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如坐针毡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
高狄看出高元照的担心,拍胸脯保证弘光帝不会把他们俩怎么样,高狄对弘光帝自认比较了解,弘光帝也了解他,应该不会拿这次的事情责难他,再说二皇子朱慈炯本身就够聪明,在几个皇子中是很出色的一个,因此高狄已经想过坚定的支持朱慈炯,他见到弘光帝后一定要向弘光帝进言,册立朱慈炯为太子。
一路无话,大军很快就到了河南归德府,让高狄没想到的是,弘光帝没有先召开军事会议,而是把他先单独叫了进去。
金声桓和郭怀一互相看了看,金声桓叹了口气,小声的跟郭怀一说,“高狄先前劝我拥立二皇子的时候,我就知道事情不那么简单,看来高狄这步棋走错了。”
郭怀一倒是不以为然,“话不能这么说,如果我是高狄,那我也只能那么做,难道让高狄拥立四皇子为太子不成?不过皇上这一回来,高狄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就不那么牢靠了。”
高狄自然不知道背后的人言,他进来一看弘光帝正在看着地图,“臣高狄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高狄跪倒参礼。
我抬起头看了看高狄,“平身吧!知道朕为什么要见你吗?”
高狄点头称是,“微臣知道,皇上责罚高狄,高狄领罪,但微臣有一言,不能不讲。”高狄见弘光帝没言语,接着道:“皇上,微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早立太子对江山社稷来说是莫大的福音,淑妃娘娘之子,聪颖非常,当可立为太子……!”高狄今年已经二十多岁了,与以前半大小子那会相比成熟不少,当然,高狄之所以能“进化”的这么快,刑氏夫人功不可没,高狄会拥立朱慈炯,多少也有刑氏的意见。
我听高狄给炯儿说了那么多好话,知道高狄在知道我回来后反而更是成了炯儿的坚定支持者,古代家天下的潜意识潜伏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心里,高狄这样为炯儿争取皇位也不能说不对,人之常情嘛!“朕知道了,会考虑爱卿的意见,桂王现在应该在和金将军等人商议军事,爱卿去看看吧!”看见高狄施礼告退出去了,我从椅子上站起来,“你觉得怎么样?”
弘光帝问完,阴士勋从内间走了出来,阴士勋也是从南京来的,但比高狄等人早了两天,已经把所有的事情跟弘光帝讲述了一遍,所言比胡茂桢那是详细的多。
“皇上,二皇子确实有独到的优势,高狄代表了军方,傅山的国学院中应该也有不少支持者,在诸位皇子中二皇子得到这么多的支持,可谓得天独厚,但臣以为,二皇子不宜成为太子,自古以来,外戚专权乃国之祸也,汉初诸吕,汉末王莽,例子多的是,一旦二皇子成为太子,则高狄高元照傅山等等,凭空坐大,不是好事。”阴士勋的考虑角度完全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在他看来限制高家的权力非常重要,现在高家已经是南明第一大家族势力,上有淑妃傅昭仪皇子朱慈炯,下有军队的心腹和文臣方面傅山的人,这样的家族一旦家族中再出一位太子,那对朝廷来说不是好现象,人都有趋炎附势之心,即使高家集团不想怎么样,热心往上贴的人多的去了。
我听了阴士勋的话,算是知道这个问题是一人一个看法,也不能说某某的想法不对,只是看的角度不同而已,难道让我掷骰子来决定吗?
