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琅确实很快就回南京向王铎等大人通报了皇上失踪的消息,可他命令海军继续在海上搜索,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因为胡茂桢有天地会这个渠道,所以对南京方面发生的事情知道的比较详细。
我听施琅的海军还在海上,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他们商量出什么没有?我也想知道我不在的情况下,会是谁继承大统。”
胡茂桢的脸色有些难看,“应该是二皇子吧!皇上是知道的,淑妃娘娘和高狄将军的关系,二皇子有高狄高元照等人的支持,自然会占上风;但四皇子也只略差一筹,得到了包括钱肃乐,王得仁,张煌言等各地巡抚在内文臣的支持,但由于王铎一直没表态,所以事情始终悬在那,现在皇上平安,实在是太好了。”
我听了胡茂桢的话,大概想了想也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是亲三分向,高狄和我是连襟,他自然会向着他的外甥,而作为兵权在握的大将军,他的分量极重,况且还有和高狄关系密切的其他军方将领,选择炯儿继承大统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而钱肃乐王得仁等巡抚几年来都在南方为官,和江南湖广各地的所谓名士自然交厚,那张煌言本身就是江浙才子,所以支持老四的人,本着的肯定是乡党态度,再说庄家在江南的势力也不小,我可是亲眼看到了为庄老太太祝寿的场面,所以得到地方官的支持一点不奇怪,而老大,老三和老五,他们的老娘都是没有根基的人,也没有娘家人,自然就没什么实力角逐皇位了。我想着想着有些惊讶,我竟然完全站在了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成了一个看客。
第十集 第二一一章 围猎误伤多尔衮
“将军,我赵达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这辈子就是将军的奴才,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达一脸崇敬的看着弘光帝,虽然座下的马飞快的奔驰着,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无比坚定。
我咽了几口唾沫,回想起早上的那一幕还心有余悸,我只能说我不是有意的,如果说是天意,那我一点都不会反对,也许是他的寿命到了吧!
弘光帝和赵达送完礼后也没等到多尔衮的再次召见,不过第二天一早他们俩就被邀请一同参加围猎,显而易见是多尔衮发话,否则他们俩根本不够资格参加皇家围猎。
我正好借这个机会跟胡茂桢商量一下逃走的事情,胡茂桢说他已经都安排好了,多尔衮最近在河北调兵遣将,我和那些朝鲜兵可以化妆成满清的骑兵,反正脑袋上扣个帽子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当然孝明翁主等人就无法被带走了。
既然来到了围猎的场所,加上胡茂桢帮助准备的衣服等物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准备好,因此我和赵达便装模作样也跟着策马扬鞭,混在围猎的队伍中等待离开的那一刻。
我现在的身份根本就不配走在最前面,看见离我百多米远的第一集团,里面有多尔衮和阿济格等满清王公大臣,而我所在的第二集团都是一些低阶武官,其中就有汉奸王之纲等人。
有时候一个人的情绪会被环境所左右,当我置身其中的时候,那种杀伐之气让我禁不住的热血沸腾,尤其是围场外面驱赶动物的号角声和擂鼓声,让我的手不由自主的掏出了分配的弓箭。
按照满族的围猎传统,每有人猎到战利品都会通报一下,前面不时传出多尔衮射杀了一头狍子,吴三桂宰了一只兔子等等。我手中的弓箭在听到头顶的鸟鸣叫时就朝天举了起来。
“嗖!”羽箭离弦而去,可能是我的箭术太差,箭还没等到鸟的身边时,鸟已经飞走了,我随即又张弓搭箭,眼睛注视着飞鸟,射中移动的物体连后世的枪支都不易办到,我现在真的是当成了一个游戏,可当羽箭离弦后我就傻在那了,因为飞鸟飞到了第一集团的那一边,而我的箭也射到了第一集团中。
多尔衮的身体在入关后就一直不大好,军政大权一把抓让他劳心劳力,虽然有洪承畴那样的能臣在帮他,可他仍然不放大权,更多的权力仍在他的手中,玉玺都被他时常带回王府就可见一斑。
今天的多尔衮非常高兴,关于举兵南下的事宜终于敲定,也不能怪他选在这个时候发兵南下,一切都是妥协的结果,如果他可以选择的话,早在几年前就挥旗渡过黄河了,绝对不会让南明像现在这样一天天恢复实力。
当多尔衮射杀第一只猎物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今天特别顺手,每箭必中,短短的半个时辰已经猎到了十多只猎物,当然他也知道旁人不敢抢他的风头,现在放眼朝廷上下,哪个不是看他的脸色行事,就连皇帝福临都得对他必恭必敬,他叱责福临就跟骂一条狗一样,有时候多尔衮不禁想,当初选择福临继承大统是顾全大局妥协的结果,现在大局稳定是不是该撤换一下了呢!可想着这些就不能不想到孝庄太后,多尔衮的脑袋有些痛。
多尔衮正想着这些的时候感觉到身下的马匹颤抖了一下,随即就开始发狂的奔跑,来不及抓紧缰绳的他在马跑出几十米后被马带进两个交错的树木中间,而他被横起来的树木给撞了下来,感觉到胸口一阵大力的撞击后,脑袋昏沉一阵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勒住马怔怔的看着被众人围拢起来的多尔衮,我身边的赵达脸色铁青的看着我,他的眼神告诉我,我没看错,我那支箭确实射到了多尔衮坐骑的肚子上,使多尔衮的坐骑受惊才把多尔衮拖撞到了树上。
“将军,应该没事吧!即使有人看见也说不准是将军射的,人那么多应该没人注意才对,况且马已经受惊跑了。”赵达一直跟随在弘光帝身边,弘光帝唯一射出的两箭他看的很清楚,什么叫歪打正着,赵达算是明白了。
看着多尔衮被软架抬走,我强迫让自己镇定下来,当务之急是快些离开这个地方,我射的那一箭要是被旁人看见,那我都得被剁成肉酱。
胡茂桢在混乱中抽出身来到弘光帝面前,“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回去后就在帐篷里放着呢!快些走吧!这是我做的紧急公文,路上有拦着的人可以帮助躲过盘查。”
“刚才是怎么了?多尔衮不会有事吧?”我看见诸多的王公大臣已经随多尔衮的软架离去,说话就放心了一些。
胡茂桢摇摇头,“可能是马受到惊吓,把摄政王拖到了树木横着的地方,伤的很严重,已经昏迷不醒了,现在正要送到喀喇城,大军已经开动,我也得马上跟着去,有什么变故会马上通知您的。”胡茂桢见赵达还在身边,言语之间多少有些掩饰。
“你马上跟他们去吧!”我接过胡茂桢递过来的所谓紧急公文,和赵达飞快奔回帐篷。回到这一看,因为多尔衮的意外,遍地的蒙古包已经开始收拾起来,可能是要随多尔衮赶赴喀喇城吧!
