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铎没料到高弘图会这样做,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保那假太子,说实话,王铎见过那所谓的太子,根本就分不出真假,他曾经给太子朱慈烺讲过学,但过去几年了,小孩子的变化非常大,看着有些似是而非,正因为这样王铎才更发狠要置太子于死地,此时听黄宗羲要封还圣旨,哪里能答应,“高大人,难道说皇上此前的旨意有什么不妥之处吗?还有黄大人,圣旨岂能说封还就封还,如此随便皇上的威严何在?我看你们是包藏祸心,唯恐天下不乱,其心可诛!”
高弘图微微一笑,“王大人此言差矣,本官并没有对皇上的裁决不满意,相信黄大人也没有藐视圣上之意,只是觉得昨日廷议过于草率,敢问王大人,你可有人证?”
王铎轻蔑的看着高弘图,“本官曾为太子讲学,岂有不认识太子之理,本官这个人证难道还不够吗?”
“王大人,人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太子历经战乱又长高许多,就是亲近之人亦未必一眼就能认出,此事关乎国之福趾,不可不慎重,本官以为黄大人所言甚是。”高弘图话音一落,吕大器等人接着补充,总而言之,在辩驳之上,王铎落于下风。
我听着高弘图等人的言论,如果我是局外人的话,会非常赞同他们究其根本的做法,但这件事关乎我的前途命运,我不能退让,看着王铎不经意间冲我点头,意思是答应高弘图等人的意见,我心下疑惑,但还是应允了高弘图等人的建议,因为我知道王铎此举必有深意。
退朝后,王铎来到御书房见驾,刚才的情势很明显,除了答应高弘图等人之外别无他法,因为高弘图等人提出的意见非常合理,他拿不出有力的反驳理由,但整件事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做出让步又何妨。
我看着进来要参礼的王铎,“免礼,王爱卿,朕问你,为什么要答应高弘图等人的要求,如果有人指认太子是真,哪怕就一个人也是祸患无穷,难道你不知道?”
“皇上莫要担忧,微臣自有应对之策,就算有人指认太子是真又能如何,太子不还是在皇上的掌握之中吗!臣必定让高弘图等人最后自食其果,三生难逃。”王铎虽然和皇上商议过如何安排东林党人,但却没对他们动过杀机,今天这件事让王铎下狠心要收拾掉这些借机捞好处的蛀虫,前些时日没斗过马士英想找回场子,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的太好了,王铎焉能让他们如愿。
我对高弘图等人的行径忍无可忍,我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他们还耗着内讧不放,给我制造麻烦,他们等同于自掘坟墓啊!“王铎,朕已经将此事交与你处理,朕就不会再管了,希望你如前所言,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至于高弘图等人要求卢九德等人前去作证,朕马上让他们去刑部,退下吧!”
王铎走后,我和嵇宪来到校场观看高魁聪训练新兵,联想到走了多日的郑森和赵霆,真希望他们成功快些回来。把南京周边地区控制后我就可以安心对内展开行动,像今天高弘图等人如此嚣张的局面以后绝对不能出现,我的既定政策不能因为他们被人为的设置障碍。
高魁聪看到皇上到来,马上过来参拜,“皇上,末将已经按照皇上的训示,将新兵裁为百人一组,百户皆是士兵自己推选出来,千户也是由百户推选出来的,名册在此请皇上过目。”
我看着军官的名册,本来我想按照后世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架构改组新军,可那样一来繁琐,二来他们听着不习惯,不知道那些官职的含义,还不如按照现有的编制能让他们熟悉,我想只要在细节上做好了,成效会一样。当我看到一个人的名字时,不由深深的看着高魁聪,心想难道是他徇私不成!
第四十九章投降?投降!
高魁聪见皇上脸色有异,知道皇上看到了谁的名字,在前些天,皇上把亲兵也编排到新兵当中训练,其中自然包括他的儿子高狄,让高魁聪没想到的是高狄和那些新兵相处的非常融洽,加之高狄武艺出众,俨然成了新兵当中的佼佼者,在推选军官的时候居然被推选为千户,本来高魁聪不想让儿子担任如此高的官职,可皇上事前有旨,军官的推选除了皇帝谁也无权更改,高魁聪只得作罢,等着皇上的询问。
我看看高魁聪,“去把高狄叫来!”我的第一念头是高魁聪徇私,随即就推翻了这个想法,我想高魁聪巴不得让儿子敛尽锋芒,怎么会让高狄显得如此显眼呢!再一个就是高狄确实非常出众,我期待是后者,高狄才十六七岁,可塑性很强,如果高狄真有军事天分,那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礼物。
高狄被推选为千户后心情异常兴奋,父亲几次递给他的眼神他都没看见,来到皇上面前一跪,“末将高狄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高狄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心事此时都摆在了脸上。
我看着喜形于色的高狄,真正的我比他大不了两岁,要是我突然成了一名军官,恐怕会比他现在还兴奋,但我来到这个时代后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皇帝,所以看起来非常庄重,这也许是心理暗示的一方面吧!
