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太监闯后宫-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自己来替他们持咒超脱,只怕我得活活累死在这里!」

  不过,有些亡魂还是不能得到超脱的。就象巨山水军头领朱顺、张
逆,因为是何炯的大仇人,因此李小民答应了他,让他带上一众水鬼将两
个新进水鬼关押起来,肆意折磨,绝不能这么轻易地让他们便转世去了。

  倒是那些在与蓝面夜叉交战时有功的水鬼,都得到了李小民的关照,
有大批的和尚道士为他们念经超度,大都飞离转世而去,只有五百旧日水
鬼,因感念何炯待他们的情义,以及李小民让他们脱离水鬼身份的厚恩,
自愿留在何炯帐下,跟随他,一同效忠自己的新主人。将来若是运气好的
话,说不定还能象一众鬼卫一样,接近于鬼仙之体,或许便能脱离轮回,
快乐无加了。

  待得一干事务处理完毕,李小民携著秦贵妃率大军回朝,只留下一个
游击将军,率小股军队在巨山上驻扎,免得他日再有贼寇,占据此山,徒
留祸患。

  泊野县城中,来了一支军队,让县令好生忙碌,拼命地巴结招待,只
怕率军的将领不满意。

  可是单独率军前来的李小民并不在意他的招待,也不和他敷衍,独自
带上亲兵,便向县城郊区一处农庄行去。

  看着何炯佝偻著身子走在自己马前,擦眼抹泪地向他的家乡走去,李
小民心中大感有趣:「怎么,这鬼死了这么久,一回到家,还是这么容易
哭吗?」

  他本是要率军回京的,忽然想起自己答应要带何炯回家看看,恰好路
过他的家乡,便让秦贵妃率军前行,自己走偏一点,绕路到何炯家乡看一
看,以满足他死后的愿望。

  一边走,李小民一边和何炯闲聊,问问他家中的情形。何炯却没什么
心思说话,虽然面对主人还是保持恭谨,心中却早已归心似箭,只恨不能
一步跨回家里,看看自己久别的亲人。

