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笑容灿烂,道:“然也!”
  两人之间,默契十足。
  郭嘉神色认真,缓缓说道:“董卓执掌朝纲,只能控制关内和西凉之地。天下诸侯,早已经各自为政。官员的任命,名义上是由朝廷安排,事实上,都是走过程,一个形式而已。”
  “各地的官员,都是诸侯自行任命,不会在意朝廷的法令。”
  “攻打东莱郡一事,已经提上议程。”
  “等你从长安回来,返回观阳县,就可以出兵了。”
  “出兵容易,拿下东莱郡不难。难点在于东莱郡被攻克后,必然有人来摘桃子。涉及到泼天的利益,谁又不眼红呢?”
  “现在的东莱郡,贼匪无数,没有官员。到了那时候,忽然出现个东莱郡守,我们就会很被动。毕竟在官职上,你只是观阳县的县令,名义不足。”
  “当然,凭借我们的力量,可以抵挡来摘桃子的人,但毕竟是下下之策。如果你得到了朝廷的任命,被朝廷任命为东莱郡守,那就是实力和大义都有。”
  “到时候,谁敢伸手,就剁谁的手。”
  郭嘉说道:“两手都要抓,而且都必须完成。不过跑官一事,尽力而为,实在无法完成,也没关系,强行占了东莱郡便是。抵挡摘桃子的人,办法也很多。”
  徐晃眼眸一亮,赞同郭嘉的分析。
  来的路上,刘宣说郭嘉胸藏韬略,是有大智慧的人。
  现在看来,的确不简单。
  刘宣神色自信,道:“跑官一事,我会处理好。这次去长安,我会拿下东莱郡守一职。”
  糜芳说道:“郭主簿说既然要跑官,肯定需要大量的钱财。钱财方面的事情,由我来协调。这次前往长安,我和主公一道前往。”
  “子方助我,更是没问题。”
  刘宣脸上挂着笑容,有钱财开路,跑官的事情就更容易了。
  郭嘉问道:“二弟何时启程?”
  刘宣回答道:“具体的时间,得征求孔相的意见。”
  郭嘉思考了片刻,说道:“剧县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我、千雪和周仓,不打算再留在剧县了。明日一早,我们三人就准备返回观阳县。回了观阳县后,再细化攻打观阳县的事情。等你回来,便开启战事。”
  “可以!”
  刘宣点了点头。
  他也没有在天香阁耽搁时间,简单的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带着糜芳和徐晃离开了天香阁。
  回到王府,天已经黑了。
  吃过晚饭,糜芳和徐晃留在王府休息,刘宣则往国相府行去。


第128章 西向长安

  刘宣到了国相府,府上的侍从去通报后,刘宣在书房见到了孔融。刘宣行礼后坐下,开门见山的问道:“关于去长安给天子祝寿一事,国相是怎么考虑的呢?”
  孔融脸上,流露出凝重神色。
  涉及到前往长安,他的心中也是有一丝担忧的。
  沉默半响,孔融道:“这一次天子生辰,既然董卓下了命令,我会亲自前往。”
  刘宣剑眉扬起,流露出一抹惊讶。
  没想到,孔融竟要亲自去。
  来国相府的路上,刘宣已经考虑过孔融的处境。站在孔融的角度,为了自身的安全,派人前往长安是最合适的。既顾全了天子的脸面,也保全了自身的安全,是两全之策。
  刘宣问道:“孔相可想过去长安的坏处?”
  孔融笑了笑,显得很轻松,淡淡说道:“世子所想的,本相自然知道。一旦去了长安,就进入了董卓的虎口,身不由己,生死全由董卓做主。如果惹怒了董卓,或是董卓起了什么歪心思,就可能被扣押,甚至命丧长安。”
  刘宣问道:“孔相既然明白,为何非要去长安呢?”
