:“那这事就就交给大司马办理吧,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说着懒懒的打了一个哈欠,却是昨天晚上疯狂过度,本来都不想来上朝的,硬是被赵氏姐妹强拉了起来,时间一长,自然就露出了疲态。
王莽站在最前面,看得清楚明白,得!咱就别让这位主累着了,对刘歆试了一个眼色,抢先说道:“臣无事启奏!”
“臣也无事启奏!”刘歆跟着道。
“那就退朝吧。”
汉成帝压不住心喜,赞许的看了两人一眼,就以风一般的速度走下龙椅,朝后宫走去了。
其他大臣也都习惯了,没人有异议,三三两两的散了,其中就有几个步伐特别匆忙。
王莽看在眼里,冷笑一声,早就派人跟踪着这些官员去了。
那几位官员中就有一位坐着马车,径直去了有两百年历史的刘章祠,最为灵应不过的吕真人法驾就落在这里,供奉着汉室宗亲,死后英魂成为泰山神的刘章。
作为最忠诚的泰山神信徒,那位官员在听到王大司马要拆毁全国大部分的宗室庙宇时,怎么可能不尽快赶过来通风报信呢?
吕真人正在祠堂深处的一个房间中修炼功课,突然听到扣扣的敲门声,不由怒喝道:“徐宣,为师不是说过在我练功时,谁也不能来打扰吗?”
门外的似乎是一个少年,牙齿吓得不住打颤,却还是强撑着道:“师傅,陈大人刚从宫中出来,就直到我们这里来,告诉我一条消息,弟子觉得事关重大,片刻都不能耽误,就冒昧打扰师傅了。”
只听得一声狞笑,那门突然洞开,露出吕真人身上被鬼气缠绕,双目赤红,满是白惨惨獠牙的恶鬼模样,猩红的舌头伸出,却有蛇那般的长,嘶嘶吞吐着鬼气,发出破洞一般的渗人声音:
“说吧,什么消息?要是不够重要,你去拿来打扰我,那就别怪为师不客气了。”
门口那叫徐宣的少年不过十二三岁,什么时候见过这场面?腿一软,就跪坐在了地上,脸色煞白,想不明白刚刚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子来敲这个门,事到如今却没有办法后悔,把从那位陈大人听来的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有些颤音,但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
“什么?”
吕真人一听就暴跳了起来,都顾不得修炼,疯狂咆哮;“王莽小儿,竟敢如此大逆不道!”
他不由得不愤怒,因为他尊奉的泰山神姓刘名章,正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肥的儿子,年仅弱冠便敢在独断专权的吕后面前找茬杀吕家的人,还能全身而退,这等气度在汉初宗室里难得一见。
当然也因刘章出身齐王系,为汉宗室最强一支,使得吕雉投鼠忌器有关。
吕后去世后,刘章,周勃等人害怕诸吕作乱,他们对外联合齐王,楚王等诸侯压制吕氏,对内抢先夺下兵权稳定局势。朱虚侯刘章首先亲斩丞相吕产立了大功,被汉文帝加封二千户俸禄。次年,刘章又从朱虚侯晋封为城阳王,创建城阳王国。
而后来刘章遭到文帝集团和勋贵集团的打压,年仅二十五岁就死于封地。
这份简历,不管在谁看来,都是扑到不能再扑的政争失败的贤王派简历了,基本上每朝每代都能寻摸出一大把来,比如比如申生,比如说扶苏。
然而,以政争失败的贤王之身而封神的,城阳王绝对是少数派!
凡人如欲死后登神,有一个条件必须得满足,即:
有大功于国!
而另一个条件就是:死而为厉!
像屈原屈大夫,伍子胥伍相爷,汉成帝时还没出生的关二爷等等,都是以有大功于国而死后封神的名臣,验证了一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而有大功于国、死而为厉,这两个要求合起来就是非人杰不能封神。
而刘章呢?
