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匡九合-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汗英明!……”范文程不甘心被孔有德抢去金国第一“二鞑子”的头衔,此刻率先跪地山呼起来。
  他这一嗓子喊出来,大殿内所以满汉臣等,尽数跪下山呼:“大汗英明!”
  黄台吉爽朗地一阵大笑:“哈哈,诸位爱卿平身吧!”
  众人从地上爬起来之后,黄台吉便下达了具体的命令:
  “明国的山海关防线牢不可破,辽东宁锦各城守备也十分坚固,我大金国勇士强攻的话,死伤难免……唔,辽东战事宜缓不宜急,以后再徐徐图之。”
  顿了一顿,黄台吉接着道:“这次出兵伐明,本汗决定采用四年前之策,绕道朵颜、泰宁等卫深入明国腹地,也同时可以收抚蒙古等外藩外地……”
  黄台吉显然早已考虑了多时,胸中有了完整周密的计划:
  “此次大金国兵分五路。第一路由上方堡到宣府、应州,目标是大同;第二路由龙门口进入明国,到宣府与第一路军会合;第三路由独石口进入明国,与前两路会与应州;第四路由得胜堡进入明国,经大同到朔州;另留一路后备,沿长城绕杀虎口堡到朔州……诸路大军会合后再进往北直隶,目标明国京师……北京城!”
  这一席话说出来,满汉王公大臣皆是露出钦佩之色!
  特别是之前一直没有找到说话机会的莽古尔泰,他也是奴儿哈赤的儿子,打仗很猛,谋略却几乎等于无。
  莽古尔泰心里暗自咂舌:大汗先前赞誉那《三国演义》乃是绝代“兵书”,自己也找汉人包衣奴才讲过里面的故事,好像有一回正是什么“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呀!
  啧啧。大汗就是牛叉,这五路安排得稳稳当当,比那诸葛亮也不差呀!
  咦,不对不对!好像是诸葛亮的敌人。那个叫司马什么的,好像是死马了还是死牛了的人,弄出个五路大军,诸葛亮那是“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呢!
  唔。也罢,明国又岂有诸葛亮?诸葛亮不是范先生么,在咱们大金国啊!
  明国定然对咱们这五路大军毫无招架之力……
  孔有德此刻也露出一副“心悦诚服”的表情,立刻朗声道:“大汗容禀!大汗果真英明神武,难怪我大金国打起仗来鲜有败绩,比起朱由检那小儿来太不一样了!臣在明国之时,经常听老百姓说辽东有帝王之气,旺得不得了啊!”
  李永芳也不敢落后,哈哈笑道:“汗王当然是最最英明的!明国百姓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呢!唔……微臣先前在抚顺时,正是箪食壶浆以迎老汗王呀!”
  李永芳说完这话。瞥了孔有德一眼,那意思无非是说自己才是老牌子“汉奸”,你小子不过是个新人罢了!
  这也算是敲打敲打孔有德,别他娘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初来乍到就敢争宠?!
  团山堡大校场经过两次扩建,占地已经超过数百亩,足以容纳好几万人。
  此刻校场上旌旗蔽空,把原本阴晦的天空遮掩得越发黯淡无光,但是却把全场的气势引领得更加威武壮阔。
  随着大风的翻卷,旗帜发出了呼呼的啸声。而站立在旗帜下的一万五千人马却纹丝不动,鸦雀无声。
  这一万五千人乃是团山军现在可以机动作战的兵力……团山军一共两万人,余者五千人分守宁远南部各地,是不可能前来参加检阅的。
  一万五千人马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接收检阅。校场正前方筑着一座土台,台上正中而立,全副戎装主持这一检阅典礼的正是辽东巡按张力。
  在土台最北边所谓的“尊位”处摆放着一把太师椅,上面坐着一名四十岁左右,长须飘飘的红袍文官。
  那文官胸前补子竟然绣着锦鸡……这可是正二品的高官!
