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凌晨3时20分,华夏外交部发表声明,外交部发言人语气沉重而冷然: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就远东武装冲突事件发表过多次声明,希望双方停止使用武力,采取谈判的方式解决矛盾。同时,鉴于冲突爆发的位置极度靠近我国边境地区,我国曾多次警告双方,不得已任何形式做出损害我国利益的行为。
但是,双方皆不顾我方利益与边境安全,就在二十分钟之前,俄军对我边防哨所发起了袭击行动,造成我方17名士兵死亡。
我国严肃表态,是可忍孰不可忍,俄罗斯的行为是我方万万不能容忍的,我们将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勿谓言之不预也!
华新社独家发表的外交声明,让世界各国领导人同时区的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朦胧震惊无比,让西时区的各国领导人,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各种活动,召开紧急会议。
态度相对重要的,也就是那几个国家。
首先是美帝。
老布什召集了国家安全紧急会议,他的幕僚们纷纷从各个地方赶回白宫,在椭圆办公室里就座,中情局的官员不断送来各种情报。
会议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华夏想要干什么,第二,美帝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第一个问题很快就搞清楚了,对于一向重视华夏外交发言的白宫来说,很轻易就能根据以往的记录推断出华夏准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华新社发表的发言,前面的两段话基本上是废话。
关键在于这句话上面——
“我国严肃表态,是可忍孰不可忍,俄罗斯的行为是我方万万不能容忍的,我们将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勿谓言之不预也!”
中情局官员快速翻阅了以往的记录,类似的话语曾经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1962年9月22日,第二次是1978年12月25日。两次都是在华夏最高党报发表的社论中出现。
而两次社论之后,华夏做出的反应行为都是一致的——动武!
根据中情局综合外交发言措辞的单方面解读,“是可忍孰不可忍”可以理解为“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基本上等同于“我们将要报复”,而“勿谓言之不预也”则是很隐晦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准备棺材吧!
他们要动手!
这个结论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哨所遭遇袭击,展开报复是清理之中。别说华夏这样一个越来越霸气的东方大国,就是一个小国家,在遭到同样事件之后,也会采取武力报复行动。事关国家领土安全,再没有比这个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这,是战争。
意料之外是因为白宫不相信华夏会采取武力对付俄罗斯——那意味着,华夏将全方位地站在远东这一边。
华夏不可能这样做,它还没有和俄罗斯全面对抗的实力,也没有那个魄力。
只能够说,自从蜜月期结束之后,再加上中情局遭到了军刀团掌握的秘密情报部队的阻击,美帝获取来自华夏的情报更加的困难,也更加的不及时了。
老布什以及他的幕僚团队一直认为,国防军在西北边境、东北边境的大规模部队调动、演习演练,只是在给莫斯科施加压力。谁都知道,远东独立对于华夏来说,是帝都所希望看到的。
而华盛顿,同样希望看到一个失去了远东地区的俄罗斯。对于红色帝国的畏惧,以至于即便俄罗斯现如今被美帝带着一帮走狗把它整成这幅德行,也不足以让华盛顿官员们彻底地放下心来。
最明显的是,远东独立之后,阿拉斯加以及盟友日本、韩国,就不再受到日后复苏的北极熊军团的威胁。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帝才在远东独立这个问题上,自蜜月期结束后,首次心照不宣地和华夏在外交上保持基本一致。
然而,国防军要出兵干涉远东事务,把华盛顿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白宫的脑袋们也不是白给的,众多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在这种敏感时期,发生俄军袭击华夏边防哨所事件,谁信?
克里姆林宫显然不会愚蠢到,在内外交困,饱受贪腐丑闻还要面临车臣独立同时正在进行着一场反分裂战争的时候,去招惹华夏。
这与自杀无异。
但是,这样的事情就是发生了。华夏随后公布了现场的图片,货真价实的俄军士兵,根据服装和臂章等等标识分析出来,这些人属于俄军乌拉尔军区第3近卫步兵师。
第3近卫步兵师恰恰是目前正在斯科沃罗季诺地区,与远东联军激烈交战的俄军先头部队。
斯科沃罗季诺距离红龙江,也就是边境线直线距离仅仅60公里。从位置与距离上来看,第3近卫步兵师是有可能袭击华夏哨所的。但是,仅凭这些不能断定这是“克里姆林宫的想法”。
叶利钦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到家的举动。
没人会在明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力量不足以应对的时候,还会去给自己招惹更强大的对手!
(未完待续)
第442章这,是战争2
只是,即便那是一个阴谋,目的是为了出兵提供足够的理由,那又怎么样呢?
难道试着去揭穿它么?且不论是否会让世界各国相信那是一个阴谋,即便都相信了,那又怎么样?