  绕过几处房屋,李小民带著亲兵,在一处破旧的屋子前面停下了脚
步。

  在屋子前方,一个蓬头垢面的农妇正在做摘野菜,看到李小民率好多
人到来,不由大为惶恐,怔怔地看着他们,一时说不出话来。

  何炯看到她,却是面色大变,抬起鬼袖,掩面痛哭失声。

  李小民看得心中凄惨,跳下马来,走到他身边,低声道:「你也不要
太伤心了,令堂大人现在还健在,看上去身体还好,也是大幸了。」

  何炯一怔,抬起头来看着他,哽咽道:「主人,这,这是拙荆啊!」

  李小民吓了一跳,失声道:「你老婆?哇,这么大年纪,要说是你奶
奶,我都信!」

  何炯脸一红,却不敢说什么,只得苦笑道:「主人,奴才已经死了十
几年了,拙荆也都老了!」

  看着娇妻那苍老的面容,何炯心中酸痛,知道这些年来,她过得一定
不好,所以才会未老先衰,看上去足有五六十岁的模样。

  李小民心中恻然,拍著他的鬼肩,以为抚慰。

  他的动作,在农妇和众亲兵的眼里,却甚是诡异,只见这少年将军在
空中虚拍,口中还在喃喃说著什么,让众人心中,都不禁有一股凉意涌
起。

  李小民回头一看,见亲兵们傻傻的样子,微微一怔,挥手道:「你们
在这里等一会,不要乱跑!」自己迈步走进了那户农家。

  进去以后,到处看一看,见一处黑黑的屋子里,一个老太太盖著肮脏
的被子躺在床上,骨瘦如柴,口中喃喃呻吟,象是已经没多少日子好活
了。

  一见老太太,何炯心如刀绞,在空气中现身出来,扑倒在床前,放声
大哭,声音惨痛至极。

  那老太太茫然睁开眼睛,借著门外射进的微光,看清了何炯的面容,
不由眼中现出激动的目光,伸出干瘦的手掌,抚摸著何炯的脸,颤声道:
「炯儿,你,你回来了?」

  接著,她又想起了什么,环顾四周,歎息道:「我早知道我快要死
了,还好死了能看到你,炯儿,这么久你不去投胎,就是为了等我吗?」

  何炯已是哭得说不出话来,抱住老母,痛哭不止。

  门外那农妇听得门里哭声,惊讶至极,慌忙走进来,一眼看到何炯,
不由大惊失色,倒退了几步,指著何炯,喉中荷荷声响,却无法言声。

  李小民见她吓住,笑著摆摆手,低声道:「别叫别叫,我是朝廷里的
大官,会仙法的,今天带你丈夫回来,就是让你们再见一面!等见了这一
面以后,他就要离开,以后恐怕很久才能再回来看你们了!」

  农妇虽然不太明白,可是知道丈夫回来以后还会走,不会带自己一家
同去阴间,也就不太害怕,扑上去跪在床下,也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家聚首抱头痛哭,李小民插不上话,便倒背双手,百无聊赖在屋
里乱转,看着满屋黑乎乎的,阳光也不好,屋里面的摆设更是简陋至极,
不由摇头暗歎,何炯一死,家里人就过得这么苦,也真是可怜。

  那边何炯的妻子也在抽抽噎噎,将这些年的辛酸事说了出来。

  原来何炯本是出身农家,也是靠多年征战,才挣出了这份功名。谁知
他死后,便被从前官场中的仇人暗算,道是他与敌私通,才导致大败,李
渔闻言大怒,便下旨查办,他家里散尽家财,上下打点,家小才未被抓去
抵罪,却也是穷困至极,不得不在此度日。何炯的妻子一直未曾改嫁,带
著老母幼子住在乡下,现在已经苦熬了十余年,才等到何炯的鬼魂回家来
看。

  想到自己忠心为国,死后亲人却落得这般下场,何炯悲愤交集,以手
捶胸,鬼泪滚滚,哽咽著说不出话来。

  李小民走上去,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别难过了,你那些仇人,
就交给我好了。随便安他一个罪名,就能让他吃不了兜著走,也算替你家
里人出这些年的恶气!」

  何炯拜倒在他面前,哭泣流涕道:「奴才离家这些年,妻儿流落乡
间,老母卧床多年。还望主人怜惜,让他们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李小民慈祥地抚摸著他的鬼头,歎息道:「这是自然。你既然是我的
属下,你的亲人我自然会照看。你放心,回头我就接她们上京享福,从今
往后,你娘就是我娘,你儿子就是我儿子,我一定不会再让他们受一点苦
楚!」

  李小民把这句从后世的电视上看来的台词说了出来,顺便把最后一句
在肚子里无声地说了一遍:「你媳妇就是我媳妇,你就放心好了!」

  可是一抬头看到何妻那般老态龙钟的模样,李小民大为后悔,暗道:
「干什么要打这种主意,下属的妻子,怎么能随便起意?就算起意,也得
找个年轻点的啊!」

  何炯听了,果然感激涕零,跪地叩头,哽咽感恩不已。

  门外,脚步声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从门外响起:「你们是谁,
站在我家门口做什么?」

  李小民的亲兵队长打著官腔跟他说话,道是朝廷大军副帅前来此地公
干,要他不得无礼。

  何妻慌忙出去拉了那人进来,抹着眼泪道:「儿啊,这是你父亲,回
来看我们了,你快来见礼!」

  何炯一听,却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自己,又怕儿子年轻嘴不牢靠,把
自己的秘密说出去,慌忙隐身,只在暗中陪著老母落泪。

  进来那人,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粗壮青年,怔怔地看着李小民,讶
道:「你是我父亲?」

