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是8月19日,天刚亮。这些部队的前进方向是克林姆林宫。
看着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政变在自己眼前发生,李路有种怪异的感觉,仿佛在看一部纪录片。
一条薄外套披在他身上,柳石站到他身边,轻声说:“这里的天气怪得很,早晚温差大,你别仗着身体好就不注意了。”
回过神来的李路,冲她笑了笑。
柳石注意到了远处的部队和军车队,吃了一惊:“发生什么事了?”
李路伸手搂住她的肩膀:“有人趁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度假搞政变。”
“政变?!”柳石吓了一跳,那惊讶程度不亚于听到有人在华夏搞政变一样。
手上微微用了用力,李路说道:“别怕,别看那些部队挺吓人的,其实他们的枪里根本没子弹。”
柳石哪里听得进他的话,拉着他就往里面走:“还是到里面去吧,外面太危险了。”
李路无奈地摇摇头,顺从地被她牵着回去。
下到二楼,就听见一楼大厅来脚步声匆匆,有人在大声喊道:“政变了!”
“所有人员停止外出!加强使馆警卫以防不测!”参赞的声音在响着。
李路示意柳石先回房间,几步下楼,说道:“不用紧张,没有实弹的政变形成不了任何破坏。”
众人都刹住脚步看他,气势汹汹的装甲部队都开进来了,还形成不了任何破坏?
参赞挥挥手,大家就紧张地忙碌去了。正准备跟李路说几句话,转眼却看到李路上楼去了,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打消了念头。
走到走廊,却看见关振华戚君庭等人都聚集在自己房间门口,正在低声说着话。走过去,李路笑着说了句:“怎么都起来了,不多睡会。”
抬眼看来李路出现,关振华首先说道:“哎呀三哥,我还以为你没醒呢。都什么时候了哪还能睡得着。”
戚君庭说道:“三哥,听说苏联政变了,就都没睡意了。”
江南大大咧咧的,叼着根烟:“我说这是哪一派搞的,保守派还是改革派?”
这厮到莫斯科几天,耳熏目染的倒也知道保守派和改革派。
李路正准备答话,却看见又有几个人走过来,是唐宁铭、郑大钧、商良三人。
“你们也起来了。”李路笑了笑。
三人满脸的担忧,他们没有衙内帮那种走天下均不惧的与生俱来的心态,骤变的局势让他们对此行的目的产生了极大的忧虑。三人住的地方相距不远,不约而同地在走廊相遇,就一道前来寻李路了。
下意识的认为,在李路这里才能找到主心骨。
看到除了几个主力人物都聚在了一起,李路知道若是不跟他们分析一下情况,估计谁的情绪都不高。
于是他索性挥了挥手:“进去说话吧,请使馆的人把早餐送过来,边吃边聊。”
住在李路边上的苏长城和谢东流,听见动静开门出来,苏长城直接就寻使馆内务人员去了,谢东流早就穿戴完毕,配枪就别在腰间,一句话不说就跟着李路进去,寸步不离了。
房间不大,小客厅加卧室,但已经是使馆里较好的房间了,好几个人都是几个人住一个房间。众人在客厅上坐定,沙发不够坐的搬来椅子坐下,围城半圆,隔着茶几面对李路。
很快,苏长城就带着内务人员捧着早餐进来了,放在茶几上。待内务人员离开后,苏长城关上门,就站到了李路身后,两手交叉放在身前垂立着。
李路挽了挽袖子,点着简单的早点:“来来来,边吃边聊。”说着就夹了一筷子榨菜扔进嘴巴里,左手就舀了一勺子白粥吞了下去。抬眼间却发现除了自己,没人动手,一下子愣住了。
扫视一眼,发现关振华、戚君庭和江南这仨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衙内轻松的表情里面,含着紧张。李路不由失笑了一声,自己太淡定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正在上演的这场政变,在这个时代的华夏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概念,衙内也不例外。
老大哥,革命战友,阶级兄弟,恩恩怨怨,援助和威胁,自新华夏成立以来,和这个红色帝国就从来没有断过关系,即使是关系最恶劣的六十年代,也从未出现过完全断开联系的情况。
而在这个星球上,除了苏联之外,第二个红色帝国是华夏,而华夏的那一套,是师从老大哥。
现在,一场政变正在这个国家的首都发生,谁又能像李路这样淡淡定定地吃早点呢?
他们是没胃口的,索性李路就自己吃了,扭头对苏长城含糊不清地说道:“去打开电视,这个时候应该有了。”
苏长城飞快地打开电视,调到莫斯科电视台,众人把目光转过去,果然,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正在发表讲话。
他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经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利,在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克格勃头子)等8人组成。
该委员会发布《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国家处于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随即,委员会连续发布两道命令,要求各级政权和管理机关无条件地实施紧急状态,并且暂时只允许《真理报》等9家报纸发行。
紧接着,苏联内阁举行会议,表示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电视直播到这里时,已经是临近中午的时分了。这个时候,除了吃饱喝足的李路之外,其他人都觉得饿得厉害,索性让人把午餐也送了过来,提前吃了。
这回换成李路看别人吃了,其他人也顾不上许多,当着面就吃起了饭。李路点上一根烟悠闲地抽着。
商良吃得最快,其实是不敢当着李路的面吃太长时间,他用纸巾擦了擦嘴巴,首先打开话匣子:“老板,紧急委员会里的成员都是苏共的强硬派,其中包括了军队和情报机构这两个强有力的部门,我觉得,他们的政变给苏联的未来增添了不少不定因素。”
戚君庭咽下最后一口饭,擦了擦嘴角:“掌握了军队和克格勃,戈尔巴乔夫也好叶利钦也好,再没有还击之力。”
江南用力地一挥手:“有了枪杆子就啥都有了!”
