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官人-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就出新戏,看不完一样。”
  “殿下……洛阳是个好地方啊,说句实在话,从前总是感觉自己白活了,前几日,我还去卫州了呢,几百里的路,居然短短四五天乘船就到了,那儿的马市骏马颇多,跟洛阳的马市不同,洛阳这儿啊,多是驽马,耕地用的,这好马难得,我在卫州呆了三天…”
  他絮絮叨叨,像是不懂得厌烦一样,侃侃而谈,足足说了小半时辰。
  而李重复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阴沉,他看着尉迟循毓,胸口感觉有些堵得慌,勉强道:“哦,是吗?原来有这样多稀罕的事,本王听说,礼部尚书崔海也到了洛阳吧,他在这里可好,有没有受什么委屈?”
  “他?”作为迎宾馆的负责人,这些来洛阳的长安高门和勋贵们,尉迟循毓哪一个不清楚,见二皇子殿下问起,他顿时乐了:“崔公老迈,到了洛阳便大病一场,不过幸好,总算是熬了过去,现如今,却是在神策府里做事,他精神倒还俊朗,其实崔公倒也罢了,最出彩的是他的儿子,他儿子近来和人合伙开了一间商行,做的好买卖,话说那小子平时木讷的很,在长安的时候,在司农寺里做官也不见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到了长安,索性连官也不做了,专门和人做妇人的胭脂买卖,啧啧……亏得他肯去做,起初许多人还取笑呢,后来反而是笑不出来了,殿下,如今他一套行头,那可就靡费了数千贯啊,哎……宜阳崔家,也算是大族了,可是若在以往,也没奢华到这地步,前些日子,他向钱庄告贷了三十万贯,据说还要做大买卖,这手笔……我虽是国公,却也只有垂涎三尺的份,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我不是做买卖的材料。”
  李重福的脸色更是黑的可怕,他不禁道:“他好歹是……怎么就操持贱业……”
  尉迟循毓瞪大眼睛:“殿下此言差矣,如今这商贾的,可一点都不卑微,如今最出风头的就是他们,殿下在龙门宫待的久了,不晓得外间的行情啊……”
  他还要再说,李重福不料尉迟循毓居然反驳他,心中便不喜了。
  偏偏他无可奈何,本来还想对尉迟循毓说许多话,现在却全部吞回了肚子里,他又不甘心,只是咬着唇不说话。
  “殿下可是不舒服?”尉迟循毓这才注意到了李重福的脸色。
  李重福摆摆手:“无妨,无妨,好了,你回吧,本王要歇一歇就好了。”
  事情远比她想象的要高得多,他哪里能想得到,一群长安人,厮混在洛阳,会被秦少游收买,不过细细一想,似乎也能够理解,他们已经为韦氏所不容,虽然不至于家道中落,可是现今的处境却很是艰难。而秦少游趁此机会却是拉了他们一把,并没有对他们排斥,各种优厚的待遇下来,慢慢的这些人也就被同化。
  长安的家产和高位,暂时是指望不上了,可是洛阳的实际好处却能享受到,渐渐的,他们从一群客人,却慢慢成为了一群洛阳利益集团中的一员,思维上的改变。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这里唯一没有改变思维的,也只剩下了每日躲在龙门宫里的李重福,他根本不明白,人是需要衣食住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隔绝于世界之外,他们相互进行影响,渐渐的融合,最后成为了相同的人。
  唯有李重福却依然和他们不同。
  李重福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假若是韦氏,或许还能让李家延续,因为李氏并不得人心,她依靠的终究还是门阀和士族。假若门阀和士族心向李氏,韦氏即便野心勃勃,也要有所顾忌,可是现在的这个秦少游。实则更加可怕,他做的,不正是在釜底抽薪。将李家存在的基础全部拆个一干二净。,
  李重福不寒而栗,却又生出一股无力感,孤掌难鸣啊。
  ………………………………………………………………………………………………………………………………………………………………………………………………………………………………………………………………………………………………………………………………………………………………………………………………………………………………………………………………………………………………………………………………
  一场大捷,足以让所有人都震惊,至少对于各镇的诸侯来说就是如此。
  其实孰是孰非,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已经不太重要了。
  韦氏很可恶吗?当然可恶,居然敢杀太子,这显然是想要改朝换代啊,大家好歹也是唐臣,怎么可能被你这个妇人所控制。
  固然许多人曾得过韦氏的恩惠,可是恩惠是一回事,韦氏的恩惠,终究是用天子的旨意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本质上,大家得到的还是大唐的恩惠。
  可是让他们去讨韦,这显然是玩笑,讨韦就是反朝廷,随时可能会被认为是乱党,当初的李敬业算不算忠臣呢?结果如何,结果还不是以乱臣贼子的名义给杀了。
  由此可见,大家谨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最是要紧,至于秦少游要反韦,拿就随他去吧,反正和自己没太大的关系。
  当然,谁都不得罪,是最重要的。
  不过如今,人心思动起来。
  那些原本高坐钓鱼台的人,现今却开始躁动起来。
  这韦氏,看着要完啊。
  十几万韦家军,一日功夫,就灰飞烟灭,韦氏的力量,现在只剩下了关中,而秦少游呢,战力惊人,现在形同是关门打狗,固然函谷关不容易陷落,可是任谁都明白,长驱直入关中,似乎已经成了迟早的事。
  现在的秦少游,就已如此强大,对这韦家军直接碾压,现在他又占据了韦家七镇,更加如虎添翼,这秦少游的胜算,陡然增加了许多,即便不能杀入关中,至少韦家出不得关,秦少游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如今……许多人开始谋划起来,假若迟早秦少游入关,那么韦家可就完了,而秦少游既得了关中,又得了关东以及河北、淮北、荆襄十二镇,实力可谓空前,到了那时,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谁能保证,他往后不会秋后算账,说你和韦家有瓜葛,前来讨伐你?
