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闲王-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早就与耶律重元有所勾结的西夏国主李谅祚终于出兵,一举击败了辽国在边境上的冠军,横穿整个西京府,气势汹汹的向辽国腹心的中京扑去。

本来一直隔岸观火的大宋希望可以看到一出鹬蚌相争的好戏,但却没想到李谅祚远比他们想像的要狡猾,他带领着大军到达辽国中京边境后,竟然按兵不动,耶律浚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撤回攻打耶律重元的大军,回头与李谅祚对峙,大战迟迟没有爆发,这让大宋也十分的失望。

不过就在赵颜被绑架之前,西夏与辽国的大军对峙终于结束,率先动手的并不是做为进攻方的西夏,反而是做为防守方的辽国大军,这主要是因为耶律浚发现自己与西夏对峙时,本来已经被自己打的奄奄一息的耶律重元竟然在慢慢的恢复实力,甚至耶律重元竟然还准备与李谅祚前后夹击他,这让耶律浚再也等不下去了,于是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击。

耶律浚打的是速战速决的念头,所以在战争刚一开始,他就几乎倾尽全力,派出耶律仁先等心腹将领带领着数支大军冲击李谅祚的军营,对此李谅祚却早有准备,竟然一直坚守不出,借助坚固的营盘与耶律浚死嗑,反正做为守方,他每天的伤亡远比辽军要小的多。

李谅祚从西夏远征而来,国为补给的问题,自然不可能带领太多的军队,事实上他仅仅带领了五万西夏精锐,不过千万不要小看这五万人,他们绝对是西夏军中精锐的精锐,几乎可以抵得上十五万的普通军队。

不过李谅祚这五万精锐虽然战斗力极强,但耶律浚却看出对方人数太少的缺点,所以他倾尽手中所有的兵力,不分昼夜的进攻西夏军营,为的就是以伤亡换伤亡,等到李谅祚手中的伤亡超过他的承受能力时,到时西夏军队自然会退去。

不过耶律浚的计划虽好,但西夏军队的顽强却远超他的预料,在接连进攻了半个月后,辽国军队的伤亡早就已经超过了万人,西夏方面的伤亡虽然比辽军少,但至少也有几千人,而且这些可都是西夏的精锐力量,每损失一人都会让李谅祚感到心疼,可就算是这样,李谅祚依然没有任何撤退的迹象,这也让耶律浚焦急无比,因为他已经快要支撑不住如此大的伤亡了。

耶律浚的计划本来就有很大的冒险性,在消耗西夏军队数量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他手中的力量,只是他认为自己是本土作战,承受能力远比西夏人要强,可惜这次他却算错了,在这种消耗战中,率先支持不住的竟然是他。

当然耶律浚也想过停下进攻,但若是如此的话,他之前付出那么大的伤亡就算是白费了,这让他十分的不甘心。另外若是他停止进攻,就会让李谅祚知道他坚持不下去了,恐怕接下来就会是西夏人的拼死进攻,而且是他也坚信西夏人不可能一直这么坚持下去,所以最后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命令军队继续进攻。

有时候真的不能不相信天命这种说法,比如像耶律浚现在这种情况,眼看着他就要支撑不下去了,但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却让耶律浚摆脱了不利的局势,同时也拯救了辽国的国运。

耶律浚与李谅祚对峙的地点刚才位于滦河上流的一条支流附近,而且李谅祚的西夏军刚巧驻扎在河边不远,营地的地势也比较低,本来平时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一场倾盆大雨,却让滦河支流的水势暴涨,西夏军营中积了不少的水。

耶律浚看到西夏军营中全是水,立刻想到一条破敌之策,当天晚上他亲自带领着一支两千的军队,冒着大雨赶到滦河支流的上游,然后掘开了一条通向西夏人军营的沟渠,结果暴涨的河水冲进西夏军营,整个军营变成了一片泽国。

李谅祚也是个十分果断的人,当看到大水冲进军营时,立刻意识到这场战争他输在天时和地利上,于是立刻命令大军撤退,可惜耶律浚却不会让他这么轻易的离开,当下命令大军冒着大雨围杀西夏人,结果双方在雨中展开血战。

李谅祚的大军虽然精锐,但之前被洪水冲击之后,已经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兵力,剩下的士卒也都是人心惶惶,根本无心恋战,结果被耶律浚的大军杀的大败,光是战死的就有上万人,再加上死于洪水之中的士卒,最后几乎是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这才好不容易从耶律浚的追杀中逃回西夏。

李谅祚大败,做为盟友的耶律重元立刻接到消息,这让他也是大惊失色,不过耶律重元也是个老狐狸,一看风头不对,立刻带着刚刚聚集而来的两万军队向西狂奔,一路逃窜到辽国的西北路招讨司与乌古敌烈统军司的交界处,其实也就是后世的蒙古一带,那里虽然也属于辽国的上京道,但辽国对那里的统治十分薄弱,依然还处于部落混战的时代,这点倒是和辽国北方的女真人十分相似,以耶律重元的实力,在那里倒是可以占据一块地盘做个土皇帝,说不定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随着李谅祚的战败以及耶律重元的逃窜,耶律浚总算是暂时平定了国内的战乱,不过辽国经过这两年的叛乱,国内也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特别是位于腹心的中京一带,更是交战的主战场,这使得那里几乎是战火处处,上百年的积累一朝散尽,可以说辽国因此而元气大伤,估计最少也需要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这也使得耶律浚不但无力报复西夏,甚至连灭掉耶律重元都办不到。

相比辽国的元气大作,西夏虽然损失了数万精锐之师,战败后也丢失了大批的军资与粮草,但至少国内没有被战火涉及,所以这种损失对于西夏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只需要休养两三年,就可以完全的恢复过来,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谅祚在战败之后却做出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决定。