  对于孔融的想法,他也向摸摸底。
  孔融神色肃然,正色道:“天子生辰,既然要庆贺,本相身为人臣,自当前往祝贺。即使这是董卓的设计,但我身为汉臣,受天子俸禄,自当前往。”
  两个字——汉臣,已经说明了一切。
  对天子的尊重,对汉室的忠诚,这是孔融坚持去长安的原因。
  刘宣听了后,神色敬重,他没有任何夸赞的言语,只是站起身,拱手郑重的揖了一礼。
  朝廷有孔融这样的臣子,是大汉之福。
  孔融轻笑道:“世子不必如此,身为汉臣,本应如此。”
  刘宣说道:“孔相自谦了,纵观天下的诸侯或是封疆大吏,能做到孔相这一步的人,少之又少。我可以断定,董卓传令天下的诸侯入长安为天子祝寿,亲自前往的人相当少。有一部分人,会派人前往道贺。还有一部分人,不会搭理董卓的命令。在他们眼中,只有权势,也不把董卓当回事,更不把朝廷和天子当回事。”
  “汉室不振啊!”
  孔融摇头轻叹,显得相当的落寞。
  作为一个汉室的死忠,孔融希望朝堂清宁,天下大定,重现大汉声威。
  然而,天下却越来越混乱不堪。
  战火四起,诸侯作乱,贼匪横行,百姓民不聊生……
  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混乱。
  孔融目光落在刘宣身上,眼中有着意义光华,更有着期待,道:“世子在去年的时候,一鸣惊人,然后担任观阳县的县令。”
  “任职期间,短短时间内,世子就肃清了观阳县的内患,扫荡了贼匪。”
  “一步步走来,观阳县已经大治,百姓也安居乐业。”
  孔融很是期待,略显得兴奋,道:“这一切,都显现出了世子的非凡能力。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许劭的评价。”
  “世子有能力,正所谓能者多劳,希望世子能担起重任,中兴汉室。”
  “北海国王室一脉,传自光武皇帝之兄齐武王刘演一脉。”
  “至今,已经一百四十余年。”
  “论起血脉,北海国一脉虽然不是光武皇帝的嫡亲血脉,但也是刘姓宗室血脉,是大汉皇亲。担起振兴汉室的重任,世子责无旁贷。”
  孔融脸上有着一抹惭愧,无奈说道:“本相长于治政,有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在行军打仗方面,有心无力。本相能做的是在其位谋其政,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荡平乱世,重振朝纲,本相心有余而力不足。世子能力卓越,当有此觉悟,为大汉中兴而努力。”
  推心置腹的话语,从孔融口中说出。
  忠诚之心,展露无遗。
  这,是一个忠于汉朝的忠臣的心里话。
  刘宣敬佩孔融这样忠于汉室的官员,他郑重的点头,道:“孔相放心,我会竭尽所能。为汉室江山的稳定而努力,为大汉的中兴而奋斗。”
  “好!”
  孔融捋着颌下胡须,脸上流露出笑容。
  话锋一转,孔融说道:“本相虽然名声不显,但在朝廷中,也认识几个官员。如刚回到京师的左中郎将蔡邕、司徒王允,以及杨彪、马日磾等人,到了长安后,本相会为你引荐。”
  “多谢孔相!”
  刘宣心中,也是一阵高兴。
  有孔融引荐,他和朝廷的官员就可以建立关系。
  这对提升刘宣的名声,很有帮助。
  试想一下,蔡邕、王允、杨彪、马日磾等人都交友广泛,威望很高。当他们和某某聊天时,随口一说北海国世子如何如何……
  说的人多了,就会让人认可刘宣,认为刘宣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
  这,便是无形中的好处。
  刘宣问道:“孔相,我们何时启程?”
  孔融回答道:“之前,本相已经把相关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明日一早,我们就启程前往长安。现在是十月,距离天子生辰还有两月有余。此去路途遥远,不知道路上是否顺利。再者,早一天抵达长安,就可以多些时间准备。”
  刘宣说道:“明天一早,我来孔相府汇合。”
  “可以!”