那样做,只是浪费精力罢了。
做出了这般外交表态,华夏不会只是说说,而已。
果然,帝都时间3时30分,中情局掌握的侦察卫星就发现漠河一带出现了国防军部队运动频繁的痕迹,同时东北数个机场起飞了多批战机。西北地区的大量精锐陆军部队也都出现了机动的痕迹。
箭在弦上了。
从时间上看,刨去获取情报的延迟时间,国防军肯定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外交表态的时候甚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行动。
华府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保持中立态度?支持华夏的行动?反对华夏的行为?还是干脆什么都不说,发表个万金油声明,同时下令驻韩驻日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坚决不能采取过激的行动,那样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那么,在这样尴尬而两难的境地,也就只有呼吁各方克制,同时让亚太地区的部队保持高度戒备了。
或者,华府方面也许还存了坐山观虎斗,左手渔翁之利的心思。
既然打了,那就使劲儿地打吧,控制不住规模往大了打才好,到时候美帝再出面收拾残局。
华府认为,即便俄罗斯现在你极度虚弱,但是毕竟还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实力摆在那。双方打起来谁也赢不了,只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当然,他们也看到了车臣问题和克里姆林宫正在上演的贪腐丑闻。
只是,白宫低估了车臣武装独立的影响,也低估了贪腐丑闻对克里姆林宫执政党派的打击,更加没有想到,驻外蒙的陆空集群居然再关键时刻整个起义加入远东联军,一举切断了远东铁路!
战后,老布什政府在远东独立战争当中所作出的决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白宫政府最失败的外交政策,导致了美帝失去了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单极世界向两极争霸逐渐演变。
其直接的结果是,因为在战争期间,中情局的失误和迟钝,导致了中情局被大规模清洗,从而导致了其余情报机构遭到了大换血。
这些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华夏出兵干涉远东,还有一个国家的态度不得不重视。它就是那个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可言的岛国——至少在李路这样的高技术现代化战争眼光中是如此。
此时的日本很有意思,一方面怨恨美帝,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美帝的庇护,同时又开始萌生了“独立自主”的念头。
这跟广场协议以及现任的宫泽喜一政府有莫大的关系。
美帝玩弄经济无非就是两手,要么让美元升值,要么让美元贬值,凭借着美元的主导地位,把自己的危机转嫁给他国,掠夺他国的财富。
通货膨胀厉害,财政赤字剧增,再加上正在秘密实施的万塔计划,以及当时为了让苏联吞下最后一刻毒药的军备竞赛重头戏“星球大战”计划,美帝政府扛不下去了。
于是,1985年,白头鹰把几个兄弟召集起来,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会,说大哥我这有点顶不住了,你们给支援支援。面对手里拽着强大武力以及在自己国家的驻军,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都纷纷心里怨恨而表面不得不笑着脸签下了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倒霉蛋就是众人都瞧不起的小兄弟日本了,谁让它持有最多的美帝国债呢?
三个月后,美元兑日元升值一倍,也就是说,日本持有的美帝国债凭空蒸发了一半。
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广场协议对日本的经济打击是全方位的,直接把这辆快速前行的日本脆皮战车给拽停了下来,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都未能缓过劲儿来。
小日本恨死了美帝,但是又舍不得美帝,这样复杂的情感一直在纠缠。
常言道,爱越深恨越切。
日本不能失去美帝的庇护,它也没有能力拒绝美帝的庇护。只能在复杂的情感之下慢慢的一步步的寻找独立自主的机会,然后慢慢的朝这条路走下去。
1991年11月,宫泽喜一成为了日本第78任首相。
这个国家换首先比那谁换女朋友还快。
这个人被称为日本****领导人,据说曾经想过借和华夏交好来抵制美帝的一些经济政策,却不知道传言属实否。但是有点是可以肯定的,此人不大喜欢美国佬,即便他女儿嫁给了美帝一外交官。
面对纷乱的远东局势,此时华夏毅然出兵干涉了,日本该做些什么?
宫泽喜一第一个念头就是趁机夺回北方四岛,现在那里驻扎着苏军,现在应该称为远东联军了,因为按照远东西亚、波力二国公布的版图,那里属于波力军队。
只是,现在还没有任何国家承认西亚和波力。这绝对是一个收复失地的绝好机会。
同样北方四岛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日本也是希望看到远东独立的。再一个,实事求是地说,它怎么看不重要,关键是它的主子怎么看。
宫泽喜一就在犹豫着,是否召集军事会议,趁此机会武力夺回北方四岛。凭借部署在北海道那边的部队,是足够使用了。本来,陆上自卫队的部署重心就是在北海道,唯一的装甲部队第7装甲师团就在那。为的是应对红色苏联的强大陆空集群。
苏联解体不久,陆上自卫队还没来得及调整部署,而且看样子,还得加强那边的力量。
只是,他最终是没能下定这个决心的,几十年来对美帝天然的畏惧,让他不得不先向主子请示汇报。
结果,正是因为宫泽喜一的犹豫不决,日本永远地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收复北方四岛的机会。
华盛顿没有答应,老布什认为“当前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于是,小日本只能老老实实地隔着日本海,看对面的远东在战火纷飞,也只能看着北方四岛上面那点根本就没多少战斗力的远东驻军捶胸顿足……
第443章预警先行
3月25日,凌晨3时20分,华新社发布外交宣言的同时,代号为高寒滚雷的军事行动正式展开。
航空兵部队先行出动。
战斗机群升空之前,一架体型肥胖的身上背着个大圆盘的大家伙先行升空。
巴沙是前苏联国土防空军某预警机部队的机长,此时他坐在熟悉的主驾驶位置,和副驾驶员一起,操控着这架甚至连涂装都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