李谅祚竟然开始向大宋边境增兵,当赵颜听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而且据黄五德得到的情报,西夏的这次增兵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准备对大宋动手。

对于西夏如此反常的举动,刚开始有些不明白的赵颜也很快就想通了,其实西夏对大宋用兵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在辽国那里遭受到巨大的损失,为了弥补这个损失,于是他们就想通过战争向大宋劫掠一番,也就是以战养战,这也是西夏人的老习惯了,甚至每次西夏国内发生天灾或人祸时,都会对大宋发动战争,一方面抢劫所需要的物资,二来也可以转移国内的注意力。

想到上面这些,早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宋人的赵颜也是倍感屈辱,西夏败于辽国之手,但却敢用战败的残兵向大宋发起战争,这种做法简直视大宋的军队于无物,同时也说明在西夏人眼中,大宋就是一只肥美的羔羊,他们随时都可以上去割一块肉。

“郡王,西夏人一直在边境增兵,随时都有可能攻入我们大宋,但我们进攻西夏的准备计划却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而且西夏又布置大军在边境,若是我们提前发动进攻,恐怕根本无法一战而定西夏,所以陛下才把颍王派去,一方面稳定军心,二来也可以临时做出决断。”黄五德最后总结道。

“原来如此,难怪大哥走的这么匆忙,不过西夏人也太嚣张了,希望大哥可以给他们一点教训,等到我们准备充足之时,就是西夏灭亡之日!”赵颜这时也咬着牙恨声道,虽然大宋的军队有许多问题,军校的学员也没有正式进入军队,但装备了他发明的各式武器后,大宋的军队也是战力大增,若是西夏人敢来,到时大宋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就在赵颜和黄五德一边讨论着宋辽夏三国之间的形势,一边沿着皇宫向北走,最后他们穿过皇宫最北边的后苑出了宫,并且坐上马车从景龙门出了城,马车向东北方向行驶大约十里左右,出现一座低矮的小山,这时只见黄五德指着那座小山声音低沉的道:“郡王,这里就是徐得祖的安葬之地,同时也是宫里大部分太监的安葬之地,日后若是我死了,恐怕也会被埋到这里!”

第四百一十二章开棺验尸

黄五德所指的小山本来并没有名字,不过因为大宋立国以来,宫中去世的太监都会被安葬在这里,中原向来都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所以太监无论生前在宫里有多么的风光,但是死后却是不能入祖坟的,甚至太监们自己也不愿意把残缺的身体埋到自家的祖坟里,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颜去见死去的列祖列宗,于在这种情况下,这座埋藏太监的小山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做无颜山。

赵颜和黄五德来到无颜山的山腰,在这里有一条溪水从山石间流过,刚好在溪边有一片不小的空地,可以说是依山傍水,算是无颜山中难得的风水宝地,徐得祖的墓地就位于这里。

“这可是块好墓地,我和宫里的其它几位公公都看中了这里,可惜却还是被徐得祖抢先了一步!”黄五德指着空地上徐得祖的新坟笑着开口道,他和徐得祖本来就没什么交情,甚至在知道徐得祖就是阴冥司的头领后,更让黄五德对他是恨之入骨,所以他现在真的希望坟中埋的就是徐得祖。

赵颜并没有理会黄五德的话,只见他上前围着徐得祖的墓转了一圈,只见这座坟墓虽然不是很大,但修建的却十分精致,圆形的坟丘周围铺着平整的青砖,坟前立着一面高大的墓碑,上面铭刻着几个大字“徐公得祖之墓”,除此之外,墓碑上空白一片,再也没有其它的介绍,不过这也不奇怪,因为身为太监,他们的身份本来就受人鄙视,所以在死后绝对不愿意再让人知道自己太监的身份。

“老黄,别再感慨了,快点叫人把坟挖开,这才刚刚下葬几天,尸体应该还没有完全腐烂,我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死去的徐得祖是什么样子?”赵颜这时忽然抬头吩咐道。

“遵命!”黄五德听到这里立刻躬身回答道,然后只见他吩咐一声,身后跟着他们一起来的护卫立刻拿着工具上前,七手八脚的开始干起挖坟掘坟的勾当,结果不一会的功夫,墓道口的封石就被打开,露出下面黑呼呼的墓道入口。

紧接着十几个护卫跳下墓道,不一会的功夫,就从里面抬出一口厚重的棺木,然后“呯”的一声放在地面上,赵颜虽然看不出这口棺材是什么材质,但是光凭这份重量来看,估计也是种十分贵重的木料,看来这应该也是曹太后特意吩咐的。

“打开吧!”赵颜淡淡的开口吩咐道,随后四个侍卫手持撬棍,插进棺材上面的缝隙之中,用这种十分暴力的手段打开棺材盖,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当下葬之时,棺材就已经被封死,也只能用这种暴力的手段才能打开。

随着几个侍卫的合力,结实的棺材终于被打开了,随着厚重的棺材盖被抬下去,棺材中立刻散发出一股腐臭之气,幸好赵颜他们早就退到了上风处,等到棺材里的腐臭之气被吹的差不多了,这才用蘸了醋的毛巾捂着鼻子走上前。

“咦,尸体竟然没有腐烂多少?”赵颜走上前探头一看,立刻十分惊讶的自语道,只见棺木里躺着的尸体虽然臭气冲天,但表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在现在这种比较炎热的天气里实在十分难得。

“郡王不必惊讶,徐得祖用的这面棺木可不简单,而是太后特意让人从南洋寻来的楠木,本来是给太后用来做棺椁之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