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帝王生涯-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杰照管财物多少年,她的手腕底下的人都领教过。
    
    “你把王之纲找来我们商量一下。”李本深之所以有了投靠满清的打算主要还是因为李成栋的投降,他能有今天都是李成栋一手提拔的,而且二人又是近亲,他不得不为今后的出路好好打算一下。
    
    当李本深和贺大成王之纲研究了半夜后最终决定前去投靠李成栋,为了有个见面礼他们决定把亳州城献出去,如此一来既给李成栋长脸又会让满清方面不敢轻视他们。
    
    “我们手中大概能有将近两万人,刑氏母子和胡茂桢手中能有一万多人,趁其不备拿下亳州还是有可能的。”李本深分析了一下,“那么我们天亮前动手,大家分头行动吧!”
    
    有心算无心,黎明时分亳州城就陷入了一片战火中,刑氏母子和亲信被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再则兵力上也比李本深稍逊一筹,打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赶出了亳州城。
    
    也算刑氏的运气不坏,他们刚被迫出亳州就看到了星夜赶来的高狄部,等他们看见高狄大军的旗帜时马上有了主心骨,边喊着李本深反了边和高狄部合兵一处。
    
    高狄听了胡茂桢的汇报心头火起,打了这么多天的窝囊仗正没处发泄呢!“来人,给我马上兵进亳州。”此时亳州城还有着零星的战斗,城门都还没有关闭,因此高狄的人马没费力气就攻进了亳州,而李本深一看朝廷的援兵到了,哪还敢打,慌忙撤出亳州投奔李成栋去也。
    
    高狄进兵亳州后马上安排辎重粮草等物,顺便安抚高杰的余部,按照弘光帝的吩咐让高杰的儿子高元照承袭了兴平侯的爵位并加封刑氏为诰命夫人,此时高杰余部除去李本深等人马还有一万多人,实力大为削弱。
    
    就在高狄安排驻军事宜的时候,探马突然来报,“大帅,探马侦得鞑子的豫王多铎和卓布泰等大将率领人马二十万,正往亳州扑来,此时已经在三十里之外了。”
    
    高狄吓了一跳,吃惊的问:“二十万?你看的清楚嘛?鞑子有二十万人马?”
    
    探马面露惊惶神色,“回大帅,小的哪能看的清楚,鞑子势大,见头不见尾,小的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人马,二十万之数是小的听说的。”
    
    高狄气的一拍桌子,“身为军中侦探,没有探明敌军实情就把捕风捉影得来的情报上禀于我,实乃是在扰乱军心,当处以极刑。”
    
    探马听了吓的哆嗦不已,一旁的赵之龙咳嗽一声,“大帅,他也知罪了我看就算了,不管鞑子有没有二十万,这次由鞑子豫王多铎亲自率领,必定是来者不善,况且又有鞑子纠集的各地叛军,还是要谨慎早做防备才是。”
    
    高狄点点头,“虽然我们尚不知鞑子虚实,但多铎此来肯定是要夺下亳州进逼直隶,而亳州乃门户重镇处于南直隶的前哨,我们势必要在此阻击多铎,为皇上夺下徐州争取时间,如果让鞑子突破亳州兵临徐州城下,那皇上在徐州就会吃力了。”
    
    赵之龙,宋志勇,胡茂桢等人对高狄的话深表赞同,宋志勇挺身而出,“大帅,末将想带一支人马前去阻截鞑子,也好探个虚实!”
    
