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问题当然不会一下子全解决,但外交部方面的底线就是要解决山东问题。
“奥匈皇帝答应全力支持我们收回胶东半岛的主权,但日本人说他们已经答应把胶东半岛交还给德国,恢复战前的势力范围。而德国人显得吞吞吐吐,他们声称并没有占领中国领土的**,但却不愿放弃在山东的权益。”施肇基说。
“这是什么意思,不想占我们的领土又不想放弃权益?”徐树铮说。
“德国人的意思就是不愿交出胶州湾的租界地和胶济铁路的控制权。”顾维钧说道。
“奥地利皇帝是怎么说的?”徐树铮问。
“他说我们太着急了,实际上我们现在主要的目标应该放在国家稳定和建设上,只要国家强大了,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施肇基说。
“这么说也不错,但我们总要给国民一些交待。”徐树铮说。
“嗯,奥国皇帝说他可以借我们一笔钱,从德国人手里赎买回胶济铁路的所有权。但青岛问题则很难解决,德国和奥地利需要在远东有一个海军基地。”施肇基说,“他说如果中国与德奥结成军事同盟的话,军事基地的问题就可以向国民有所交待,而且德奥愿意为此向政府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
“援助?是指哪方面?”徐树铮说。
“主要是枪炮等军械吧,现在欧洲的战争已经结束,他们在这方面的剩余物资有的是。”顾维钧说,“不过,也算是一种交换。”
“这有可能得罪英国人和美国人,更主要的是得罪日本。”徐树铮说。
“确实就是这样,虽然欧战结束了,但毕竟英国和德奥是敌对关系。”顾维钧说,“他们肯定会反对我们这么做。”
“但如果有德国人在背后撑腰呢?”徐树铮说,“我们需要好好权衡一下利弊,等见过奥国皇帝之后再做决定。”
两天之后,李海顿在香布伦宫会见了徐树铮、吴光新一行,令徐树铮感到意外的是蒋作宾、蒋方震两人居然也在奥地利皇宫的会客室里。这令人感到有些别扭,几人表面上寒喧了一下,然后就分开坐到了沙发两侧。
“你们不是一个派系是不是?”李海顿笑着说道,然后和陆军总参谋长博洛耶维奇、外交部长切尔宁坐到了他们中间。
“是,他们是属于总统一个派系的。”徐树铮爽快地承认,看来奥匈皇帝对中国的政局十分了解,这些报纸上都能看到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徐次长很诚实。”李海顿笑了一下,“好,现在我就问一个问题,你们热爱你们的祖国和民族吗?希望她强大起来吗?”
“这有什么问题?”徐树铮等人十分疑惑地点了点头。
“很好,各位都是爱国者。”李海顿说道,“现在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下面先请切尔宁先生介绍一下我们和德国人达成的一揽子振兴和促进远东经济发展的计划,然后我再提出我的一些建议和要求。”
“是这样,我们和德国方面在对于战后经济建设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德奥两国制订了在战后发展殖民地经济和扩大投资的一揽子投资方案,预计两国将在今后数年内提供大约500亿马克的资金用于支持海外的基础投资项目,其中包括部分交通和重工业建设项目。虽然中国并不属于德奥殖民地的范围,但却在这项庞大的投资计划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我们计划拿出150亿到200亿马克的资金为中国政府的基础项目,包括公路、铁路、工矿投资提供政府间的援助。”切尔宁说道。
“有什么条件吗?”徐树铮把身体坐直了,想了好一会儿这才问道。
“当然,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李海顿说道,“你们都是爱国者,但如果为了权力斗争而使国家陷入到混乱状态,你们就是民族的罪人。就比如现在的俄国,我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一点。俄国的混乱给了你们最好的历史机遇,如果你们现在自己也陷入混乱之中,那么你们永远也别再想收复那些失去的领土。”
“我们会尽量与徐次长进行沟通的。”蒋作宾说道,“通过与您的几次谈话我也明白了现在的中国需要稳定和发展。”
“能这样最好,我们为中国提供帮助,也有自己相应的利益。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机械设备,也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这都是德奥两国的强项。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这点不能否认。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实际上包括英国人和日本人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资金援助的目的却有些根本的不同,英国人对殖民地采取是一种掠夺式的获利方式,并不注重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其实从澳洲和加拿大、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英国人并不会向殖民地进行有规模的投资,从而促进殖民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这种财产的掠夺模式并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而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先进行投资,在你们经济发展过程中获益。这也是战前德国在殖民地经济建设中所得到的有益经验,这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李海顿说道,在法国战败后,德奥国内的工农业生产憾事恢复,但在短暂的“战后繁荣”之后,由于缺乏海外市场,工业生产已经呈现出后继乏力的现象,所以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尽快开拓海外市场的办法,这也是仿效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援助相类似的方式,以便使德奥的经济与中国市场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可以预见,在战后全球必然会形成一个以英美为主的利益集团和以德奥同盟为主的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双方必然会为争夺海外市场发生激烈的较量,在短期内双方再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在经济领域里的冲突和对抗有时更为可怕,任何一个经济决策的重大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实际上比战场上要大得多。
