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楚客崴到泥里了。

随后娑葛给唐朝的边境守将写了一封信:“我与贵国本无仇恨,只是恨阙啜忠节那个家伙,而宗楚客接受阙啜忠节的黄金,竟要发兵攻打我,可恨。”

后来,边境守将把这封信转给了李显,宗楚客受贿就成了天人皆知的秘密。

然而即便如此,李显还是信任宗楚客,不久上演了更加荒唐的一幕。

公元709年二月九日,监察御史崔琬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宗楚客、侍中纪处讷收受贿赂导致边境战事,恳请李显给予处罚。

按照惯例,官员在受到弹劾时需要低头哈腰退出金銮大殿,以保证弹劾的效果,然而这一次宗楚客却没有遵从惯例,他反而挺胸抬头,口中念念有词地表白自己的功劳,死不认错。

这时李显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你俩都别吵了,我看你们就结为异性兄弟,和为贵吧!”

和事天子李显,你把自己当成调解群众矛盾的居委会大妈了吧?

自此以后,宗楚客的势头不可阻挡,他的红一直持续,持续到李隆基的第一次兵变,然后戛然而止。





第一百零二章 出身决定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个王朝如果开国皇帝是苦出身,那么这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一般为人很苛刻,对待功臣会痛下杀手,比如西汉的刘邦,明朝的朱元璋;而厚待大臣的皇帝往往是贵族出身,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

由此是否能得出结论:一个皇帝的出身或许就能决定他的执政风格。

细想一下也可以理解,像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的苦出身,他们的内心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成为铁板一块,因此在捍卫王朝利益时就会不择手段,而刘秀和赵匡胤这些人出身相对不错,而且受过良好教育,在内心深处反而留有仁慈的一面,两相比较,执政风格便是千差万别。

由皇帝说到皇后,如果说开国皇帝的出身影响一个王朝的执政风格,那么皇后的出身是否也会对这个王朝有所影响呢?

记忆最深刻的是明朝的万历皇帝,他的姥爷原本是自耕农,后来为了生计跑到北京当泥瓦匠,这个人最大特点就是贪财,后来贪财的习惯就通过万历皇帝的母亲传给了万历皇帝。

终万历皇帝一生,他都是一个贪财的皇帝,而他的子孙,多数也跳不出这个圈。

由此可见,皇后的出身真的会影响一个王朝。

韦皇后的出身同样影响了李显的王朝。

从韦皇后的出身来看,她的出身跟之前的几位皇后没法比:窦皇后出身贵族,长孙皇后出身贵族,王皇后出身豪门大族,武则天的父亲也官至工部尚书,而韦皇后呢?

她的祖父只当过贞观年间曹王府典军,父亲韦玄贞之前也不过是普州参军,如果算是地主阶级,也顶多算寒门地主,跟武则天的出身都没法比。

当然,这并不是唯出身论,只是从出身来分析韦皇后,从其出身以及之后的表现来看,她是一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浅薄女人,同时她把这种浅薄遗传给了安乐公主,然后一家人浅薄到了一起。

李显为什么会有后来的祸事?在我看来,这就是穷人乍富的结果,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承受不了从天而降的富贵,就像有些人承受不了从天而降的彩票巨奖一样,民间一直有“坐不住福、压不住财”的说法,尽管有些迷信,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总而言之,韦皇后的出身决定了她的眼界,而她的眼界又决定了她的命运。

小时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课文里有这样一首小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这是革命烈士夏明翰写的小诗,说明在革命的号召下自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夏明翰站出来。

与夏明翰烈士的效应一样,武则天这个古今少有的女皇也产生了特有的效应,以至于她的儿媳亦步亦趋,向着她的高度,邯郸学步。

公元705年十一月二日,文武百官向李显奉上尊号:应天皇帝,向韦皇后奉上尊号:顺天皇后,随后李显与韦皇后一起祭祀了宗庙,告谢受尊号的意义。

这是韦皇后学习武则天的开始,她也试图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公元707年八月,尊号再次升级,这次上尊号非常有意思,程序如下:

韦皇后率领文武百官向李显奉上尊号:应天神龙皇帝;

之后,宗楚客率领文武百官上韦皇后奉上尊号:顺天翊圣皇后。

整体过程如同抛砖引玉,用李显这块砖,引出韦皇后这块玉,而这一切的总导演则是韦皇后。

到了公元708年,韦皇后登峰造极,她的胃口再次调高,已经开始追求祥瑞了。

这一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后宫传来消息:韦皇后衣柜的裙子上有五色云冉冉升起。

得知消息后,李显命令画师将这一幕记录下来,然后拿给文武百官参观。

不久李显昭告全国,这下天下百姓都知道皇宫出现祥瑞,韦皇后的裙子上有五色云彩冉冉升起。

真的有五色云彩吗?

