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帝王生涯-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和没有江南的供给有多难,有很多人已经倾向于发兵南下了。”
    
    这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江南是重要的粮仓和金融中心,北方尤其是北京,失去了京杭大运河输送的血液,肯定会非常艰难,“看着吧!该来的躲也躲不掉。”
    
    “皇上,编写的《奸佞录》已经凸现了功效,那些刻本的《奸佞录》流传到北京后,已经先后有十几个汉奸或者上吊或者投河,鞑子已经把《奸佞录》列为禁书,胆敢私藏者一律砍头呢!最为有趣的是洪承畴,他从荆襄回北京,却被他的老母亲用擀面杖打出了家门,一时传为笑谈,那本小册子连洪老太太都知道了,鞑子想禁恐怕不容易。”这个主意是阴士勋出的,他当然高兴能收到功效。
    
    我张嘴愣了一下,敢情满清的文字狱就是从这开始的,“那个洪老夫人倒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唉!很多读书人连洪老太太都不如啊!圣贤之书算是读到狗脑袋里面去了。”
    
    “北京方面除了要严密关注外,有机会的话让天地会跟吴三桂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把他争取过来,或者让多尔衮对他起疑心,另外,朕让你查的白莲教的事情有进展吗?上次开阳郡主提供的线索应该能查到一些东西。”我问到这不禁想到好久没见袁宝儿了,她那琵琶和绕梁之音颇使人怀念。
    
    阴士勋点头称是,“微臣正要和皇上说这件事,白莲教的教主微臣已经查明,竟然是那李自成的旧部公子李岩的夫人红娘子,这白莲教隐蔽的手段颇为高超,微臣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的总部在哪里。”
    
    “红娘子!李岩!这个女人朕听说过,很是侠肝义胆,没想到白莲教主会是她,你也不必自责,有了目标就必然有解决的办法,我昨天看过刘肇基递上来的奏折,大顺军在贵州改编了,好像叫什么忠贞营,还好他们没闹事,在贵州呆的挺老实,朕已经让刘肇基和他们接触,也有了一定进展,等招安了大顺军,也许就能挖到白莲教的核心秘密也说不定。朕发现你脸色不太好,朕知道你在为朕忠心办事,但有的事情并不需要亲历亲为,不太重要的事可以交给心腹之人去做,你要是累坏了,岂不耽误朕的大事,暂且在家休息一个月,然后再管理天地会中的事情吧!反正这段时间也没什么大事。”看着阴士勋脸色那么差,我感到有些不忍。
    
    阴士勋面带激动,“让皇上挂心了,微臣是觉得最近有些乏累,看来得歇歇了,微臣还有一件事忘了说,那长公主……长公主还是完壁处子之身,我得到消息说阿济格看上了长公主,早就出言威胁公主的夫家不准公主和夫君周郎同房,而且已经要把公主接到王府了,幸好皇上提醒的及时,否则公主必然落入阿济格之手,微臣……路上让妇人检查过,公主确实是完壁。”
    
    “这样更好,看看吧!如果她能挺过这一关,朕会再给她找个好人家,她也算是苦命人。”我倒是想把长公主留在身边,可惜她跟我根本不可能,倒是让我郁闷了好久。
    
    第十集 第一七四章 钱府夜宴品美女
    
    钱谦益的家我来过两次,不过多是从后门进来,今天晚上前来赴宴,心情终究有些不一样,看着等候多时的钱谦益和明末三公子,我就又联想到候方域,听阴士勋说满清那边对候方域很是礼遇,还说要把某位格格许配给他,看来他马上会成为满清的驸马爷了。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这又不是朝堂之上,严肃就不大好了,坐吧!”我见方以智等人不敢坐,过来压住了方以智的肩膀,“今天晚上就不必惦记着君臣规矩,你们权当这是圣旨,僻疆远道而来,这就算是他的接风宴。”
    