“你叫人到帐篷里取衣服,要快点换好,趁这个混乱空档我们马上离开。”我一边换衣服一边吩咐赵达。
赵达走了几步又回来了,“将……将军……我……我想带孝明翁主一起走。”赵达是患上了典型的单相思,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梦中的美人呢!
“那你就快点,我们必须要跟可能的追兵间隔三十里的距离,鞑子可能会追上来的。”我已经换好了衣服,看着身上的满族军装有些别扭,“那些兵马你要给我安抚好,否则你就不用再见到孝明翁主了。”
赵达为了梦中情人可以说是豁出命去了,当他命令朝鲜士兵去换衣服后就闯到了孝明翁主的帐篷,看见孝明翁主他很是盯了几眼,“把衣服换上,要快点。”看见孝明翁主有些不明所以,赵达亲自过来给孝明翁主换衣服。
徐恩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见赵达对孝明翁主动手动脚就有些愤怒,正想过去就被外面进来的人给拽住了,回头一看是弘光帝。
“你也把衣服换了,应该不用我来帮你换吧?”我把手里的衣服递给徐恩美,“要快点,我们没多少时间。”
看来多尔衮的受伤使围猎场乱了套,当我带领换好衣服的人马狂奔出围场的时候也没有人来盘问,因为像我们这样跑进跑出的人马有几十队。
一路狂奔两个时辰,马累的已经发颤了,我听着赵达信誓旦旦的话,看着身前的徐恩美,“你小子要是去朝鲜做驸马的时候,最好听话点。”
赵达愣了愣,看看自己怀里的孝明翁主,孝明翁主被赵达搂在怀里,一路狂奔使她脸色白的很,也被风吹的脑袋发晕。赵达此时没了压力,竟然在孝明翁主的嘴唇上亲了一下,“将军,到时候您的给我做媒啊!您说的感情我现在正培养呢!”说着很是“温柔”的看了看孝明翁主,见孝明翁主脸色微红,赵达高兴坏了。
说到培养感情,我看看身前的徐恩美,跟她恐怕培养不出太深厚的感情吧!“赵达,如果遇到鞑子兵,就告诉他们说多尔衮已经死了,咱们是报丧的,记住了,这些都由你来说。”我想让满清先乱上一阵子,看多尔衮的身体素质,那一撞也够他瞧的了。
在过蓟县的时候还真遇到了一队满清人马,当赵达把多尔衮的“死讯”通报之后,那队人马竟然飞快的奔北京方向而去,比弘光帝等人跑的还快,等弘光帝一问赵达才知道,领队的竟然是满清第一勇将鳌拜。
一路之上靠着胡茂桢的公文和传达多尔衮的“死讯”,我和身边的几百人历时二十多天终于到了黄河边上,也没有预想中的追兵尾随而至,看着滚滚黄河水,我一边让赵达去找船,一边用徐恩美随身带着的纸笔写了一封信,随即盖上我的私人印信。
因为满清和南明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赵达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几艘小船,听说还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也算是让老百姓再恨满清几分吧!
我拿着匕首小心翼翼的刮着留了几个月的胡子,要是一不小心还不得把下巴削下来呀!匕首实在太锋利了。
分批渡过黄河后我的脸色不禁阴沉起来,因为没有看到明朝人马的踪影,虽然这里比较偏僻,可这要是被满清突袭,岂不糟糕,“赵达,你先把衣服换了,拿着这封信马上赶到前面最近的县城,打听一下归德府府在什么方向,然后把这封信送给桂王朱由榔。”
赵达走后我便让过了河的人马就地休息,等待朱由榔前来接驾。此时应该是冬末,河水虽开但还能看见零星的浮冰,我紧了紧衣衫看看身边的徐恩美,“你应该看得出什么吧?你以后就是我的女人了,不想说点什么吗?”
徐恩美一路之上话非常少,连孝明翁主在赵达的“热切追求”下都和赵达有说有笑了,而她却不再和弘光帝多说什么,小脸一直绷着。此时听了弘光帝的话,她深深的看了看弘光帝,“我在开始换装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不想多说什么,医者多通术数,我算过自己这辈子绝对不会饿死,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想这些你都能替我办到,这就够了。”在徐恩美看来,李桢也好,眼前的男人也好,他们需要可能是她的脸蛋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