  没错,他就是正二品的新任蓟辽总督。洪承畴。
  张力看着台下接受检阅的团山军兵士,心里却也是在琢磨这位崇祯朝大名人的来意。
  原本洪承畴还不会这么早前来辽东当这个蓟辽总督,可是历史因为自己而发生了偏差,崇祯有些疑心祖大寿与建奴暗通款曲,而洪承畴能力显然比傅宗龙更强。
  洪承畴先前的官职是陕西那边的三边总督,也就是专门带队打高迎祥、李自成的,现在却到蓟镇当了蓟辽总督。
  说起洪承畴,这位“汉奸指数”直逼吴三桂,故事也更加像小说!
  他的履历也不细说,反正在决定明朝生死存亡的明清最后大决战“松山之战”的时候,洪承畴是蓟辽总督,是明军总指挥。
  这一战明军集结的最后的十三、四万精锐,结果却被黄台吉吊打,一败涂地。
  洪承畴战败被俘,开始还死鸭子嘴硬,后来也不知怎么滴就降了“我大清”。野史有一种说法是孝庄皇后那啥啥他,他才投降,这事儿也不知是真是假……
  崇祯皇帝并不知道他被俘,还以为他战败自杀,于是还在北京城大张旗鼓地搞了祭奠仪式……
  要说崇祯这智商也真是“感人”,名将孙传庭真真切切是战死沙场,他怀疑人家“诈死”,不给抚恤;洪承畴那是投降建奴,崇祯却认为他“殉国”,伸脸出来让后人打……
  洪承畴降清以后,在清军入关后平定南方的过程立了大功。当时洪承畴抓住了抗清英雄夏完淳,洪承畴给夏完淳封官许愿,要他投降满清。
  夏完淳反问他:“尔何人也?”
  洪承畴多半还在嘚瑟,旁边的小吏说“此乃洪亨九先生”。洪承畴号“亨九”,故而小吏尊称他的自号。
  接下来夏完淳便放了大招,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打脸场面能排进前三名的桥段,白话文翻译不出味道,且看原文:
  “此罪当诛!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这才叫“啪啪啪”打脸,后世的那些桥段与之相比都简直弱爆了……(未完待续。)


第331章 点校典礼

  张力冷冷地瞥了洪承畴一眼,暗暗下了决心:此贼他日吾必手刃之!
  就在昨日,朝廷下来了旨意,团山军一万五千人的编制正式通过了。
  粮饷分春秋两次运送,现在饷银是没有的,不过粮食和军备还是尽数运来了团山堡,而押运之人,正是新任蓟辽总督洪承畴。
  朝廷惯例,团山军相当于新开一镇兵马,按规矩上面是必须来人点验人数的。
  一般来说,其他大明边镇遇到这个时候,便是从百姓中临时抓一些壮丁来凑数,以敷衍上官。而文官老爷们只要收了银子,人数对得上就行,压根儿也不管那些人是百姓还是兵士。
  张力瞥了一眼北边高座的洪承畴,心里微微冷哼一声:这贿赂之事,根本就是个无底洞,所谓欲壑难填嘛!团山军,绝对不会给任何人一个子儿的贿赂。
  当然,张力也不傻,自己现在的官职是辽东巡按,正管着“党纪国法”……你洪大人屁股肯定也不干净,本少爷没找你收银子就不错了,你还敢来团山堡打秋风?
  这次朝廷来的旨意里面,所有团山堡的将领都高升一级,而高元良更是升为正三品的团山堡参将……显然这是出于次辅周延儒的争取,毕竟朝廷没钱发军饷,给武将们升升官平息一下怒火也是好的……
  就在张力琢磨洪承畴之时,洪承畴也在琢磨张力。
  洪承畴眼睛微眯,轻轻捋着胡须,看着校场上那一万五千人的队伍,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惊愕。
  自己也是打老了仗的文官了,对军队并不陌生,但却是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么一支雄赳赳、气昂昂,步履整齐、纪律严明的钢铁队伍。
  这与自己平素所常见的不是因为粮饷被克扣而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就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官军比起来根本就有天壤之别!
