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官人-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来,那些欺上瞒下、吮吸民脂民膏的粮长,还有自己这个管钱粮的簿,恐怕不用等朝廷处置,就要被暴怒的百姓生吞活剥了!

    “这个疯子!”刁簿跌坐在椅背上,手脚发软道:“疯了,疯了,彻底疯了……”

    。

    好半天回过神来,刁簿再也坐不住,直奔县丞衙而去。

    听了他的讲述,蒋县丞也震惊了,“这魏人的性子还真烈呢……”

    “哎呦,我的老哥,就别说风凉话了。”刁簿边擦汗,边急道:“他这是要鱼死破了!你说我们咋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个二杆子知县?”

    “还不是让你们逼的。”蒋县丞幽幽道:“当初让生员告状,是招狠棋,但碰上个吃软不吃硬的儿,不该用。否则就像现在这样,把他彻底惹毛了……”

    “木已成舟,说这些有什么用?”刁簿不耐烦打断道:“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吧?”

    “还能怎么办?要么低头,要么干掉他。”蒋县丞叹口气道。

    “怎么干掉他?”刁簿问。

    “刀砍斧劈,毒药绞绳,哪条都行。”蒋县丞面无表情。

    “开什么玩笑,堂堂县之长,要是莫名其妙死了,冷面铁寒肯定会查到底的。”刁簿摇其头道:“设法把他赶走吧。”

    “来不及了。”蒋县丞摇头道:“不等你运作完,他早就把石碑立起来了。”

    “你……”刁簿这下明白蒋县丞的意思了,瞪着他道:“想让我低头就直说啊,兜什么圈子!”

    “不这样你能知道别无选择?”蒋县丞苦笑道:“仁安老弟,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们横,他却是又愣又不要命。他还是本县的父母官,和他斗下去就是这个结果。”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刁簿皱眉道。

    “当然有用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蒋县丞是巴不得息事宁人的,虽然他参与不深,但是闹了样跑不掉。“谁愿意闹到今天这步,还不都是你们逼的?他丢了面子,你们给他找回来,他想多收两成税,你们也可以商量,无非就是少赚些么。”说着看看刁簿道:“不是我说你,老刁。你在富阳只有三年任期了,何必要陷得那么深呢?”

    “唉,现在想抽身,晚了。”刁簿满嘴苦涩道:“永乐年的黄册,就是我编的。你说我还能置身事外么?”

    “先过去眼下这关,日后再慢慢想办法吧。”蒋县丞也叹口气道:“你去劝劝他们别闹了。跟魏知县坐下来好好谈谈吧。”

    “唉……”刁簿郁闷道:“你也帮着跟姓魏的说说,别让他把奏章发出去。”

    “嗯。”蒋县丞点点头道:“我们分头行动。”

    谁知两人都碰了钉子……

    蒋县丞那边,魏知县根本不听劝,副乌龟吃秤砣——铁了心的架势,要跟户们死磕到底。

    刁簿那边,乡绅们也认为魏知县乃虚张声势,要是这样向他低头,日后富阳县不成了他的天下?!他们不相信,世上还有这样不要命的官……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就算出了事儿,也是五个粮长倒霉,跟部分乡绅没关系。所以他们感受不到那种切身的恐惧,自然可以向五个粮长没口子保证,有我们在,定不会有事!嗯,放心吧,定不会有事的……

    粮长们自然惶惶不安,但他们不敢犯众怒,只能死撑着……直到他们听到个消息,冷面铁寒周臬台,极可能已经微服私访至本县了!

    许多人都看到个穿青布道袍的外乡年人,在两个伴当的陪伴下,沿着富春江步行而上,每逢村镇便走街串户,寻访冤情,跟传说的周臬台完全吻合……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而且据说魏知县也得到消息,命石匠日夜赶工,准备在周臬台抵达县城前,将那些石碑立起来!

