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帝王生涯-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声桓同样睁目看着弘光帝,他听到刚才的对话才相信弘光帝御驾亲征的事实,看着眼前甲胄在身的弘光帝他不由疑惑道:“你是朱由崧?”朱由崧的“美名”可以说天下皆知,金声桓不太相信眼前的人是弘光帝朱由崧,或者说潜意识里不相信。
    
    “大胆!”嵇宪在弘光帝起身后就一直跟在弘光帝身边,闻听金声桓言语不敬一边斥责一边手按腰刀刀柄。
    
    我摆手阻止嵇宪,“不错,朕就是朱由崧,也就是坊间相传的蛤蟆天子!朕承认以往举止不规,荒淫无道,亲小人远贤臣,可朕毕竟是太祖子孙,左良玉自称手持伪太子秘诏兴兵东下进犯南京,难道就是人臣之所为吗?尔为虎作伥使人生愤,来人,将其拖出去杖责五十再说。”说着我转首冲朱由榔挤挤眼睛。在得知黄得功俘虏左军两万并且擒获敌将后我便想把这批降卒收编扩充实力,可金声桓来的太快使我全无准备,这个时候就看朱由榔的反应快不快了,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才有得玩嘛!
    
    朱由榔看着弘光帝对他挤眉弄眼就是一愣,但他的反应确实很快马上就明白了弘光帝内里的意思,“皇上息怒!金将军身体虚弱五十杖责岂不要了他的性命,臣弟以为金将军并不知晓左良玉的阴谋诡计,金将军身为左良玉帐前之将必定身不由己,望皇上绕过金将军!”
    
    金声桓闻听弘光帝之言心道五十杖责必定性命不保,正惊惧时听闻有人求情不由侧首望去,看着英俊潇洒的朱由榔赞赏之余心存感激,听言语金声桓知道求情之人是仅剩的藩王朱由榔。
    
    朱由榔见弘光帝不说话,接着道:“皇上,金将军虽然跟从过闯贼李自成,但其归顺朝廷后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望皇上念其忠心绕过他吧!”朱由榔对金声桓还真不陌生,不论是在李自成军中还是在左良玉军中,金声桓和其搭档王得仁都是大有盛名,所部以精锐著称。
    
    金声桓再看不出朱由榔的袒护之心那就是白活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有三口气谁愿见阎罗,“皇上饶命!王爷所说不错,罪将确实不知宁南侯手中所持秘诏是假……!”金声桓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左良玉父子身上他倒干净的很了。
    
    既然金声桓服软那我也不能一直强硬下去,在靴子内摸出匕首来到金声桓近前将他身上的绳索割断,“念在桂王求情和你以往对朝廷甚是忠心的份上朕暂且饶你不死。”
    
    金声桓重获自由后端正跪倒,“谢皇上不杀之恩,谢桂王求情免死,罪将愿戴罪立功以报君恩!”金声桓心中也有一本帐,不管左良玉父子持何种理由率兵进犯南京始终是大逆不道的叛举,而眼前弘光帝朱由崧乃是明室正塑,是得到天下人承认的名正言顺的皇帝,跟着谁有前途不比可知。还有就是通过乌沙镇一战金声桓看出左梦庚虽然兵多将广可却不及朝廷之军勇猛,且粮草辎重匮乏,朝廷之军胜利还是有希望的,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都是这么个理,诸多因素导致了金声桓的投降。
    
    第九十四章出奇兵左军溃败
    
    弘光帝退守池州的当天下午,左梦庚的陆路大军十万余人便逼近乌沙镇池州一线与南明的军队相对峙。弘光帝一直想找机会打击左军所以主动出击了几次,可惜在左梦庚深沟高垒固守阵地之下未能取得理想的战果,遂采取坚守策略在城墙上架设红夷大炮想以旷日持久之战拖垮左军。
    