  整支队伍看得自己登时就情不自禁地暗自在心中发出了一声赞叹:
  这张力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有如此练兵的本事?莫非有冠军侯霍去病那般的军事天才,才不满二十岁啊!
  洪承畴一向自诩为“知兵”之人。对自己在军事房门的专业修养十分自负,认为当今整个大明朝中懂得军事、会指挥军队作战的人已经不多了,论起这方面的排名来,自己绝对是在很可以排到前三名的……
  哪里知道。张力的团山军一登场,所亮出来的竟然是这样一副军容!
  洪承畴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轻轻摇了摇头:即使自己顾虑颜面不想承认,却也不得不接受张力练兵的才能强过自己,这……
  洪承畴收敛起心思。决定好好看一看团山军的点校。
  就在此时,团山堡参将高元良猛地一声大吼:“点校开始!”
  全体士卒肃立恭候,张力首先上台讲话。由于洪承畴将会出席点校,张力事先已经跟所有将领打过招呼,让他们跟兵卒们提前打了预防针。
  张力此刻自然是猛吹了一阵“朝廷恩典”之类的话,毕竟人家来发粮食军备么,说几句场面话儿又不会死人。
  而后张力又期勉了全体将士一番,再接下来就是实际的点校了。
  洪承畴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这个,虽然他一望而知团山军在校场上的人数约摸万余人,但是具体数量也不可能知道。
  先前以为团山军会和大明边军一样。找一些百姓来滥竽充数。可是现在看来,站在校场之上的个个都是精锐兵卒,那种令行禁止的气质,是百姓假装不来的!
  既然都是战兵,本督就看看你团山军有没有一万五千人!若是没有,哼哼……
  然而没过多久,洪承畴脸上就开始火辣辣地烫起来了。
  一万五千人报数,也只是短短半个时辰就完全报完,人数竟然是一万五千三百零二人!
  洪承畴也留意观察过,甚至还派出了自己带来的一队亲兵。亲自下去监督,看有没有跳着报数的情况。结果亲兵回来禀报,人数一个也不差!
  洪承畴不由得有些纳闷了,自言自语地轻声道:“这就奇怪了。难道这张力不吃空饷?还是有更好的,更不露行迹的做法?”
  洪承畴在心中暗自嘀咕了一番,但是在他把这个问题想得通透之前,眼前出现了令他更惊异的事儿。
  原本这次点校大典从清晨的辰时就开始了,到了午时还不曾结束,眼看着到了用餐的时间。然而天气却又发生了变化……渐渐阴沉了下来。
  团山堡大校场上的一万五千余人竟然像毫无知觉似的,包括张力本人都站得直挺挺的,一动也不动地继续点校,人人头戴盔,身穿甲,一身沉重的装备,直直地立上了几个时辰,还得忍着过午不食的饥饿!
  辽东的天气说变就变,洪承畴只觉得眼前一黑,狂风四起,倾盆大雨顿时随之而下!
  这当然是天公不作美,一场盛大的点校典礼遭到了破坏,校场上顿时成了一片泽国。洪承畴的亲兵很快找来了一个大号的行军油纸伞,撑了起来。
  洪承畴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大雨滂沱中,那一万五千名将士依旧直挺挺地立在原地,任凭豆点大的雨珠打在身上,弄得从头到脚湿成一片,却没有一个人躲开,也没有一个人伸手擦拭一下脸上的水珠,甚至根本没有人动弹一下!
  张力本人乃是文官,并不是武将,本不需要如此,可他也和团山军所有的人员一样,直挺挺地立在大雨之中,连眉头都不曾皱上一下!
  点校典礼如常进行……
  洪承畴却看得整个人都傻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