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闲王-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鹄此纠词潜坏鞯轿骶腥沃埃獯谓恢撼霰笏危峁么笏稳呵榧し撸涨烧允镆蚕肟匆豢囱罨秤竦谋臼拢谑蔷桶阉舶才诺秸獯握魈纸恢旱拇缶校还皇蔷拥南确婀伲嬲涸鹫鞣ソ恢旱慕烊词橇碛衅淙恕�

“原来是杨将军,多谢将军前来救援,才让我邕州上下数万百姓得以活命!”苏缄说着郑重的向杨怀玉行了一礼道,虽然这次的援军来的很晚,差一点就让对方攻破邕州,不过无论如何,对方还是救了他们全城的百姓,所以苏缄代表百姓向对方表示感谢也并无不可。

“苏知州客气了,末将只是此次征伐交趾的先锋,后面还有郭逵郭将军率领的八万大军,郭将军担心苏知州守不住邕州,所以就派末将前来援救,幸好在城破之前赶到,否则末将也是万死难辞其咎!”杨怀玉看到对方向自己行礼,当下也是急忙向前一步扶住对方道。

这次交趾出兵的事帮大宋化解了因为赵曙拒绝变法而引发的危机,不过同样也为大宋朝廷出了一道难题,幸好赵颜提出将西夏投降的将士,以及那些党项人废物利用的办法,一来减小西夏旧势力的力量,二来也能给交趾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宋派出曾公亮亲自主持,恩威并施终于从西夏调集了八万大军,这支军队中有七万都是西夏的降军或招募的党项人,只有一万是大宋的禁军,而且这一万的大宋禁军主要作用并不是打仗,而是监督那七万西夏降军。

有了这八万人,大宋也就有了征伐交趾的底气,并且拜郭逵为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南北路、广南东西路宣抚使,统领这八万大军赶赴邕州,准备以邕州为后方征伐交趾。

说起来郭逵此人可不简单,在大宋军中除了老将杨文广外,就数郭逵的威望最高,曾经平定过湖北溪蛮彭仕羲的叛乱,也正是他有在南方的带兵经验,所以才被朝廷任命为这次征伐交趾的统帅。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上,郭逵就在几年后带兵与交趾人打过一仗,并且一举打败了李常杰带领的交趾大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后世人甚至认为郭逵可以与狄青相比。

苏缄也听说过郭逵的大名,只是当他听到朝廷这次竟然调集八万大军,而且还要征伐交趾时,当下也不禁脸色一变道:“杨将军,我大宋刚刚灭掉西夏,正是需要修养生息之时,若是现在贸然与交趾开战,实在是有些不智,陛下与朝中的众位相公为何会同意这次出兵?”

“这个……”杨怀玉听到这里却是面带诡异的看了看周围一眼,然后却是笑了笑道,“苏知州却是问错人了,末将只是听命从事,至于朝中诸公是如何想的,这就不是末将可以猜测的了,不过既然朝廷下达了这个命令,肯定有着自己的理由!”

杨怀玉可不是普通的将领,他自然知道朝廷这次实行的是驱虎吞狼之计,只不过这件事自己知道就是了,绝对不能公开说出去,否则就可能犯了忌讳,所以他才故意如此说。

苏缄并不知道杨怀玉的身份,听到这里也感觉有理,只不过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他可是知道交趾这边气候炎热潮湿,禁军又大都是北方人,来到这里肯定会水土不服,说不定一场疫病下来,军中的将士就会倒下一半,到时更别说征伐交趾了。

接下来苏缄带领唐子正等官员迎接杨怀玉等人进入城中,郭逵早就料到邕州城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肯定十分的缺粮,所以在杨怀玉他们的先锋军后面就是运粮的军队,最迟两天后就能到达,苏缄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十分高兴,当下把城中剩余的粮食都拿出来,一方面款待杨怀玉这些先锋军,一方面发放给城中的百姓,让百姓也能吃上顿饱饭。

几天之后,郭逵率领的大军终于到达了邕州城,另外还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兵器,使得邕州城一越成为大宋征伐交趾的大后方,而苏缄则暂时成为军队的后勤总管,负责各种军需物资的调度,也多亏了他对兵事并不陌生,所以倒也做的得心应手。

随着苏缄与这郭逵等将领的接触,再加上他对八万大军的观察,使得苏缄也终于明白了朝廷的驱虎吞狼之计,这让他也不由得暗自称赞,对于交趾人他一向十分的痛恨,对于西夏人也同样没什么好感,现在能够看到他们打个你死我活,这对于任何一个宋人来说都会感到十分的解气。

邕州城的城主府内,现在已经变成了临时的帅帐,苏缄忙完今天的公务,正准备向郭逵禀报,却没想到对方主动把他叫来,这让他也有些奇怪,结果刚一进来,就见郭逵开口道:“苏知州,大军的物资调度的如何了?”

“启禀郭总管,物资的调度倒是小事,但若是大军杀入交趾境内,以交趾境内多山地森林的情况,恐怕物资很难跟得上啊!”苏缄实话实说道,其实交趾的军事实力并不算强,关键还是交趾境内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才是大宋之前不愿意征伐交趾的主要原因。

郭逵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午身材五官普通,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位名将,不过他的一双眼睛却是极为明亮,似乎是一眼就能看透人心。只见他听完苏缄的话后沉默了片刻,然后十分有决断的道:“苏知州你尽量安排盔甲器械的运输,至于粮食可以适当缩减一些,我听说交趾境内盛产水稻,大军杀进敌境之后大不了就食于敌就是了!”

