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砸伤烫伤,就这样,明军拼命死守,打退了清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两军相持不下。
李成栋看着攻打多日的亳州城,他还真没看到明军有这么厉害的时候,不知道城内的守将是何人,可他现在已经是满清的臣子,说有奶便是娘也好,怎么也得为给饭吃的主子出出主意才是。
多铎因为多日攻打不下看似孤城的亳州很是烦闷,见李成栋来到帐前他眉头一皱,“有什么事吗?”和许定国相比,多铎更喜欢李成栋这样的人,他觉得李成栋才是有血性的汉子,黑白分明啊!
李成栋一抱拳,“王爷,亳州虽然是孤城,但看似残破实际上非常坚固,当年明太祖可就是在亳州起家的,因此亳州在穆宗以前曾多次修缮,现在明军据城死守,一时之间难以攻下。然,南明弘光帝此时正亲率兵马围攻徐州,被阻于坚城之下,末将认为,我军兵多,不如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围攻亳州,一路进逼徐州,徐州打了这么多天,明军肯定很疲惫,我军和鳌拜里应外合,必败弘光帝,弘光帝一败,何愁亳州不破呀!”
多铎考虑了一会,觉得李成栋的建议非常可行,他笑看着李成栋,“不错,没让本王失望,你可知本王为何执意要杀许定国,本王知道你和许定国有杀主之仇,那个混蛋昏庸无能,照比将军差远了,所以本王就替你出出气,当日将军能以六千之兵抵本王十万大军,那时候本王就欣赏你了,而今看来本王的宝算押对了,来人,召卓布泰。”
李成栋心说还行,这个新主子还算够意思,也不枉他如此出谋划策了。是夜,多铎命令卓布泰领兵四万进逼徐州,打算和鳌拜里应外合夹击弘光帝的南明军。
虽然多铎采纳了李成栋的建议,可对亳州的攻势一刻也没有减弱,激战说不定就在哪一刻开始了。
亳州城内,高狄看着损失清单脸色凝重,他已经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这次出征他算是见识到了战争还有这样惨烈的一面,虽然亳州还在他手里,可能否坚守到援兵到来高狄也没有把握,听见外面战鼓响起,高狄知道鞑子又攻城了,赶紧出去督战,走出门来的时候他看见了高元照,二人互相点头打了招呼。
高元照这几天一直在城内猫着,后来一想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他堂堂一个侯爷龟缩不出有点让人笑话,因此才想出来看看,所以和高狄走了个碰头。
高元照来到北门,见清军铺天盖地而来,攻势非常猛烈,吓的他倒吸了口凉气,看见不远处赵之龙和胡茂桢在指挥防守,趁将清军打退的当口他来到二人身边,“忻城伯,胡将军,鞑子兵多势大,攻城越来越猛,亳州弹丸之地,恐怕支撑不了几日,一旦城破必将玉石俱焚,应该另想对策才是啊!”高元照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比较近的明军都听到了,兵士们顿时露出惊惶神色。
赵之龙赶紧把高元照拉到没人的地方,看看随后跟来的胡茂桢,“侯爷,眼下正是亳州生死存亡的关头,千万不可扰乱军心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高元照看看身后的胡茂桢,“爵爷也知道后果不堪设想?本侯就是来找爵爷商讨如何对付鞑子的。”
“不知侯爷有何妙计?”赵之龙一听高元照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第一五四章误会也许会当真
高元照微微一笑,“退敌之计倒说不上,不过保全亳州全体将士的性命的方法倒是有一个,不妨试试看。”
“什么办法?”赵之龙早就听说高元照没什么能耐,连他老爹的一半都赶不上,不知道他这个时候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高元照咳嗽一声,“眼下亳州被重重包围,退敌实乃奢望,逃命也不可能了,我看想要活命只有投降一途了……!”
“投降?”赵之龙虽然前时想过放弃亳州,可那不代表他想过投敌,闻听高元照之言他压住怒火,“宋将军他们已经顺利的突出重围去搬兵了,援兵很快就能到,再说亳州一旦失守,皇上在徐州的主力岂不腹背受敌,侯爷不该有此想法啊!”经过一年多的和弘光帝相处,赵之龙已经对弘光帝产生了某种信心,纵观弘光帝登基以来的作为,可谓是难得的中兴之主,因此赵之龙对追随弘光帝还是有一定的信心,虽然眼下困难了点。
高元照被赵之龙打断言语有些不高兴,“伯爵,难道只有宋志勇是英雄,我高元照就是贪生怕死之辈?本侯所虑是亳州危在旦夕,俗话说兵不厌诈,我们投降也是假的,乃是缓兵之计,亳州将士现在太需要一段休息的时间了,说的不好听点,即使投降了,逃脱此劫保全性命,慢慢寻找机会还可以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嘛!”
赵之龙抑制不住怒气,冷笑看看高元照,“侯爷想的太天真了,你以为鞑子是好骗的嘛?只怕到头来不但丢了骨气和名节还会丢了性命,落人耻笑啊!”