I1153
一五四、翻版“马歇尔”?(二)
“我们支持中国变得强大起来,并支持你们收复被俄国侵占领土的主张,这本身对我们有益,奥奥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当然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在身侧,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李海顿继续说道,“一个强大的中国,尤其是与德奥结成同盟的强大中国,能够牵制住俄国人将近一半的精力,这也是我们准备支持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首要的条件是你们要有能力保持国内的稳定。中国的动荡和内乱符合你们的敌人——也就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利益,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搞垮你们的政府,使你们陷入到内乱之中。《二十一条》中日本人究竟得到了什么真正的利益?但是他们却把它公布了出来,在你们的报纸上。你们想到过没有,一个毫无底细的中国记者为什么能够拍摄到你们与日本人所签订的秘密条约的文本?因为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他们真正能从中间得到的利益很少,只要中国一直处于稳定之中,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他们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他们的野心。所以他们主动就把它揭露出来,目的就是要搞垮你们的政府,让它失去人民的信任。你们现在实际上处于一种很危险的境地,如果还不能坦诚合作,那么,这个国家很快就会陷入混乱,我们的投资和援助计划也毫无实行的价值了。”
“政见不同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权力的分配也能通过谈判和妥协来找到一个平衡点。东方人最大的弱点是不爱妥协,固执已见,总认为自己意见和见解就是正确的。这就造成了总希望获得更多的权力来推行和实现自己的主张。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认知,首先没有哪一个人就英明伟大,永远正确,人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片面和有偏差的,我们就需要在与其他人的相互交流中修正这种错误。另一个方面,东方人总喜欢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以便让自己能够“名垂青史”,但事实上,一个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国家的安定和稳定,并不是实行什么“新政”,暂时搁置一些争议较大政策的实行是一种很好的方设法,而不是强行去推动它的执行,因为这很容易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害。华工军团我不会全部交给你们中的某一派系,我帮助你们训练和武装这支军队是希望你们用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不是希望你们把它变成争夺权力的工具。华工军团一分为二,你们每方将会得到一半,如果你们同意,我们会继续向北京政府提供以后维持这些军队装备甚至是资金方面的援助。至于你们收复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被占领土的想法,我想就由博洛耶维奇元帅和切尔宁先生为你们提供一些帮助,关于俄国的具体事务也是主要由他们来策划和负责实施的。”
李海顿只是提出一些建议,但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看徐树铮和蒋作宾他们商量的结果了。北洋政府由于内部的争斗反而使国内陷入到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但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有近七十万在欧洲受过训练并参加过一些战斗的华工军团的存在,当这些军队返回国内时,以足以压制国内任何的军阀势力。只要段祺瑞和黎元洪肯放下架子合作,北洋政权就会变得相当稳固,而中国的局势也就不会陷入到混乱。
前世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有机会和能力时,李海顿当然还是很愿意伸手帮中国一把,至少站在奥匈帝国的立场上,一个强大的中国也能够牵制住未来苏俄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使得他们无力插手欧洲的事务。
德奥所支持的白俄势力很难能成什么气候,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谁也不服谁,顿河军与志愿军一直各自为政,邓尼金也想把手伸向南俄,不过,在不能获得最高权力之前,他就一直站在边上看热闹。
德奥也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出现,但无论是社会民工党广义派还是白卫军,都想恢复帝俄时期的势力范围。白军一直想消灭苏维埃政权,而社会民工党则想消灭这些“叛匪”,红与白之间的较量,把灾难降临到了俄罗斯人头上。
奥匈方面对白军的支持也很有限,但目前华工军团却是一支决定性的力量,他们的总兵力与赤卫军相当,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且装备也比赤卫军精良。
在华工军团的支持下,白卫军在顿河一线不断取得胜利,并顺利地攻占了俄国东南重镇察里津,并准备向北进军。苏维埃政权处于最危急的关头。
在维也纳的中国公使馆,徐树铮、蒋作宾等人终于坐到了一起。
“最早往俄国的华工里派出军队时,你是怎么想的?”蒋作宾说。
“也没什么,奥地利这边缺少劳工,但海上航路已经被英国人所封锁。我其实也找过英国人和法国人,你们不知道吧。”徐树铮点着了一根香烟,本来他是个不抽烟的人,可是这几年国事令人烦忧,让他也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段总长其实也没有自己的嫡系,实际上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光杆,真正有事的时候,根本没有自己亲信的部队。”徐树铮无奈地苦笑了两下。
“段总理当陆军总长那么多年,军队里能没有自己的亲信?”蒋作宾说道。
“问题出在袁总统身上,他在世的时候,对军权抓得很死,实际上一直在防着段总长。成立参谋本部和陆海大元帅统备处就是这时候做的,他一直在想法削弱陆军部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