  孔融闻言,点头同意了。
  刘宣起身告辞,回到王府后,他先安排了一些需要处理的事情。然后,他告诉了徐晃和糜芳离开的时间,再去了一趟刘赫的院子,说了离开的时间。
  做完这一切,亥时都过了大半,刘宣才洗漱更衣睡觉。
  次日一大早,刘宣早早的起床。
  晨练完,他洗漱后,带着糜芳和徐晃吃罢早饭,然后又去了一趟刘赫的院子,向刘赫告辞。听完刘赫的嘱托,刘宣退出来,带着糜芳和徐晃前往国相府。
  到了国相府,等了约莫小半刻钟,孔融也出来了。
  孔融此去,竟是孤身一人,身边连一个书童都没有带。
  孔融和刘宣乘坐马车,徐晃和糜芳则骑马赶路,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剧县,西向长安,奔着长安行去。
  此去长安,路途遥远。
  北海国位于青州的最东面,刘宣一行人接下来,要从北海国离开青州,再进入兖州,然后途径洛阳,再往长安。
  这一路,青州和兖州境内,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程。
  正是因为如此,一行人赶路的速度很快,路上很少耽搁,也少有专门找驿站歇息。都是到了天黑后,找农家百姓借宿,或是在荒山野庙过夜。


第129章 甘氏有女

  沛国,位于兖州境内。
  其治所沛县,是高皇帝刘邦的起兵之地。
  正所谓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在汉朝历史上,不论是西汉,亦或是东汉,沛县都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然而到了本朝,战乱频繁,烽烟四起,沛县也是民生凋零,人烟稀少。
  甘家村坐落在沛县,距离县城有十五里,是在通往县城的官道附近聚居。
  这一处村落,有十来户人家。
  傍晚时分,村子中炊烟缭绕,都开始准备晚饭了。
  村口,有着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是简单的土墙房屋,一排三间。中间的屋子是堂屋,两边是居住的卧室。在屋子外面,用一圈栅栏围了起来。
  堂屋门口,坐着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妪。她佝偻着背,低着头,拿着一个簸箕,正在摘野菜。虽说上了年纪,但老妪的精神很好,眼不花耳不聋,很是精神。
  门口左边,是做饭的地方。
  一个妙龄女子,正在烧火做饭。
  女子身上的衣衫是粗布麻衣,还打了补丁,很是破旧。
  她盯着灶门,不急不慢的往灶里面添加柴火。
  女子虽然出身贫寒,一张脸却宜喜宜嗔,虽是素颜,却犹如羊脂白玉般,美艳无比。她肌肤如玉,白皙中更有着一抹光泽。她双眼明亮有神,闪烁着熠熠光辉。一张俏丽的瓜子脸,透出一丝的妩媚。
  女子名叫甘梅,母亲早年亡故,父亲和兄长应征入伍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家中,只剩下她和祖母相依为命。
  甘梅闻着锅中传出的饭香,柔声道:“祖母,粥已经快熬好了。”
  “嗯,菜马上就摘好了。”
  老妪慈祥一笑,布满了风霜痕迹的脸上满是宠溺。家中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孙女孝顺贤惠,她也是极为喜爱。
  对老妪来说,孙女便是命根子。
  老妪忽然停了下来,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微笑道:“丫头,今天上午,你去山中捡柴火的时候,邻村章玉的父亲,托人来说媒了。”
  “章玉这小伙子,老婆子都打听了,温厚敦实,是个老实人。”
  “你跟着他,不会受欺负。”
  说到这里,老妪话锋一转,又道:“章家的家境也不错,有一头耕牛,一头母猪。住的是宅子,不是咱们这样的屋子。”
  “章家就章玉一个儿子,女儿都已经嫁出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