“高狄!朕先前说过不拘一格纳人才,但你还是让朕很意外,朕想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才能,如若虚假,朕要的会是你项上的人头,你去吧!高魁聪,你听明白了吗?”我特意瞪视着高魁聪,发现高魁聪的脸色灰暗起来,看来他对高狄的斤两也掂量不出来。
高狄的反应出乎弘光皇帝和高魁聪的预料,他兴奋的从地上起来,快步的跑到自己那队方阵之前。高狄那天陪皇上看了父亲的演练,他想今天要是还舞弄父亲那一套会让人觉得他投机取巧,想到这,高狄传令下去,将一千人分成了不等的两队,一队六百人,一队四百人。
六百人在高狄的指挥下呈扇面展开,那四百人被分成两队各二百人,随后高狄把那六百人的指挥权交给一个他熟悉的百户,他亲自带领四百人和那六百人对峙,不过又马上把其中的一队遣走,他身边只剩下了两百人。
我有些迷糊的看着高狄的指挥,不清楚他想干什么;旁边的高魁聪一样糊涂,非常紧张的看着校场,皇上话说的明白,高狄的脑袋没准就得掉下来,他焉能不担心。
高狄喊了一声杀,双方人马迅即交锋混战在一起,高狄明显是吃亏的,二百人对六百人,断无取胜的希望,可高狄带着这二百人奋力冲杀着,即使被反复包围也毫不气馁,看他的架势除非战死,否则绝不退缩。
高狄被包围了半个小时左右,另一队二百人突然出现在六百人的外围,生力军的加入使高狄的压力减轻,反观那六百人因为悉数参战,多少有些疲累,时间不长从优势转为劣势,最后被高狄突围,高狄突围后带领四百人不反把六百人包围,整个演练也到此结束。
看的一头雾水的我把高狄叫到身前,“高狄,朕看不出你有何出众之处,这一千人说来都是你的部下,朕对你的表现很不满意。”我的话一出口,发现身边的高魁聪打了个冷颤。
高狄脸上丝毫没有惧意,“启禀皇上,末将还有话说。”见弘光皇帝点头,“末将明知兵力不敌对方,但为了取得胜利,末将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兵力为诱饵,末将带领的二百人按照计划要全部牺牲,但对方要付出将近四百人才能使其全部牺牲,而另外的二百人其实对方并不知道这部分兵力的存在,所以末将事先告知那名百户,那二百人不会参战,就是让他们有措手不及之感,在他们眼看胜利,锐气稍歇的时候突然出击,以少胜多。”
我听的似是而非,高狄的想法是好的,但这个作战计划对士兵的战斗力和战斗素质要求非常高,如果是后世战争时期的解放军,我想做到这点不难,但眼下这个高狄所带领的一千人真能有二百人明知是死也服从命令吗?他们可不懂什么是马列主义,为人民服务啊!这是信念的问题,我突然有了疑问,这个时代让士兵服从命令的信念是什么呢?一日三餐?每月的饷银?还是升迁?
我看着让我产生疑问的高狄,“高狄,有时间多读读孙子兵法,为将者凭什么让士兵服从命令?如果你那二百人临阵脱逃,你怎么办?就是砍了你的脑袋也无法扭转战局,好好想想吧!”我把这个问题也留给了高狄,在这个动荡不安,军阀横行的时代,如何才能避免树倒猢狲散的定律呢?用什么才能把士兵的心凝结在一起呢?诸如为人民服务等等显然不合适!
高狄被说的一愣,他显然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但皇上说的没错,自己凭什么让手下人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命令,就凭自己是将军?即使将军让他们去送死他们也不会去,他们可以临阵投降保得性命,高狄想过一旦刚才是真正的战事,他会欺骗那二百人奋力死战,但要是像皇上所说,让那二百人明知道会死的话……!高狄也有些混乱了。
我让高魁聪继续训练士兵,怀着刚才的问题回到皇宫,想了一路一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说来也是,后世我所知道的历史都没能解决好士兵凭什么无条件执行命令,历史上那么多著名的将军元帅都只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可究其根本却找不到答案。因此历史上因为这个困惑发生了一些违背主帅意图的战事,在古代的战例中更是占了大多数。
第五十章两手都要抓
黄昏时分,火烧云映照着半边天际,我独自站在窗前看着近些天来少有的好气象,看着看着我的思绪穿过了时空的阻碍飞到父母那里,我很想念他们,望着天空恍惚看见他们的音容笑貌,我对这个时代很陌生,我在这里没有亲人,心灵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港湾,每日还要为我的命运劳心费力,如果让我选择,我情愿做一个没有选择机会的平民,任历史的洪流将我卷走,因为我真的没有能力做一个决策者,一个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人,而且上天也没有给我机会去学习,我将来能走到哪一步?答案是无解!
窗外有一个水池,池中养了几十尾鲜红的鲤鱼,岸边是一排龙须柳,垂下的柳条落在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荡起圈圈涟漪,远处三五个宫女在向池中撒着鱼食,来回有太监走动不知在忙着什么。
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这个时代之外,成了一个旁观者,看到的是一幅还不错的风景画,直到身后的一声召唤才让我回过神来,让我知晓刚才那一瞬不过是幻觉。我回头一看,来的居然是接回太子朱慈烺的太监李继周。
李继周这几日可谓意气风发,身上的骨头都轻了几斤,他接回太子后被弘光皇帝升为照顾后宫宾妃的总管太监,出入都有跟班伺候着,舒服的不得了,正所谓在其政谋其职,当他听说皇上已经很长时间没宠幸后宫娘娘们时,急的火烧火燎,他现在的职位和那些娘娘关系非常密切,不时还收着娘娘们的礼物,如果皇上和娘娘疏远了,那他这个总管干不干还有什么意思啊!
“皇上,奴才斗胆!皇上已经月余没有踏足后宫,为国事劳固然是万民之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