第十集 第二一三章 竞争上岗和监国
我回到南京屁股还没等坐热乎,就听到了两好一坏三个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阴士勋到南京就接到了胡茂桢的快传,多尔衮死了;第二个好消息是杨可观传回来的,李淏在大明海军的帮助下已经重掌权力,处理掉李伟李桢等人后正积极的配合明朝北伐;第三个是个坏消息同样是胡茂桢传回来的,满清内部虽然对多尔衮的死感到震惊,但马上任命洪承畴担任了陕西,山西,山东和京师的四省总监军,洪承畴考虑到可能会起战事,已经命令前锋大将卓布泰已经领兵三万进驻河北原阳,双方已经形成了对峙之势。
满清也有人才啊!估计是一个多尔衮把其他人的光芒都掩盖住了,既然洪承畴出任了四省总监军,这个仗的先手怕是有点用不上了。
阴士勋看出弘光帝的忧虑,“皇上,虽然洪承畴得到了鞑子的重用,可那也是不得以而为之,鞑子的兵权还集中在阿济格鳌拜等掌兵八旗大将手中,洪承畴能否调得动都是两说,再说鞑子内部多尔衮一死,势必要对权力进行一番调整,很难把全力都用在外部,开局对我们非常有利。”
“朕最担心的是孝庄母子,跟你说这些你也不知道,王铎还没有来,我先回内宫看看。”我总不能告诉阴士勋说多尔衮马上就会被鞭尸夺爵吧!回来后还没去看看诸位嫔妃,一会又要跟王铎商议册立太子一事,先跟她们见个面也好。
弘光帝平安归来的消息已经让后宫沸腾起来,第一个跑来见弘光帝的是白静,“我就知道皇上不会有事的,肯定不会有事。”白静这几年来跟后宫诸人在一起,说话已经变成了夹生饭,有时说的话很文言文,有时说的又很直白通俗,现在哭着说更显得不伦不类。
对于太子之位引起的争执,还有一点让我高兴的是白静没有参与其中,在我听胡茂桢讲述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白静了,虽然白静没有娘家人的帮助,可她和我来自同一个时代,见识和心计远非旁人所能比,她要是再搅合一通,局面肯定比现在糟糕。
“朕就是福大命大的主儿,估计飞跃千年都没问题,你瘦了。”白静比我离开的时候明显瘦了许多,看来她真的担心我呀!待我看见其他人的时候才发现每个人都瘦了,衣带渐宽人憔悴,我现在终于切身体会到了诗人的意境,“朕不是回来了嘛!都哭什么。”我见众人眼睛都红了,赶紧让她们打住,这要是哭起来,没个一时三刻肯定没完。
韩双不管那个,哭着扑到弘光帝怀里就不下来了,弘光帝只得抱着她走,让后来的柳如是等人很是嫉妒一番,现在谁不想让弘光帝抱一下啊!相思之苦那个滋味这些人可都尝够了。
看着已经换上华服的李香君和玉京,我冲二人点头微笑,“衣服很漂亮合身,不过人就憔悴多了。”这几年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皇宫之中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节俭,但却不奢华。
田荣进来的时候见弘光帝正在和诸位娘娘说话,他咳嗽一声,“皇上,王大人已经到了。”
我点点头,“诸位爱妃,朕还有事要办,田荣,告诉御膳房晚膳丰富一些,朕要和诸位爱妃共同用膳。”
“皇上,那位徐姑娘已经安顿好了,但她一直想要见皇上。”田荣把徐恩美安排到禁宫的侧院,“朝鲜的孝明翁主也和徐姑娘在一起。”
我点点头,“现在也没时间顾及到她们,朕一会儿会让钱谦益拟个折子,孝明翁主跟赵达情投意合,这个美事朕不得不玉成,但赵达这个人跟朝鲜联姻还不够分量,最好让李淏再嫁过来一个翁主,就给桂王做偏妃吧!”我让赵达去朝鲜当驸马可以,但怎么也得让朝鲜的一个翁主再嫁过来,这样联姻的话效果会好一点,受到的启发当然是蒙古科尔沁部和满清的联姻制度。