    确实如弘光帝等人所料,左梦庚的给养方面非常困难,十余万人的吃饭问题深深的困扰着左梦庚,大军随地筹粮只能保证半月以内不愁吃喝,一旦半月以上找不到粮食这十余万人随时都有溃散的危险,因此左梦庚急于拿下池州城,各种攻城方法都尝试个遍,连耗时耗力的挖地道都用上了还是无法攻下池州,双方就这样相持了大约半个多月。
    
    和左军一样,弘光帝这方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无粮草方面的问题可大军压城本身在精神上就是一种折磨,况且前几次出城作战都未能获胜士气上不免有些低落。
    
    退守池州十九天后我有些坐不住了,我并不是只有左梦庚一人要对付,六安的刘良佐也同样使我夜不安眠,如此拖下去虽然拖垮左梦庚的把握比较大可我也会失去宝贵的时间,夜长梦多,下一步的局势会如何演变谁也不敢下断语呀!在今天的例行议事时我把心中的忧虑讲说出来想看看有没有解决的良策。
    
    刘肇基闻听弘光帝之言听出弘光帝内心的不安,他深知此时身为当家人的弘光帝一旦动摇对军心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皇上,末将认为我军处境困难可左军的处境比我们还要困难,这个时候正是局势发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也是捕捉战机的时候,此时谁先动摇退却便会陷入被动,末将认为我军一要下决心坚守危局加强防守,二要积极主动的寻求捕捉战机给左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截断左军粮道乃是目前最佳的争取主动的策略,只要左军粮道一毁必定不击自溃!”
    
    黄世仁摇头一叹,“截断左军粮道谈何容易,且不说左梦庚派重兵保护着囤积的粮食,就是出去筹粮的军队也为数不少,我军兵力不足不宜分兵,如果也派重兵截烧左军粮草,那么左梦庚必会加紧加大攻城之势则池州危矣!”
    
    我觉得刘肇基和黄世仁的分析都有道理,权衡利弊后我决定采取刘肇基险中取胜截断左军粮道的策略,“高狄,朕命你率所部两万人今夜出城寻找左军在彭泽一带筹集粮草的部队,以毁左军粮草为重任尽量避免己军伤亡,一击不中就先行退却稍后再寻找战机。”
    
    高狄自从来了池州就一直闲着,前几次出击都是刘肇基带队守池州也是以大炮为主,他都快憋坏了,此时闻听弘光帝分派重任兴奋异常,“皇上放心,末将定会旗开得胜!”
    
    左军筹粮之兵不光集中在南岸,我当即传令黄得功适时派兵渡江袭击左军筹粮之兵,希望他那边能传来好消息吧!
    
    同样坐不住的左梦庚近日也经常皱着眉头。柳敬亭对左梦庚没能听从他的劝阻心有不快,可他身受左良玉知遇之恩有些话不能不说,“少帅,朝廷能调动的兵力很少,大部分都集中在池州与我军对峙,南京方面一定非常空虚,愚以为我军可派轻骑五万人日夜兼程奔袭南京,这样可以一举获胜,即使攻不下南京也会打乱池州的部属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进而拿下池州,少帅以为如何?”
    
    柳敬亭话音刚落,帐前站出一员将官,“少帅,末将愿领这五万轻骑奔袭南京!”
    
    左梦庚正犹豫不决之际看着站出来的将官不由心烦,站出来的是绰号王杂毛的王得仁,此时金声桓未死投降朝廷和弘光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左营,平日金声桓和王得仁就是极其要好的朋友有着过命的交情,把奔袭南京的重任交给王得仁如何能让左梦庚放心,心存顾虑和猜忌之下,左梦庚傲然道:“不必,本帅一定要攻陷池州在此擒住伪帝朱由崧。”左梦庚拒绝了柳敬亭这一极其可能获得成功的出奇制胜的计策继续和南明之军相持在池州。
    
    事情的失败往往都是因小事而导致,左梦庚对王得仁心存猜忌后便打发王得仁前去筹集粮草等于变相的削了王得仁的兵权,王得仁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既然命令他筹集粮草那他就好好干呗!
    