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呗。

不久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代理天文台长)迦叶志忠也来凑热闹,他上奏说:“昔日高祖未受命时,天下歌《桃李子》;太宗未受命时,天下歌《秦王破阵乐》;高宗未受命时,天下歌《侧堂堂》;天后未受命时,天下歌《武媚娘》;应天皇帝未受命时,天下歌《英王石州》;顺天皇后未受命时,天下歌《桑条韦也》。这说明上天认为顺天皇后最适合当国母,主持桑蚕大计以安天下,谨奉上《桑条歌》十二篇,请编入乐章之中,待皇后祭祀蚕神时演奏。”

忽悠死人不偿命。

看完奏疏,李显非常高兴,高兴之余对迦叶志忠加以赏赐,看来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已经完全接受了皇后干政的现实,似乎皇后不干政,他反而不高兴。

相比于父亲李治的“妻管严”,李显的更重,而且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在他的纵容下,韦皇后在王朝的政治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一年后,一场关于韦皇后应不应该参加祭天仪式的争论在朝堂上展开。

争论由国子祭酒(国立贵族大学校长)祝钦明和国子司业(国立贵族大学副校长)郭山恽而起,他们建议李显:祭天仪式,皇后应该参加,担任助理。

由此可以推测,在以往并没有皇后参与祭天仪式的惯例,否则祝钦明不必专门建议,只需要按照惯例执行。

祝钦明的建议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祭天仪式并不需要助理,因而皇后不能参加。

争论到最后,由尚书右仆射韦巨源做出裁定:皇后可以参加祭天仪式,担任第二梯次的主祭。

随后祝钦明趁热打铁,准备由安乐公主李裹儿担任祭天仪式的最后主祭,这个建议遭到了反对,没有办法,李显只能和稀泥,由尚书右仆射韦巨源担任最后主祭。

看似一场平常的争论,实际却是韦皇后政治欲望的反映,连只应皇帝参加的祭天仪式都要掺和,还有什么她不想掺和呢?





第一百零三章 皇太女


在韦皇后追求权力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一直与她并肩作战,这个人就是她最小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

韦皇后一共为李显生下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李裹儿最小,也是李显和韦皇后最疼爱的。

说起来,李裹儿最惨,她一出生就成了囚犯,由于出生时没有衣服,李显就用自己的衣服把她包裹了起来,这就是乳名裹儿的由来。

李裹儿出生于公元684年,她跟随父母一直被监禁到公元698年,在监禁中度过了整整十四年,即便公元698年父亲得立为皇太子,她的际遇也没有得到彻底改观,依然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就这样,一直压抑到公元705年,李裹儿的生活翻天覆地,此时她已经二十一岁了,到这时,才真正享受到当一个公主应有的快乐。

有的时候,人就像一根弹簧,压抑的越久,反弹的越大,于是穷人乍富的安乐公主在生活中肆意反弹,要把过去失去的东西全找回来。

公元706年闰正月一日,李显下了一道的诏书:允许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七公主开府,这在唐朝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公主开府的先例。这次下诏允许公主开府,其实主要是为了安乐公主,其余六个公主都是陪安乐公主读书。

在所有开府公主中,安乐公主的采邑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太平公主,采邑五千户,安乐公主采邑三千户,长宁公主二千五百户,宜城、定安非韦后所生,采邑只有二千户。与亲王府略有不同的是,公主府不设长史(政务秘书长),其余配置完全一样。

至此安乐公主已经成为拥有采邑三千户的公主,较之之前的公主已是天壤之别,她还会不满足吗?

当然会。

她还想当皇太女。

这个称呼很罕见,自古有皇太子、皇太弟,但皇太女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安乐公主就想当那个开天辟地的皇太女。

然而皇太女的请求一经提出就遭到了魏元忠的反对,这让安乐公主非常不高兴:“魏元忠,他能谈论什么国事?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

在她的口中,祖母武则天被叫成“阿武”。

家教啊!

尽管不情不愿,安乐公主还是非常识时务地放弃了“皇太女”的想法,转而做起了生意:卖官。

卖官从她的公主府开始,公主府的很多官员原来都是屠夫贩卒,后来交了钱就摇身一变成了公主府的官员。

公主府的职位不够卖了,她就开始卖朝中的职位,只要肯花钱,就能买到一个官职,经她手买的委任书有一个特点,都是用黑笔书写,然后将委任书斜封,这样方式的诏书叫做“黑诏”,这样委任的官叫“斜封官”。

经过安乐公主、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的不懈努力,李显朝中的“斜封官”每年达到了数万人,平均每个“斜封官”的售价为三十万钱。

为什么安乐公主卖出的“斜封官”如此之多呢?这是因为她有独特的法宝:有时她自己写完诏书,然后找李显签署,李显签署时她用手捂住诏书,不让李显看到诏书的内容,即便如此,李显也只是笑笑,然后签署同意意见。

在李显的“关爱”下,安乐公主的销售事业越做越大。

不久,她又向李显索要一件东西,这一次却遭到了拒绝。

这一次她要的是昆明池。

当时的昆明池非常大,附近的老百姓全靠到昆明池打渔过活,李显考虑到昆明池负载着这么多百姓,便拒绝了。

安乐公主有些生气,她没想到父亲这么小气,索性不要了,自己再挖一个。

随后她圈起了大片农田,然后在这片农田上生生挖出了一个池塘,她把这个池塘叫做定昆池,取“超越昆明池”之意。

在她的指挥下,定昆池果然规模庞大,据记载,定昆池方四十九里。

安乐公主总算出了一口气。

除了定昆池给安乐公主挣足了面子,安乐公主的一条裙子也惊艳绝伦:这条裙子纯粹由手工编织而成,价值一亿钱,上面的花鸟鱼虫,小的像米粒,从正面看,侧面看,白天看,晚上看,颜色都不一样。

如果能传至后世,必定是稀世珍宝。

至此,一个素质低下的“富二代”跃然而出,穷奢极欲,穷的只剩钱了。





第一百零四章 荒唐一家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荒唐的人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