王铎依旧精神头十足,看见弘光帝走进御书房,赶紧跪倒,“皇上洪福齐天,诸神僻佑,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快走几步伸手相搀,“爱卿免礼,阴爱卿也不要多礼,快快起来。”王铎在关键时刻的坚持让我分外看重,否则我现在恐怕已经被冠上一个太上皇的名衔了。
当御书房中只剩下阴士勋王铎合我的时候,我叹了口气,“两位爱卿,朕知道满朝文武对朕都很忠心,但要说到心腹重臣,在文臣之中,非二位爱卿莫属,阴爱卿虽然现在还在吏部当二品候补,但实际情况王爱卿也知道。朕现在想册立太子,阴爱卿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册立慈炯,不知王爱卿有何意见?你我君臣之间不必有什么顾虑,尽管畅所欲言。”
王铎顿了顿,“微臣对册立慈炯皇子也不赞成,微臣和阴大人私下里通过气,皇上已经知道了我们不希望册立慈炯皇子的原因,微臣跟随皇上多年,但对皇上的后宫中事却知之甚少,连好几位娘娘的身世都不清楚,因此微臣想请皇上告诉一下微臣,微臣也好发表意见。”王铎除了见过敬妃白静,知道庄梦蝶和傅昭仪的身世外,对禁宫之中的事情根本就不清楚。
我听了王铎的话脸色微红,但都这个时候了,有没有遮羞布都无所谓,“王爱卿应该看过尚宫局的东西,朕的几位嫔妃虽然登记造册了,但其中的事情也复杂的很,宸妃,淑妃,惠妃和庄妃四人的身世写的最明白,底细两位爱卿都知道。”
傅昭仪,施婉婷和彩云以及庄梦蝶的身世最为清白,除了大儒和士林之家就是商贾巨富,余下的人让我有点难以启齿,虽然我不在乎她们的身世,可王铎这样的人就不一样了,阴士勋多少还好点,香君还是他帮忙弄到手的呢!
“这个……那个康妃是晓爱,也就是柳如是,是钱谦益以前的妾室……顺妃是李香君,是侯方域的妾室……宁妃是卞玉京……以前在媚香楼……贤妃是宝儿……是先镇北王袁崇焕的女儿……以前也在媚香楼……两位贵妃以前是唱戏练杂耍的……敬妃先前是宫中皇太后的侍女……!”我吞吞吐吐的把王铎不知道的事情讲了出来。
什么叫天旋地转,王铎这算是尝到滋味了,这都是什么呀?皇帝的后宫简直成了藏污纳垢的所在,光妓女出身的就四个,有两个还曾经是大臣的妾室,两位贵妃竟然是唱戏练杂耍的出身,看来早年间的传闻一点都不假,皇上真是够荒淫无耻的。
王铎心里这么想但脸面之上哪能表现出来,又想到钱谦益找到他,说了一通长幼有序,这个纲那个常,想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原来大皇子的生母是钱谦益以前的妾室柳如是,怪不得钱谦益这么下力气,这都是哪跟哪啊!乱套也不能这么乱啊!
我见王铎半晌不语,晓得他得消化一阵子,“朕是怎么想的,爱卿可能永远也不明白,这后宫之中乱就乱去吧!眼下当务之急是册立一位太子,稳定一下人心,爱卿?”
王铎嗓子有点冒烟,喝了一大口茶,“皇上,为臣子者不敢非议君之事,但臣也要说,实在是太荒唐,本来微臣比较倾向于册立大皇子为太子,这样也没有人会反对,可大皇子的生母康妃娘娘竟然是柳如是,这一点就使大皇子失去了成为太子的资格,二皇子不必说了,三皇子的生母贵妃娘娘出身也不好,五皇子那也一样,算来算去,居然还是二皇子和四皇子比较贴边,臣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这么拖着了。”王铎心中其实是在生弘光帝的气,否则也不会如此说。
我见王铎要撂挑子,那哪成啊!“爱卿,朕知道朕行为不检点,那一篇就揭过去,眼下朕要投身北伐大业,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解决,否则人心不稳,军心不稳,社稷不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