  摆在所有人面前,似乎只剩下了两条路,要嘛就是继续冷眼旁观,隔岸观火,可是将来,极有可能会被秋后算账,甚至可能遭来灭顶之灾;要嘛就是现在讨韦,趁机,还能得个拥立之功。当然,也并非没有第三条路,无非就是你若是胆子够大,直接起兵讨秦,最后秦少游带兵杀来,直接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满打满算,似乎讨韦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极为合算的买卖。
  何况现在韦陈亮等人,依然还做了都督,这是什么,这是魏王殿下向大家宣告自己的宽厚啊,连韦家人只要肯顺服都能容得下,何况是其他人?
  不出几日,几个都督便已高高挂起了义旗,宣布讨韦,同时派了使节,火速前去洛阳,要与秦少游交涉。
  无非……是愿意供秦少游驱策,现在这样做,当然有极大的好处,若是秦少游胜了,那便是押宝正确,不但自己依然还是土皇帝,而且还能立下个功劳。而且这种事,最重要的还是看谁快人一步,第一个讨韦的人,或许能得到魏王的看重,第二个、第三个,也算是深明大义,可是第许多个之后,就不太值钱了。
  因而消息一出,各镇纷纷宣布讨韦,变化之快,世所罕见。
  乃至于一个个使者,都像是疯了一样朝洛阳赶去,为的就是快人一步,及早输出自己的诚意。
  当然,更有人直接提出,当今天子,已被韦氏劫持,国不可一日无君,二皇子理应立即在洛阳登基,以顺应天命,安服众心。
  一夜之间,时局大变,秦少游隐隐之间,已成了讨韦的总都督,其余二十余镇诸侯,无一例外,或是摇旗呐喊,或是愿抽调兵马,声势极大。
  而在洛阳城里,王琚已经忙开了,各色的人等,秉持的各自主子的本意,已经开始在洛阳活络起来,今日这个拜访,明日那个球见,热闹非凡。
  既然都要讨韦,可是谁都希望自己能从中分一杯羹,要对付韦家那个公敌是其次,借机揩油,或者是为将来多捞一些好处才最要紧啊。
  对于这些趋炎附势之人,王琚也是头痛的厉害,这里的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哪一个都难缠的很。
  ……………………………………………………………………………………………………………………
  全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就在都督们的使者抵达洛阳的时候,秦少游已经率军抵达了函谷关下。
  函谷关依然如故,那高大的城墙,一座座箭塔,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格外的触目。
  攻打函谷关,显然是不急的,叶春秋已经命人安营扎寨,显然,他没有设置暂时营地的打算,而是索性让人大兴土木,打算在此设置一个长久的大营地。既然如此,那么就不是几个帐篷那样简单了,一时间,函谷关外连绵十几里都是尘土扬起,不亦乐乎。
  秦少游的行辕装饰一新,既然打算在此长住,虽然他不贪图什么享受,却总要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才好,此时这儿反而成了一个交际中心,许多在洛阳的使者从王据那儿得不到什么准确的答复,便索性直接到函谷关来。
  讨价还价是必不可少的事,秦少游似乎对于这些都督们并不太看重,指望他们带兵来助战?开玩笑,即便他们肯来,秦少游还不敢要呢,他素来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人越多,有时候反而是添乱,函谷关这里,根本不适合布置大量军马作战,关隘的争夺,也不是靠人多就有用。何况,这些人一旦来了,将来破关,必然漫天要价,甚至一群人杀入关中浑水摸鱼也是头痛的事。
  因而对于助战的要求,秦少游一概拒绝,现在的秦少游,准确的来说要的不过是合法性和声势罢了。
  对付韦家的朝廷,合法性最为重要,朝廷之所以是朝廷,是因为大家认可,同样的道理,若是大家认可的都是二皇子,那么这龙门宫又何尝不是朝廷呢?
  至于声势,不过是吓唬人用的。韦家退居关中,现在天下纷纷讨韦,你怕不怕,你还敢跟着韦家多行不义吗,还敢为虎作伥吗?还有底气,在那长安城里高喊剿灭秦少游,诛杀余党吗?
  做人,总是要留一线才好,谁都会明白,无论你和韦家多么亲近。无论你的今日是不是因为韦家的提携,可是今日喊得越凶,越是不留余地,等到秦少游入了关,可就没有任何转圜余地了,那秦少游赦免了韦家的都督,甚至愿意招降纳叛,可是这并不代表,欢迎你继续作死。
  本质上。战争的双方,依靠的未必就是兵力的多寡,靠的也未必是谁的钱粮更多,某种程度。大家比的乃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加珍贵啊。当洛阳这儿信心十足,就更多人愿意为秦少游效力,因为谁都知道。为秦少游效力就可能得到极大的回报,今日为魏王殿下流血,这辈子就可衣食无忧。
  同样的道理。关中那儿失去了信心,即便现在函谷关里的韦家军马比之城外的叛军要多,可是依然许多人,开始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譬如一些愤愤不平的高呼剿灭秦贼的人,现在突然就没有了声响,一些还想靠着韦家得到荣华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