    冒僻疆哪敢托大,“皇上言重了,僻疆一山野草民,怎么敢当皇上如此厚爱,僻疆早就听闻皇上盛名,能有幸得见天颜,实在是平生一大幸事。”冒僻疆虽然远离庙堂,但他的消息并不闭塞,门下食客众多,而且他又订了朝廷的机关报金陵旬刊,对这位弘光皇帝的事情知道的很多,从原本的不满到后来的钦佩,他甚至也希望能在弘光帝身边干点事业,像那陶渊明采菊东篱的事他不会去做,在他看来那是陶渊明在官场混不下去才自作高雅,不过他前时拒绝了王铎的好意,因此这个台阶并不好下。
    
    “僻疆不必拘礼,朕读过你的文章,很不错,不愧才子之名,可惜文词之中少了些豪气,想来是被董娘子消磨尽了吧!”我说罢,方以智等人不由微笑,气氛为之一变,大家都不再拘谨了。
    
    陈贞慧笑看冒僻疆,“僻疆贤弟当年抱得美人归,倒是让江南无数才子扼腕,连方大哥都苦闷了很久呢!”
    
    冒僻疆一愣,他可不知道方以智也对董小宛动情了,心说还好自己手快,不然依自己的性情,怕是要成全方以智和小宛,那时扼腕的恐怕就是他了,“说到苦闷,我想大家都苦闷在了圆圆身上才是,听说吴三桂那厮对她还好,不然诸位恐怕不止扼腕啦!”说完觉得自己有些口无遮拦,看了看一旁的弘光帝。
    
    我笑着朝冒僻疆点点头,“僻疆说的不错,朕也听说过陈圆圆的美名,乃是当年秦淮八艳的头一名,是连先帝见了都不敢流连的美女,我大明江山如此局面,都是拜她所赐啊!”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现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我知道吴三桂虽然不完全是为了陈圆圆才勾结满清,但其中肯定有这个因素,而且吴三桂在和满清对抗的时候,表现完全和现在不同,变化很大,所以一怒为红颜的说法不是不成立。
    
    钱谦益见这接风宴扯到了吴三桂身上,赶紧转移话题,“话题扯远了,今晚我们只谈风月不谈国事,密之,你先前不是惦记着媚香楼的袁宝儿吗?现在恐是没希望了。”
    
    方以智连道不敢,“先前不知郡主身份,受之兄就不要取笑贤弟了。”方以智确实对袁宝儿有好感,也经常去媚香楼捧场,不过世事难料,谁会想到袁宝儿是镇北王袁崇焕之女呢,况且现在贵为开阳郡主,那可不是他能想的人了。
    
    陈贞慧一笑,“密之还为此作词一首,今夜不妨一抒胸臆,况且弟妹又在内室,我也很久没有听到小宛的琴声了,僻疆,不知可否让弟妹为密之兄弹奏一曲?”
    
    我一听,耳朵马上支楞起来,我们几个人的目光都落到冒僻疆身上。冒僻疆微微一笑,“拙荆也是甚为想念几位,某与受之兄又是通家之好,小宛,你就出来吧!”原来董小宛得知弘光皇帝今晚来,她也很想见见这位有争议的皇帝,此时正躲在屏风后面偷看呢!闻听丈夫之言,漫步而出款款道了个万福。
    
    怎么说呢!我觉得有些失望,因为董小宛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绝色,她比晓爱和香君要年轻,身子骨看起来很弱,最让人注目的是那双手,净白如玉,手指也纤细的很。
    
    按礼董小宛不应该出来相见,但冒僻疆不拘俗礼,他敢顶着流言蜚语续董小宛为正妻就可见一斑,而董小宛也是如此,夫妻二人很是合拍。
    
    钱谦益心下骂起了陈贞慧,皇上恐怕还不知道董小宛的妙处,一旦皇上着迷了,岂不生难,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只得让董小宛为众人操琴。
    