高元照的眉毛抖了抖,他自己觉得这个缓兵之计还不错,哪曾想被赵之龙如此笑话,转念一想赵之龙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他缓和了一下语气,“伯爵说的有道理,本侯有些考虑不周了。”嘴上这么说,心下他打定主意想要试试这缓兵之计。
看着高元照和胡茂桢走开,赵之龙吐了口唾沫,“说的倒是冠冕堂皇,还不是自己贪生怕死,来人。”
一旁的亲兵应声来到赵之龙身前,“小人在,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你给我跟踪兴平侯,有什么异常情况随时告诉我,记住了,不许跟别人说也别给我跟丢了。”赵之龙见亲兵应声去追高元照,他刚返回城头,一个千户跑到他身前禀报说鞑子又打过来了。
“传我将令死守城池,诀不能让一个鞑子踏到亳州城墙上一步,告诉将士们多准备滚木雷石,先节约箭支,火器,硬仗还在后头呢!”说罢,赵之龙亲自来到城头指挥防守。
亳州城下,清军踩踏着同伴的尸体再一次对亳州发动猛攻,可是城内的明军抵抗非常顽强,石块,开水,沸油不时阻挡住清军的攻势,城头上的火炮对后面的清军也构成了威胁,一个时辰过去了,清军仍然没有大的进展。
多铎寒着脸看着胶着的战局,他已经知道了亳州的守将是弘光帝御前最为器重的少年将军高狄,以十七岁的年纪担任明军前锋大帅兼兵部侍郎,这只能说明高狄是凭真本事爬到这个位置上去的,否则弘光帝再昏庸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一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
多铎正想着的时候,一名侍卫跑到他帐前,“王爷,西城内投出一封书信来,上书王爷亲启。”说着把书信呈上。
多铎接过展开一看,不由哈哈大笑,“亳州明军已经是人心惶惶,这是高杰之子亲自写的乞降书,可见明军军心已经不稳。”
追随多铎出征的满清固山贝子索仑狠声道:“这么说来明军已经被我八旗子弟吓破了胆,如此亳州指日可下,王爷,某不才愿亲自率众攻城。”
李成栋心中骂了索仑一句,“既然他们有心投诚,索仑大人为何还要加紧攻城?”
索仑对李成栋没有好脸色,“难道你有什么办法拿下亳州吗?”
李成栋冲多铎一点头,“城内之军既然愿降,王爷何苦再去攻城呢,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王爷不如考虑接受明军的投降,早日结束亳州战事为好。”
索仑不待多铎说话,白了李成栋一眼冷笑道:“李将军熟读兵法,可怎么打了败仗呢?你们汉人最是善于耍弄阴谋诡计,日前你外甥反了高杰险些献出亳州,那高元照又怎么会真心投降,我看他们是迫于我军之势诈降而已,乃是缓兵之计,说不定还有别的花招呢!王爷,一定要把城内那些汉人斩尽杀绝一个不留,也好雪我军几日来的耻辱。”
李成栋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就算高元照是诈降,是缓兵之计,我军也不宜攻城过急了,围城必缺一角,宜使守军出走,让开一角的目的可以减少守军的抵抗力,一旦我军攻之过急城内之军必然是困兽犹斗,再说,一旦亳州有什么不利于明军的异常,肯定会使徐州的明军胆战心惊,这样也可以减轻徐州的压力,岂不是两全其美之计。”
李本深觉得舅父说的对,“是呀!要么接受高元照的投降,要么让出一面来,不能围的铁桶似的,一旦城内之军看出有突围的希望肯定会有人想突围的,我看高元照肯定第一个想突围,这样的话一旦明军想放弃亳州,既可挫徐州外明军的锐气我们又可以随后追击消灭他们的主力。”
索仑冷笑一声,“纸上谈兵也是你们汉人的专长,那有什么用,我就让你们看看我是如何血洗亳州的,王爷……!”
多铎一拍桌案把索仑的话打断,“你少说两句,李将军的话不是没有道理,这些天来要不是我军围城太过,亳州说不定已经拿下来了,先停歇一日也好,我军也疲惫不堪啊!索仑,你不是想攻城吗!本王就让你领兵两万主攻北城。”
索仑对多铎信任李成栋等汉官深为不满,但他也得到了多铎的将令,“王爷放心,我就不信这亳州是铁城。”
在高元照使人投出乞降书不久,他就被几个赵之龙的亲兵按翻在地,原来那个跟随高元照的赵之龙的亲兵竟然趁着外面打仗混到了高元照的居所外,而高元照想写好“乞降书”,所以连改了三份,那亲兵略识几字,见地上的乞降书吓的半死,拿起一份草稿前去向赵之龙禀报,赵之龙一面命人去拿高元照一面来见高狄,将高元照的乞降书呈给高狄。
高狄这段时间没睡一个好觉,眼睛红的有些吓人,看过高元照的乞降书眼睛越发红起来,过不多时高元照被押到他面前,高狄一拍桌子,“兴平侯,这是否是你所写?”说着把草稿扔到高元照面前。
高元照刚把“乞降书”送出去回到居所就被擒住了,看过地上的草稿他吓的不轻,“这……这确实是我写的,但是……!”
“来人!推出去先打五十军棍,然后削首示众!”高狄没想到高元照会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举动,真是丢他们高氏祖宗的脸面,现在这个时候军心非常重要,人心散了,城池怎么守得住啊!
刑氏得知消息连忙赶来,一边阻止拉扯儿子的军士一边来到高狄面前,“大帅,吾儿许是一时糊涂,还望大帅从轻发落,妾身在这里求大帅开恩。”
刑氏见高狄没言语,转回身抡起手掌打了高元照十几个耳光,打的高元照顺着嘴角鼻子直淌血,“你这个不孝子,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你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前几日李本深是怎么反的?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高元照真是委屈的要死,他从来没想过要真的投降啊!他本来想跟高狄说他的计策,后来他想等鞑子攻势锐减后再跟高狄表功,哪知道事情会出现如此变化呢!简直都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高元照也是被打出底火了,老娘这十几个巴掌打的也是太狠了,他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