    刁簿几个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据说有粮长跪在李晟爷爷面前,求他放条生路。还有粮长吓得悬梁自尽,幸亏被发现得早,才保住条老命。

    刁簿更是放狠话说,要是他们几个进去了,就把乡绅们隐瞒土地、寄名绝户、巧取豪夺、倒卖库粮的旧账全翻出来,家起完蛋!

    见敌人还没出招,后院已经起火,乡绅们不得不好好商量下,到底该怎么办了。

    这天过晌,十几名有头有脸的乡绅地,齐聚环山乡李家。李家老爷子的两个儿子皆进士及第,长子在四川任布政使参议,次子乃当朝太仆丞。门两进士的荣耀,哪怕在浙江这样的科举省,都极为罕见,本县乡绅自然公推李老爷子为首了。

    李老爷子七十多岁,头戴东坡巾,身穿栗色蝙蝠暗花氅衣,举手投足都透着德高望重。只见他捻须缓缓道:“想不到,这位老爷脾气还真不小……”

    “其实真不怕他闹腾,关键是那冷面铁寒来了,这个人太可怕了。听说京师小儿夜啼,百姓辄呼‘冷面铁寒来了’,便能吓得小儿立即收声。”坐在他右手边的是王家老爷子,因其子乃刑部员外郎,是以坐了本县乡绅的第二把交椅,“要是这节骨眼上闹出事来,怕是不好收场。”

    “可是都闹到这步了,”坐第三把交椅的于老爷子,代表众人问道:“我们的颜面往哪搁?”

    “让他道个歉吧。”王老爷子道:“让人传话过去,只要他魏源来给李老哥陪个不是,切都好商量……”(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反击之八字墙

    “他们做梦去吧!”这些天,魏知县入戏太深,已经有些不可自拔了,只见他拍案叫道:“本官不会向他们低头的!”

    “东翁,终究要讲规矩的,”司马求这个汗啊,皱巴着老脸道:“总得给他们个面子吧……”

    “先生,这不是面子的事。”王贤终于被请到了内签押房,再不用司马求传话了:“就像这次争的,也不是那点秋粮的归属,而是这富阳县,到底谁说了算!”顿下道:“属下说句不听的话,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老爷这边。人家联合起来,根本不怕老爷手里的印把子。要想镇住他们,除了够狠够硬,别无他途!”

    “说得好!本官也是这样认为的!”魏知县拊掌赞道:“就是要谈,也得来县衙,按我的规矩来,否则免谈!”

    “东翁,过犹不及啊,”司马求快要把几缕老鼠胡须揪下来了,着急道:“这出戏再演下去,可就不容易往回收了,万他们就是不上套,咱们可就骑虎难下了!”

    “呃……”魏知县看看王贤道:“那个谁,你有办法收场么?”

    “应该可以。”王贤心说让领导记住自己可真难啊,费了这么劲儿,竟然还是‘那个谁’。

    “嗯,那就继续!”魏知县好似演戏上瘾般。

    “唉。”司马求看着年轻的知县和更年轻的王贤,心里暗叹声,有代沟啊有代沟……

    。

    三天后是冬月初。

    按规制,每月朔望,也就是初、十五两日,知县都要亲率阖县官吏,在衙前向百姓宣讲圣谕,使县民可以时常聆听圣训、了解圣意,从而忠君爱国,深受教化。

    今天又是宣讲圣谕的日子,辰时不到,衙前街上便摩肩接踵,挤满了人。这里头,有必须要来听讲,好回去转达给乡民的里甲老人;有来凑热闹、看光景的县民;也有些特意赶来的乡绅户、各区粮长,人数是平时的两倍不止。

    这是因为有传闻说,老爷会在今天发飙!

    至于发飙的内容,小老百姓自然不得而知,但这更让他们感到好奇。而知道些内情的乡绅们,则怀着惴惴的心情,看知县人是否真敢揭盖子!