    也许是王得仁时运不济,或者说是高狄吉星高照,在王得仁筹集到三百多车粮草返回大营的途中被高狄遇到一举击溃,不但损兵千余筹集的三百多车粮草也悉数被焚毁,王得仁侥幸逃脱引着百余人逃回大营。
    
    本来左梦庚看着王得仁就不痛快,这下逮着把柄焉能轻饶,虽然没要了王得仁的小命但也打了五十军棍遭了不小的罪。
    
    王得仁知道平日和金声桓称兄道弟此时金声桓投降左梦庚必然看他不上眼,这五十军棍恐怕只是前奏,早晚左梦庚得砍下他这颗脑袋,王得仁越想越觉得窝囊不值,恼怒之下忍着屁股的疼痛带着贴身的十余名心腹近卫星夜逃离左军大营直奔池州投靠金声桓,王得仁心说再不济有金声桓照顾也可以省去提心吊胆之忧啊!
    
    王得仁的到来让金声桓欣喜非常,他也正想办法联络王得仁呢,天亮时分,一边跟王得仁解说弘光帝是如何如何与传闻不一样桂王如何仁厚一边引着王得仁前去见弘光帝。
    
    听闻敌方大将星夜投诚我岂敢怠慢,用笑脸和热情迎接王得仁的到来,听王得仁述说经过后我心里给高狄记下一功,“王将军,朕随营带有御医,御医处有上好的刀伤药,王将军一会入内让御医好生诊治一番才好。”
    
    王得仁真没想到会得到弘光帝如此重视,又见金声桓在弘光帝面前也不受冷落,心里顿时暖烘烘的,“皇上,末将身上之伤并无大碍,末将愿戴罪立功,左梦庚大军粮草全部囤于后营,防守并不严密,如果遣精兵强将突袭后营出其不意烧其粮草,不出十天左军必溃无疑。”
    
    黄世仁对金声桓心存芥蒂,闻听王得仁之言哼声道:“哪个敢保证这不是苦肉计呢!我看还是象苦肉计多些。”
    
    “你……!”王得仁被黄世仁用这话一噎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自己处在这个立场恐怕也会怀疑吧!
    
    王得仁的建议正符合我当前寻找战机出奇制胜的战术意图,我决定相信王得仁立即执行这个大胆的作战计划,有时候抉择犹豫更会陷入不利境地,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赌博,既然有赢的希望那还等什么呢!
    
    天近黄昏时出去“打猎”的高狄也率兵回营,闻听被他击溃的左军运粮官竟然星夜投降不由感到有意思,他还特意去看了看王得仁表示慰问,当然事前得到了弘光帝的暗示。
    
    刘肇基先前几次出击都无功而返,今晚他主动要求担任领军之将,我也认为刘肇基还是有些本事的,先前的失利有很多客观因素,此次偷袭左军非得象他这样稳重的将领带兵不可。
    
    拿到大令的刘肇基心里给自己敲边鼓,这次如果再不打个胜仗那么他真的没脸再见弘光皇帝了,为了确保突袭得手,刘肇基调集了两万骑兵,火炮十门,副手找了高狄和金声桓,刘肇基知道黄世仁和金声桓不睦,王得仁又有伤在身,其他将官对左军情况又不熟悉,只有高狄和金声桓合适。
    
    金声桓建议两万骑兵都穿上左军的服装用左军的旗号,这样一来能尽量避免被左军察觉,当然必要的差别还得有,己军的胳膊上可以绑上布条,反正这些都是现成的。
    
    刘肇基采纳了金声桓的建议,果然在绕路途中遇到了一股拦截的左军,刘肇基谎称所部是左梦庚加强后营防守的援军骗过了这支万余人的左军。
    
    左军守备后营粮草的是王允成和马进忠二人,因为后营离左军大营还有三十多里,离池州更远,因此二人都没想过会有人突袭后营,防备很是松弛。待刘肇基突入后营放火烧粮时王马二人才仓促迎战,最后利用营垒抵挡住了刘肇基的冲击。
    
    此时天色已经放亮,马进忠见偷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