听到“就食于敌”这四个字,苏缄也不禁感到一阵寒意,所谓就食于敌,就是指在敌境内筹集粮食,可是敌人可不会好心的给他们准备粮食,甚至还会故意烧毁粮库,所以一般就食于敌其实就是放纵军队四处抢掠,所以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其实隐藏着无比的血腥。

郭逵也看出了苏缄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解释,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打败敌人,那么无论用什么手段都很正常。更何况这次郭逵带兵前来,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要消耗手中这些西夏降兵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消耗交趾人的国力。

像交趾这样的小国,人口其实是十分珍贵的资源,这点可以从交趾每年从大宋买卖和抢掠人口的行为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国内缺少人口,所以想要只要降低了交趾的人口数量,就会使得他们日后无力发动战争,所以郭逵才会做出就食于敌这种血腥残酷的决定,虽然这样的决定可能给自己的军队增加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但却刚好可以达成消耗西夏降军的目的。

郭逵的大军经过月余时间的准备,这时北方已经进入寒冷的冬季,交趾这边的天气虽然还是有些炎热,但比以前也凉爽多了,趁着这个机会,郭逵的大军终于开始向南挺进,而交趾这时也集结了大军在边境,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五百六十五章宋越之战

治平四年冬月,大宋与交趾之间的战争终于爆发,郭逵率领的八万大军与李常杰率领的十万交趾大军在两国的边境线上相遇,随即就展开决战,本来李常杰虽然领教了大宋军队不凡的战力,但他这次却出动了交趾的王牌,也就是由几千头大象组成的象兵,按照他以往的经验,只要在战场上出动象兵,几乎就已经奠定了胜局。

说起来李常杰也不是普通人,对于战争更是有丰富的经验,否则也不会被誉为交战武将中的第一人了,只可惜他从小长于交趾这样的小国,眼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比如在所有交趾人的认知中,象兵就是战场上的最强兵种,能够打败象兵也只有象兵,而大宋军中却唯独没有象兵,所以李常杰才会如此的自信。

也正是这种浅薄的认识,使得李常杰在战场做出错误的判断,等到他们的象兵出现之时,大宋甚至没有动用火器,只凭借着强弩就把对方的象兵射死射伤无数,另外郭逵对于象兵也有早有研究,他让人打造出一种长刀,训练士卒用这种长刀专门砍象鼻子,结果导致大象发狂向后回奔,导致无数交趾士卒被踩死踩伤,可以说交趾人的象非但没有发挥出原有的威力,反而导致了战场上的混乱。

趁着象兵给交趾军队造成的混乱,郭逵指挥军队上前冲杀,结果大破交趾大军,李常杰看到事不可为,立刻命军队后撤,可惜郭逵从背后掩杀过来,更让交趾人损失惨重,最后经过清点之后,交趾人在这场决战之中战死将近两万人,伤者更是无数,而大宋则付出了不足万人的伤亡,可以说赢的十分漂亮。

首战告捷,郭逵立刻命令全军前进,杀气腾腾的进入到交趾境内,因为交趾境内的道路难行,导致后方的粮草运输困难,于是郭逵写就食于敌,结果大宋军队走到哪就抢到哪,说起来这八万人中有七万都是原来西夏国的降军,另外还有一些党项人,这些人本来就是天生的强盗,所以对于郭逵的命令也没有任何的抵触,甚至还有种龙入大海的感觉。

宋军一路烧杀抢掠,这在交趾也引起极大的惊恐,其中交趾国王李日尊一方面向大宋朝廷求和,一方面催促李常杰再次围堵宋军。不过这次大宋之所以出兵,一方面是为了平息国内百姓的怒火,另一方面则是想借助交趾消耗那些西夏降军的实力,所以自然不可能轻易罢兵,至于李常杰那边,虽然明知道自己不是大宋军队的对手,却又不敢违抗命令,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在富良江一带阻击宋军。

说起来李常杰也不愧是交趾武将中的第一人,他趁着宋军一路高歌猛进,导致军中有些麻痹大意的机会,等到宋军渡江之时,李常杰派出军队前去阻击,结果一举击败了宋军,死于此役的宋军达到了五六千人,这也是战争爆发以来交趾人的第一次大胜,使得交趾上下总算都恢复了一些信心。

不过这次胜利并没有让交趾人得意太久,很快郭逵就亲自带领着大军赶到富良江与李常杰的大军隔江对峙,说起来交趾境内多江河,国内的水军也已经形成规模,所以这次李常杰命令水军封锁富良江,郭逵手中没有水军,根本冲不破李常杰的封锁,自然也无法渡江。

李常杰本来想借助富良江把宋军挡住,毕竟大宋不可能无期限的留在交趾,只要等到他们支撑不下去时,自然也就会退兵。郭逵自然也知道李常杰的打算,不过他却很快就想到了对策,先是逐步将军中的部队调离,使得军营中的人数日渐减少,以此来示敌以弱,不过这些被调离的军队却在附近的山林中埋伏起来。

另外郭逵还让细作在交趾散布消息,造谣李常杰畏惧大宋不敢交战,结果这个消息在交趾朝中也引起很大的震动,最后连李日尊也有些怀疑,再加上他也知道宋军数量在减少,因此开始向李常杰施压,让他出兵与大宋交战。

李常杰其实也在怀疑对面宋军数量减少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所以才不敢出兵,可是随着李日尊的猜忌,使得他不得不冒险一搏,最后调集大军杀过富良江,刚开始郭逵命人诈败,一连退出数里,等到李常杰的大军追击之时,埋伏在两侧山林中的伏兵尽出,一时间把李常杰杀的大败,另外趁着这个机会,郭逵命人夺下交趾人的战船,一举渡过了富良江。

富良江其实也就是后世的红河,交趾国首都升龙府也就在富良江南岸,可以说富良江就是升龙府的最后一道屏障,现在连这道屏障也被宋军突破,再加上李常杰率领的交趾精锐也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使得升龙府就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