诛杀诸吕,匡扶汉室,于国之功莫大于斯。
死而为厉?这个,刘章不需要,他虽然身死,却有后嗣,也有太庙宗祀以供血食,犯不着“为厉”去吓人。
最初,刘章所血食者,是子孙后代供奉的三牲猪羊牛,死后在地下依仗的是兵马俑护卫。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城阳王一系子孙越多,享国最久、分封的诸侯也最多,使得城阳王祠自然而然地分散到齐地各处。
汉武帝时以“推恩”为名的分封令,对于生者的诸侯国来说危害无疑是极大的,但是,对于神灵来说,却是个扩张信仰的好时机。
城阳王如果只是受着齐地宗室的供奉,那么他也就是局限在祖先神之上,社伯般的存在了。
却是有大气运在他身上,居然让城阳王意外得到了泰山神印,炼化进自身之中,从此牢牢的把持住了沟通人间和幽冥地狱的通道,泰山!
陆陆续续构建了鬼魂,鬼魄,鬼魅等八部鬼,还有从祭酒到黄泉都尉一整套严密的统治体系。
吕真人作为黄泉都尉,十分清楚的知道维持这庞大势力的基础是遍布诸郡国的三百六十多家宗庙,和他们百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泰山神庙六百家,最重要的是无数百姓的香火愿力。
他从以前的待罪之身,一举成为仅次于泰山鬼神存在的黄泉都尉,靠的就是这十数年间不辞辛苦的在各地传教,兴建了一百座供奉泰山神的庙宇和刘章祠,怎么不知道其中关键厉害?
第十八回 仙剑在现
朝堂上谁当大司马大将军,礼绝百官,处理天下大事,吕真人不在乎。谁要开源节流,改革朝政弊病,他也不在乎,哪怕天下百姓都民不聊生,他也不在乎,甚至恨不得百姓过的在苦些,这样才会把希望寄托在死后、鬼神之事上,方便他的传教。
但是,谁要敢毁弃宗庙,行实际上的‘伐庙诛神’之举,要毁灭他们的根基,让地下的诸鬼连冷猪肉都吃不上,那吕真人就绝对不能容他,这是生与死的矛盾,绝对无法妥协!
无比狰狞的冷笑一声,吕真人赤红若火的眼珠子,直勾勾的盯着匍匐在门口,吓得不住颤抖的徒弟徐宣,越看越爱,道:
“你做的很好,比你以前的那些师兄们有脑袋多了,继续保持。这本《阴符经》你拿去好好修炼,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来找我。”
说着,扔出一节白惨惨的骨头,上面刻满了米粒大小的符字,仿佛有灵性一般扭曲成恶鬼的模样,十分骇人。
少年徐宣长松了一口气,连忙把那节白骨收进怀中,忍不住热泪盈眶,终于赌对了,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在吕真人面前却不敢把眼泪给流出来,生生的吞了回去,这才发觉整个后背都被冷汗给浸湿了,哪敢在这个多加停留:
“那师傅,徒弟就先出去用功了。”
“慢!”
吕真人沉思了一会,却是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这任的大司马大将军给搞下马,最干净利落的手段自然就是刺杀!叫住少年徐宣之后,一抖身体,从后背中飞出一柄飞剑,寒光渗人,剑气纵横,在空中一扭两扭,就变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铁背蜈蚣,浑身漆黑,犹如铁壳一块,长五寸,豆大的眼珠通火,就像两颗火钻,只是嘴爪之间有细微红蓝光芒闪动,显然是巨毒之物。
吕真人冷哼道:“徐宣,师傅交给你一个任务,带这只蜈蚣到新任大司马大将军府,然后你就立马离开,其它事这蜈蚣自己就会办了。”
“遵命,师傅!”
徐宣不敢推脱,再则只是带路而已,应该没有什么危险,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新任大司马大将军府邸自然不是什么秘密所在,徐宣在路上随便问了两个人,就找到了地方,原以为这朝廷最大的官住的地方应该十分金碧辉煌,却没想到还比不过附近几个候府,少年徐宣心想这里面难道住的是个清官好官?
算了,这反正不关自己的事情,而且没准这大官只是外表在装清廉,内里人们看不见的地方还说不定怎么腐败呢?
作为穷苦少年出生的徐宣纠结了几下,就把装铁背蜈蚣的小盒子打开,放它爬了进去,然后毫不犹豫的离开,有多远走多远。
此时,王莽正在书房中听那些密探们的汇报,正好说到那位陈姓官员一路进了刘章祠中,注意到其中一个细节,急忙追问道;“什么,你说刘章祠里面现在坐镇的是汉元帝时册封的那个吕真人?”
那位密探点头道:“对,就是他,听说卜卦很灵验呢。”
以大司马府属官身份坐在王莽下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