    高狄点点头,“那就有劳宋将军了,只是现在敌人虚实未明,本帅给你两万人马,到时候能战则战,不能战就赶快退回来,保存实力要紧,千万不可与鞑子硬拼,宋将军切记。”高狄算是吸取了郭怀一那次攻城的错误了。
    
    “请大帅放心,末将记下了。”宋志勇心中激动领命而出。
    
    高狄还真是有些冤枉了那个探马,清军到底有多少人马,别说高狄不清楚,就是身为此次南下主帅的多铎现在也不清楚了,因为多铎南下以来每战必胜,沿途招收的降兵有很多,除了明军的正规军外更多的是地方武装,刨出李成栋李本深舅甥这些人马外还有很多团练什么的,现在可谓是满汉杂牌大军,总的来说人马大概在十五万多一点,号称二十万人马是为了威慑明军,先给明军心理上造成压力。
    
    第一五二章临危受命突重围
    
    高狄正在和众人商讨对策的时候,就听说宋志勇兵败而回的消息,好在损失不大让高狄略感欣慰。
    
    “大帅,看来鞑子这次是来者不善,末将出城十多里就和鞑子的先头部队遭遇了,鞑子趁末将立足未稳便死命冲杀,而且末将见后面鞑子之兵源源不断开来,不敢恋战退了回来,还望大帅降罪。”宋志勇说着,面带羞愧之色。
    
    听说宋志勇在城外十里遇到了鞑子,高狄脸色微变,“快传令众将到城头议事。”高狄领着诸位将官齐聚城头观看,只见城外涌来了扯地连天的无数兵马,那阵势看了使人骇然。
    
    胡茂桢见鞑子之兵有包围亳州的迹象,刚才又得知敌军达二十万之众,他略带惊惶道:“鞑子兵有二十万,而我军在亳州不过六万人,以六万对二十万胜算渺茫,无异于匹马投狼群,自寻死路啊!”胡茂桢觉得这个时候退出亳州才是上策。
    
    忻城伯赵之龙觉得胡茂桢说的有理,“鞑子善战,前次攻徐州就领教过了,此次又多达二十万之众,再说亳州城池又不坚固,这可如何是好?”
    
    新进兴平侯高元照听着满耳的怯懦之声也不由慌张起来,“鞑子兵力如此之多,以大军压境之势逼进亳州,小小亳州恐怕是守不住了,不如及早退出亳州,如果被鞑子包围,只怕想退也退不出去了。”他倒是把一些怯战人士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
    
    宋志勇刚才是谨尊高狄的命令没敢和鞑子硬打,此时听了这些胆小之辈的言语甚是不屑,他看着高狄,“大帅千万不可退出亳州,鞑子之兵虽然看似多达二十万人,不过虚张声势的可能还是有的,据末将看其规模,鞑子实际兵力可能才十万多人左右,我军虽少,可也有六万人,不是没有一拼之力啊!末将认为大帅先前的计策是对的,据城坚守等待援兵……。”宋志勇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高元照等人的反对。
    
    “鞑子就算只有十五万人,也是我军的两倍之多,况且鞑子可能还有后继部队,坚守亳州肯定是坐以待毙。”胡茂桢和满清打过两次,知道就算满清方面最多十五万人也比他们的实力大多了,几乎是没法比。
    
    “等待援兵,援兵在哪里?皇上在徐州是有十多万人马,可面对徐州坚城没有十万人马肯定是打不下来的,即使皇上能分派援兵也不过是两三万人而已,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赵之龙觉得让弘光帝分派援兵只会让两下都吃紧,还不如退出亳州和弘光帝合兵一处一举夺下徐州,然后北上抄鞑子的后方,这样一来肯定能迫使鞑子回师的。
    
    高狄大声咳嗽了一声,“诸位,我军现在亳州的兵力是比鞑子少很多,这是严峻的现实,正因为形势严峻我们才更要同仇敌忾,共御强敌,如今皇上在徐州激战正酣,肯定不能分兵来救,试想,一旦我们放弃亳州,鞑子主力便会长驱直入,阻于坚城徐州之下的皇上肯定会遭受灭顶之灾,而我们同心协力据城死守,既可以吸引鞑子主力减轻皇上的压力又能使皇上能尽快攻下徐州,诸位为什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高狄对高元照等高杰败军和忻城伯赵之龙的懦弱有些看不起,但二人一个是伯爵一个是侯爷,高狄不得不给他们留点面子。
    