    辰时差刻,衙前街上的乡绅百姓,便见府衙门缓缓打开,三班衙役排成两排列队,每隔几步站定个,手持水火棍警戒,直来到字墙前扎起的高台,两队正好抄起手来。

    待衙役们列好队,厚重的礼乐奏响,嘈杂的人声顿小,仪门徐徐打开。六名皂隶打着‘肃静’、‘回避’、‘钦命’牌各对走在前面。紧接着又有四名皂隶,打着老爷的衔牌出来,上书‘乙酉举人’、‘丙戌进士’、‘富阳县正堂’等花头,以彰显老爷的资历。

    仪仗过去,身赤罗朝服,头戴二梁冠的魏知县,昂首迈步走出县衙。

    他身后,跟着同样穿朝服的蒋县丞、刁簿、马典史、以及县学教谕、训导等官。再往后,才是票青衫吏员,王贤也在其列。看着这威风凛凛的场面,王贤不禁好生羡慕,奶奶的,这才是角好不好,我这不起眼的青衫小吏,连要配角都算不上吧……

    字墙前的台子上,已经摆好张方桌,桌上铺着黄帛,黄帛上摆放上太祖皇帝的《圣谕》和《诰》。待知县携阖县官吏在字墙前依次立定,担任司仪的礼房司吏高声唱道:

    “跪拜圣谕!”

    于是所有人都随魏知县,向《圣谕》行叩拜礼。

    “宣—圣谕…——”待众人起身,礼房司吏又高唱道。

    魏知县便走上宣讲台,双手捧起圣谕,朝民众高声朗诵道:“太祖皇帝圣谕六条,、孝顺父母,二、尊敬长上,三、和睦乡里,四、教训子孙,五、各安生理,六、毋作非为!尔等需朝夕谨记,不得有违!”

    “遵旨!”百姓在官绅的带领下,轰然应声道。

    顿下,魏知县又道:“今次为尔等宣讲第六条,勿作非为!”

    “从来教万民、训子弟、党正族、师月吉、朝夕告诫人知自爱,不敢偶蹈于非。”魏知县接着,翻开太祖皇帝的《诰》,沉声道:

    “勿作非为的要求是不做禁止之事,更不作违法之事。譬如太祖圣训曰:‘天下利病,士、农、工、商,诸人皆许直言,惟生员不许!如有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生员本身切己事情,许家人报告,其事不干己,辄便出入衙门,以行止有亏革退。若纠众扛帮,骂帮官长,为首者问遣,尽革为民!’”

    衙前鸦雀无声,老百姓听不懂言,乡绅们则陷入了震惊……他们万想不到,知县人竟从老掉牙的《诰》上,找到了惩治那些生员的依据!

    蒋县丞又用白话为百姓讲解道:“太祖圣训规定,对国家事,士、农、工、商都可以提出意见,唯独在校生员不许。只要提句意见,以违反祖制论,开除治罪。如果是关系到生员切身的事情,允许其家人报告。若是事不干己,却出入衙门的,以行止有亏革退。如果胆敢聚众公堂,咆哮官长的,为首者问罪发配,其余人尽革为民!”

    这下连老百姓也听懂了,老爷果然开始发飙了,这第刀便砍向了那些告状的生员!

    这富阳县本就没有秘密,何况那样轰动的事。老百姓都知道十天前,十几名县学生员击鼓告状,要求知县召回并惩治下乡催税的胥吏。县老爷不愿答应,又不想得罪他们,便欲拖后再说。

    谁知这群生员胆包天,竟包围了老爷,迫使他不得不先召回手下,并进行审查。

    对于生员们的作为,老百姓是众说纷纭,有人觉着他们太无法无天了,竟不把县老爷放在眼里。但更多的人还是站在他们这边,毕竟生员们打着‘解黎民倒悬’的旗号,在家看来,是替老百姓说话的……

    现在才知道,原来生员们的举动,违反了太祖皇帝制定的法律,这让百姓们好生为难。因为太祖皇帝在百姓心目的地位,实在太高太高,老百姓把他的每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