  李小民也失声道:「你就是我儿子?」心中苦笑,刚才还说要把他当
儿子,现在才发现,这儿子比自己岁数还大,要是带这么个拖油瓶到处
走,会大大影响自己泡妞的成功率。

  他说出口,发觉失言,慌忙掩口,笑道:「哪里哪里,我是你父亲的
旧日同僚,今天过来,是来看看老朋友的家属的。」

  何大牛狐疑地看着他,奇道:「我父亲死了十几年了,那时候,恐怕
你还没出生吧?」

  李小民心里赞歎:「这孩子还不算傻,居然能看出我的年龄。」

  他以手抚著下巴,虚虚摸著那一把不知何时才能有的长须,老气横秋
地道:「唉,你是不知,吾修仙多年,现在已经练到返老还童的境界。算
起来,你该叫我一声伯父才是!」

  这个时候,何炯也已隐身在自己妻子耳边说了几句话,何妻呆呆地看
著李小民在那里胡说,也不出来阻止,反帮著他说话道:「儿啊,还不快
向你伯父叩头!」

  何大牛虽然愚钝,却甚是孝顺,翻身拜倒,叫道:「伯父在上,请受
侄儿一礼!」在地上硬叩了三个响头。

  李小民心中欢喜,上前扶起这位大侄子,歎道:「既然你拜了我一
拜,今后就跟著我在军中效力吧。现在我已经混迹军中,化名为李小民,
现为朝廷征讨大军的副帅。你先跟著我,做个亲兵,以后学学打仗,还有
希望当个将领,混个出身!」

  何大牛听得大喜,再叩了几个响头,才站起来,想着自己以后有这位
伯父照顾,当可平步青云,不由喜不自胜。

  何炯在一旁看得苦笑,虽然奇怪这位主人这么喜欢胡闹,可是看他拿
出几丸丹药餵自己老母服下,又派人去请医生,也不由感激。

  那几丸药,却是李小民搜查公孙不败的丹房,顺手拿来的,存在自己
帐中的还有好多。根据公孙不败留下的手卷,药的效力他差不多已经清
楚,先拿了几颗药性平和的丹药给何母吃了,果然看到她精神好了许多,
又由赶来的医生开了些温补的方子,找人煎了药餵她服下,把何氏一门,
交给自己的亲兵队长照顾,再用大车送她们随军上京,李小民率领大队人
马,再度向前赶去。

  赶了两天,追上了秦贵妃所率主力军队,二军合一,向金陵进发。

  在以后的行军途中,秦贵妃与李小民在人前是主帅与副手,私下里却
是形同夫妇,每日里在寝帐中鸳鸯戏水,快乐无比。那些服侍秦贵妃的亲
兵虽然对他们的关系满腹狐疑,可是李小民是个太监,反正也不会出什么
事,又拿了大笔大笔的赏赐,这些女兵也就不敢再多事了。

  大军晓行夜宿,这一日,终于回到了京城。秦贵妃令大军在城外驻
紮,自己带上一众将领,进城缴令。

  金陵城外,十里长亭。

  南唐文武百官,尽聚于此,肃然恭立于亭外,翘首祈盼,远望南方,
眼巴巴地等待著即将凯旋回来的朝廷大军。

  骄阳似火,将亭外的树叶草茎,烤得萎缩了不少。众官员也被这烈日
烘烤,满面流汗,将官服都湿透了。有幸能在长亭中坐等,不至于被晒得
头昏眼花的,也只有左右二相,以及秦老将军而已。

  在长亭之中,坐在三位老臣上首的,是一位绝代风华的丽人。但见她
生得明眸皓齿,肌肤晶莹如玉,身穿一套庄重华丽的宫装,却是当朝正宫
娘娘,正受命掌控朝政的皇后周氏。

  秦贵妃的地位,在宫中也甚是尊贵,只次于周皇后,此次出征凯旋回
朝,立了大功,周皇后自然不能怠慢,因此上亲自率文武百官出迎,在城
外十里长亭处,等著秦贵妃一众军将。

  她端坐在正位之上,如白玉般的小手端著一个茶盅,悠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