    高狄虽然年幼但在军中甚有威望,因此,这话一说众将都低头聆听,宋志勇等将官纷纷表示赞同,“大帅说的是,一旦亳州失守,皇上在徐州就危险了,只要我们坚持到皇上攻下徐州,那这一仗我们肯定会赢的。”
    
    “对,大丈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能做逃兵……!”高狄的一番话引来了城头兵士的豪言壮语。
    
    经高狄这么一说,众将就定下了守城的总战略方针,高狄见诸将的意见趋于统一,忙招呼众将走下城头来到议事厅,高狄来到地图前指着亳州一带的地图,“眼前的形势很严峻,一时之间我也没有更好的退敌方法,不过亳州城池虽然不太坚固,但我们的六万大军必定可以和鞑子较量一番。”
    
    高元照听罢按奈不住,“闹了半天大帅也没有退敌良策,鞑子那么多人攻城,我们能守到几时啊?”
    
    “吾儿不得无礼,多听多做也就是了,还不闭嘴。”刑氏因为掌管着高杰部的粮草辎重,所以她也被高狄请来协调后勤事务,刑氏见儿子一味想着逃走,觉得儿子太过不争气,前时退却乃是与鞑子的实力相差太悬殊,如今亳州有六万人马,弘光帝在徐州还有十多万人,这仗胜负还没到分晓的时候,闹腾什么劲啊!因此刑氏严厉的斥责着儿子。
    
    刑氏虽然年过四十,看起来仿佛三十左右,且姿色不俗,在诸多武将中有这么一个妖艳红花倒也十分有趣。高元照被刑氏一番责备也不再张嘴了,他对刑氏远比对父亲惧怕的多。
    
    高狄感激的看了刑氏一眼,对高杰余部他还真不好说深了,尤其是兴平侯高元照,“多守一天,我们就多一分胜算。”高狄坚定的看看诸将,“鞑子此来全凭一股锐气,再就是许定国那叛徒的出卖使高将军惨遭不测,使我们丧失了最佳的阻击时机,然,鞑子表面看似强大,实际上都是拼凑起来的而已,估计满清八旗主力应该在七八万之间,和我们的兵力差不多。”高狄这个时候只能把满清的实力往低了说。
    
    高狄顿了顿,“另外,从整个战局来看我们并不处于劣势,皇上在徐州有兵十几万,即使徐州城再难打,一个月之内肯定会拿下来,我们不能只看到亳州的形势如何危险严峻,只要我们顽强抵抗,胜利的曙光就在我们眼前。”
    
    高狄见众将被他说活了心,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当然,困守孤城乃兵家大忌,坚守未必就能持久,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人前往靖南侯处搬兵,黄得功在九江陈兵数万,面对荆襄的洪承畴,在兵力上肯定有富余,我听说黄得功已经遵皇上的旨意派兵进逼南阳,估计到南阳附近就能遇到黄得功的人马,到时候里应外合拼死一战,亳州之围肯定能解。”
    
    突围!现在鞑子已经把亳州城包围起来了,很显然突围出城是最危险的,说白了就是送死,身陷大军之中,别说突围,胆小的就能吓死,因此听罢高狄之言很多将官宁愿坚守亳州也不愿突围送死,这个时候沉默不语才是王道啊!
    
    高狄的神情很难看,目光巡视着大厅,“亳州的安危完全在于有没有援兵,何人敢突围搬兵?”说罢仍然是石沉大海没人接话,“既然没有人愿意出城,那本帅亲自去征调援兵。”
    
    宋志勇闻听慌忙阻止,“亳州城内谁都可以突围,独独大帅不可,坚守亳州确保万无一失和突围求援同等重要,有大帅坐镇才能威服全军,合力据守啊!”宋志勇看出忻城伯赵之龙和高元照等人都是懦弱之辈,一旦高狄走了,恐怕无人能阻止他们退出亳州,也只有高狄的身份才能镇住他们,确保亳州万无一失。
    
    高狄见宋志勇一个劲的对他挤眼睛,顿时明白了宋志勇心中所虑,“可是本帅镇守亳州,何人前去搬兵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