    钱府的仆人准备了一张古琴,但见董小宛深施一礼后做到众人面前,那双与众不同的手轻轻按在琴弦上,拨出迷人的音符。
    
    我马上觉得这个董小宛是为艺术而生的人,当她坐下来抚弄琴弦的时候,整个人的气质马上就变了,原本不是绝色的容颜反倒凭添了一种使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秦淮河上雀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方以智听着董小宛的琴声,情不自禁的和声而唱,他虽然没有袁宝儿那天赋的金嗓子,但却别有一种韵味,倒也好听。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董小宛能成为秦淮八艳之一了,那些江南才子看到和琴相伴的董小宛,不痴迷的话恐怕就是傻子,冒僻疆好艳福啊!我记得这个董小宛非常重情义,历史上,冒僻疆生病的时候她衣不解带照顾了三年。
    
    就在我们沉浸在董小宛的琴声和方以智的唱词中的时候,不识好歹的一个钱府家人前来搅局,进来后在钱谦益的耳边嘀咕几句,把良好的气氛破坏殆尽。
    
    看着董小宛施礼后退出厅堂,我冷眼看了钱谦益一眼,“出了什么事吗?”虽然我的身份钱府的下人不知道,但没有大事一个下人是不会跑到主人宴客的地方来的。
    
    钱谦益看出弘光帝不高兴,他笑了笑,“一位故人弟子前来拜望,扰了皇上雅兴,实乃臣之过也。”
    
    方以智知道能被钱谦益称为朋友的不多,“不知是谁?夜晚来访怕是有大事吧?”
    
    “是人中的弟子夏存古,皇上,就是您白天提过的少年才子夏完淳。”钱谦益记得皇上白天跟他说国学院的时候提到过夏完淳,看来皇上对夏完淳的印象不错。
    
    我哦了一声,“今天可以说是才子大聚会,爱卿还不快快把他请来。”我是从袁宝儿那里听说夏完淳的,这个十七岁的少年才子很有才名,所做的曲词也都充满了豪气,我倒想看看这个夏完淳是什么样。
    
    时间不长,随着钱谦益走进一个少年公子,面相虽然稚嫩,但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气质,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一身正气,但此时除了满面风尘外,脸上似乎有悲苦神色。
    
    夏完淳一看在座的他就认得冒僻疆,刚才出去接他的钱谦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呢!“叔叔,弟子是前来报丧的。”他一看在座的都是衣着光鲜面貌不俗之人,想来都不会是无名之辈,抱着拳拜了一个圈礼。
    
    弘光帝和冒僻疆以及钱谦益等人都被吓了一跳,报丧?不知是为谁报丧,冒僻疆一把拉住夏完淳,“莫不是我家中出事了?”冒僻疆记得自己离开家的时候,夏完淳和他父亲正好在他家做客,一听报丧,冒僻疆脸上的汗马上下来了。
    
    夏完淳眼圈一红,“不是!是老师去世了。”夏完淳口中的老师是文学声誉不次于钱谦益的明末大家陈子龙。冒僻疆等人和陈子龙都是好友,一听陈子龙死了,叹息之声满屋。
    
    钱谦益愣了愣神,他真没想到陈子龙死了,不可能啊!陈子龙今年也就四十岁左右,怎么这么年轻就死了呢!“存古,你老师你怎么死的?”
    
    夏完淳鼻孔抽气,“老师在江边赏月不慎失足落水,虽然被人抢救上岸,但一直昏迷不醒,没两天就去世了。”陈子龙死后,因为故友亲朋大多在南京,因此夏完淳才前来报丧。
    
    我一问方以智才知道死的是陈子龙,这个人我有印象,记得兵部曾经翻出了一个马士英隐匿不报的奏折,那奏折就是陈子龙写的防守长江的几条策略,我看过,虽然不全面但也有可取之处,曾经让郑森找过这个陈子龙,可郑森说因为陈子龙的建议没被采纳,辞职回家找不到了,没想到今天再次听到的却是他的死讯。
    
    老师在读书人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