关振华却不说话,看着李路,他知道三哥一定有不一样的看法,否则不会露出咪咪笑……唐宁铭、郑大钧是港商,做生意有一套,论起政治,是比不上皇城根下长大的红色后代的。
看到没人发表意见了,李路弹掉烟灰,说道:“如果军队和克格勃倒戈,会怎么样?”
众人一愣,瞪大眼睛相互对视。
“这不可能吧,苏共怎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江南说道。
李路笑了笑:“南哥,其实早在前年,苏联就宣布放弃党在军队和情报部门中的政委制度。”
“什么?”关振华却是第一个失声叫出来。
点点头,李路说道:“你们对信息的掌握还是不够深入。放弃了政委制度,就等于失去了领导权。苏共的党指挥枪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他摆开架势,拿手指着窗外,微笑着继续说道:“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亚纳耶夫主导的这场政变可以说是史上最草率的政变,倘若列宁在世,肯定会气得脸都歪了。谁能够相信,就是这些气势汹汹的部队,根本没有携带实弹!”
最后一句话震得众人目瞪口呆,即使其中最不熟悉军事政治的三人也听出了问题所在。
“也许亚纳耶夫试图导演一场和和气气的政变,但是这老小子愚蠢到家,他根本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流血的政变那叫政变吗?或许他想向卡扎菲看齐,只是,他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看清楚他面对的敌人是谁,更不知道他的对手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说到这里,李路情绪有些波动:“难以想象,作为搞政变起家的苏共,到头来却以一场如此窝囊的政变将自己葬送。”
他看了眼还沉浸在震惊中的各位,说道:“戈尔巴乔夫的********,摧毁了苏联的经济,也摧毁了苏联军队的信仰。当向前看变成向钱看,出发前信誓旦旦的将领转头就会把接受到的命令换取绿纸。归根到底,信仰的崩塌才是最可怕的。戈尔巴乔夫乌托邦式的民主蓝图,辅以毅然决然地打破苏联框架的无知,迷惑了民众,误导了军队。”
“如果亚纳耶夫看清楚了这些,他和他的同僚们不会贸贸然地去发动政变。可惜的是,他太天真了,甚至于可以说是愚蠢。无法信任的塔曼师,目光游离的克格勃,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更可笑的是,亚纳耶夫居然没有对巴尔戈乔夫采取任何措施!”
连连摇头,李路长吁短叹,最后说道:“最最关键的是,因为苏共内部贪腐问题,使得民众没有站在他们这一边。民众永远是政客的工具,戈尔巴乔夫指出了一条路,信誓旦旦地告诉大家在不远处有大饼。结果走了见大饼的影子没看到,却发现路况越来越差。叶利钦站出来了,画出了另一条路,告诉大家找不到大饼的原因是因为有苏共的存在,贪腐的精英阶级吃掉了属于大众的那一部分!同时指出了另一条路,信誓旦旦地表示,跟着我走一定能吃到大饼,因为我后面站着发达的西方国家!”
说得如此直白,即使道行最浅的苏长城和谢东流,也明白了。帝国主义会真心实意帮助你改革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算是华夏的三岁小孩都知道的。
“毛子的痛苦,其实才刚刚开始……”
注:读者群号:336572164,妹纸过剩,求分担!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求打赏……
第261章险遭遗忘的远东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
在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告苏联人民书》之后,中午11点,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在俄罗斯全境内进行无限期罢工。
不得不说,叶利钦这一手玩得比亚纳耶夫漂亮。亚纳耶夫上午召开了各大军区司令员会议,还下令部队进入紧急状态。只能说,在选择上,他出了问题。
说来也搞笑,叶利钦之所以拥有这么大的底气,是因为他在苏联内部所谓的改革派的领军人物,因此在民间和党外人士中拥有非常高的威望。而这一切,得益于戈尔巴乔夫搞的“新浪潮”、“新思维”!
在他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的号召下,很快就形成了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浩大声势。
中午12时许,也就是在他记者招待会不久,莫斯科跑马场上开始举行聚会,人数由千余人慢慢越聚越多。组织者再次宣读了叶利钦的《告俄罗斯公民书》。
不久,一队装甲车从大剧院方向开往跑马场广场。示威者在民族饭店前用两辆无轨电车封锁了特维尔大街。此时,市中心的所有桥梁都停着坦克,军队开始在市内进行大规模调动。
李路带着一顶鸭舌帽,带着苏长城在俄罗斯议会大厦附近的一个角落里,注视着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即使使馆的人百般阻止,但是李路也不愿意错过见证历史的机会。于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